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中外名记者的梦想与追寻
13111700000020

第20章 美国新闻界的奇才——罗森塔尔

生平简介

艾比·罗森塔尔(Abraham Michael Rosenthal,1922-2006)曾是《纽约时报》最具盛名的专栏作家,《纽约时报》的前任执行总编。他在美国新闻界的名声具有传奇色彩,并被认为是美国20世纪最伟大的新闻从业者,他是《纽约时报》历史上能力超卓、表现杰出的总编辑,他是第一流报纸的第一流掌舵人,不仅赋予了百年老报的《纽约时报》崭新璀璨的生命力,并对美国(甚至包括外国)报业的发展与进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罗森塔尔于1922年5月2日出生于安大略湖一带,具有犹太血统,但却不是犹太教徒。罗森塔尔在幼年就随家庭辗转移居到加拿大,当他还是个小孩子时又随父母来到美国纽约布朗士区,家境贫穷的他不能和其他孩子一样过舒适的生活,甚至有时无法解决最基本的温饱问题,正是因为如此,他的五个姐姐有四个夭折了,而可怜的罗森塔尔自己也曾有段时间腿脚不方便无法正常行走。

他的童年是惨淡的,甚至还有在高中时曾因交不起学费而中途辍学的经历。虽然有着比普通人更不幸的遭遇,但是罗森塔尔有比平常人更加坚韧的性格和坚韧不拔的求知心,他在大学进入免费的纽约市立学院,这是个培养美国精英分子的学校,被认为是“穷人的哈佛”。罗森塔尔在大学时就为《纽约时报》撰写新闻通讯,1944年成为《时报》的正式员工。罗森塔尔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新闻事业,从校园通讯员、地方记者、海外特派员、市闻版主编、助理编辑、总编辑、执行总编辑到专栏作家,他在《纽约时报》工作长达55年。

从1969年至1986年,《纽约时报》都在执行总编罗森塔尔的掌控之下,这位具有强势的作风、创新的编报手法和不断求进步的信念的总编,终其一生维护着《纽约时报》“无所畏惧亦无所偏袒”的报纸风格和自由派传统,带领《纽约时报》和整个美国经历了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大变动,这17年也被美国媒体称为“罗森塔尔时代”。他于1986年开辟社论专栏,但因其善于管理而文笔不佳,读者反应不佳,《纽约时报》老板沙兹博格二世于1999年终止了这个专栏。77岁的罗森塔尔气愤之下于1999年12月宣布退休,但继续致力于写作,从2000年到2004年一直在《纽约每日新闻》工作。2006年5月10日,罗森塔尔在曼哈顿去世,享年84岁。他在美国新闻史上占有不可磨灭的辉煌的一页。

职业生涯

一、校园记者——新闻生涯的第一步

虽然家庭条件不怎么好,但是罗森塔尔从小就很懂事,学习勤奋刻苦,他在纽约就读公立学校,从小学到德威特克林顿高中成绩都名列前茅,最后以优异的成绩进入了当时着名的专为欧洲移民的孩子设立的城市学院。罗森塔尔天生就有报道的本能,他一直认为在城市学院的教育对他意义重大,而且免费的学费使家境贫寒的他减轻了不少压力。罗森塔尔在这里开始迈入新闻行业。

罗森塔尔在学校接受良好的教育,过着艰苦的生活,这种状况一直到18岁才有所改变。一天,他来到学院报社办公室,这家学校的报纸叫《校园》,每周出版4期,他在那里要求一份工作,正是这份工作让他发现自己这一生应该干什么。他很快成为该报的一个编辑,而通过这个工作也使《纽约时报》开始注意到他,并请他担任该报的特约学生通讯员,负责报道自己学校的新闻。罗森塔尔是个了不起的记者,凭借优秀才能,他当上了编辑主任,不久顺理成章成了校报总编,并且幸运的是,在临近毕业的前几个星期,《纽约时报》就聘请他作为正式记者。罗森塔尔欣然接受了,立刻离开学校,放弃学业投入工作,而这使他花费6年左右的时间去补上剩下的课程,获得他的学位。

二、海外历练——成为资深记者

罗森塔尔加入《时报》大家庭是在1943年,当时的编辑主管不愿让他的犹太名字出现在新闻中(Abraham是犹太名字),所以他的名字被简化为A.M.Rosenthal,而新闻界同行都乐于亲切地称他为艾比·罗森塔尔。在进入报社的头两年时间中,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新闻人才短缺,他作为纽约一名普通的记者,每天接受委派任务进行采访报道,其报道领域主要是地方新闻,积累了丰富的新闻采访和报道经验。到1945年,他的才华有了更广阔的施展舞台,“二战”结束后联合国成立,他被委派到联合国工作,主要是采访联合国新闻,由于他的工作非常出色,工作时间被延长至9年。他着重报道海外新闻,联合国新闻激发了他对国外事务报道的激情,并让他在这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1954年罗森塔尔被派往印度,作为驻印度及巴基斯坦的特派员。他在接下来的4年中穿梭于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阿富汗、锡兰等地进行新闻报道,偶尔也会派往新几内亚和越南等地。

再接下来罗森塔尔被派往的地点是波兰华沙,那是在1958年。他作为驻波兰特派员在那里呆了一年半,报道对东欧铁幕国家生活的印象,并展开深入的调查访问,同时对东欧共产党国家的新闻也充满兴趣。他把自己在波兰的见闻写进报道里,报道了波兰当权者的暴政、人民苦不堪言的痛苦生活,还报道了波兰人民对苏俄总理赫鲁晓夫来访的冷淡,和美国副总统尼克松来访的热烈欢迎。由于他的报道“过分干涉内务”,揭露波兰内部情况过于深刻,引起波兰政府的强烈不满。如1958年8月31日发表在《纽约时报》上的《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至今仍被新闻学界称为“正话反说”的典范,通过故意若无其事的叙述,表达愤怒到几乎麻木的状态。尤其是在1959年11月6日,罗森塔尔在一篇通讯中直露地表现出对波兰知识分子和政府的失望,让当权者忍无可忍,在报道在《纽约时报》发表的第六天,波兰总理对他下了逐客令,要求他在一周内离境。虽然罗森塔尔最终被驱逐出境,但他对波兰的报道却取得了成功,1960年,他凭借对波兰的报道获得了普利策新闻奖。

离开波兰后一年,罗森塔尔又来到瑞士,在那里他感到非常枯燥,花费大量时间在非洲进行采访报道,包括刚果战争。

三、回国工作——《纽约时报》的“罗森塔尔时代”

1967年,他成为《纽约时报》的总编助理,1968年成为副总编,1969年成为总编,1977年升为执行总编。在美国报界,总编辑为Managing Editor,执行总编为Executive Editor,按照《纽约时报》的惯例来说,编辑部的最高职位是“执行总编”。从一个头衔到另一个头衔,罗森塔尔主管《纽约时报》每日新闻的运转长达17年,主管每日和星期天版的运转长达10年。

罗森塔尔对纽约有深厚的感情,对民主价值和国内自由有着热切的执着。

最早开始他在《纽约时报》的工作时经历了21年的都市新闻报道,1986年,他作为执行总编退休了,立刻致力于新的职业,成为《纽约时报》活跃的、有才华的投稿者,他成为社论版对页的专栏作家,发表对政治和信仰自由等言论,他连续撰写专栏达13年之久,致力于国外事务,关心受政治、种族和宗教迫害的人民,包括泰国、中国、伊朗、非洲和东欧地区的,他把自己的感受写进了他的专栏。强烈的个人主义观点和扎实的新闻根基使他成为见多识广的记者、编辑和专栏作家,他的专栏“我的观点”成为报纸的固定栏目,同时他成为报纸改革不知疲倦的鼓动者,在这个民主社会中,他对新闻的坚信成为了基本元素,已经成了他所热爱和服务的报纸的具有生命力的传统,并一直持续了超过55年,当然他的傲慢和坏脾气也让他树敌不少,但他毫不惧怕任何威胁报社的事。

在罗森塔尔执掌的这段时期内,《纽约时报》发生了重大变化。为了使报纸吸引更多读者,罗森塔尔在保存报纸特色和目标的基础上,把报纸进行分叠,把新闻、经济新闻和体育新闻等分为报纸的不同叠数进行出版,这是在他任期内的创新之一,也是他的新闻思想之一。

四、《纽约时报》和五角大楼事件

罗森塔尔天生具有新闻敏感性,同时他拥有丰富的新闻采写经验和管理经验,能准确了解重大事情的价值,他从来不愿放过任何值得刊登、吸引眼球的新闻,即使在获取材料和刊登新闻的过程中存在重重艰辛和困难,也无法阻挡他对重大新闻追求的决心和脚步。其中五角大楼事件是他担任执行总编时报道最出色的重大新闻事件之一。

1971年初,《纽约时报》华盛顿分部的越战记者希汉收到一份几千页的五角大楼文件复印件,这份文件是美国缠身越南战争的证据。希汉的顶头上司,华盛顿分部主任福兰克尔在读了希汉提供的部分文字以后,立即意识到,“这是一个金矿”。他马上向《纽约时报》总编罗森塔尔等高层人员通报,说有庞大的阅读工作量,要求增援人手。面对法律麻烦和来源是否可靠的顾虑,罗森塔尔最终还是决定要对五角大楼文件进行报道,并由曾在国务院工作过的外交新闻编辑格林菲特负责,起名为“X项目”,并初步预想每天出版10到12版的连续报道。

罗森塔尔是个天生的管理者和统筹者。为保证报道的顺利进行,罗森塔尔周密布局,在各方面都做好准备工作,以保证报道不会被政府抓住弱点,并且能获得公众的信任和支持。首先为避免《纽约时报》报道该事件可能引起的法律纠纷和政府干涉,罗森塔尔和格林菲特收集国务院和五角大楼主要官员的公开着作,查找他们以往着作是否公开五角大楼文件内容的证据,以保证《纽约时报》在刊登时免受“泄密”的攻击。其次,为保证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客观公正性,罗森塔尔花费大量人力投入这个报道,他号召几乎全报社的员工对报社近10年来对越战报道进行收集和分析,把它们与五角大楼文件比较,看看是否立场一致,以保证报道口径一致,从而坚持《纽约时报》对自己的报道负责的原则。

此外罗森塔尔还召集远在国外的战争报道的文字记者和摄影记者都投入到“X项目”之中来,从战地记者的眼光来对这个报道进行分析,群策群力。为保证发表五角大楼文件的合法性和正当性,罗森塔尔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1971年5月13日,星期天,《纽约时报》开始连续刊载五角大楼文件。星期一,《纽约时报》发表了第二批五角大楼文件,标题非常醒目:“研究证明,轰炸北越的决定在1964年大选前就已做出”。两天的重头新闻使美国政府闹翻了天,司法部长当即要求《纽约时报》立刻停止发表五角大楼文件,面对政府的压力以及报社遭受法律麻烦的可能性,一些编辑开始动摇,但是罗森塔尔认为,如果现在停止发表,《纽约时报》就会给美国公民一种屈服于政府压力的形象,这将是报社的耻辱。于是他在半夜致电当时的发行人苏尔茨伯格,说,我们不能停止发表,《纽约时报》的前程付不起这个代价。苏尔茨伯格随即发出继续发表第3期的决定。编辑部同时向公众发表声明,表示相信民众对此系列报道中的资料的知情权,是符合这个国家人民的利益的。于是6月15日,星期二,《纽约时报》发表了第3期五角大楼文件的系列报道,标题为“越南档案——研究揭示约翰逊怎样秘密开辟通向地面战争的道路”,并且还增加了一篇报道“米歇尔要求停止发表越南系列,《纽约时报》拒绝”,以表明自己坚定的立场。

此时,《纽约时报》关于五角大楼文件的报道还有大部分没有发表,却引起政府和司法部门的警告,法庭在当天发布了禁制令,阻止《纽约时报》继续发布政府秘密,等待进一步听证。迫于无奈,《纽约时报》不得不中止关于五角大楼文件的报道,但仍然在报纸上对政府行为表示了抗议,同时也是对关注该报和该事件的读者做了交代,1976年6月16日星期三的《纽约时报》,在原来要刊登第4期五角大楼文件的版面上,刊登了一条新闻,大标题是:“应美国政府申请,法官下令《纽约时报》停止刊登越战文件,等待听证”。

正在《纽约时报》沸沸扬扬接受开庭审判,等待禁令解除的时候,它的对手《华盛顿邮报》后来居上,在6月18日星期五发表了第一篇关于五角大楼文件的报道,其标题是五角大楼文件披露美国在1954年企图推迟越南选举。《华盛顿邮报》此举让罗森塔尔勃然大怒,眼看自己的竞争对手竟然走到自己前面,这让他非常懊丧,而等到自己报纸的禁令解除,新闻性已经丧失,自己和《纽约时报》的努力就功亏一篑了,甚至有些冲动的记者面对竞争压力,要求违抗政府禁令,继续刊登报道。

而在不久,《华盛顿邮报》也受到了法院听证,于是在1971年6月22日当天,在纽约和华盛顿,两地法庭同时听取《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和司法部的听证。此时,五角大楼文件事件本身的意义已经处于次要地位,而对新闻自由的讨论已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华盛顿邮报》的刊登五角大楼事件虽然对《纽约时报》造成发行不利,但从新闻界角度来说,它的介入,正是为《纽约时报》提供了很大的支援,并推动新闻自由问题提上日程。

在听证过程中,罗森塔尔表现出毫不妥协的态度。当司法部提出列一份五角大楼文件中不可发表部分的清单,然后报纸可以发表任何其他部分的要求时,遭到他的断然拒绝,他表示我们不会发表有条件的新闻,这不是我们的原则,《纽约时报》将永远不会接受政府选择什么应该刊登的原则。《华盛顿邮报》随即也表明了自己的坚定立场。

直到6月29日,最高法庭最终宣布解除对《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发表五角大楼文件的禁令,这对于新闻界来说,是一个值得高兴的事件,意味着新闻报道将不受制于政府。《纽约时报》接到消息后,全体记者和编辑都爆发出欢呼声,罗森塔尔说:“这是光荣的一天。我们赢了,我们赢得了发表的权利。”随即,罗森塔尔将已经准备好的五角大楼事件的其他内容连续刊登出去。

罗森塔尔坚持己见,义无返顾地报道五角大楼事件,使美国在越南战争中的软弱无用的政策暴露在读者面前,加强了媒体的第一修正案,增强了《纽约时报》进行舆论监督,维护公民利益的声誉。他后来回想说,要是当时在一开始就畏惧政府和司法部的压力,放弃报道,那《纽约时报》留给读者的印象就是懦弱的形象,这简直不敢想像。他认为报社同仁都有责任和义务,为读者负责,并为《纽约时报》的发展而尽力。

罗森塔尔脾气暴躁,但是办事干练、雷厉风行,因此很多人会说罗森塔尔过于顽固,而正是他的顽固,才促使他在重大新闻事件出现时,能凭借自己的敏锐判断和大胆的勇气,坚定不移地进行报道,这种个人魄力在新闻界也是非常难得的。

新闻思想

罗森塔尔的管理才能与他的强势性格融合之后,发散出无穷的能量和魅力。在罗森塔尔的领导下,记者愿意竭尽所能地追求真实的新闻。他的新闻报道也经常在国际和国内版面作为大标题来发表,尤其对中东和中国等地区和国家的状况投入更大关注。他对新闻真实性的追求使他成为一个具有说服力的演讲家。他被认为是《纽约时报》最有创作才华、最杰出的编辑人,也是在该报编辑部任期最久的主管,他的新闻思想对《时报》甚至是当时报纸媒介的发展都具有深远影响,且其影响的深远度达到一定程度。

罗森塔尔的一生以及他在《纽约时报》时光是非常辉煌的——从“二战”到新千年,他的才能、热情和个人魅力使他从城市学院的一个普通记者变成了《纽约时报》的执行总编,他对新闻事业的热爱和忠诚使他成为现代《纽约时报》的主要建筑师。罗森塔尔任职时确立了多项《时报》法则和新闻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为满足读者需求:改版和扩版

罗森塔尔在执掌《时报》的十几年中,带领《纽约时报》经历了很大的变化,其中最大的变化,就是对《纽约时报》进行改版和扩版。1975年罗森塔尔对《纽约时报》的版面作了历史性改变,首先他确立了头条的重要性,他曾在备忘录里写道:“《(纽约)时报》的头版也许是这张报纸最重要的单项资产和商标。头版呈现给读者的并非只是一些重要新闻,还包括本报编辑们对重要性的判别能力。头版不仅是新闻,而是新闻加《纽约时报》声誉。正如你们所知,本报头版对其他报纸、对电视乃至对新闻事件本身都产生着极其重大的影响。因此,新闻在本报头版上的位置,其本身就构成一件新闻。”而更重要的是,他对报纸进行了分叠。他将报纸分为A、B、C、D共4个单元,增加了介绍经济的部分,并增加了周一体育、周末版和科学版,他认为这样的风格能够增加读者群,并且针对不同读者,设计推出了多种专刊。罗森塔尔领导《纽约时报》的改版和扩版进行得非常成功,这在今天成为了美国公认的版面体系:A组,新闻;B组,都市;C组轮流为体育、科学、生活、家庭、周末;D组,商情。这种版面体系一出现就被其他报社纷纷效仿。

二、追求新闻的准确:设立更正栏目

罗森塔尔对报纸的准确性要求很高,因此非常重视错误更正,在他上任前《纽约时报》也有更正的习惯,但对报道的错误的更正都散落在不同版面的不同位置上,没有形成固定的风格,在他上任后,把各个新闻版面的更正集中起来,并设立一个专门的“更正”栏目,把它放在第二版相当显眼的位置上。一般来说,错误更正从二三条到五六条不等,一旦有遇到重大事件的错误或者是严重的错误,就作出迅速的更正,这也体现了对读者负责的态度。罗森塔尔认为,把“更正”作为一项《纽约时报》的优良传统发扬下去,公开自己的错误,不仅不会损害自身的形象,反而会获得权威的声誉,并给读者制造出严谨的作风和负责的态度。通过这种改革,《纽约时报》的记者对更正文字不断规范,在用词方面也不断完善,更加精准而贴切。美国前哥伦比亚广播电视夜间主播沃尔特·克朗凯特曾说“凡是固定刊登更正新闻栏的报纸,便是最负责任的报纸”。《纽约时报》做到了这一点,这个传统至今仍然沿袭下来,并为当时的报纸树立了典型和模范,一些报纸开始模仿该报,每天在固定位置刊登类似更正的栏目。

更正栏目每天都占据第二版相当显眼的部位,一般来说,错误更正从二三条到五六条不等。《纽约时报》非常重视更正错误,关于更正的工作,不仅由报社的编辑进行检查和核实,还有很多关心新闻的读者和与该新闻报道有关者会指出错误,以保证新闻报道的准确性,同时体现出负责而公允的态度,一旦遇到重大事件的错误或者是严重的错误,就会作出迅速的更正。同时,为保证有更多读者能够看到更正的错误,星期日报纸上的错误,会等到下周一刊登在“更正”栏目上,这也体现了对读者负责的态度。

罗森塔尔认为,“更正”必须把错误的与正确的人名、地名、日期、事实等交代清楚,不然就失去了更正的意义,同时非常重要的就是时效性,如果不马上更正的话,那这个栏目也就失去了本身的意义。

三、扞卫真实性和客观性:开创“编者的话”栏目

“更正”用来修正小细节或重要性较弱的问题,而在报纸中还有可能出现与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客观性有关的错误,对于这样的错误,罗森塔尔开创了“编者的话”栏目,把它放在和更正栏目同一固定的位置上,用来矫正新闻失实等重大问题。罗森塔尔在《纽约时报》1983年2月7日发表的备忘录中表明了自己开创“编者的话”的目的和原则:“(更正政策)做得还不够,它不能帮助我们解决那些有违事实真实性的错误的更正,它不能帮助我们的记者和编辑处理那些在我们看来非常棘手和困难的事件,这些事件主要是那些对真实性富有争议的新闻事件。这并不是一项简单的政策,通过‘编者的话’的影响,我们和读者之间的关系将会发生变化,我相信在编辑和记者之中也会在某些方面发生改变。我们不会允许这项政策变得琐碎或者过于政治化,我们将使用我们自己心中的正义。但是我们会诚实地执行,我认为这项政策会使我们中的大多数人觉得安心的。”

这样,更正和读者的话同时放在第二版固定的位置上,编者的话用来矫正新闻失实等重大问题,更正则用来修正小细节或重要性较弱的问题,这就构成了罗森塔尔独创的“新闻政策”,这种对读者负责任的方法至今仍受美国报社记者和编辑的推崇。因为《纽约时报》的良好示范,一些严肃的大报开始仿效该报,每天在固定位置刊登更正,方便读者查找。

四、重视专栏的力量:开设“我的观点”

1987年1月6日,当《纽约时报》刊登罗森塔尔的第一篇专栏文章时,标题专门写为:“请阅读这个专栏!”罗森塔尔说,这不仅仅是一个记者对当天信息的解释,而是每个记者的祈祷,希望读者能够通过阅读认识自己。作为一个专栏作家,他发现了以前从来没有意识到的激情,而这种激情潜藏在他作为执行总编之下。于是他把自己的视角放在人权解放、言论自由和宗教迫害等方面,尤其是少数民族宗教迫害方面的专栏,使他重新声誉大振。而他本身就是依靠少数民族宗教迫害的报道获得普利策奖的。

罗森塔尔的专栏是第一个对直接宗教迫害发出媒体声音的专栏,而至今这个专栏仍在这个方面处于重要地位。它对人权机构如何维护宗教信徒的利益和基督徒机构免受损害做了详尽的描述和重新定义。它给宗教信仰运动以活力,这些运动缺乏知识或者少数受宗教迫害者没有信心说出自己的权利。它在宗教和长期的人权组织之间,在西藏佛教徒、基督教、天主教、新教组织之间建立了信任关系。它扩大了美国人权政治运动的范围。罗森塔尔的专栏首先增强了新闻真实性的基础,很多宗教信徒视罗森塔尔为恩人。通过阅读罗森塔尔专栏,他们获得了很多争取言论自由的力量和道德教育。其次,这个专栏在制定主修、潜在的历史性的立法上扮演着中心角色。他们参与报道不同宗教运动,支持宗教立法,加强国会对该问题的注意。可以说,如果没有罗森塔尔专栏,1998年的国际宗教自由机构将不会出台相关法律。最后,罗森塔尔的专栏对促进今天的如印度、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地区反基督教迫害的合法化,为从中国到埃及,从苏丹到越南的反宗教迫害运动提供了美好的前景。直到有了罗森塔尔专栏,基督教徒是受害者而非害人者的状况才为广大记者和编辑所认识,该专栏所做的贡献值得称颂。

五、善用新闻人才:创新人才和创新制度结合

罗森塔尔不仅是个天生的记者,还是个天生的管理者。他在担任执行总编期间,重视对新闻和编辑人才的发掘和运用。他的管理魅力也吸引阿瑟·葛尔布成为他的副手。罗森塔尔常常以自己是《纽约时报》的成员而感到骄傲,他曾在自己的专栏里提道:“第一次来到国外的首都,如果打电话给政府要员,只介绍你自己的名字,可能会受到冷遇,但是如果在介绍词后加上‘来自《纽约时报》’,你就会被盛情款待。”“我们引以为傲的《纽约时报》——听起来有些傲慢,但是为什么不呢?自豪是个人的也是团体的。对于《时报》的成员、新闻、经济来说,这种骄傲是身为世界上最好的报纸的骄傲。”在他感染之下,《纽约时报》的每个员工都有强烈的集体意识和归属感。

罗森塔尔深知,要使人才获得合理利用,就必须制定行之有效的制度。因此当他一上任他就开始着手制定编辑部制度。他是一个具有创新精神的执行总编,他掌握每日出报的决策权,他始终认为具有丰富采写经验的记者远远比编辑更了解社会变动,更具有思辨能力,更有资格在新闻决策中参与讨论,因为他鼓励记者和编辑共同开会,确定什么新闻放在什么位置,任何人都有发表自己看法的权利,而最后的版面确定则由他最后决定。这种方式,彻底打开了《纽约时报》版面编辑的视线,具有实践经验的记者带动编辑能更关注世界形势发展和变化。为达到新闻报道的平衡,罗森塔尔还扩大了国内新闻采访的通讯点,并选用具有各领域专业知识的人才,成立专门部门进行专业报道,从而使新闻报道的质量和深度得到提升。

虽然罗森塔尔因为其性格和脾气而树敌很多,但不可否认,他是美国新闻界少有的奇才,就如他自己所说,他在新闻上有天生的才能。而且可以肯定的是,在罗森塔尔的影响下,《纽约时报》的记者和编辑在从事新闻事业时也会遵守更高质量的新闻标准,而他的新闻思想为《纽约时报》的发展提供了极具价值的深远影响和巨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子坚:《纽约时报的风格》,长春出版社1999年版。

2.辜晓进:《走进美国大报》,南方日报出版社2002年版。

3.吕一民主编:《世界着名记者传》,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4.萧三郎:《纽约时报:私营公共机构》,世纪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