书城宗教禅宗是什么:胡适谈禅说佛
13127500000031

第31章 “泥犁”即“地狱”

孙吴时代康僧会在建业翻译《六度集经》八卷,用“太山狱”,“太山地狱”,“太山”等等中国民间宗教惯用的名词来翻译梵文的“捺落迦”(Naraka)与“泥犁”(Niraya)。

不是没有仔细考量过的。

关于安世高的传说,大都不可信。旧传说他到中夏在汉桓帝之初(约150),到灵帝之末关洛扰乱时,他才去江南(约185),死在南方。大概他是最早的一个译佛经的人,有许多“失译”的古经本就都归到“安侯”的译笔了。A(一)《十八泥犁经》

僧佑《出三藏记集》四列入“失译杂经录”里,后世列入安世高译。《大正藏》十七册,七三一件,五二八-五三○页。

此经全篇用“泥犁”译音,不用“地狱”的意译;但叙说“十八泥犁”的毒苦,而不解说“泥犁”的意义。

此经开篇说:佛言,人生见日少,不见日多。侮父母,犯天子,死入泥犁。中有深浅:火泥犁有八,寒泥犁有十。入地半以下,火泥犁。天地际者,寒泥犁。

以下分述十八泥犁第一犁名曰先就乎。

第二犁名居庐悴略。居庐倅略一苦当先就乎二十。

第三犁名桑居都。桑居都一苦当居庐倅略二十。

以下直到第十八犁名曰沈莫。每后一泥犁的“一苦”等于前一泥犁的一苦的二十倍。

(二)《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僧佑《出三藏记集》四列入“失译杂经录”里,后世列入安世高译。《大正藏》十七册,七二九件,五一六-五二三页。

此经开篇说:佛在舍卫国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故结出谶微,分别善恶,都有五道。人作善恶有多少,瞋恚有薄厚。天道无亲,常与善人。何谓五道?一谓天道。二谓人道。

三谓饿鬼道。四谓畜生道。五谓泥犁太山地狱道。

此处开篇用“泥犁太山地狱”六个字,“泥犁”是译音(Niraya),“太山地狱”是用中国当时民间宗教里人人都懂得的一个概念来解说“泥犁”的意义。

以下凡用“太山地狱”十七次。连开篇一次,总共十八次之多。

如说第一戒——杀生——佛言,人于世间喜杀生,无慈之心,从是得五恶。何等五?

一者寿命短,二者多惊怖,三者多仇怨,四者万分以后(此经屡用“万分之后”,即是死后),魂魄入太山地狱中。太山地狱中,毒痛考治,烧炙蒸煮,斫刺屠剥,押肠破骨。犯杀罪大,久久乃出。

五者从[地]狱中来,出生为人,常当短命,若形瘢疮,身体不完。

五十,十,三夜

附记:

孙吴时代康僧会在建业翻译《六度集经》八卷,用“太山狱”,“太山地狱”,“太山”等等中国民间宗教惯用的名词来翻译梵文的“捺落迦”(Naraka)与“泥犁”(Niraya)。依僧佑《出三藏记集》十三的《康僧会传》:

康僧会,其先康居人,世居天竺,其父因商贾移于交址。

会年十余岁,二亲并亡,以至性闻。既而出家,笃志好学,明练三藏,博览六典,颇属文翰。会欲运流大法,乃振锡东游。以赤乌十年(247)至建业。以晋武帝太康元年(是年孙皓降晋,280)卒。

他在建业住了三十三年,大概很通晓中国文字,故传中说他译出的经文“并妙得经体,文义允正”。

据僧佑的记录,他在建业“营立茅茨,设像行道”,是一位“传教士”,到他“始有佛寺,故曰建初寺。”这位传教士用“太山地狱”等字来翻译“捺落迦”、“泥犁”,不是没有仔细考量过的,——是一位佛教早期传教士的“方便法门”,是值得我们研究宣扬的。

《六度集经》(《大正藏》三册,一五二件,一-五二页)八卷里共有四十一次提到“泥犁”(捺落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