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角色论:个人与社会的互动
13113600000043

第43章 角色机制(1)

一、机制、角色机制及其建设的含义

戈夫曼为避免角色冲突提出自己的观点:“对这种烦恼的认识并不是角色分析中的一种局限,而是它的价值之一,因为它迫使我们去研究何种机制才能避免这种冲突,或处理不可避免的冲突。”很显然,戈夫曼明确提出“研究何种机制才能避免这种冲突”的理念,是深刻而创新的,是他对角色理论的贡献之一。笔者颇受启发,故作专题论述。

那么,何谓机制?何谓角色机制?何谓角色机制建设?下面就此分别作些阐述。

机制,也称机理,原意是指机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泛指为自然系统和人工系统内构成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和工作方式,是事物运动的规律作用于自然或社会对象过程中协调事物内各因素发挥作用的“联动调节装置”。“机制”一词的基本含义有三个:一是指事物各组成要素的相互联系,即结构;二是指事物在有规律性的运动中发挥的作用、效应,即功能;三是指发挥功能的作用过程和作用原理。把这三者综合起来,更概括地说,机制就是“带规律性的模式”。

角色和其他社会事物一样,有着自身固有的活动机制。角色机制,是指个人与社会对担当一定的角色避免紧张、矛盾和冲突所要协调的各种关系和工作方式。

角色机制建设,是指个人与社会对担当一定的角色避免紧张、矛盾和冲突所要协调的各种关系和工作方式而采取的措施和办法。根据这一定义,角色机制建设的内容可分为角色的个人机制建设与角色的社会机制建设两个方面。

二、角色机制建设的内容

(一)角色的个人机制建设

1.用心领悟机制

用心领悟是角色机制建设的关键机制。那么,领悟什么?在第五章“角色扮演的过程”已经涉及领悟的内容。

实行用心领悟机制,就必须做到“四勤”。

(1)要勤学。加强角色学习,努力掌握社会理想角色的行为准则、技能,提高角色认知水平,缩短与理想角色的差距。如前所述,角色学习包括学习角色的权利、义务和规范以及学习角色的知觉、情感和态度两个方面。前者是角色的“硬件”,后者是角色的“软件”。

(2)要勤问。用心领悟,这本身是一门学问。事实上,每个角色扮演者总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新问题,一时难以诠释,就需要虚心求教。只有坚持学与问的结合,即学中问,问中学,才能知道问题症结所在,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3)要勤思。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可见,勤于思考对于求知是多么重要。列宁说:“人的思想由现象到本质,由所谓初级的本质到二级的本质,这样不断地加深下去,以至无穷。”因此,要真正认识事物的本质,就不可能一蹴而就,而需要有坚强的毅力,付出艰辛的劳动。这就是说,只有勤于思考,才会有从感性到理性的升华,才会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才有可能避免许多可以避免的失误。

(4)要勤用。有人主张,认认真真做事,清清白白做人,这是一种处事原则,它体现了学用一致的学风和高贵魅力的人格。

由上可知,只有做到“四勤”,才能真正形成和体现角色的领悟力。只有用心感受、体会和思考角色的职责、义务和权利,以及社会、群体和他人对角色的期待,才能准确把握角色的定位,有效实施角色的行为。许多事实表明,扮演角色的领悟力,不仅关系到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而且也关系到个人在单位里的发展前景。特别是领导干部,他们对角色的领悟力对于深刻领会和贯彻上级方针、决策、指示精神,形成新的认知、新的诠释,从而更加自觉地去解决新问题,完成新任务,是至关重要的。角色扮演成功的人,一般都是善于领悟角色的人。现实生活中有些角色没有到位,无所事事,时发牢骚,这与其责任心、领悟力不强有着很大的关系。

2.自律行为机制

人们认为,伦理学一般意义上的“自律”是指行为主体在既定的社会环境中,出于道德认识和道德感情对利己的欲望和行为主动进行的约束和限制,其本质是当事人在自觉追求更高的道德评价和道德境界过程中的一种行为选择。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建立自我约束、自我完善、自我提高、自我发展的自律行为机制是十分必要的。

实行自律行为机制的关键问题是,必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胡锦涛总书记于2006年3月4日在全国政协民盟、民进联组会上提出“八个为荣、八个为耻”的讲话,胡锦涛说,社会风气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价值导向的集中体现。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也是经济社会顺利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倡导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发展。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这“八荣八耻”概括精辟,内涵深邃,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鲜明导向。因此,在实际生活中,要时刻牢记“八荣八耻”,积极践行“八荣”,坚决反对“八耻”,不断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真正扮演一个合格的社会角色。同时,把个人自控、岗位互控、全员联控、干群监控有机联系起来,加强反腐倡廉体制机制和制度建设,为坚持自律行为机制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3.勇于创新机制

对于创新内涵的界定,人们众说纷纭。在经济学的发展史上,创新(innovation)一词最早是由经济学家熊彼特(Joseph Schumpter)提出的,他在1911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认为,现代经济发展源于创新,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对“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包括五个方面:生产一种新的产品;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开辟一个新的市场;掠取或控制原材料或半成品的一种新的来源;实现一种新的工业组织。

熊彼特的创新定义是被广泛引用的经典定义,但是它的适用范围主要是经济领域,即使是如此,它仍然给人们颇多启迪。

1983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认为,“创新”一是指抛开旧的,创造新的。二是指创造性;新意。

何星亮在《创新的概念和形式》一文中认为,一般而言,“创新”是指创造和发现新东西。如人类学界一般认为,创新是文化变迁的基础。霍默·G.巴尼特在《创新:文化变迁的基础》中说:“创新”是指“在实质上不同于现有形式的任何新思想、新行为或新事物。”不过,巴尼特还认为,“发明”和“创新”可当作同义语使用。可见,“创新”的含义较广,既包括人类社会和文化的革新与改造,也包括科学与技术的发现和发明。

笔者认为,创新是指主体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基于事物发展的需要而从事的各种探索求新、具有新意的创造性的活动。其基本内涵包括以下几方面:

(1)创新是一个多元的参与过程。创新的“主体”包括个人、群体、企业、组织、政党、民族、国家等。认清创新主体的多元化,有助于发挥各个主体参与创新的积极作用。由此可知,创新机制既包含个人机制建设,又包含社会机制建设。为了叙述的便利起见,笔者在这里仅论前者。

(2)创新是一个条件的具备过程。创新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即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一定的科技发展水平、一定的文化发展水平及一定的工作发展水平下进行的。恩格斯说:“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去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才能认识到什么程度。”同样地,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也才能创新到什么程度。

(3)创新是一个内在的发展过程。事物发展的需要是创新的内在的发展源泉。在创新中推动发展,在发展中促进创新。这样的创新才有持久的原动力。

(4)创新是一个深刻的变革过程。“探索求新”是一种变革,是一种扬弃,即对旧事物的否定,对新事物的肯定,具有新颖性、独特性和创造性。

(5)创新是一个辩证的统一过程。创新包括创造性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这两种创造性的活动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它们有机地统一在创新活动的过程之中。

(6)创新是一个持续的演进过程。一般地说,一项具体事物的创新演进过程是:创新理念形成→创新方案制订→创新行动实施→创新评价总结。

创新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而是一件十分艰辛的事,它涉及方方面面:从创新的内容上来说,有理念创新、理论创新、体制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等;从创新的形式上来说,有发现、发明和革新等;从创新的模式上来说,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创新模式,诸如管理模式的创新、教学模式的创新、商业模式的创新、服务模式的创新、培训模式的创新等。担任创新任务的每个角色都必然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角色紧张、矛盾和冲突。因此,坚持勇于创新机制,协调和处理创新过程中的各种复杂关系,运用切实有效的工作方式解决问题,是非常必要的。

实行勇于创新机制,首先,要坚持实事求是精神。“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我们要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会突破我们。这是社会前进的必然规律。”第二,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本质上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一种正确的价值观,它不仅能引领人们充分发挥在创新活动中的首创精神,而且为人们的创新活动提供总体思维框架和行动指南。第三,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在创新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适应实践的发展,以实践来检验一切,自觉地把思想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同时,要随着实践发展而发展,不断创造新鲜经验,推动创新活动发展。

4.感恩报答机制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人应该遵循的基本道德准则。

感恩是指人们以某种方来感激给予自己关怀和帮助的人。感恩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包括感激父母的生育之恩,感激教师的教育之恩,感激朋友的帮助之恩,感激前辈的提携之恩,感激企业的知遇、帮助之恩,感激社会的关爱之恩,感激自然赐予的关爱之恩,感激党和政府的培育之恩,等等。感恩的方式有物质性方式和精神性方式,个体性方式和群体性方式,等等。

应当清楚地看到,在当今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社会上一部分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扭曲,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

有人说,有相当一部分孩子忘记了那些帮助过、照顾过、爱护过自己的人,甚至伤害他们,感恩之心严重缺失。用胡锦涛的话说,“思想道德建设有待加强”。

实行感恩报答机制,就要弘扬中华民族的感恩文化。孝敬与感恩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本元素,是中国人品德形成的基础。栾传大在《感恩与孝道文化》一文中指出,人间有三大真情:亲情、友情、爱情。如今,亲情缺认、友情缺位、爱情缺真的现象屡见不鲜。特别是在亲情方面出现的“六亲不认”的不孝与不感恩现象导致的问题已构成社会问题,影响了人际和谐、家庭和谐、社会和谐建设的进程与质量。孝与感恩是中华民族的最基本的传统美德,是中国人传统美德形成的基础,也是政治道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的基本元素,也是当今政治文明、经济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不可忽视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力量。所以,给予我国孝道文化以科学和现代的诠释,对当下公民教育大有裨益。他对如何进行感恩教育,传承孝道文化提出不少真知灼见,故摘录于后:

孝与感恩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自古就有“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经典名句。孝敬父母是子女的伦理规范与道德责任,是做人的修养与觉悟。新的历史条件下,与时俱进地开展感恩教育是对孝道文化最好的继承。

大力提倡亲情教育。感恩是人类社会最朴实的情感表达,是社会道德和社会和谐的基本要求。知父母恩是尊敬父母的前提。提倡诵读如《论语》、《孝经》、《礼记》、《弟子规》等经典,使人们特别是使未成年人从传统文化典籍中汲取思想养分,懂得孝敬和感恩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