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图片报道
13109200000007

第7章 图片报道的内涵与地位(5)

关于这场来自电视的冲击,人们进行了冷静的思考:占据强势地位的电视新闻会取代图片报道?这个问题自然无须回答,因为图片报道后来发展的现实就是答案。不同的传播媒介都存在着不同的优点和缺点,电视只能在一定时间、地点才能收看,而图片报道是新闻事件的一个高潮,不仅能反复阅读,而且阅读方便,作为历史资料容易保存、查阅。图片报道一旦发挥它的传播优点来满足受众阅读新闻的视觉需要,图片报道也就可以获得强势地位。事实正是如此,近几十年来,图片报道不但没有因为电视的强烈冲击而退缩,反而在直面电视的挑战中发展壮大了自己。从1956年荷兰世界图片报道比赛(WPP)创办至今的50多年里,比赛已经进行了50多届,每年推出一大批令人过目不忘的图片报道佳作。我国自80年代以来,也是每年评选一次图片报道作品,推出一批图片报道佳作。毫无疑问,今天在世界和中国所举办的新闻摄影比赛中获奖的摄影记者,他们大多是亲历或是感知了电视对图片报道的生存挤压之痛,在图片报道获得新的地位的过程中,他们的成长和提高代表了图片报道的发展走向与未来。

事实上,作为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不同方式,电视与图片报道各自具有独立地位,只能说在某个时期,人们更喜欢或是更趋向于电视或是其他方式。电视并不能取代图片报道,电视和图片报道各有各的作用,互为补充。

就目前的电视拍摄技术和存储方式而言,电视还没有能力取代图片报道是有原因的:电视的画面是流动的,精彩瞬间稍纵即逝,而图片的画面是凝固的,精彩瞬间可以让人再三玩味,流芳百世。正因为如此,图片报道才有电视不具备的迷人魅力。一张新闻照片往往能感人肺腑,发人深省,令人难以忘却。“20世纪0年代关于越战的电视报道很多,可是流动的电视画面并没有给人们留下什么印象,因此未引起美国人对越战的反思。然而,《枪毙越共》照片在报刊上的发表,强烈地刺激了美国人,使他们开始怀疑越战的非正义性,促使美国结束侵越战争的时间大大提前。真是一图胜千言!”

事实证明,在电视的强大冲击潮面前,当代的图片报道不但没有被淹没,反而稳健地站在弄潮儿的位置上,大大发展了自己。

埃迪·亚当斯从1962年开始为美联社工作,数次赴越南拍摄,在1968年2月,他拍摄了着名的《枪毙越共》。这张照片让他获得了1969年普利策奖,舆论认为,这是促使越战最终提前半年终结的几张照片之一。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数字化时代的来临,与图片报道一样,电视技术也步入了数字化革新。1996年4月,法国开播了第一个欧洲商业化数字电视广播,此后不久,世界各地的广播电视机构相继开始了数字电视广播。数字电视是一个从节目摄制、节目编辑、发射、传输,到信号接收、处理显示完全数字化的电视系统,是融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和电子技术于一身的高新技术产品。数字电视带来了赏心悦目的高质量的电视画面,它克服了传统模拟电视的种种不足,又给图片报道带来了新的挑战。

但是,我们也欣喜地看到,包括被电视新闻所覆盖的一部分受众在内,绝大多数人同时也需要报纸和网络,他们想从报纸和网络上找到在电视上看到过的精彩新闻画面——照片,以便仔细地品味和解读。图片报道所独有的瞬间形象性,在新闻传播中还有它自己的优势,它将现实生活图景浓缩在一个两维的平面上使用于印刷媒介,其展开式的呈现方式,给读者以一目了然的阅读便利。印刷媒介上的图片,能够永久地保存,具有良好的收藏性。而电影、电视的流动画面,需要依靠一定的传播设施与接收设施,它们在流动播出的媒介中与观众见面,观众没有自主选择权,且这些图像一经播出,很快就流逝,收藏性较差。

目前,电视还无法突破图片报道的“瞬间的新闻形象性”的固有特征,以及在瞬间的形象里最大限度地表现出新闻信息的美学理想,而图片报道再次向世人展现了其表现视觉新闻的“瞬间魅力”。事实证明,图片报道在受到来自电视的生存竞争压力中进一步强化了自己与电视相区别的优势所在,这种竞争与其说是一种危机,倒不如说是一个图片报道认识自己、发展自己的机遇。

三、图片报道在网络等新媒体中的数字化生存

数字化(Digital)是指信息(计算机)领域的数字技术向人类生活各个领域全面推进的过程,包括通信领域、大众传播领域内的传播技术手段以数字制式全面替代传统模拟制式的转变过程。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问世,这是人类科技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一个新起点。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广泛使用,大大提高了人类处理、存储信息的能力。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出现,又大大提高和扩展了人类交流信息的能力。1995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兼媒体实验室主任尼葛洛庞蒂推出了新作《数字化生存》,将数字化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他认为,物质时代世界的基本粒子如果说是“原子”的话,那么构成信息时代新世界的基本粒子就是“比特”。“比特,作为信息的DNA正迅速取代原子而成为人类社会的基本要素。”他说,“计算不再和计算机有关,它将决定我们的生存。”当时曾经有人对此观点有所怀疑,但是社会发展至今,“数字化将决定我们生存”的论断已经成为现实,“数字化时代已经到来”。

像所有的技术革命一样,数字化革命也分为若干浪潮。20世纪90年代爆发的第一次浪潮改变了人们通信和获取信息的手段。几乎是一夜之间,企业和个人借助个人计算机和互联网享受到即时交换电子邮件、数据乃至思想的便利。而第二次浪潮所产生的影响将更加深远,个人计算机以及不断发展的智能设备通过更迅速、更低价、更可靠的网络相互结合,将展现给我们诸如图书、电影以及商业计费系统等更多数字化的产品和服务。

对于大众传媒而言,数字化改变了大众传播媒介的本质。以往大众传媒单向地向受众灌输信息的模式被互动和反馈的循环模式所取代了。“推”送比特给人们的过程一下变为允许大家(或他们的电脑)“拉”出想要的比特的过程。这是一个剧烈的变化,因为我们对媒体的整个概念是,通过层层的过滤之后,把信息和娱乐简化为一套套“要闻”或“畅销书”,再抛给不同的受众。

今天,我们在许多领域中都感受到了数字化字节的变革,数字技术的产物——互联网,在当今社会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打破了传统的地域政治、地域经济、地域文化的概念,形成了一个全新的以信息为中心的跨国界、跨文化、跨语言的开放性虚拟空间,使分布在地球各处的人们可以共享信息资源和进行信息交流。数字技术的应用和互联网的出现也影响着新闻传播事业,带来了一场新闻传播事业的数字化革命。

数字化时代给新闻传播带来的最重要的变化便是快捷和高效,这点对图片报道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回顾一下在互联网没有普及之前,编辑部要想得到一张来自异地的新闻图片,就意味着记者要坐汽车、火车、轮船、飞机等交通工具把胶片冲印出来的照片实物带回来,然后再扫描成印刷所能接受的格式。那么,我们再来看一下已经完成了网络化、数字化后的报纸图片新闻制作过程:记者连上互联网后,通过电子邮件、MSN、QQ或是其他形式把报道内容传给报社,文字是文本格式,图片是数字格式,通过编辑部局域网络上的每一个终端都可进行处理。版面设计由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包办,它处理好全部的数据以制成胶片,或是直接制版。

现在有了数字照相机、移动通讯、便携计算机和无线接入网络设备,数字相机摄取的图像可以直接输入便携计算机,然后把计算机和移动电话连接,通过网络发送到指定的编辑部或通讯社,这一过程最快的只需要2分钟左右;指定的编辑部或通讯社无论是在远在大洋彼岸的美洲、非洲,只要是有线或无线网络能够覆盖的地方,新闻图片的传输都可以变得同样的快捷。

随着数字化的逐步深入,以技术为基础的传播手段有了飞速的发展,传播手段的进步为传播形式与内容提供了超越过去的种种可能。图片报道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新闻,这种特殊性就在于它借助于摄影这种表现手段。

因此,数字化所带来的摄影技术革新对其影响就表现得特别明显,从传播学角度看,随着数字相机的崛起,图片报道的这种变化是革命性的,图片报道正在进入一个全新的数字化生存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