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教育创新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
13108900000031

第31章 新闻学专业就业跟踪调研与人才培养定位分析调查报告(2)

在参加专业实践与实习和求职成功率之间的关系上,调查数据也显示,参加过我院近年来推出的“3+1”专业实践活动项目的学生有微弱优势,考虑到2000-2002级学生在读时此项目尚未实行这个因素,实践实习对于学生求职的帮助应该更大。

(六)毕业生对学院专业课程设置的评价与意见

毕业生对专业课程设置的评价与意见是我们此次调查的一个重要指标。虽然对于年轻的他(她)们而言,全面而客观地回答此类问题多少超出了其能力与阅历,但作为亲历者和教育活动的承受者,他们的分析和评价还是较有价值和值得参考的。

调查显示,受访者认为新闻专业课程体系中应增加经济管理类(21.9%)、人文素养类(28.1%)和实践技能类课程的比例(48.4%)。

与此相关的几组调查数据还从不同角度显示了毕业生对我院专业课程体系的评价:广度与深度较一般(46.9%),在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上不够理想(50%),对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促进作用一般(46.9%),对促进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作用一般48.4%,对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较有益(57.8%)。

这些数据综合起来,也许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们专业教育中课程体系建设中的优点与不足:优点是形式和内容的新颖性把握较好,缺点是在基本功的夯实和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打造上还存在一定不足。

(七)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素质、能力的评价

在受访的已聘用我院毕业生的35家单位中,绝大部分单位对毕业生的素质与能力评价较高。

在工作素养与工作能力上,毕业生得到了较高的认可。比如多数用人单位认为我们的毕业生胜任工作的能力较强(能很好胜任和胜任并能创新的比例高达94.3%),对他(她)们的业务能力表示十分满意的有31.4%;另外,单位对毕业生的基本功的评价很高(97.1%),对他(她)们的发展潜力有较乐观的预期(97.1%)。

在个人品质评价方面,单位对毕业生的诚实(71.4%)、吃苦耐劳精神(57.1%)、自信心(62.9%)等方面都较为认可,但对毕业生的组织纪律性和是否谦让这两方面品质的评价不高(回答否的分别占62.9%和65.7%)。

这些体现在毕业生身上的优点与不足既有一代青年的共性,也明显带着我校学生的品质特点,还在一定程度上与我们的专业教育或综合素养打造上的特色与不足有关,是我们在人才培养上应该关注的一个重要环节。

五、思考和建议

基于调研结果分析,我们认为当前我校提出面向社会需求,确立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是切实可行的,且反映了当前社会对各类专业人才要求的趋势,我们新闻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总体是正确且富有成效的。但通过这次调研,也使我们看到了新闻学专业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反思和总结,提出如下建议:

(一)夯实专业基础,促进学生理论与实践水平的平衡发展

在这次调研中,针对问卷上“新闻学专业学生有待提高的方面是什么”这一问题,有56.3%的毕业生认为是需要提高专业知识水平,而只有35.9%的学生认为需要提高实践技能水平。这这一调研结果促使我们反思目前新闻学教育中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问题。

一个合格的新闻从业者不仅应该具有熟练的操作技能,还应当具有必需的理论素养。文化基础和理论水平使新闻传播学教育更加厚实坚固。目前高校和业界一直在呼吁和强调要加强新闻传播类专业学生的实践应用水平,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如果一味强调动手能力的培养,就很容易出现只会扛着摄像机到处拍摄、拿着话筒到处采访,而一开口就说不出话或者就只会问“你有什么感想”之类的情形。

目前很多在校学生有这样一种倾向,归纳来说,就是只喜欢有用、实用的东西,对学科基础课程,尤其是理论课程没有太大的兴趣。比如,喜欢动手的学生就经常泡在实验室里面,或者只喜欢采访、播音、拍DV、编片子,对理论课不感兴趣、嗤之以鼻。更不要说一些其他学科的基础课程,尤其是“两课”等公共课程,更是觉得食之无味。喜欢参加活动的学生认为多参加学校社团或者社会团体的一些活动更能锻炼自己的能力,比起在安静的教室里听老师讲枯燥的理论要“有用”得多。这是一种工具主义、实用主义或技术崇拜的观点和行为,厚技术薄理论。因此,很多学生一开始没有打好学科基础,大一大二就过多从事实践活动,到了大三大四就觉得没什么可学了。毕业之后,只能成为媒体的“工匠”。

目前对于实际操作能力的强调固然反映了应用学科的特点,但同时也暴露了毕业生参加工作后后劲不足的问题。根源在于缺乏深厚的理论功底,尤其在新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中显示得非常清楚。

所以我们必须端正学生对于学科基础知识的认识。在增加学生实践机会,加强动手能力培养的同时,要坚定不移地夯实文化基础,提高理论水平,要灌输给学生这样一种意识:理论知识是“源头”,只有打好基础,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二)加强课程体系的优化整合,以通识教育带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调查中我们发现的一个问题对我们启发很大:许多学生毕业后并没有从事本专业工作,有的实际从事的工作与原所学专业跨度很大。如2005届毕业生中有36.8%的同学从事的工作与所学专业关联不大,2007届毕业生中有19.2%的同学专业完全不对口。

调研结果同时也显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都认为综合能力在工作中更重要。在当前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上大学不再直接通向终身职业,而在于成为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劳动者。现在我校各个二级学院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体系上都侧重于专门化人才,公选课虽然跨专业选课,但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这种专门化的人才培养给毕业生就业造成了很大局限性,也使得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只专注于采、写、编、评、摄,知识面的狭窄使得他们在工作上手之后往往感到发展的后劲不足。所以就新闻学教育而言,要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探索出一条实实在在的宽口径、厚基础的人才培养之路,为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与个性发展创造条件,使学生具备终身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现已形成的由理论教学课程体系、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素质拓展体系三大部分构成的新闻学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尚需进一步优化调整,将通识教育课程整合其中,以此带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通识教育就是指在高等教育阶段面向全体学生所普遍进行的基础性语言、文化、历史、科学知识的传授,个性品质的训练,公民意识的陶冶,以及不直接服务于专业教育的人所共需的一些实际能力的培养。

在课程的设置上,借鉴国外着名大学的做法,按照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原则,增加通识课程及所占学分比例,坚持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整体优化,进行课程调整,通过在不同学科之间构建共同的通识教育平台,构建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

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按打通的学科专业大类设置,专业主干课及专业方向课按宽口径原则设置,进一步加强基础,拓宽专业面向。加大力度建设好网络传播和媒介经营管理专业模块的课程,充实和调整专业模块课程的教学内容。将一些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课程,如新媒体课程、网络理论等涉及新技术手段及体现新闻教育最新成果的课程及时纳入教学之中。

进一步深化合作式教学改革,提倡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等各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启发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3+1”教学模式成效明显,实施与管理工作尚需进一步完善

“3+1”是文传学院提出的一个校企合作培养新闻专业人才的新模式,即本科学生在学4年期间,前3个学年在学校接受专业理论和实践课程的学习,最后1个学年在相关单位进行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调研过程中所获得的反馈信息来看,参加过“3+1”的毕业生对这种教学模式给予充分的肯定。他们认为正是这样一个实践锻炼平台,帮助他们提早步入社会,完成了身份和心态的转变,强化了实际操作能力,获得了宝贵的工作经历和经验,不仅为他们创造了就业机会,更重要的是使他们在面对就业竞争时有了充足的信心、底气和竞争优势,走上工作岗位后能迅速进入角色,主动承担任务,在工作中获得更多的机会。例如,现就职于《东方早报》浙江分社的2005届毕业生吴昊说:“如果不是通过‘3+1’中一年的实践和学习令报社相信我已积累足够的经验,很可能现在我不会从事这一行业。实习就像查漏补缺,在明白了自己的漏洞后,就业压力会促使你在最短的时间内来弥补不足之处。”现就职于《浙江日报》宁波分社的2007届毕业生余晗静说:“我现在工作的就是‘3+1’时的实习单位,‘3+1’对学生而言是个不错的平台,很感谢学校创造了那么好的实习机会。”

但调研结果也显示“3+1”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若干问题,对此,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第一,我们要主动走出去,同更多的媒体单位及相关企事业单位取得联系,寻求沟通与合作的契机,进一步扩大“3+1”人才培养的教学基地。

第二,对“3+1”合作单位的选择应该更为谨慎,应在深入了解对方单位的性质、意图及发展前景的基础上达成合作意向,合作单位对学生应抱有“培养”心态,以及能够提供发展平台。一些对学生的职业发展没有长期规划只求廉价劳动力的单位不应列入“3+1”的合作名单。

第三,在“3+1”中,学院的后续管理工作要及时跟进,指导教师要定期与学生及用人单位沟通,及时了解学生在单位的表现,协调好学生与单位相处的关系,做好学生的教育和指导工作,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第四,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帮助他们调整好实习过程中的心态。调研结果显示,一些同学对用人单位的抱怨主要集中在“不能接触最新最有挑战性的实践内容,只让我们打杂”,以及“用人单位只当我们是廉价劳动力,报酬太低”这样两个方面,而07届毕业生余晗静同学的话却给了我们颇多启示:“对于学生而言,‘3+1’不是逃离学校课堂的手段,不同的实习心态完全可以影响一年的实习成果,得过且过、好高骛远、眼高手低者即便有好的实习机会也是无用。大多数同学在‘3+1’中,急功近利,没有摆正心态,所以觉得收获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