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当代北京评剧史话
13125300000022

第22章 评剧与社会生活(2)

2.村民们追着看演出

在海淀区屯佃村文化中心,有节奏的锣鼓点中夹杂着阵阵掌声、叫好声,台上正在演出评剧《秦香莲》。演员并不是明星大腕,也不是专业剧团,而是屯佃村的村民。他们是一支由八十多位村民组建的评剧团,已经坚持了十余年为村民们免费演出。

此次演出是屯佃村2013年文化月活动的最后一场演出,吸引了附近数百村民来听戏。文化活动中心八百多个座位坐得满满当当,还有很多人站着看。“他们在我们这儿可有名了,我们老来看。”前来看戏的村民杨大妈高兴地说,每次他们来演出,村民们都结伴来看,已经成了铁杆粉丝。

屯佃村评剧团演员由本村80位村民组成,最小的41岁,最大的已经69岁,他们基本上都是“半路出家”,因为喜欢评剧而走到一起来的。该评剧团成立于2002年,首任团长是出身评剧世家的刘和平。

2001年退休以后,刘和平回到村里,平时没事就坐在村口拉上一曲。刘和平说:“村里有很多人喜欢唱评戏,我自幼就喜欢拉弦,就给他们拉一拉,听他们唱,都是一些传统小段,倒也自得其乐。”慢慢地,一些评剧爱好者找上门来毛遂自荐,愿意一起唱评剧。2002年,刘和平和6位村民组建了屯佃村评剧团并开始在村里的文化中心演出。剧团要求每周三评剧团的“演员”就来到村里的文化活动中心排演剧目,大家的参演热情都很高。刘和平介绍说,每个人先回家对着DVD光盘学,到了现场演唱时大家再互相指正,一句一句的切磋和打磨,一段时间后就有点模样了。

如今,屯佃村评剧团已成为北京市星火工程二类团队,能演出19部大戏和各种折子戏,包括《红色联络站》《杨三姐告状》《金沙江畔》等。除了排练传统剧目外,还配合形势编排了《生命之河》《八荣八耻》《首都市民文明公约》等现代评剧小唱段。在本村和周边的六里屯、前沙涧以及温泉地区进行义务演出,还登上了区级大舞台,把屯佃村评剧传播开来,让更多的评剧爱好者欣赏到农民自导自演的剧目。在每年举办的农民文化节上,都能看到屯佃村评剧团演出的节目。

为了让屯佃村评剧团走出去给更多的农民唱戏,每年村镇两级政府都给予大力支持。“我们鼓励像屯佃村评剧团这样的农民演出形式,今后我们将在资金和人员上给予更多的支持。”海淀区文委相关负责人说。

其实,评剧本来就产生在农村,其演唱者源自于农民。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和变迁,如今颇有些阳春白雪的味道,结果使得这门通俗易懂的戏曲艺术,落了个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尴尬地步,实在值得评剧从业者反思。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农村,评剧艺术在基层,它的观众自然也在基层。

四、北京蹦蹦戏在民间

在北京郊区的一些乡村中,有识之士陆续发现,早已在京城舞台上绝迹多年的北京蹦蹦戏,却在那里有序地传承和演出,成为一个古来老剧种的活化石。更为可贵的是,各郊区县都非常重视这一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工作,这使得北京的蹦蹦戏再次重现当年的风采。

门头沟区雁翅镇淤白村蹦蹦戏班“义和班”,如今已被列入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淤白村的“义和班”成立于1931年,以口传心授的形式传承至今,已有八十多年的历史了。为弘扬这一民俗文化,淤白村已多次在“民俗文化节”上演出蹦蹦戏。经过挖掘和整理的剧目有三四十出,深受农民观众的欢迎。

2007年,通州区将马驹桥镇郭村蹦蹦戏列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郭村蹦蹦戏第五代传人杨连喜,在拜第四代蹦蹦戏传承人杨永志为师之后,自掏腰包,在村子里盖起了评剧剧场,作为评剧演出和蹦蹦戏传承的基地。同年,怀柔区渤海镇大榛峪村的蹦蹦戏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怀柔区文化委员会专门聘请了评剧团的专家,帮助一起挖掘整理剧目、辅导演员们排演。这些乡村蹦蹦戏的演出,不仅为研究北京的戏曲提供了鲜活的史料,而且也成为京郊民俗旅游的文化品牌。

北京通州区素以“京门脸儿”着称,是几百年前北运河的漕运码头,不仅促进了通州经济的繁荣和兴旺,也沟通和加强了文化艺术的交流。那些闯江湖的京剧、梆子、落子艺等人,争相聚集到通州这个水旱大码头上献艺,主要活动在北运河畔的通县、香河、三河、宝坻、固安等地农村,卖艺献唱,很受群众欢迎。这些艺人虽然没有多少文化,但台下的观众更没文化,他们需要生活气息浓厚的语言,通俗易懂的道理,生动活泼的演唱。如此,北京蹦蹦戏在京城站住了脚,以后又有多个戏班从农村进入北京,在京城多个地点开“落子馆”,演出十分火爆。

在当代着名作家郭沫若、老舍和刘绍棠等人的文章中,都曾提到过在北京看蹦蹦戏的情景。直至20世纪30年代,北京蹦蹦戏火爆了几十年。

1958年,中国评剧院的艺术工作者对以西路莲花落拆出戏为基础发展的西路评剧,给予极大的热情和努力。他们请来了小蜜蜂、四月鲜、郭启荣等西路评剧艺人,传授西路评剧的音乐和剧目,并排演了《花亭会》《杨二舍化缘》《孙继皋卖水》《顶锅》《三女除霸》等戏。小蜜蜂本名张秀峰,北京密云县营房村人,曾拜河北梆子演员黄作樵为师,学梆子青衣。22岁进入北京城内演出,在阜成门外月坛搭棚唱戏。因唱《蜜蜂计》极为出色,所以取艺名小蜜蜂。西路莲花落衰败之后,曾一度改说评书谋生。

经过一段时间学习之后,选择了《花亭会》作为西路评剧的首个恢复剧目,并向剧院领导和艺术家作了汇报演出,博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以后又相继排演了《三女除霸》《卖水》《顶锅》《吹鼓手告状》等以西路评剧为主调的一批剧目。在其他剧目中也以西路评剧为主,设计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唱段,如《向阳商店》中刘春秀的“夸手”等。

在1960年举办的“梅兰芳艺术研究班”晚会上,整理后的西路评剧应邀做了首场演出。戏曲艺术家袁雪芬、常香玉、陈伯华、红线女等观看了演出,好评如潮。

客观地说,对这些西路剧目的挖掘在当时尽管受到欢迎和肯定,但由于老艺人所传授的西路评剧唱腔,大多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西路莲花落吸收东路莲花落音乐和评剧早期音乐所形成的唱腔,虽有特点,但终因与评剧音乐在形式和风格上联系密切,缺少鲜明的艺术特色难以自成一派。

2013年1月20日,西路评剧研究会在京成立。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西路评剧不是评剧的分支,更不是流派,它是评剧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只有包含了西路评剧的剧种才是完整的、全面的。张淑桂当年在《向阳商店》中的经典唱段“夸手”、“一杯糖水”、“见口袋”等,无不闪烁着西路评剧的光彩,并且流传至今,广为传唱。

五、痴迷评剧的“老外”

大凡对中国戏曲感兴趣的外国朋友,大多钟情于中国的国剧——京剧。而在“全国评剧新剧目交流演出”的活动中,人们却意外地发现一位蓝眼睛、大鼻子的英国评剧专家。此次远渡重洋来到中国,就是为了参加这次评剧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