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艾滋病综合防控实践探索
13111000000009

第9章 流动人口防艾干预实践探索

董葱、朱海深、林素芳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全市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事业日新月异,各产业领域对外来劳动力的需求也与日俱增。鹿城区作为温州市的中心城区,成为外来务工劳动力聚集的地方。由于大量的人口流入也给鹿城区的艾滋病综合防控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虽然就流动人口而言,有无流动本身并不是艾滋病的危险因素,但由于人口的流动或迁移期间所处的环境和可能具备的行为增加了艾滋病的易感性及与艾滋病有关的危险性,因此积极探索有效的针对流动人口的艾滋病干预模式和工作机制,成为我们当前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重点。

鹿城区目前常住人口已超过68万,流动人口超过88万,主要集中在双屿、南郊、黎明等几个工业区,其中双屿镇最为集中,外来人口达29万。双屿镇是温州市鹿城区的一个工业强镇,近几年都被国家统计局评定为千强镇,占地3900亩的中国鞋都产业园区和1015亩的原鹿城工业区就座落在这里,现已经形成皮鞋、服装、眼镜、打火机、制革、电镀等传统优势产业。该镇的经济发展吸引了29万外来务工者(该镇常住人口为1.9万)。如何在这块相对集中的区域做好艾滋病的防控工作,也是我们要面对的重要课题。根据鹿城区的实际情况,针对流动人口相对集中的双屿镇、南郊乡、黎明街道等乡镇开展了宣传干预活动。

流动人口采用《中国流动人口的艾滋病预防与控制》中的定义:特指人们在没有改变原居住地户口的情况下,到户口所在地以外的地方从事务工、经商、社会服务等各种经济活动,即所谓“人户分离”,但排除了旅游、上学、访友、探亲、从军等情形。即调查和干预时所在地与户口登记地不在同一省、市、县的人口定为“流动人口”,否则为“非流动人口”,年龄主要集中在18~55岁之间。

一、主要干预策略

(一)招募志愿者及培训

为保证宣传干预活动的顺利开展,我们在社会上招募了60余名志愿者,在2006年12月1日世界艾滋病宣传大会上为招募到的志愿者颁发了聘书,并联合各大院校招募的一批青年志愿者50余名,成立志愿者宣传队,对他们进行了艾滋病、性病及其他传染控知识,以及具体的工作要求和技巧等方面的培训,使他们基本掌握了相关知识,在今后的防艾宣传工作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二)创新全覆盖的宣传策略

坚持“健康教育是预防艾滋病最好的疫苗”的理念,以健康教育为突破口,制订了《鹿城区创建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健康教育实施方案》以及示范区健康教育工作计划,以社区和群众预防艾滋病知识宣传为重点,采取不同的目标人群进行不同形式的宣传干预试点,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形成全覆盖不留空白的艾滋病预防知识“信息场”。

1.精心研究,开发生动活泼的宣传资料

资料是宣传载体,以制作精致的宣传资料吸引更多的群众来解读艾滋病防治知识。

创新制作并发行了鹿城区预防艾滋病个性化邮票,属全国首创。邮票主图为花开富贵,附图为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标志,下方印有“鹿城区创建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区工作办公室”

字样。邮票面值为80分,首次发行500版,只用来对外宣传,不对外销售。发行艾滋病综合防治工作个性化邮票旨在通过这种创新的宣传方式能引起全国、省、市各大媒体的关注和主动参与宣传防艾工作,同时也引起广大群众对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关注,让更多的人和社会团体参与到艾滋病防治工作中来。

根据不同场所的不同要求,自行设计制作适应不同场所的精美的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牌。如高级宾馆张贴纸质宣传品,显得太简陋,与周边装潢豪华的环境很不协调,为此我们专门设计了一套四块有机玻璃精美宣传牌,悬挂于各饭店、KTV、按摩场所,以达到与现场装潢的和谐。考虑到酒吧通常灯光比较昏暗,特别制作了具有夜光效果的宣传牌放在同志酒吧等场所,达到了意想不到的视觉效果。这套宣传牌的设计在全省推广。

制作45秒艾滋病知识公益广告片在全区每个KTV点歌系统中进行巡回宣传,让消费者在点歌前及间歇时反复播放,寓教于乐融为一体。这一措施也属全国首创,省内推广,辽宁等许多外省市县也来鹿城区学习这一经验。

不同的目标人群开发不同的宣传资料:针对女性人群制作《女性保健手册》;针对男性人群印制《男性保健手册》;针对外来务工人群开发《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小册子》;制作《艾滋病、性病防治专辑》,向大众人群分发。

2.营造氛围,形成强有力的防艾知识“信息场”

为形成强有力的艾滋病防治宣传“信息场”,增强宣传力度,让宣传发出的信息就像磁感线一样贯穿人们的生活、工作当中,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让广大群众在潜移默化中了解艾滋病相关知识,从而提高自我防护意识,改变自己的不良行为。

在温州电视台新闻频道黄金时间段连续播放艾滋病防治知识,平均每月2次;在闹市区的室外电视墙上及安装在公共场所110台户外多媒体电视持续每天15次滚动播放艾滋病预防知识。

通过市政协组织,2006年在温州经济频道的“政情民意中间站”栏目中举办了上、下两期的“艾滋病离我有多近”节目,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的影响力,营造宣传声势。

2006年,通过宣传部、卫生、公安、文化、工商、教育等六部门联合发文,组织全区各单位观看首部预防艾滋病主题电影《青春的忏悔》,扩大了艾滋病知识宣传的人群覆盖面。

组织防治艾滋病电影(艾滋病科普片+电影)进村进社区,在外来人口集中的露天广场播放了52场,有近3万人次受到宣传教育。

先后共制作了大型公益宣传广告牌15块,安装在全区各大路口交叉处及人口流量密集的地方。

制作了防治艾滋病宣传墙报和海报,张贴在全区304个社区、行政村;制作了室外有机玻璃防治艾滋病宣传牌,安装在每一个社区的出入口。

分发“预防艾滋病 请用安全套”的小型公益牌到各大中型酒店、宾馆客房内进行宣传。

3.全面培训,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力度

成立“鹿城区卫生系统健康教育宣讲团”,建立健康教育大课堂,协同区团委、妇联组建了由240余人参加的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志愿者,深入到农村、社区、工矿企业等单位进行宣讲活动,将艾滋病防治知识渗透、辐射到全区各个角落。

培训学校、幼儿园保健老师,以他们为依托,向辖区10万余名中小学生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

编织强有力的防艾宣传大网,开展针对各自领域内不同人群的艾滋病防治宣传。

4.动员各方参与,创新宣传方式

举办全区卫生系统艾滋病防治知识竞赛活动,促使广大医疗卫生人员积极行动起来,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为鹿城区艾滋病防治工作添砖加瓦。

与温州市电视台《左邻右里零距离》栏目、蒲鞋市街道沁园社区联合举办“十佳健康文明家庭”评比活动。以宣传艾滋病防治知识为切入口,以健康家庭为主题,通过卫生知识竞赛、健康休闲、体育竞技等活动,不仅向市民传播了防艾知识,积极倡导正确的生活方式和心理行为,保持健康体质,还引导市民建立健康的生活和卫生习惯,提高群众自我保健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健康的氛围。

利用相对发达的NGO组织,开展各类艾滋病防治的宣传活动,如娱乐业协会组织的各娱乐场所服务人员培训班,餐饮业协会组织的饭店、旅馆服务人员的宣传活动,鞋革业协会组织人员在各自工厂播放《艾滋病离我有多近》宣传片;宗教协会组织防艾讲座,进一步在宗教信仰者中进行防艾知识宣讲,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计生协会利用健全的计划生育组织网络,结合计生技术服务进行了不同类型的防艾宣传,大力推广使用安全套,与卫生部门密切合作,共同促进鹿城区安全套自动售套机的顺利推广;通过社会医疗机构协会,在“社会医疗机构门诊病历”的末页加印了艾滋病防治知识及VCT等相关信息进行宣传。

结合“平安鹿城”、“创建文明幸福家庭”、“妇女面对面宣传”、“青春红丝带面对面宣传”、“科技三下乡”等主体工程以及各类卫生宣传日,广泛开展了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艾滋病防治知识传播活动。

5.适当投入,提供免费安全套

针对流动人口经济条件相对较差的实际,我们与计划生育部门合作,通过企业为他(她)们免费提供安全套,提高其安全套的使用率。

二、干预前后效果评估

根据鹿城区实际情况,经过对现有数据和信息的分析,选择了双屿镇的白楼村、岩门村、嵇师村、中央涂村、双屿工业区5个点,随机抽取18~55岁的流动人口进行调查。干预前我们共调查了2264人,有效问卷2226份,有效率98.3%,干预后效果评估调查了2034人,有效问卷2004份,有效率98.5%。

此次调查的流动人口中,男性比例较高,占84.2%,未婚占54.0%,同居占1.6%,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占82.4%。

调查显示,流动人口在干预前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60.4%,干预后知晓率为76.2%,经统计学分析,干预前后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充分说明干预工作已取得成效。同时,从安全套使用情况看,干预前后行为改变也非常明显。

干预前,我们对流动人口的宣传方式进行了需求调查,发现他们最喜爱的还是宣传资料,占50.1%;其次是电视、电台,占44.7%;报纸、杂志占30.4%;宣传电影、文艺演出和其他分别占26.8%和16.6%。

三、启 示

流动人口年轻力壮,远离家庭,长期在外工作,他(她)们是极易受艾滋病感染的次高危人群。

项目研究结果显示,要改变人们的不良行为,通过形式多样的广泛宣传是一条有效的途径。这就要求防艾知识在整个社会像磁场的磁感线一样贯穿于整个社会,形成不留任何空白的“信息场”,使流动人口这一次高危人群在“信息场”中潜移默化逐步改变不良行为和学会保护自己。流动人口艾滋病预防知识知晓率和安全套使用率等明显提高了,才能达到防控效果。

志愿者队伍在流动人口艾滋病宣传干预工作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全社会参与的重要力量。

流动人口防艾宣传干预工作时间选择也非常重要,要选择务工人员的工休时间,这样才有利于直接面对面地进行有效宣传。

艾滋病宣传VCD碟片分发到各个工厂,在午餐或者晚餐时在食堂播放,利用企业的工休时间进行,避免了工厂需要专门另外安排时间学习,这样不影响企业生产和工人的收入,厂方和工人乐于接受。

流动人口防艾宣传干预方式也是要重点考虑的策略之一,宣传册是他(她)们最受欢迎的,其次是电视、电台,再次为报纸、杂志,还有就是宣传电影、文艺演出及其他形式作为补充。分析其原因,可能与流动人口工作时间相对较长,自由支配时间较少有关。

提供免费或者价格低廉的安全套,是提高他(她)们安全套使用率的可行策略。对低收入者,提高他(她)们防艾知识知晓率的同时,再辅以省钱的措施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徐缓.中国流动人口的艾滋病预防和控制(综述).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杂志,200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