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甲骨文(阅读中华国粹)
13121500000005

第5章 甲骨文概述(3)

甲骨文必须契刻在平滑的龟甲和兽骨上,可以刻字的空间面积非常狭小,难以表现复杂的图形。其内容只供王和贞人看,不能让其他人随意看到,因此需要尽量省略字形,宗教和实用是其唯一目的。金文的存在则正好相反,它必须留传万世,永久宝之,让子子孙孙阅读并引以为尊或引以为豪,所以,与实际使用的文字相比,金文多呈屈曲状,以便产生装饰性或郑重性效果。铜器铸造之前,文字的原型先被镌刻在铸范的毛坯上,而范型是用柔软的黏土来制造的,用一把竹刀或硬笔就可以轻易地完成刻写,而且可以随意表现细微变化的图形,所以金文多绘画性和装饰性。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同时看到两种发展方向完全不同的殷代文字。二者比较,书体简单的甲骨文应该是商代常用字体,而图画性较强的金文可能是文字的原始形式。

相比来说,甲骨文与金文具有以下不同之处:

1.由于金文多在母范上写刻之后浇铸,工艺繁复,其铸造后的笔画不同于甲骨文契刻后形成的方折瘦劲的特征,而是表现为既丰满又柔韧,点画交接处显点团状,较多地保留了母范上的文字书写笔意。甲骨文用笔细而硬,方笔多而圆笔少。金文不但字形较大些,线条也较粗些。经过加工美化,所以笔画宽厚而粗,圆笔多而方笔少。

2.金文的笔法比甲骨文丰富,并且多厚重感,虽然在书写中有方笔和尖笔之别,但主要以中锋的圆厚用笔为主,起讫大都用回锋,常常出现斜向和环状的笔画,结体上显得开阔而灵活多变。早期金文也有起笔收笔皆露锋、首尾锋芒毕现、中间肥厚的情况,主要见于人名和族徽。金文在字形上与甲骨文相比,有的字繁化,增加笔画、偏旁,有着明显的装饰性,有的字象形性减弱,笔画出现简省现象。

3.甲骨文行款程式不统一,或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显得杂乱无序,阅读起来也相当困难;金文行款则逐渐固定、工整,在章法上,金文行款以竖列直书、自右向左行文最为常见,行款体现了追求统一、对称、变化的意识,比甲骨文更为端庄而稳定,体势恢宏,笔画凝重,有形式古朴、典雅的风格。有的甚至画好方格,在格内写字。

4.早期的金文与甲骨文大致是平行发展的,属于同一结构体系,甲骨文异体字多,也没有完全定型化。随着历史的发展,周代金文比甲骨文有不少演进,而甲骨文结体和布局方面表现出的规律性,同时也是金文结体和布局的基础。成熟期的金文象形成分减弱,更趋于符号化,点画用笔、单字结体、章法布局都有严格的规律可循。

总之,早期的汉字由甲骨文向金文的发展中,整齐的直线为多变的曲线所取代,宗教神秘性被万代宝之传承永远所取代,方正的空间亦为欹侧的结构所取代,横平竖直简单的细线条被圆润饱满、丰腴厚实的曲线美所取代。可以说,在汉字的发展进程中,金文是甲骨文的升华。

二、金石学的发展促进了甲骨文字的识读

金石学早在北宋时就已经有学者进行研究了。金石学是学习校勘学的必修课,不仅要求熟悉全部古代的经典原著,而且要具有古代文字史的渊博知识。

马衡在《中国金石学概要》一书中为金石学作了定义:“金石者,往古人类之遗文,或一切有意识之作品,赖金石或其他物质以直接流传至于今日者,皆是也。以此种材料作客观的研究以贡献于史学者,谓之金石学。”金石学的范围并不仅限于金、石的载体,因为在秦代,“金石”一词便有托于不朽的物质而永其寿命的含意。马衡将宋代以来金石学的研究范围分为两大类:“其一可名古器物之学,不论其为金为玉,不论其有无文字,凡属三代、秦汉之器物,皆供赏玩者是也。其二可名为金石文字之学,不论其物质之为何,苟有镌刻之文字,皆见采录者是也。”

到了清代,金石学的研究十分兴盛,这在很大程度上与清代统治者大兴“文字狱”有关,许多文人士大夫远离政治和时事,而将研究古物作为自己的一种寄托或业余消遣。

清末民初,金石学的研究范围更为扩大,不仅包括新发现的甲骨文、简牍,也不再限于文字,凡是具有文字、图像、花纹的一切古老器物,均成为金石学家或收藏家的研究和收藏对象。与此同时,由于近代考古学的引进和逐步发展,金石学也逐渐脱离原来的陈旧研究方法,吸收了西方先进的科学观念和方法,并融入到考古学、古文字学的发展视野中去。金石学与西方先进的考古思想和方法相结合,甲骨文很快被解读,罗振玉和王国维是这一时期集大成的学者。对于这些甲骨上的文字的内容,学者首先要解决怎样解读的问题,罗振玉提出由小篆上溯金文,由金文以窥甲骨文的研究方法。这是沿着文字发展的源流去寻溯。其后,王国维又提出用传统文献与这些地下宝物互相印证,称之为“二重证据法”。董作宾在大龟四版及贞人的启示下提出甲骨文的断代方法,并举出了研究甲骨文断代的十大标准。就这样,专家们一步步进入了甲骨文研究的大门。

第七节甲骨占卜之谜

一、殷商人为什么在甲骨上刻字

使用甲骨占卜在我国新石器时代就已开始了,但此时及以后很长一段时间的占卜与殷商晚期的占卜却有着很大的不同,这就是殷商的占卜甲骨上刻有文字,而此前的占卜甲骨上却没有文字。

为什么要在甲骨上契刻文字呢?殷代的帝王非常崇信鬼神,神灵的意见至高无上,所以不管大事小事,遇事都要咨询神灵。他们设想鬼神都是识字的,因此在祭祀时以文字代替口头祷告,正是这种人神之间的交流使甲骨文得以保留至今。殷王与神灵之间的对话,是由巫师兼史官的“贞人”做中介,通过占卜的方式进行。占卜的人最后的裂纹情况来判断事情的吉凶,贞人还要用刀子把占卜凶吉情况及应验与否的结果直接刻在卜兆的近处,有时也会用朱或墨先写在甲骨上面然后再契刻。所以,甲骨文也称甲骨卜辞。殷墟所有甲骨兆象显示,贞人的钻、凿、灼手段谙熟规范,排列有序,组合规整,兆坼(烧灼后裂开的地方)大多呈卜字形,纵横有致,已摆脱了原始的杂乱无章或无兆象的两种极端现象。

占卜前,先把龟甲或牛肩胛骨进行精心锯削,刮磨整齐,牛骨多切去臼角,然后在甲骨的背面钻出圆形的深窝或凿出梭形的浅凹槽。通过确定的宗教仪式,把要卜问的事情向神鬼天帝说明之后,用燃烧着的木枝在圆形深窝的中央或梭形凹槽的侧旁烧灼,甲骨正面的相应部位就会显出裂纹来,这称为卜兆。占卜的方法可分为三种:一是先施火,把牛骨放到火中烧灼后再辨识上面的纹络;二是先钻凿后再用火灼,这种方法以牛骨为多,龟甲次之;三是钻凿孔以后再灼,以龟甲为多。

可是,殷人为什么主要使用龟甲,而不用马骨、猪骨、羊骨之类的材料呢?这与先民所信奉的灵龟观念有关。8000年前淮河流域一带贾湖文化遗址中的先民,就已经产生了灵龟观念,考古学者在贾湖遗址中发现了用龟甲占卜的现象,甚至龟甲上还刻有与人的眼睛相似的原始图画文字。这种灵龟观念对当时的社会生活有着很大的影响力,并且一直传承下来,后来的典籍也记载:“介虫三百六十,龟为首。”在古人看来,龟最善解人意,也最长寿。龟活的时间很久,长得又十分强壮,旱地水中都能生存,在远离大海的新疆,甚至都发现有旱龟的足迹。龟的生活节奏慢吞吞的,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危险都能泰然处之,就是饿上一年半载也死不了,古人就认为它是动物界少有的最具灵性的动物。而龟背纹理又与其他动物有着不同形状,有的成六角形,有的成金钱形,林林总总可查出数百种纹络来,因此人们的灵龟观念就慢慢产生出来,从而诞生了灵龟崇拜,也是一种精灵崇拜。

那么,商代用来占卜的甲骨是从哪里来的呢?根据甲骨文中的记载,商代占卜用龟主要来自南方和西方,甲骨文上有某方进贡龟甲多少片之类记载。南方和西方是当时占卜用龟的主要产地,而古文献中也有关于南方产龟的记载。与龟甲的来源不同的是,商代占卜用的牛胛骨应当是本地所产。祭祀用牛和生活用牛的肩胛骨被保存下来,刮去肉专供占卜之用,而不是说带肉烹饪、食肉后才用来占卜,因为在殷商的贞人看来,煮熟后的牛骨缺少灵性,所以煮熟食肉后的胛骨是很少用来占卜的。占卜使用过的甲骨,在上面契刻了字或写了字又经烧灼过的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卜甲、卜骨。而没有施灼成兆的甲骨,虽然有的经过整治,充其量也只能称之为骨料。

二、甲骨占卜记录是中国最早的“档案库”

在远古时期,骨卜是东方的习惯,很可能是东夷的祖先黑陶文化的传统;龟卜是南方的习惯,很可能是淮夷的祖先拍纹陶文化的传统。骨卜与龟卜本是两个互不相干的系统,殷人由于承袭并发展了黑陶文化,所以他们把骨卜与龟卜同时并用,甚至也无法或者分不出何事应该占卜用骨,何事应该占卜用龟了。

河南安阳小屯一带是殷商时期的首都,甲骨占卜盛极一时。由于历史的原因,殷商灭亡后,殷都变成一片废墟,殷商的典册文献也损失殆尽。只有少数史料中有武王灭商后,殷都变为废墟之类的简单记载。看吧,一个存在了600多年的商王朝仅仅是由于资料的缺失,从此在人们的视野中不复存在了。安阳小屯之殷都被毁弃后,经过500多年的风风雨雨,到春秋末期已被称为“殷墟”了。《史记·项羽本纪》载:项羽与章邯约,“项羽乃与期洹水南殷墟上”。自春秋以来,“殷墟”都是特指今洹水之滨的商朝后期王都故地,也就是今天的小屯村。

自清朝末年发现商甲骨文至今,共在“殷墟”出土15万余片,其中绝大部分是在小屯村出土的。而作商汤像为一座立都255年的都城,历经八代十二王的殷商晚期,这里几乎天天祭祀、事事占卜。可以想象,现在出土的殷王朝遗留之甲骨文,也只能是极少的一部分。

甲骨契刻书迹虽然多是神秘占卜的记录,但这些数量巨大的记载却十分全面地反映着殷商时代文化和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内容。这些刻有卜辞的甲骨,先是被殷人有意识地收藏在宫殿的窖穴里妥善地保存起来,到清末开始陆续被发掘重见天日,被历史学家称为中国古代最早的“档案库”或“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