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建筑当代北京古建筑史话
13126400000010

第10章 “文革”中的北京古建筑保护(2)

陶然亭公园位于宣武区(现西城区)太平街19号,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为工部郎中江藻所建。早于它的古刹慈悲庵建于元代,也称观音庵,距今已有七百余年历史。元明两代,有关慈悲庵的文献记载几乎是一片空白,直到清代才有文献可查。据《光绪顺天府志》中记载:“慈悲庵,古刹也,在黑窑厂西。庵有康熙二年侍读北平田种玉撰重修碑。碑作观音庵,谓创于元,沿于明。则招提胜境,由来旧矣。壁间,有康熙己亥江藻《陶然吟》石刻,则曰慈悲,似一庵而二名也。”慈悲庵建造之初,只是大都城外一处普通的小庙,周围建有砖窑厂。直到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重修北京城,才将这一带划入外城范围内。因慈悲庵周围继续开设窑厂,烧制砖瓦,“以供营缮”,留下大大小小的窑坑,积水成湖,故逐渐形成“陂陇高下,蒲渚参差”的田园风光。因此地草丰水美,又临近右安门,于是逐渐发展为文人墨客汇集赋咏、游息之地,曾留下许多传诵一时的诗篇,形成“都门盛景”之致。这座曾承载了明清无数士子、官宦的欢乐、彷徨和疑惑的园林,倍受青睐,名声大振。

至近代,因许多着名的爱国者和革命志士曾在此有过秘密集结策划而闻名于世。清道光年间,林则徐、龚自珍、魏源、黄爵滋等人经常会于陶然亭。林则徐、黄爵滋等在此主持策划了禁烟运动的最早方案,包括“怎样起草、上陈奏章”等细节。戊戌变法时期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辛亥革命前的秋瑾;民国初年的孙中山及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周恩来等,均在此有过革命活动。1919年底,毛泽东率领湖南赴京代表团来到北京,向在京的湖南籍学生、议员、名流、士绅宣传“驱张(张敬尧)”,并和邓中夏及湖南学生社团辅社建立了密切的联系。1920年1月18日,毛泽东和邓中夏、罗章龙及辅社在京成员在陶然亭集会,商讨了“驱张”斗争。会后,在慈悲庵山门外古槐下合影留念。是年8月16日,由周恩来领导的天津觉悟社与北京少年中国学会、曙光社、人道社、青年互助团等五个进步团体的代表,在此探讨五四运动后革命斗争的方向,及促进各进步社团思想行动统一等一系列问题,李大钊、周恩来、邓颖超等都参加了这次活动。之后,共产党组织以慈悲庵为秘密活动地点,展开联络工作。

1921年8月,中共北方党组织负责人李大钊,以少年中国学会的会员陈愚生为夫人守墓为名,在慈悲庵租下了后院的两间南房,用于秘密联络和会议商讨,建立起北京市共产党的地下秘密组织。这个活动场所一直使用到1923年,李大钊、邓中夏、恽代英、高君宇等,都曾经在此进行秘密活动。因而,陶然亭慈悲庵有“国民革命的摇篮”、“人民革命的摇篮”之称,已成为北京的一处革命纪念圣地。

然而这样一处古老兼革命纪念物双重身份的建筑,在“文革”时期险些被拆除。1973年初,市园林局计划拆除陶然亭内慈悲庵,上报到北京市革命委员会,北京市文物管理处提出反对拆除意见。然而,12月14日北京市革命委员会未采纳市文物管理处的反对意见,批准市园林局计划拆除陶然亭内慈悲庵。北京市文物管理处得知此事,再次紧急向市革委会提出保留陶然亭慈悲庵的建议,据理说明慈悲庵不仅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建筑,而且更是近代革命活动圣地这一双重身份的重要性,应予妥善保留。1974年7月3日市文物管理处又一次向市革命委员会发出请保留陶然亭慈悲庵的公函。7月30日市革命委员会终于批准予以保留。这样,陶然亭慈悲庵幸免被拆,最终保留下来,并得到及时修缮。

慈悲庵坐西朝东,东西长53米,南北长47米,总面积约为2500平方米,古建筑总面积为860平方米。整个建筑布局严谨,瑰丽庄重。主要建筑有山门、观音殿、招提宝殿、文昌阁、陶然亭及南北西三厅。现存古代文物有辽代石幢、金代石幢,“陶然亭吟”石刻、“陶然亭记”石刻、“陶然”匾额、“陶然亭小集”诗刻等。康熙二年(1663年)重修。至光绪初年,慈悲庵仅余3间大殿,光绪二十年(1894年)重修,形成现有规模。

由于陶然亭慈悲庵具有历史价值和革命意义,1978年8月被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同年,北京市人民政府决定重修,并设立陶然亭革命纪念馆,以保留古建原貌及近现代历史上进步人士和革命家在此活动的旧迹。经1979年全面修缮后,慈悲庵现辟为小型博物馆,庵内的革命纪念性建筑有陶然亭、山门、南厅、北厅等。五个展室分别为:李大钊纪念室、五团体会谈纪念室、陶然亭园史陈列室、陶然亭出土文物陈列室。主要介绍陶然亭历史及革命先辈以陶然亭为活动地点进行的革命活动。80年代,增建了游廊,但基本格局未变。

三、让步地铁,迁址重建——徐悲鸿纪念馆

徐悲鸿纪念馆与鲁迅博物馆都是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北京较为知名的博物馆之一,都是在名人故居基础上辟为现代意义上博物馆的典型案例,是对名人生平的纪念,对后人教育,更好地利用故居的整体资源从而使古建得到保护的范例。

徐悲鸿纪念馆1954年成立,位于东城区东受禄街16号,是徐悲鸿生前居住的一座幽静典雅的四合院。“文革”时期因地铁建设需要而被拆,后重新选址,建于西城区新街口。新馆于1982年建成,1983年1月重新开放。

徐悲鸿,江苏省宜兴县屺亭桥镇人,生于1895年,自幼随父学习诗、书、画、印,打下了深厚的传统文化基础。17岁的徐悲鸿已是宜兴县知名的画家,任图画教师。1933年1月至1934年8月,徐悲鸿接受欧洲诸国之邀,先后赴法国、比利时、意大利、德国及苏联举办中国美术展览和个人画展,将西方精湛的写实技巧融汇到中国绘画之中,为传统绘画艺术的革新与发展开拓了新的广阔天地,轰动国际画坛。1940年春,应印度大诗人泰戈尔之邀赴印度国际大学讲学,并先后在圣蒂尼克坦和加尔各答两地举办画展,随后赴大吉岭,创作赞誉中国民众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夺取抗日最后胜利的顽强意志国画《愚公移山》。新中国成立后,徐悲鸿继续致力于美术教育工作,发现和团结了众多的美术界着名人士,对中国美术队伍的建设和中国美术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因此被国际评论誉为“中国近代绘画之父”。

1951年,徐悲鸿突发脑溢血,半身瘫痪。1953年,徐悲鸿渐能起床行走。9月23日在担任第二届全国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执行主席时,脑溢血症复发,不幸于9月26日逝世,享年58岁。之后,其夫人廖静文女士及家人将徐悲鸿生前留下的全部艺术作品捐献给了国家。周恩来亲书匾额“悲鸿故居”。1954年政府以悲鸿故居为基础成立了徐悲鸿纪念馆,这是建国之初成立的第一座美术家个人纪念馆。

郭沫若亲笔题写“徐悲鸿纪念馆”馆名。馆长由当时的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吴作人兼任,1957年廖静文女士始任馆长至今。

1966年,北京地铁开始修建,徐悲鸿纪念馆正处在地铁线上,因而无法保留,被迫拆除。1973年,周恩来指示要“重建徐悲鸿纪念馆”。这时正值“文革”后期,几经周折,新馆由北京市财政筹拨专款、北京设计院设计、北京第五建筑工程队承建,选址建于西城区新街口北大街53号,1982年竣工。因当时政府财力有限,致使这个馆的馆舍面积略显狭小,占地3900余平方米。1983年正式对外开放,是一座展示徐悲鸿生平、作品及藏品为主的社科类专题人物纪念馆。

主体建筑为二层灰色展览楼,共有一个序幕厅和七个展室,展览有巨幅国画《九方皋》、《愚公移山》;油画《田横五百士》、《徯我后》;素描作品甘地、泰戈尔、田汉、丁玲等人物的肖像等。除遗作外,并展有他倾毕生精力收藏的历代名家书画和上万件图书资料、碑拓珍迹,还建有现代化的画库。

2002年,成片危房改造给徐悲鸿纪念馆带来了挑战和机遇。在全馆人员的努力下,经过北京市文物局各级领导的协调,在北京市、区政府和文物、文化以及规划、开发等部门各级主管领导的支持下,终于实现在徐馆原址基础上再扩大约000平方米的夙愿,使之面积达到了近1万平方米的占地规模。2010年因准备重建新馆而闭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