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马克思主义与当代(2009)
13114700000032

第32章 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建设初探(2)

三、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造成当前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失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辅导员自身原因外,社会环境、学校制度等都是不可忽视的原因。

(一)社会环境的原因

从整个社会来看,辅导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合力没有形成,辅导员工作没有得到足够重视。16号文件是辅导员工作的新起点,但他们的现状并没有实质性改变。从历史上看,人们对辅导员工作存在许多观念上的误解,对职业道德建设的认识不到位。从现实上看,经济发展带来的后遗症影响严重。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人们原有的价值观受到强烈冲击,人们用挣钱多少来衡量人的价值。部分辅导员不可避免地受到这种思想的影响,职业道德淡漠。社会对辅导员工作的认识不到位、重视不够和道德评判出现偏差导致辅导员职业荣誉感不强、职业理想缺失和职业态度不端正。

(二)学校制度的原因

学校制度的不完善,也是辅导员职业道德建设滑坡的重要原因。主要有:(1)管理上缺乏有效机制。许多高校没有真正建立起齐抓共管,双重领导的辅导员工作机制。缺少对辅导员工作明确有效的管理,引起高校辅导员归属感不强,导致高校辅导员职业纪律涣散。(2)队伍保障机制不健全。目前高校开始实行专职辅导员制度,但辅导员人数少与工作量大、流动快与晋升难、工作重要与社会地位低是普遍现象。缺乏健全的队伍保障机制,致使很多辅导员在长久的压抑过程中渐渐丧失职业理想和职业荣誉感,最终导致职业道德建设徘徊不前。(3)缺乏全面统一的考核标准。思想政治教育的结果和人才培养的成就没有直接可视性,要等到学生毕业后才能评估。所以学校在对辅导员进行考核时缺少衡量标准,辅导员取得的成绩没有得到及时的强化。(4)激励不当。对辅导员成就的激励不恰当,特别是工资待遇低,是辅导员职业道德建设巨大的阻碍。辅导员工作压力与经济压力大,严重影响辅导员积极性的发挥,阻碍职业道德建设。(5)培训教育不到位。高校在对辅导员入职前的培训一般都会包括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但这种教育和培训往往采取理论教育的形式,内容空洞无味,方法简单无趣,缺乏主动性和创造力,无法取得实际效果。对辅导员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的培训教育没有深入辅导员的内心,导致很多辅导员职业道德技能缺失,职业道德意识不强。

(三)辅导员自身的原因

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辅导员自身的因素是阻碍其职业道德建设的根本原因,主要有三方面:(1)对工作认同度不够。辅导员工作累而收入较低,发展空间狭窄且缺乏合理的晋升体系,很多辅导员对自己工作缺少认同,否定自我价值和意义,从而导致辅导员缺少工作应有的自豪感和优越感。(2)缺乏职业理想。职业理想是辅导员对自己职业的追求。由于职业理想缺乏,很多辅导员不能深刻理解自身职业的重要性,一些人在工作中自暴自弃,工作热情不高,事业心、进取意识、敬业奉献的精神不强,事事应付了之,甚至为私利不顾学生和学校的利益,缺乏必备的职业纪律和态度。(3)价值观念发生错位。很多辅导员自身素质不高,没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现实的生活压力面前,很多辅导员价值取向走向庸俗化,对社会事物的道德评判出现偏差,社会道德心理慢慢失衡。

这些问题使得辅导员不能坚守自己的信念,丧失职业理想和职业荣誉感,缺乏职业纪律和职业技能,职业道德严重滑坡。

四、加强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对策思考

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建设,就是指构建全新的职业道德规范以适应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的发展。这主要是希望辅导员把本行业的职业道德原则内化为自己的职业道德信念,在进行教育和服务学生的过程中自觉遵守,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这是一项兼具复杂性和系统性的工程,本文分别从深化认识、完善制度、发挥主观能动性和改善社会环境几个方面来加强辅导员职业道德建设。

(一)深化对辅导员工作的认识,提高职业道德建设自觉性

学校和社会对辅导员工作的认识不到位,是当前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建设存在问题的重要原因。所以在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的过程中,必须深化对辅导员工作的认识。一方面,高校明确辅导员双重身份,给职业道德建设提供平台。学校党委要明确提出辅导员既是教师又是管理干部,把辅导员队伍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建设和管理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并且要求辅导员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学校要切实关心辅导员,采取有力的政策措施,解除辅导员的后顾之忧,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工作条件。只有这样,辅导员才能在具体的工作中把自己的知识才能和满腔热情奉献给学生,实实在在做到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另一方面,要坚持宣传教育相结合,促进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建设。对整个社会宣传辅导员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对辅导员自身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教育,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也是促进职业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首先要加大宣传,扩大辅导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影响力。在辅导员职业道德建设过程中,加大宣传力度让辅导员认识到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同时我们要思考辅导员职业道德独特的宣传方式。要坚持正面宣传和典型宣传为主的方针,大力宣传辅导员的先进事迹和模范典型,为职业道德建设营造良好的氛围。只有开展丰富多彩的职业道德宣传内容,通过有效灵活的宣传方式,把辅导职业道德宣传活动与教师师德宣传活动区别开来,才能有效地提高辅导员的职业荣誉感、自豪感和优越感,促进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建设。此外,要开展辅导员职业道德建设教育,提升他们职业道德建设的自觉意识。列宁的灌输理论,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式。开展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教育是一个灌输过程。首先在学校教育中要对辅导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从入口上保证辅导员的道德素质;同时根据当代学生面临的问题,定期组织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专业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培训,让他们增强专业知识,树立职业观念,激发对学生工作的热情,进而能够发自内心感受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二)加强制度建设,提高辅导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实效性

深化认识,只是从思想上认识职业道德建设,而制度上的保障则对行为塑造更有效。职业道德建设是为了把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应用到实践中,加强辅导员制度建设,把人们的职业道德意识转化为行动,有助于提高职业道德建设的实效性。

1.理顺辅导员管理机制

各级领导要把辅导员职业道德建设摆在辅导员工作的第一位,并贯穿于整个管理工作的全过程,制定由学生工作部和学生处主抓,人事处和组织部密切配合,各院(系)具体落实的层级管理机制。改善辅导员管理制度,有助于明确辅导员的角色地位,使他们产生正确的职业心理;促使他们从繁杂忙碌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提高职位自尊心和职业自信心,增强职业荣誉感和成就感。

2.完善辅导员保障制度

队伍保障机制不健全,是辅导员职业道德建设道路上的瓶颈。所以解决职业道德建设的问题,就要首先为辅导员职业道德建设创造必要的条件。完善基本保障制度,使他们能够安心从事本职工作;制定合理晋升制度,保证辅导员队伍稳定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增强辅导员职业信心,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

3.严格考核制度

辅导员职业道德建设还需要有严格的考核管理制度,所以我们必须要制定适合辅导员职业道德建设的考核方法和内容以及完善的考核评价制度。第一,进一步完善辅导员职业道德考核管理内容和方法,并根据大学生的发展需要不断创新和变革。职业道德考核内容包括思想素质、政治素质、道德品质等内容。

职业道德考核方法要根据《高等教育法》、《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制定完备的职业道德规范,使辅导员职业道德有章可循。只有对职业道德建设考核方法和内容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原则,辅导员职业道德建设才能真正获益。第二,建立完善的职业道德考评制度。辅导员职业道德建设需要合理适度的职业道德考评制度。所以教育部要公布一套行之有效的考评制度。在这个基础上,各个教学单位又要根据实际构建一套自己的考评制度,将辅导员职业道德表现作为辅导员年度考核、职务聘任、职位晋升、派出进修和评优奖励的重要依据,从而提高辅导员对工作的认同感,在实践中自觉加强职业道德建设。

4.健全激励制度

充分肯定辅导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能够有效地激励辅导员构建崇高的职业道德,健全辅导员激励制度要注意坚持两个结合。第一个结合是坚持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物质激励是指提高辅导员的工资待遇,满足他们的物质生活需求,这可以提高辅导员职业自信心。但在实际的激励过程中我们要注意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因为职业道德本身是一种道德精神上的追求,必须要在适度的物质激励的同时有正确的精神激励,比如树立职业道德榜样,评选师德标兵等。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能更有效地加强辅导员职业道德建设。第二个结合是坚持激励与约束相结合。充分发挥每个辅导员的自觉性与在职业道德建设方面建立以及建立和健全必要的制度,这两个方面不是相互对立,而是相互统一、相辅相成。所以在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的过程中,强调提高辅导员的自觉性,绝不等于否定建立和健全制度的重要性。因此,我们要采用激励与约束相结合,表扬优秀的辅导员,批评不称职的辅导员。从而发挥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自觉在工作中遵守职业道德。

(三)改善社会环境,形成辅导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强大合力

社会环境不可避免对辅导员职业道德建设产生影响,既能给职业道德建设铺平道路,也能给职业道德建设带来巨大阻碍。在辅导员职业道德建设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注意社会环境的作用,抓住有利时机,避免不利因素,适当改变不利于职业道德建设的社会环境。首先要形成全社会推进辅导员职业道德建设的良好氛围。构建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要发扬中国社会一直坚持的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在具体辅导员工作中,要千方百计地为广大辅导员办实事、办好事,不断改善他们的工作、学习、生活条件,为他们的工作创造更好的社会环境,形成全社会都支持和关心辅导员的良好氛围。使辅导员产生强烈的职业自豪感和荣誉感,自觉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加快辅导员职业化和专业化进程。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的内在包括职业道德建设,加快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可以促进职业道德建设。因此要加快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进程,完善工作职能,明确内部分工,设立专职辅导员,从而有利于辅导员把职业理想转化为现实。我们可以借鉴美国高校根据不同需要设立不同职能的辅导员的做法,把辅导员工作职责细化,减轻他们的工作压力,给他们更多的发展空间,让他们的工作更专业,也让辅导员感受到社会对自己的肯定,对未来发展有更美好的愿景,促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承担起教书育人的光荣任务。

(四)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辅导员职业道德水平

历史唯物主义充分肯定人们在选择自己行为时的主观能动性。加强辅导员职业道德建设,不能只依靠外界的强制,而必须要发挥广大辅导员的自觉性为根本途径。所以,辅导员要想在工作中不断创造佳绩,就要用高尚的道德规范自己。首先,辅导员要加强道德理论学习。这是辅导员提高职业道德水平最简单快捷的方式。针对当前的问题,辅导员只有对自己的职业有深刻的认识,对学生工作有积极的态度,才能在职业活动中自觉主动地遵循职业道德规范。因此辅导员必须要注意加强职业道德学习,增强自己的职业道德意识。在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坚持用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检查、衡量自己的行为。并且要努力做到慎独,培养道德自律意识。其次,辅导员要善于自我激励。要认识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到自己角色赋予自己的崇高的职业道德要求。只有辅导员有对事业发自内心的信念和热爱,才能对工作一心一意,坚持到底。我们在进行职业道德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培养辅导员善于自我激励的品格。从而有助于增强他们的职业效能感、成就感、荣誉感,才能在工作中自觉地遵守职业道德规范。

最后,要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理论只有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形成强大的精神动力。辅导员职业道德建设的理论与教学服务工作的实践相结合,是构建职业道德最基本的途径。所以辅导员要严格根据道德规范要求,在实践工作中对不符合工作的道德进行改造提高,通过自我道德教育,提高道德水平。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辅导员长期自觉地努力和艰苦的追求并不断对此产生全新的认识和体验,从而使自己形成稳定的信念,自觉调整自己的职业行为。辅导员要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总结自己职业道德方面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脚踏实地,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不断积累。

【作者简介】史玲芳 浙江大学思想政治教学科研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研究生 浙江 杭州 310028

参考文献

[1]崔海涛.坚持“四个结合”加强辅导员师德建设.思想教育研究[J],2008,(3):45-47

[2]包涵.包涵心语:一个大学生辅导员的周记[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6

[3]李春玲.教师职业道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4]广东省高校学生工作专业委员会.辅导员制度的设计与选择[C].广东: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