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心的大学:觉真法师体悟人生53问
13110200000017

第17章 “你”与法师的对话(9)

安宁、宁静,不等于没有感情,而是更深更理性的感情。文章不是无情物,宁静、安宁,可是人生的一篇大文章、心灵的一篇大文章,几人能够把它做好?此时无声胜有声,宁静中的无声,无声中的宁静,恐怕胜过了万语千言、千歌万哭。宁静正是一种高层次的情感状态,我看一般人,尤其是自扰的庸人,恐怕很难到达这种境界。说到禅者的静虑和禅的宁静,那又是另一番天地了。

李:这个我很同意啊!这让我想起两个人的相处。很多人总不停地安排活动,就是怕两个人面对面地坐着。我想他们就是不明白,两个人,能够见面便已经足够,那是一种宁静的交流。

我有时气愤难平,吃些食物,心情就好了。法师讲到需要和欲望,我想在料理之中,所谓的需要和欲望的区分,在于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烹调过量的分量,浪费天物;第二个层次是对“珍奇”食材的欲望,简单讲,已不是品尝或烹调食物的味道,只在求“曾经品尝或烹调过什么珍奇”的虚荣心了。

觉真:我还是要分三个层次来回应你。

(一)饮品,饮食。饮品似乎也可称作食物吧!那么,茶,一杯清茶可以清心。茶禅一味,茶最能使我得到安宁——心的宁静。

(二)如果茶不可称作食物,那么,我想,我最喜爱萝卜了。萝卜,开胃,通气,清淤,消积食,一碟盐水萝卜或一碗水煮萝卜能使我身宁心静啊!

(三)这是我最想回答你的,“禅悦为食,法喜充满”。《华严疏》

中说:“世间之食,但能资益生死之身。修行之人于世美味,心不贪嗜,常持正念,以禅悦法喜为食,则能长养善根,出离生死。”这是最能够使我心宁静的慧命之食啊!

金融海啸来了,经济一片低迷。企业倒闭,老板潜逃,失业指数上升,人心惶惶。靠股票债券为生者,大惊失色。日子过不下去了的,卧轨跳楼,新闻媒体上屡屡报来。别忙,我想奉劝一句:“稍安毋躁!”我们要暂别一下安乐、兴奋的状态,进入一种清醒、思考和经受考验的状态了。转换一下自己的状态,不是很好吗?能够转换一下人生状态,是证明自己的理性,证明自己有正确的认知能力,证明自己能面对一切。必须实现这一转换。能不断顺利转换自己、转变自己的人,才是一个能管理好人生的人。

转换,转变,就是更新。要更新,就得转换,转变。

一个人,总会老化的。身体老化,年龄老化,思维老化,但生命不能老化。能自我更新的人,就不会老化。如果老化到失去了自我更新的能力,那么,大概就差不多了,就是真正的老化了。

老化到不能自我更新了,需要靠别人来帮助他“更新”了,那就真的差不多了。历史规律正是如此,成住坏空。空不奇怪,空了,就好了。

我们佛教徒,总讲感恩,人人记得“上报四重恩”,即佛恩(三宝恩)、父母(师长)恩、国土恩、众生恩。我想,这个“众生恩”,是包含了一切众生的,因此,不要忘了下面四种人的恩:

一是不起眼的,甚至在你身边还有点碍手碍脚的小人物,要感他们的恩。比如:送货者、派信者、打扫厕所者、垃圾清理者、扫马路者、捡垃圾者,甚至站在门口或十字路口向你指路的人。感恩他们吧!

二是惹你生气的、互有怨气的不怀好感者,也要感他们的恩。

这是逆增上缘,有了他,让你懂得忍受、忍让、忍辱波罗蜜,成就了你的忍耐心、忍耐力,你怎能不感恩呢?

三是增加负担者,或者成为弃之不去的沉重包袱的人,也要感他们的恩。这是考验你承受力的人,是帮助你懂得责任,懂得要牺牲自己、关怀他人、成就他人的人。你怎能不感恩呢?

四是仇人、冤家,更要感他们的恩了。为什么?很简单。我们有个词:“内耗”。它是什么意思,大家都清楚。有感恩之心的人,就不会“内耗”,而只有内聚、内敛、内明。这是成就你的大智慧的人,能不感恩吗?

这四种人,生活中无处不在,只要你走在人生的路上,永远不会没有他们的。好,朋友,“而今四海清如镜,行人莫与路为仇”。

人,不能离开了自己生存的自然环境、自然生态。人也不能离开了自己生存的人群,即社会生态。人的一切行为,不能不与环境相协调,所以,人和人、人和社会、人和自然是相互依存的,谁也不能跟谁作对。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即有“天人合一,物我一体”的思想,在佛家,就叫“众生平等,法性平等,依正不二”。名相不同,含义都是一样的,无非叫我们懂得惜缘、惜福,不要做害人害己的蠢事,如此而已。

伦,是人伦;理,是道理。伦理,就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环境、人与一切众生的关系的道理。这个道理,在行为上,就表现为道德。所以,合乎道德的行为,才是正确的、正当的、正常的。所以,古代就把伦理叫伦常。做人不能不讲伦理,伦理观是一种文明,是人类对客观存在的正确认知和积极面对。

伦理对人类社会的生活、工作都具有最本质的意义,是维系社会秩序、维系人与自然环境、维系一切人与人的关系的基础。失去了这个基础,人类还怎么生活、怎么生存?

与伦理相对应的就是管理。伦理是内在的管理,管理是外在的伦理。

伦理是一种道德的要求和自觉的行为,管理是外在的规范和行政的措施。只有把伦理精神融入管理之中,规范和行政措施才不是硬性的、强制的,而是内化为自我调整、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如果人人都有这种自觉、自我要求,对集体而言,就是一种团队精神,一种共同体的情感认同,一种自觉的行为习惯或文化习俗。这时候,管理就真正进入文明轨道了。

佛教的本质,是关怀生命,包括自己的生命与他者的生命。

生命是什么?佛法认为,色心不二。这是说:色(物质)心(精神)两者是统一、不可分割的,色法、心法作为一个统一体而存在。

这就是生命世界的本质,西方叫“存在即其本身”、“存在即是真理”。

佛教恰恰指出了这个“存在”是色与心的存在,是“色心不二”的存在。色心不二,即是佛教的生命观。

色法,让我们认知人与自然、宇宙、山河大地外部环境的关系;心法,让我们认知人与自我、自心的关系。把这两者统一起来,使人的生命与宇宙相连相通,与自我心识相依相存。两者的统一,正是生命的完整性。

对于生命这堂课,每个人都要上的。不上好这堂课,对生命一无所知,的确太可惜。

生命的这堂课,当然也联系着生死这堂课。

作家龙应台说:“从出生那一刻起,死亡就在角落里等着我们。

可是我一直到五十岁才临时恶补,已感到来不及了。总之,早该上的课,我没上,就是这样的感觉。”她说得多么恳切啊!她又继续说:

“直到父亲过世,才警觉自己太晚熟。从父亲过世到现在,我一直在补这堂课。”是父亲的过世引发了龙应台的思考,我们不同样应该有这样的思考,这样的准备吗?

中国台湾欧美研究所副所长单德兴教授说:“自身知识与宗教信仰,对于生命就如鸟之两翼,翱翔于人生,缺一不可。信仰有助于人生更和谐、圆满。”我想,信仰,正是自己对生命的体验。你想要懂得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就离不开信仰了。你想要体会、体悟生命意义与价值,就更离不开信仰了。“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自有后来人。”这不正是夏明翰的信仰吗?很多至今不懂得生命意义与价值的人,恐怕正是缺少信仰或根本不知道什么是信仰。

没有酸甜苦辣、风霜雨雪、起伏跌宕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一域,是全局中的一域。看一域,当然要把一域放在全局的背景中来观察。一时,是万世大背景中的一时,看一时,当然要把一时放在万世大背景中来思考。眼前的那些起伏跌宕不都是全局中、万世中的必然吗?何来惊惶?惊惶来自不识全局、不知万世也。中国香港漫画家阿虫有一警句:“君子能吞天下苦,小人不吃眼前亏。”诚哉,斯言也。

人,只能看到他所看到的,却看不到他所看不到的。存在,有看到的存在,还有看不到的存在。不能因为我们没有看到,就说除了我们看到的存在之外,一切都不存在了。这是人认知的误区。

你看到了美,是,这是美。然而,美也会遮掩了丑。可能美的背后,还有一些你所未见到的丑。

你看到了丑,是,这是丑。然而,丑也会遮掩了美。可能丑的背后,还有一些你所未见到的美。

对人、对事,为什么要宽容?就因为我们只看到“看到的那一部分”,看不到“看不到的那一部分”。举个例子吧:足球运动,牵动无数球迷的心。个别足球运动员,常常情绪不稳,或被红牌罚下,或退场后,酗酒、赌博,或生活放纵,道德败坏。这是人所看到的。可是,也许正是他们当初的驰骋球场、激烈拼杀和只求冲击,使得脑部严重受创。这种脑伤、内伤,使他们的判断力、注意力、情感与理性的平衡力都出现了问题。这是人所看不到的。你说,没有了健康的大脑,他们的行为还能健康吗?

地球会毁灭,人类的文化、历史也会消逝,但生命是永恒的。

从佛教角度来说,真正的生命就是福慧。福是慈悲,是为众生奉献、造福。慧是般若,是无我,是理性。这两者的生命都是永恒的,不受限于历史、文化,而能生生世世地延续下去。福慧圆满,就是解脱。既然解脱了,那就是不在时间空间的限制之中了。能在任何时空出现,就叫功德身、智慧身、法身。这是佛教对永恒生命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