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魂牵梦圆:老兵笔下的新中国故事
13124700000073

第73章 以劣胜优悟精髓(3)

丁司令带观摩的干部,察看了阵地上的几支小分队,他们是借着风沙和沙丘的掩护,利用小段地下通道,跃进到附近的交通壕预设工事和散兵坑的。阵地上,半人深的交通壕纵横交错,密密麻麻,一个个散兵坑间杂其间,一条条小坑道四通八达,多数上面用芦苇、红柳枝覆盖,有的还加了一层沙,敌机空中侦察和坦克手了望很难发现。当敌坦克驶来,部队和民兵分队也隐蔽地进入阵地,撩开覆盖伪装,施放尘雾,遮挡敌装甲视线,迫其放慢速度,借着尘雾掩护,利用反坦克火器,突然接敌射击;盖好坑道隐蔽口,迅速转移战场,在茫茫风沙中,消失在连绵的沙丘之后。有的交通壕和坑道口就挖在了敌坦克路过的中央,战士、民兵可以从坦克的腹部袭击。

“利用风的作用,挖出这蜘蛛网似的狭小壕沟,远了看不到,近了无法躲,太好了!只是要动用多少人力啊?”观摩团中有人说。

捷舟说:“戈壁滩土质干燥少石,这种壕易挖难毁,使用劳动成本是最低的。战争年代,我们靠这种方法设伏打援,夺取城市,弥补了武器装备的不足,解放战争时期,我军攻坚装备少,打洛阳、攻潍县、夺济南、占太原,哪一仗也是靠挖地道和交通壕隐蔽接敌,爆破攻城的。打潍县时,一个团就挖了八十六公里的地道。戈壁滩无草无木无大石头,挖起来更快!这里还有一个特点,是常年无雨,这些战壕,放一百年都不会损坏,农闲时,可以按作战需求,四处挖掘。”

观摩团来到附近村落和有水源的地方,看到部队和民兵还在这一带潜伏着一支支小分队,他们介绍说:“根据里程和坦克行军速度计算,这里是适宜敌人宿营的地方,装甲部队需要大量的油料,它的补给线又远又长。小分队可以利用预设工事,不断骚扰打击敌人,尤其是袭击它的补给线,坦克断了油,就是一堆废铁,敌人在这一带地形不熟,是发挥民兵作用的好时机。”

大家齐声赞扬:“这些战法隐蔽、突然,效果好,伤亡小,值得推广。”

捷舟说:“在实现国防现代化之前,山头、土头、水头、雾头、风头、人头,是我们的制敌的条件。”

“战术上这样做完全可以,但战役战略上行不行啊?我们的边疆太宽阔了。”陆团长还是有疑虑。

丁司令说:“捷舟不是讲了吗,刚才看的是土头、风头,我们还有山头呢!下一步,参观地形,去看我们的山头,大家可以继续研讨。”

飞机掠空飞行,辽阔的戈壁沙漠横亘在边疆的西北部,一闪而过。从戈壁边缘向下俯瞰,是险峻的祁连山、陡峭的马鬃山、矗立的狼山、高耸的乌鞘岭、绵延的景泰山和贺兰山,在机翼下闪闪而过;一个个隘口、山峡、川道尽收眼底。

丁司令对捷舟说:“刚才讲的土头、风头很形象,现在就给大家讲讲山头吧!”

捷舟指着下边的大地说:“戈壁滩上的阻击,是要迟滞敌军的行动,掩护国家进入战争状态,使各个战区和部队做好应战准备。大家看,下边的这些山脉,绵延千里,形成一道道天然屏障,机械化部队无法逾越,只有几个山口、川滩和峡道是其必经之地,只要战略预置得当,扼好关口,卡住要道,打好伏击,就可将敌拦截于要地之外。戈壁地区的民兵和小分队,在敌后骚扰其补给线,打持久战、游击战,也是拖垮敌人的一种办法。”

一席话,使机舱里的气氛活跃起来,大家思索着、议论着,探讨着各种克敌制胜的方法。

集训观摩,开阔了干部的视野,部队的各项训练、战备工作进一步扎实有效地推进。

火热的场面,昂扬的斗志,震慑了潜伏的敌特和对新社会的不满分子,一木等人回到住地,又惊又气,惊的是:谁能想到,解放军想出了这么多克敌制胜的办法;气的是:定力不够,差一点就追上山魂了,竟被这奇异的场面所吸引,放过了大好机会。

一木没有责怪众人,而是说了一段发自肺腑的感言:“这支军队的大智大勇,谁人见了都会动容。今天,虽然错过了机会,但说明我们都是有血有肉的汉子……”说到这,他定了定神,继续给属下打气:“以后的机会有的是,大家想想,在这些年的动乱中,造反组织分了派,高层领导认识各异,也分成几伙,勾心斗角,保不准外边无事内部还有事呢!”一行人听了,频频点头,都觉得一木说得有道理,也不禁为盟主的由衷感慨而惊诧。众人纷纷离去,只有一木还愣愣地站在原地。

“知道捷舟他们的厉害了吧?”观通老人从背后拍了拍一木。

“怎么?又装神弄鬼给人家看风水宝地了?算你老儿没走眼!但是可别高兴太早,我一木也是堂堂五尺男儿,咱们走着瞧!”一阵黑风袭来,尘沙四起,一木纵身遁去。

九月十三日凌晨,人们还在酣睡,指挥部突然向边境部队发出一级战备命令,向各军、省军区部署了具体的作战任务,工作组连夜赶回,进入“前指”。

丁司令在电话部署中严肃地说:“各部队一定要依令而行,顶住敌人第一波攻击。一线部队要顶六个小时以上,马鬃山、古浪峡驻军,要把敌人死死顶在那,掩护全国转入战时状态……”

“是演习还是真打呀?”会场里机关干部猜测着。

王副部长借上厕所的机会,给情报部打电话,询问边防有什么动静没有?回答一切正常。他回到会场,心里直打鼓:“这到底真打还是演习?”

他回头瞅了一眼坐在身后的捷舟,捷舟靠过来:“部长,有事吗?”

“你看这是真打还是演习呀?”

“看气氛不像是演习,是真准备打。”捷舟也有些捉摸不透。

“那我得提醒金裕的领导,往实里准备。”

各部队迅速进入坑道、阵地,指挥部再次派人检查了各单位的准备情况和部队进入阵地情况。

几天后,各单位领导和工作组,奉命到战区开会。会议在礼堂举行,没有人知道这次会议的内容,会场上静得出奇。

开会时间到了,指挥部领导走上前台。

丁司令说:“今天的会议,主要是传达林彪叛逃事件,先请韩政委传达中央文件。”

会场一阵噪动,干部们侧头探问:“是谁叛逃?是谁叛逃?……”

韩政委知道大家的惊讶,特意举着文件重复了三次:“是林彪外逃,就是我们过去那个副统帅林彪外逃!”

在场所有干部顿时惊呆了,会场静得出奇,空气似乎凝固了一样,一根针掉到地上都会听到。

传达文件后,丁司令又对战备检查情况进行了讲评:“九月十三日凌晨,周总理给我打电话,说庐山会议上第一个发言的那个人往苏联跑了,部队立即进入一级战备。我当时也不明白是谁,连问了几句是哪个人?周总理说,就是讲天才的那个人啊,我一下子明白林彪跑了。他要是跑到苏联去,真带着人打过来,我们的作战任务可就重了,他熟悉情况啊!要不是他在外蒙的温都尔汗摔死,那说不定就打起来了。部队就是国家的防洪坝,和平的时候,要好好建设;洪水来了,靠大坝阻挡。而洪水什么时候袭来,有规律,也有不可预见性,作为部队,随时都要从实际出发,准备应付各种意想不到的情况,这样才能立足于不败之地。指挥部对这次检查进行了总评,一致认为金裕防区为第一,他们的方案好、训练实、进入情况快,这样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部队从应对“九·一三事件”的战备实践中,进一步认识到以作战需求为牵引,扎扎实实做好军事斗争准备的重要性,战备训练逐步求实,边防建设不断巩固。

辛席童匆匆来到边疆,在一个山坳里,见到一木:“盟主,共党出了那么大的事,写进党章的接班人跑了,中苏对立势必升温,共党内外交困,形势对我们有利吧?排查山梁的事,我们准备干大一点儿。”

一木蹲在石头上,身旁放着采药的竹筐和铁铲,他拍了拍身边另一块石头,示意辛席童坐下来,眯着眼对他说:“这对共党不见得是坏事。内乱的力量削弱了,老干部的话语权会增加,他们也会对这些年的运动进行反思,我判断,会有几件有利于他们的大事发生。当然了,林彪跑了,反对派的力量也还不小,他们的斗争可能还有几个回合,你们谨慎着干吧!”一木看了看太阳说,“中午了,下山吃个饭吧!”

一行人来到山下的小镇,走进路边餐馆,一间简陋的木板房、两张晃晃悠悠的餐桌,另一张上已经坐上了客人,邢冬浩抹了一下凳子,请一木等人坐了下来,要了饭店仅有的几种饭菜和一壶当地的土产白干酒。

“捷舟,最近跟东海那个工兵团还有联络吗?听说抗美援越去了?”隔壁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

一木透过木板墙的缝隙望过去,见是甄玉望和捷舟等人坐在那里,刚才这句问话就是甄玉望说的。

“听说了,他们去了,任务很艰巨,伤亡也很大,交通不便,运输物资特别困难!”捷舟探身回答。

“我们国家的任务太重了,这边跟‘苏修’形势趋紧,南方又要援越抗美,听说中央领导讲了,中国是越南的大后方,要人给人、要物给物,群众生活太困难了。”甄玉望悄悄地与捷舟商讨起来。

“我怎么感觉这种状况不会持续很久。”捷舟说。

“怎见得?你这种想法是什么时候产生的?”甄玉望不解地问。

“珍宝岛之战后,我就想这件事,这是个小仗,可是我们的舆论宣传规模很大。我到盛丰出差时,听说部分老同志专门对国际局势进行了一次研究,提出苏美争霸的战略重点在欧洲。后来,又出现了中美乒乓外交,基辛格秘密访华……”捷舟探着头,几乎把嘴贴到甄玉望的耳朵上,悄悄地说着。

“那你的分析是什么?”甄玉望低声追问。

“我国可能要改变两个拳头打人的国际战略……”

他们声音压得越来越低,有顺风耳之称的辛席童,尽管没有听全,但还是贴在墙缝上听了个大概。他把这些话告诉了一木,一木沉思了下说:“这就是我在山上给你们讲的,他们要有几件好事的原因。”

一木不愧是个中国通,接下来的局势发展与他所说的基本吻合,批林整风、中国重返联合国、尼克松访华、邓小平复出主持全面整顿工作,动乱局面开始好转,工农业生产出现了新的气象。中美联系的渠道打开后,出于争霸的需要,苏联向中国释放缓和气氛,中国迅速成为国际战略大三角中的一角……

这些,有的在一木的意料之中,有的大大出乎一木的意料。他正在房间里来回踱步,辛席童跑来报告:“白凯回到部队,他的事情弄清楚了,又提拔了,古州人现在高兴着呢!这对古州寻宝的山梁勘察大大的不利呀!”

“这事咋能弄清楚啊?伪团长和他爹死到什么地方都没人清楚,谁给他证明?”一木大惑不解。

“哎,别提了!那个伪团长没死,在崆峒山当道士呢!”辛席童哭笑不得。

“怎么当了道士啊?”一木睁大了眼睛。

“伪军夜袭共党支队,没有全歼,日本太君很不满意,怪有人走漏了消息,最后怀疑到伪团长的爹把白凯放了,让他回去报的信。”辛席童继续述说原委,“伪团长和他爹有口难辩,日军竟把伪团长的爹枪杀,伪团长愤而出走,最后流落到崆峒山当了道人……”

“断了这么多年的线索,竟能接上。看来,共党的大运、小运都要来了!”邢冬浩有些丧气。

“牛棚里的干部出来了一批,但大多数还关着呢!也不值得灰心!”一木安抚着喽罗们,又好奇地问,“是什么人大海中找到针的?”

“听说是一个女子,她找到了道人,讲述了白凯的经历。老道听得泪流满面:‘想不到世上还有一对有口说不清的人,这么多年,我的身份没暴露过,既然到了这个份上,我就给你写份证明!想想我爹和白凯,到了我这把年纪,苟活在世也没多大意思,大不了早些去见我爹!’道人心一横,就把证明写了。”辛席童摊开双手,无奈地僵在了那里。

“唉!尽是闹心事!”邢冬浩刚刚鼓起的劲,又消了下去。

“这只是个偶然的特例,我们的机会还多着呢!”一木看到同他联系的人一个个无精打采,便专门把一些骨干分子召来,让牟智兴给他们讲解形势。在沙漠深处的一个石窟里,牟智兴习惯性地打开光束,指着屏幕上的犬牙交错的一团团黑子介绍:“共党最近有几件事走了鸿运,但能不能维持下去,很难说,老一代领导人,已近暮年,内部斗争依然激烈,为了加强思想控制,对国外的情况捂得严严的,不允许民众对西方有更多的真实了解。这些年,外部世界的变化多么大啊!他们的认识还停留在列宁所处的时代,对时代的判断关乎国家兴亡,仅靠眼前这点喜事,长久得了吗?”

“中华古国,千年文明,老苏老美谁也别想吃掉它,只能通过和平演变,西化分化,搅乱中华。牟舵主讲得对,一个对世界不了解的民族,它的发展是很难的,要想搞点乱子倒是容易的,弟兄们,我们利用它这个缺陷,抓紧干!”一木说到这,摸了摸自己的脑壳,当年浓密的头发已经变得稀疏,他叹了口气,说,“找到宝,大家人人有份,我膝下没儿没女,倒不在乎这些,不过是履行大和民族一个忠诚军人的使命而已!”

众人点头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