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甲骨文(阅读中华国粹)
13121500000017

第17章 如何学习甲骨文书法(2)

3.参考墨书朱书

在我们用笔墨来模拟契刻甲骨文的时候,有些存留下来的少量甲骨文朱书和墨书,毫无疑问,对我们探索甲骨文笔墨书法的用笔极具参考价值。在迄今为止所发现的十多万片甲骨文中,偶尔也发现一些书而未刻的朱书和墨书。如《甲骨文合集》1285反面,上部黑底白字部分是其拓片,下部是摹本,其中“不若于示”四字便是书而未刻的朱书。从中可以明显地看出毛笔的弹性,特别是“若”字,用笔的提按十分清楚。另外,《甲骨文合集》中14250也是一版书而未刻的残片,四行都是朱书,其书写风格与契刻文字就完全一致。

4.以大家或前人墨迹甲骨文书法作参考

上一章讲到的罗振玉、董作宾等人的甲骨文书法作品,都可以当作极好的参考资料。甲骨文书法早期有罗振玉的《集殷墟文字楹帖》等,由于是最早期出版,再加上辗转摹抄,字形多欠准确,而20世纪80年代重新出版的《甲骨文编》摹写谨严,文字丰富,共收4500多字,可识者900多字。作为基础学习,是必需的范本和不可缺少的工具书。另外,近年西泠印社出版的丁仁和刘江等人的甲骨文书法作品也可作为重要参考。当然更重要的是要多看拓片影印本和实物,而提高辨识的眼光。至于识字甚至集联创作,则要不断地努力读书,特别是要拥有近年来出版的一些甲骨文的工具书,如上海书店出版的《甲骨文常用字汇》等,同时再积累字外工夫。

二、如何读帖与临帖

1.读帖

在读帖之前,要对甲骨文有感性认识,一是读书,特别要具备甲骨文字工具书,要了解甲骨文字基本特点和甲骨占卜文化及商朝历史,从历史角度体会占卜文字的神韵。二是多参观博物馆,仔细读(看原片)了解甲骨文原物特有的宗教文化及中国传统文字及笔墨文化。三是常去图书馆查资料或复印资料,仔细琢磨细节及其用笔特点,甚至字与字相互比较或一字比较。

除了多欣赏、多读,还要细看,仔细琢磨,有条件最好用放大镜来研读甲骨文原片或拓本,并从各个侧面细细品味。因为甲骨文字太小,特别是甲骨文原版,周朝甲骨文字就更小,借助放大镜细心观察,从放大中读出用笔和其结字之基本规律,从刀意中体会笔意之精髓,当然,多看前人书写的墨迹甲骨文书法亦可从前人的书写中借鉴其用笔之法。

2.临帖

临帖是一种文化,一种修养。有人说书家三大修养,一是心胸,二是学识,三是临帖,而临帖是最为标志性的修养,特别是面地相对如此简单的甲骨文,耐心和细心及坚持之心就更为重要。面对范本,有人怀着敬畏感如对至尊,小心临写,亦步亦趋,照搬原形;有人浅尝辄止,以意为之,名为意临,实则和杜撰、抄写差不多。前者在于太老实。后者在于太不老实,临帖是学习借鉴,也是提高和丰富自己书法实践的必要手段。太老实会失去古代作品的神采等本质的基调和韵味,仅得其皮毛;太不老实会使临帖成为游戏,甚至使临帖失去应有的意义。正确而合理的方法必须有过人的见识与修养,从容不迫地进入临写“状态”,才能获得真经,丝毫不能勉强或取巧。唐太宗《论书》云:“今吾临古人书,殊不学其形势,唯在求其骨力,而形势自生耳。吾之所为,皆先作意,是果以能成也。”这是善临者的体会,也可以用来概括罗振玉和董作宾临写甲骨文的主要特点。

临帖方法如下:

首先,在临写甲骨文拓片时,要把书房和书桌收拾干净利索,要带着一种敬畏的心情并散开怀抱,否则就难以去用心认真体会、仔细地临写,这里强调的是“在状态”。临字要处处临到实处,一点也不能放过。一是要原原本本地对临,每行的字数和行与行之间的相对关系,都要依原拓本为准,所谓“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二是在“依样画葫芦”的同时,更要勤于思考,仔细品味原作中每一个字的笔画和结构,这样才能从中体察到原作的细微和精妙之处,临一遍会就有一遍的收获,慢慢就会把握甲骨文的象形性甚至独有的宗教意味和神秘性。

临写拓片,并非必须学习了基础知识之后方可进行,因为学习并无止境,可以同时并举,一边学习基础知识,一边临帖,细细玩味,体会如何用毛笔展示出契刻的味道。甲骨文的书写,所谓“用笔”,实际上就是如何用“笔写”来模拟“刀刻”,从而写出具有刀味的甲骨文书法,体现甲骨文原有的风采和本质基调。同样,要认真计划有目的地临帖,并且不管临摹还是创作或集联,都应认真书写每一笔,针对甲骨文用笔特点而做到横平竖直。因为古人对甲骨刻辞要做到随意是非常困难的,这也许正迎合了当时占卜者的心理,为了得到神的指点,契刻时必须一丝不苟,所以当时贞人的最高理想正如我们今天写美术字一样做到横平竖直,布局均匀而合理。

其次,由于甲骨文的契刻性质,在临帖时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甲骨文在契刻之后,笔意虽未完全丧失,但毕竟失掉了许多,表现在我们面前的主要是刀情刀趣,今天我们要以它为范本进行临写,就要“透过刀锋看笔锋”,理解笔意,才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至于字形问题,可借助于《甲骨文字典》或工具书来解决。二是中锋用笔,甲骨文线条如行云流水意味高古而又自然天成,就要把握其用笔爽朗劲利、朴茂天然的特质。临写时既要表现出毛笔的笔意,又要体现出刀刻的韵味。在顺锋拖笔的笔法书写时,要求既要追求刀锋,又要含蓄、凝重,笔画以劲挺、流畅而又不失浑厚为上;弯或曲画行笔时,笔画应力求雄浑、有立体感。从表面上看,甲骨文还有一些折笔,实则当时是用两刀刻成,我们书写时也应以两笔书写。三是注意结字要平正飞动,书法艺术形体美的基础在于结字。而结字的最高境界,是既平正又飞动,效果才好。平正,意味着均衡对称。甲骨文书法艺术充分体现了这一特色。要达到平正,对称就必不可少。如甲骨文首先便是平正的美,它展示的是一种庄重、严肃,或恬静、安闲,给人以“不急不躁”、“不温不火”的感觉。当然,讲平正,绝不等于死板、僵硬、而无变化。孙过庭所说的“复归平正”才是一种高层次的平正,应是我们所要努力追求的终极目标。这样的平正,是“似欹反正”的平正,是具有一种潜在动态美的平正之美。飞动,如果说篆、隶、楷字形中也有飞动之美,那么这种美只能是比较隐含的、幽深的。李斯的小篆,张怀瓘在《书断》中将其评价为“字若飞动”,可见,以静为主的甲骨文也同样可以写得生动传神。甲骨文以象形为主,本来就有飞动之象之势,除了有赖于点线的浓淡、枯湿、润燥、疾涩等变化外,更主要的还是寄托在结字的构成处理上,如疏密、大小、曲直、向背、欹正等的强烈对比。明白这些道理,试着去把单字写得完美些,从而为章法美的实现打下坚实基础。同时,还要把握甲骨文特有的谋篇布局,错落有致、疏朗生情的特点。

第三节临作与创作

1.临作

在临帖的基础上进行书法创作,有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乐于实践并勤于实践,在实践中逐步总结和提高。可以在第一步尝试进行临作,然后经过一段时间后再进行创作。好的临作也是精美的书法作品。许多著名的书法家都有临作,而且这也是古文字书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甲骨文书法创作也可以从临作开始。当然,这时的临作不再是照原拓本“依样画葫芦”,而是用自己的笔墨来表现原作的神韵,并用来抒发个人的情感。如吴昌硕临石鼓文,罗振玉临甲骨文,何绍基临汉碑等,他们虽然都是整篇的抄临,但却是摸透了石鼓文、甲骨文、汉碑的笔意规律,不拘泥原来的形貌,而加入和参入了自己的笔墨情趣,更写出了自己的风格,因而也都成了后人学习的范本和楷模。但甲骨文要体现个体情趣较难,需要不断试验实践和逐步提高。要特别注意的是,不管是临帖、临作还是创作,最好都要在旁边注上释文,以给观者和学习者提供方便。

2.创作

对甲骨文书法来说,所谓创作,就是利用工具书集句、集联或集诗,而进行甲骨文书法创作。这也并不需要临习告一段落才开始或进行,而是在有了一定的甲骨文基础知识、识读了一定的甲骨文字之后,就可以借助于工具书来着手进行集句、集联或集诗。

通常认为甲骨文字总数约为4500字左右,已识字约1500字,实际上有很大的“水分”,姚孝遂等编制的《甲骨文字形总表》,收入的总字数只有3691字(包括部分合文),其中公认的已识字仅有1000字左右。其中,还有不少的字现在基本上不使用了。所以,现在可用的字还不到1000字。加上“或释”、“通假”,也不过1302字。用这样有限的字数来进行甲骨文书法创作,其难度是可想而知。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前人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做了尝试并表明了各自的态度。有的极为严格、严谨,有的则比较宽松自由。

另外,集句、集联或集诗,要从少到多,循序渐进。例如,认识了某一字后,先找出与之相应的词或词组,由词扩展到句,由句发展到联,最后到诗、词。这就要求不仅要熟悉现有的已识字,而且还要有一定的古文字学修养。总之,学习甲骨文书法,我们缺乏直接面对甲骨文的条件,大多只能是从甲骨文工具书中学习特别是进行书法创作。

甲骨文通行于殷商晚期,前后约255年,由于时期年代不同,有的字形变化较多,笔画繁简不一,甚至一字多形,五个时期文字各具有不同风格和特点。我们取用其字,集成文,书写成书法作品,不再以文字作为实用占卜的工具,而是以创作出符合现代审美情趣的书法艺术作品为目的。这就需要根据不同个性和不同审美体验出发,在不同尺幅与形式和不同的文字内容下,有选择地集字和集联而进行书法创作。

①字数较少的作品,可选择笔画复杂的字或形象优美的结体,从而体现象形、会意的甲骨文笔画之间的形象与意态。

早期的甲骨文中象形字带有很浓厚的图画性质,仍然保留着大量比较写实的原始图像,例如“马”、“鹿”、“鱼”、“虎”等字。后期的甲骨文字图画性质有所减弱,很多字仅有淡淡的图画意味了。而象形和符号化这两种情况在甲骨文中极其普遍。我们在书法创作过程中是否也可以在原有象形文字基础上夸大象形,或者是否也可以借鉴图画文字呢?但要避免完全画成图画,从而失去文字的意义。

②字数较多的作品,则应根据字形大小、笔画简繁而有所变化、尽量做到既不破坏其章法又使整体效果统一,有意识地挑选组合,使字形变化丰富而不失完美,从而又可以避免繁乱与呆板重复。

③由于甲骨文结体尚有不定型的特点,一个字有多种写法,多者达数十种,其偏旁位置既可互换又可增减,既可正写又可反写,同一字,可多写几笔,也可少写几笔,自然造成繁简的变化。这种结体上的不规范性,虽增加了认字的难度,但对书法创作来说,却提供了某种创作的空间和方便。集字可根据作品形式与布局的需要,择其一而用之,使字形风格统一而又有变化。若因取其形美而破坏了整体效果,则当割爱另择他字以易之。为了章法和布局的需要,首先在不发生混淆的前提下,字形书写允许部位移易,即正反无别,正倒无别,正侧无别,上下无别,左右无别,同一字有多种写法,而且允许笔画和偏旁损益,更可以使用合文。

在甲骨文书法创作的章法上,后世一些章法的技巧都可用到甲骨文书法中。甲骨文的字形大小、方圆、长扁、欹侧相差很大,即使欲将其安排为“算子”之状也不甚容易。所以,在书写时只要能够抓住和体现章法上虚实相映、疏密得体、相互揖让、顾盼生姿的基本要求和本质特点,注意书写时的韵律和节奏,选择好字的大小繁简、工拙,随形布势,因势用形,辅以生动形象,自然就可使章法疏密停匀、高低错落有致以及统一和谐。

④关于缺少文字如何补救。

甲骨文现在公认的可识文字不过千字左右,加之殷商时是作为占卜的这一神秘特殊用途,很多字现已不用或很少用,今能集字成句、成诗的字可用者更少,因此在集字创作过程中常常会碰到在甲骨文中无此字的困境,而前辈甲骨文书法家则常采用以下办法:

一是假借。

二是借用大篆中的字(因其形近),化圆笔为方笔并加以改造,使之归化于甲骨文的笔法与结字规律之中,以此使总体风貌能统一而协调。

三是借用甲骨文中原有的偏旁部首加以拼合。前辈甲骨文书法家碰见所缺之字常用此法,进行偏旁的重新组合,其前提是一定要熟悉甲骨文结字表意的特点,在不违背汉字结构原理的基础上进行,但是应当谨慎从事,尽量少拼凑,能不拼凑为最好,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偶一为之可以,若拼凑过多,难免造成新的文字紊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