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粉墨留痕:新中国节目单和入场券珍藏故事
13124400000004

第4章 1960-1965年·呈现高潮

1959年起,围绕“国庆十周年”的献礼活动,首都文艺舞台掀起了一个演出高潮:各种庆祝演出、汇报演出、晋京演出接连不断,反映古今中外生活的剧目纷纷亮相,中外文化艺术交流更加频繁,一批传统戏和历史剧以令人耳目一新的面貌呈现舞台,一批紧贴时代和现实的剧目及音乐舞蹈颇受广大观众欢迎。报纸、广播、电视的宣传力度加大,深入人心。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隆重上演,把这演出高潮更推向了一个近乎辉煌的盛景。

1964年,在雄伟的人民大会堂观看壮美的《东方红》是我一生中的大幸事、大快事,是我所有观看演出的活动中最美好的经历。那一幕幕气势恢弘的历史场景,那种种感人的艺术呈现,那群星灿烂的画面,至今都让人心情起伏、难以忘怀!

我认为,在这六年上演的众多剧目中,以下这些剧名很有可能被人永远记住:

京剧:《杨门女将》《满江红》《雏凤凌空》《九江口》《秦香莲》《武松打店》《火烧望海楼》《连环套》《红灯记》《智取威虎山》;

评剧:《向阳商店》《会计姑娘》《李双双》《野火春风斗古城》《苦菜花》《花亭会》《花为媒》《杨三姐告状》;

话剧:《甲午海战》《伊索》《茶馆》《武则天》《卧薪尝胆》《千万不要忘记》《霓虹灯下的哨兵》;

歌剧:《刘三姐》;

昆曲:《李慧娘》;

沪剧:《芦荡火种》;

芭蕾舞:《红色娘子军》《海峡》。

值得一提的是,1962年,王昆率原班人马,重聚一堂,再演歌剧《白毛女》,盛况依然。不久,郭兰英首创演出了新中国第一个个人独唱音乐会,那一条民族唱法的金嗓子,征服了台下的新老观众。

践而行之者

有意思的是,这几年,从群众演出角度说,我不仅是“坐而观之者”,而且不时地成了“践而行之者”,体验了一把当群众演员的感受。

1961年高中毕业时,我们北京三十中的毕业生演出了大型朗诵雕塑剧《崭新的时代崭新的人》,老师和同学们信任我,让我担任了全剧的总撰稿。

演出在全校引起很好的反响,我为此也留下了难忘的青春记忆。

读北京师范专科学校时,学校的课余文娱活动开展得十分活跃,几乎人人都有表现自己文艺爱好的机会。我参加的“固定节目”一是在班级舞会上挥动沙锤为同学们助兴,二是在周末晚会上朗诵,内容也是固定的——一是毛主席诗词,一是李白诗作。所以,文娱委员王婺丽每次落实节目时,都不必问我了,省了不少事。

1964年从北京师范学院毕业后,我参加了在北京亦庄红星农场的劳动实习,实习的同学有千人左右。我们在这里经常举行联欢会,或实习同学自己,或和当地农场工人,或和来场锻炼的文艺团体人员;联欢会地点或场院、或田间、或工地。我参与的节目是群口词和三句半。我是既编又演,还挺忙活。

累是累,但乐在其中。

劳动实习后,我们用一整台节目做了汇报演出。我被选参的节目是大合唱《劳动实习赞歌》和群口词《战“三九”》。首演的地点是北京工人俱乐部。节目由于思想和艺术水平较高、表演真实感人而大受好评。因此,之后又到北京电化教育馆礼堂和北京电影学院礼堂做了加演,依然反响很好。《战“三九”》的词,是我编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