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马克思主义与当代(2009)
13114700000013

第13章 试论“两型”社会构建的困境与路径(1)

吴玲玲

【摘要】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科学主张,并将其确定为我国当前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目前在强化“两型”社会建设的过程中,积极加强对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理论研究,对我国生态环境水平的提升及资源的有效利用等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指出了目前我国在“两型”社会构建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问题的根源从政治、经济和社会三个层面上进行了深入分析。最后对如何构建“两型”社会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两型”社会 困境 路径

建设“两型”社会,是党中央从我国国情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的战略决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和实践形式。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强调:“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当前,我国因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占全国GDP总量的10%以上。可见,通过建设“两型”社会,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属性,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

一、建设“两型”社会的现存问题及影响

1.资源形势严峻

从持有资源的角度看,我国是资源总量较大的国家,种类比较齐全,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均资源量少。据统计,“我国人均土地面积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3%,人均耕地面积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人均水资源量为27%,被列为世界上最贫水的十三个国家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的矿产资源国内供应能力、保障能力也不足。人均矿产资源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58%,而且石油、富铁矿、铜矿等重要资源严重短缺,人均石油可采储量为世界平均值的11%。煤炭资源丰富,我国煤炭探明储量居世界第二位,但可采储量为世界平均值的55%。按照专家的估算,我国煤炭剩余可采量为900亿吨,可供开采不足百年;石油剩余可采量为23亿吨,仅可开采14年;天然气剩余可采量为6310亿立方米,可供开采不过32年。除了数量,我国的能源资源结构也不理想。能源资源的80%左右分布在北方。能源资源结构以煤为主,占能源资源总量的75.2%,煤炭资源大部分集中在华北和西北地区。”从资源利用角度看,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以及经济增长的粗放型模式,资源与发展的矛盾日渐突出。总体上看,与发达国家、部分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的资源利用率是偏低的而且浪费严重。据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单位资源的产出水平只相当于美国的1/10,日本的1/20,德国的1/6,单位产值能耗比世界平均水平高2.4倍,呈现出明显的“高投入、低产出”的特征。从资源开发看,我国资源开发不够充分,贫矿多,富矿少。伴随着一轮又一轮的资源勘测与开发高潮,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突出矛盾,资源短缺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桎梏,而要打破这个桎梏,就必须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建立“两型”社会。

2.环境污染严重

目前,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相当突出。我国目前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远远超出环境自净能力,发达国家上百年出现、分阶段解决的环境问题,在我国快速发展的20多年中就集中表现出来,呈现出多重特点:一是水环境每况愈下。湖库富营养化问题严重,将近200多个湖泊中75%富营养化,太湖、巢湖、滇池等蓝藻频繁暴发,尤其是2007年5-6月的“太湖蓝藻暴发”事件,一时间无锡人民的日常用水面临巨大的威胁,给我们敲响了保护环境、保护水资源的“警钟”。二是大气环境不容乐观。典型地区经常出现臭氧最大小时浓度超过240ppb的重污染现象,危害人们的生产生活。三是危险废弃物、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污染危害严重,土壤污染加剧。

3.浪费损失现象较严重

以GDP增长、形象工程、面子工程和引资多少论政绩的现象给浪费提供了温床。据报道,“目前我国有182座城市提出要建‘国际化大都市’,占了全国667座城市总数的27%,但目前还没有一个中国城市被公认为国际化大都市。这种好大喜功的功绩观不改变,贪大求洋的思维方式不改变,接踵而至的必然是巨大的浪费。如安徽省前副省长、贪官王怀忠把阜阳建成‘国际化大都市’,耗资3.2亿的阜阳机场如今成了杂草丛生、鸟兽出没的天堂。王怀忠的一系列政绩工程使阜阳的财政负债达20多亿元,至少透支了阜阳未来10年的财力。”家庭装修消费亦惊人。“上海家庭装修每年装饰建材的消费总额250亿元,其中至少有12.5亿元装饰材料被白白浪费;湖北省新房重复装修一年浪费15亿元。”我国面临的严峻资源形势和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阻碍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全面小康社会的构建困难重重。当前资源的稀缺,环境污染的加剧,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威胁。这样的问题如得不到解决,势必造成社会的混乱,影响社会的长治久安,和谐社会的构建也将无法实现。

二、“两型”社会构建陷入困境的根源分析

“两型”社会的构建作为一项系统的制度创新,必须涉及政治层面、经济层面和社会层面的诸多调整,也包括制度背后的利益博弈。因此,我们将从政治、经济和社会三个层面探讨“两型”社会构建的困境根源。

(一)政治层面

1.政府决策不科学

由于体制上的弊端、自身利益的膨胀、环保意识的匮乏等原因导致政府的失误、不合理、不合法的行为,滋生了很多浪费和损失,对环境资源产生了不良后果。政府的这些行为对建设“两型”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方面,不合理的规划行为。比如,由于不合理的城市规划造成周边居民生活环境质量得不到保障,废水、废气、废物给居民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困扰,产生了很多环境污染纠纷。决策缺乏应有的环境保护内容,缺乏系统考虑人口和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重复建设现象突出,大量的土地被无节制地开发且闲置现象很严重,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另一方面,短视的决策行为。在现实中,一些政府官员为了追求自己任期内的所谓“政绩”,不顾及长远利益,不择手段地搞些面子工程。这些不切实际的长官政绩工程不仅浪费了宝贵的经济资源,而且加剧了生态的破坏和环境的污染。

2.法制不健全,执法力度有待加强

一方面,我国现行环境法还存在很多不足,政策法规的建立还不完全或缺乏可持续性。迄今,虽然我国已制定了众多的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但是却并没有形成科学、完备的生态环境法律体系。在整个生态环境法律体系中,缺乏综合性的资源节约与合理利用法律,缺乏综合性的生态综合保护与污染综合治理的法律。另一方面,法律和制度的执行也不够严格,经常出现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情况。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少数政府机构不同程度地存在借立法来谋取部门私利的陋习。如通过“职权法定”使部门利益法定化,使一些法律表现出明显的部门利益色彩。在法的实施方面,还大量存在着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监督不力等现象,使立法的目标难以实现。如现在塑料袋的存在和使用既是导致不安全的因素,也造成了资源浪费,但就是屡禁不止。这些都导致了环境问题在源头上及生产和经营过程中得不到真正的重视,环境保护措施在执行中也不能有效予以落实,这些因素不利于资源环境目标的实现,也不能有效地鼓励和支持“两型”社会的建设。

(二)经济层面

1.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提出了经济发展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虽有一定成效,但粗放型增长的特征还没有完全改变。以资源利用率为例,我国资源产出效率较低,钢铁、有色、电力、化工等8个高耗能行业,单位产品能耗比世界先进水平平均高40%以上,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是相近气候条件发达国家的2~3倍,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比国外先进水平低15~25个百分点,矿产资源回收率比国外先进水平低20个百分点。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编写的《2006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指出:中国是世界上的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大国,该报告通过节约指数(或称资源环境综合绩效指数)的计算发现,中国五类主要资源(淡水、一次能源、钢材、水泥、常用有色金属)的节约指数为1.896(GDP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它意味着中国五类资源的平均消耗强度高出世界平均水平约90%,位列世界59个主要国家(占世界GDP的93.7%)的第54位。

这充分表明目前我国经济增长的粗放型特征还没有得到完全改变,大量生产、大量消耗、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生产和消费方式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资源供需矛盾和环境压力越来越大,是建设“两型”社会必须应对的重大挑战。

2.产业结构不合理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得到了巨大发展,这与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分不开的。但是,我国产业结构还存在诸多弊端,直接制约着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我国产业结构的弊端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产业构成比例不合理,第一、二产业比重大。我国经济结构基本上是传统农业和现代工业并存,带有突出的二元性特征,而其对资源的消耗多,对环境的威胁大。20世纪90年代,第三产业和信息产业等高新技术产业得到了高速发展,产业规模迅速扩大,但其比重远远比不上第一、二产业。同时,我国各产业部门并没有形成良好的互动机制,有大量劳动力在从事低水平的农业生产,资源配置极不合理,产业结构整体效益低下。其次,各次产业内部各行业、部门发展不平衡。从第一产业看,农业基础设施落后,生产力总体水平较低,无法充分利用资源。从第二产业来看,传统工业比重较大,高新技术产业发育不足,低水平重复建设,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从第三产业来看,社会服务业种类少,服务手段落后,科学技术服务业等新兴行业比重过小,对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带动作用较大的服务部门发育不足。我国产业结构不仅直接制约着经济与社会结构的协调发展,而且破坏了协调发展的自然资源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