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食育:从摄取营养到重视饮食行为
13125200000007

第7章 食育之实践(2)

做饭的乐趣,最妙之处还是最后的品尝。大家一边回顾做饭的情景,一边快乐地品尝。对于大人来说,吃是人生的一大乐趣。而对孩子来说,午餐未必是乐趣。因为午餐有被动吃饭的一面。因此,对孩子们来说,做饭是不可缺少的活动,自己做的饭一定比其他的任何饭菜都好吃。

通过感觉和体验了解食材

我本身不太挑食,也尽量做到不介意别人挑食。我注重食物中的三大营养要素,是作为一种体感来掌握的。现在,在我们保育园里,把食物中三大营养要素的绿色(可以调整身体状态)、红色(可以变成血液和肉)、黄色(可以变为热量和体力)贴在墙上的挂毯上,再把午餐中出现的食材做成卡片贴上。每天摆好饭菜,在孩子们说“我开始吃饭了”之前,值日的孩子和老师一起,把当天午餐中出现的食材贴上。比如青椒和圆白菜属于绿色(可以调整身体状态),米饭和炸豆腐属于黄色(可以变为热量和体力),贴到不同的颜色下面。这样持续一段时间后,孩子们就可以区分几乎所有的食材。即使开始不知道,但是后来在别的菜中出现了同样的食材,孩子们就记住了。

做明确食材的意义以及三大营养要素这种游戏的目的,就是让孩子们知道,不爱吃绿色食材中的青椒,你可以吃绿色的菠菜,即使有一点挑食也不要紧。这样做的结果,孩子们就可以体验自然摄取三大营养要素的感觉。

3~5岁孩子在挂毯上贴上食材卡片,开始介绍食材。2岁的孩子围坐在桌子旁边听。当老师问“胡萝卜是什么颜色”时,3~5岁的孩子有的回答“是绿色”,有的说“胡萝卜才不是绿色的呢!是橘黄色的!”小哥哥和小姐姐及老师之间这样的对话听上1年,2岁的孩子也就明白了其中的意思。这不是死记硬背下来的,而是通过亲身体验记住的。保育园指针中所说的“通过感觉及体验”,指的正是这样的感觉和体验。希望孩子们通过这样的游戏,自然地找到均衡的感觉。

食育专栏③

梅干是万能药吗

我们保育园每年都腌制梅干。据说每天吃梅干可以“远离医生”,这种传统健康食品有增进食欲及杀菌作用。那么,梅干到底有什么效果呢?

有关梅干的作用有多种说法。首先,人们认为梅干可以治疗感冒,是一种民间疗法。最近经过科学研究,证明了梅干确实有预防流感的作用。梅子中含有多酚“南烛木树脂酚(lyoniresinol)”化合物,具有抑制病毒增殖作用。

以前总是听人说“用加了梅干的茶水漱口可以预防感冒”,看来是有科学依据的。其次,据说梅干还有预防胃癌的效用,因为梅干中含有可以抑制引起胃癌的幽门螺杆菌运动能力的物质。第三,据说梅干还有预防糖尿病的功效,因为梅干里含有可以阻碍容易造成血糖值升高和肥胖的酵素“N-糖苷酶”。

另外,梅干中还有抑制食物中毒菌增殖的“抑制细菌作用”,可以预防食物中毒,调整有血管紧缩作用的荷尔蒙,控制血压上升以及防止动脉硬化。

梅干中所含的柠檬酸可以形成降低血液黏稠度的酸性,净化血液,使血液变得通畅。梅干中含有大量酸味源的柠檬酸可以控制引起疲劳的乳酸,梅干的酸味可以刺激身体的消化器官,促进唾液等消化酵素的分泌,增进食欲。梅干中还含有抑制引起龋齿的变异链球菌等,真可以说“梅干是万能药,对所有的病均有效。”

可是,现在日本的年轻人却在远离对身体好、与米饭绝配的梅干。日本一个家庭年购买梅干的数量,已经从2002年的1053克降至2008年的778克。此外,日本人也开始远离米饭,2005年每人每年的大米消费量为60公斤,是1960年的一半。米饭和梅干这些日本的传统食品是否已经成为梦幻?

与食材“相会”

“不爱吃”某种食材,是因为味道、食感、手感、外观等某种感觉受过伤害,还是因为哪种味道留下了不好的印象?或者是不喜欢那种食感?如果有过这些经历,除非找到能够消除这些因素的超凡替代品,否则无论你如何鼓励都是无法根本改变挑食的。还有,人“不喜欢”某种食材,多数是因为吃了状态不好的东西,或者当时的心情不想吃却被迫吃掉,多半是因为这些非常不愉快的经历。开始时吃了不好吃的东西,之后就会讨厌这种食材。比如不喜欢吃海胆的人,总是说海胆“腥”,而真正新鲜的海胆是不腥的。我真心希望孩子们能够与更多的食材有幸福的相会。虽然我们不可能在午餐时总是给孩子提供最高级的食材,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加工,给孩子们提供与食材幸福相会的机会,提高孩子们的食欲。重要的是孩子们的感觉,也就是五感(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嗅觉)。我们不可能在孩子面前把东西烤得吱吱响,给孩子们留下好的听觉,但是我们可以给孩子提供好的味觉以及其他的感觉,让孩子感觉到“好吃”。

我们保育园的食谱是半个月一换,一个月换两次,这是有原因的。在短时间内重复2次食谱,可以验证第一次食谱的结果,在第二次进行改进,以更合乎孩子们的口味。促使我们这样做的原因是某个月食谱中的“芝麻汁调料”。第一次使用的是黑芝麻,不知为什么,剩了好多。后来,我们分析认为可能是黑芝麻比较黑,视觉不好,是颜色的问题。于是,第二次就试着用白芝麻做汁,结果成功了,几乎一点也没剩。仅仅因为颜色,结果就大不相同。玉米汤的情况也一样,同样的味道,只是颜色不同,结果也大不相同。我们做的绿色豌豆汤与平时做的玉米汤的味道很相似,却剩了很多。孩子们似乎还不太习惯绿颜色的汤。孩子们出现“不爱吃”的反应时,肯定有各种原因。为了找出原因并加以验证,要再做一次。

与颜色同样重要的是食感。比如西红柿,有的孩子不喜欢西红柿嚼在嘴里出水的感觉,有的孩子却喜欢吃西红柿里面的汁,有的孩子喜欢西红柿的果肉部分。如果孩子不吃,不要单纯地认定孩子不喜欢,而是要了解孩子为什么不喜欢。因此,在我们考虑食物时,不要片面地从“吃”来考虑,而是要考虑五感的“感觉”以及使用五感的重要性。当然,不仅是对食品,在孩子们的所有活动中,这一点都非常重要。

使用五感的重要性

我们保育园曾经开展过“树果活动”。就是大家一起捡树果、种树。在种树之前,让孩子们通过五感了解树果,让孩子们看、闻(基本没什么味,只有一点森林草木香)、摸(光光的,尖的那头有毛茸茸的感觉),让孩子们摇一摇,听听声音,最后是味觉,试着用树果做饭。

树果中最好是用椎树果,但我们用苦槠树果试着给孩子们做了点心。

通过五感让孩子们了解树果(的感觉)之后,我们开始和孩子们一起种橡树。通过五感了解树果之后再种橡树,与单纯地种橡树是不同的。这样,孩子们捡树果,找树果,自由自在,十分活泼。可以让孩子们自然地充分运用五感。现在,人们开始重视孩子们使用五感体验的重要性,而在普通的保育中,除了吃饭以外,使用五感的活动很少。

尤其是使用味觉、嗅觉的体验更少。在保育中培养五感,特别是体验味觉和嗅觉非常困难。这样,午餐则成为弥补味觉和嗅觉的宝贵体验。保育人员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有意识、有计划地让孩子充分运用五感。

给孩子讲当天午餐的内容时,不要单纯地告诉他们,“这是胡萝卜”,还要告诉孩子这是什么颜色,听一下咬的声音,闻一闻味,摸一下看。通过这些让孩子们感觉食材,在运用五感的过程中吃东西,才是真正的“品味”。

现在有一种倾向,即重视“吃”(=结果),而轻视运用五感的“品味”(=过程)。人们过于拘泥营养价值,却轻视品味的过程,只是往嘴里塞。我们的食谱是不是过于考虑了营养价值,切得过细,谁都能送进嘴里。如果只考虑营养,不论多少种食材,都切得碎碎的,饭菜则成了排列整齐的营养片剂。听说现在城市里的许多年轻人三餐都用营养剂代替,只重视营养价值,缺失了其他的感觉。

营养剂虽然有营养,但是既没有味觉,也没有触觉。营养剂可能会补充营养,但是却代替不了吃的体验,我们应该从食育的角度重新思考。

什么是感谢的心情

什么是感谢的心情?对于这一点,以前有过许多争议。有的家长反对在学校午餐前说“我开始吃了”。其理由是,“我们自己付了餐费,没有必要对谁说感谢”。这个理由有些奇怪。基于在保育园中自己的体验,我对此进行了思考。我认为,不应该让孩子机械地说“我开始吃了!”更重要的是要有对食物的感谢的心情。

有一次,我去参加培训会,有机会和保育园的职员一起住木屋别墅,一起吃饭。我对房东说:“你做的饭真的很好吃。”如果不是习惯,这样的话还很不好意思说出口。

我在自己家里,曾经有过这样一次体验。

有一天,餐桌上摆着玉米汤,有一点点煳味。我不由得问道,“是不是有点煳味?”儿子当时还是小学生,他对我说:“爸爸,你在好吃的时候什么都不说,在不好吃的时候却说不好吃,这可不好。好吃的时候你就应该说好吃。如果你在好吃的时候说了好吃,在不好吃的时候你才可以说不好吃……”我狼狈地说:“全部吃光了就是好吃呀!”这就是日本人做父亲的貌似有尊严的回答。但是,这是不对的。

在保育园里也一样,应该在大家快快乐乐地吃完饭后说:“真好吃,谢谢!”有这样一个大家能够诚实地表达自己心情的环境。当然,不一定每天的饭菜都好吃,但应该诚实地说出自己的感想,表达自己喜悦的心情。这样才会有真正的感谢的心情。

这种感谢是对食材的感谢,是对饭菜的感谢,是对给自己做饭的人的感谢,以及对食材生产者的感谢。从这些实际感受出发,在吃饭之前才能够真实地表达感谢的心情,说出:“我开始吃了!”在饭后说出:“真好吃,谢谢!”这才是最重要的。

了解不同的文化

我们保育园曾经连续两年开展了以“世界”为主题的食育活动。

第一年的题目是“了解世界”,第二年的题目是“保护世界”。在开展这项活动时,炊事员制订了计划,就是在每月的生日会上,推出世界各国的料理。在品尝各国料理之前,用那个国家的语言说出“我开始吃了!”有一个月,做的是芬兰料理,吃饭之前用芬兰语说:“我开始吃了!”又有一个月,做的是柬埔寨料理。我那天出差没在保育园,回来后问炊事员:“柬埔寨料理的反应如何?”据说,因为是第一次吃柬埔寨料理,平常没有见过,好像反应比较强烈,不习惯的孩子比较多。

我又问:“‘我开始吃了’柬埔寨语怎么说?”炊事员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柬埔寨语中没有这句话!”后来,我查了一下,“我开始吃了”

这句话通常是宗教语言,很多国家没有这句话。听说孩子们用了任何国家都使用的语言“真好吃”代替了。据说,吃过饭后,真实地表达出“真好吃,谢谢!”这是世界各国都有的语言。我们经常是无意识地说出:“我开始吃了”“真好吃,谢谢!”我从自己的感受中体会到,吃了好吃的东西,发自内心地表达出“好吃”十分重要。

我们一直住在日本,过着普通的生活,而当我们了解了世界之后,就会发现很多不同的事情。饮食环境也是一样,不仅仅是食材,包括料理方法以及吃饭时的问候语,各国都有所不同。饮食环境的范围很广,与保育环境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我们在食材、料理以及餐桌礼仪等方面,不必被一个固定观念束缚,应该自由地运用各种方式。

吃是运用五感的食育

在保育过程中,我们需要知道每个孩子处于哪个发育阶段?生来就具备哪些能力?现在处于什么状况?在了解这些的基础上,很好地引发孩子所具备的能力。那么,在食育方面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需要引导孩子充分运用五感体验食物,而运用五感体验食物就是“饮食行为能力”。

今后,在保育园里孩子们一起吃午餐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具有不同的意义。必须让孩子们体验吃饭及集体吃饭的快乐。集体吃饭中感受大家一起吃饭的快乐,对孩子的大脑发育有着增进食欲的作用。保育园的饮食环境非常重要。因此,我们应该摒弃以往只重视“摄取”“摄取量”以及“摄取方法”的思维模式,以食育这种崭新的思维模式来开展实践。

我们再来引用一段新保育园保育指针中的内容:“我们希望孩子们能够在生活和玩的过程中,以自己的意欲积累吃的体验,体会吃的快乐,体会集体吃饭的快乐。”与这里的“吃”并列,在幼儿时期的生活中,还有“睡”“玩”。只有这三个支柱(玩、吃、睡)兼备,孩子的生活才会完美。其中,保育园的午餐起到了“食育”的作用。2008年以前的旧保育园保育指针中,并没有涉及“食育”的内容,也就是说,在保育中并没有重视“食育”。修改后的保育园指针,明确提倡“推进食育”。保育园的炊事员不仅做饭,同时也承担着食育的角色。与其他保育相比,吃是运用五感进行体验的行为,食育是运用五感进行体验的一种学习,食育直接关系到生活整体。

那么,食育具体应该做些什么?应该怎样做?其实,食育是没有固定模式的,只能大致描绘。那就是在保育过程中,根据当时的情况,临场发挥,在整个保育过程中实践。新保育园保育指针中所倡导的“推进食育”,只能是在保育现场日常努力的积累。因此,我们在今后实践“食育”的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食育保育”的意识,努力去理解孩子、守护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