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知行合一·实践报国:大学生从社会实践走向成功
13108200000007

第7章 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组织工作(2)

三、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探索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长效机制

14.探索建立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服务社会、勤工助学、择业就业、创新创业相结合的管理体制。把社会实践纳入学校教学计划,由教务处及研究生院分别对本科生、研究生参加社会实践规定相应的学时学分,提出社会实践任务要求,并作为学院共青团建设和教育教学评估体系的重要指标。由校团委制定行之有效的考核办法和激励机制,把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情况记入《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定期评选先进集体和个人并予以表彰。学工部要把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成效纳入学年评奖评优体系。

15.把大学生社会实践与教师社会实践结合起来,组织学校干部教师参加、指导社会实践。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都要参与指导由学校统一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并提供社会实践的业务指导。每支社会实践小分队至少要配备一名指导教师参与社会实践的全过程,鼓励专业教师参与、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要把干部、教师指导学生社会实践计入工作量(工作量的评定标准另行制定)。

16.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应填写《浙江大学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登记表》,记录参加活动的时间、项目、成果,并由接受单位填写意见。《浙江大学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登记表》载入学生本人档案。

17.加大经费投入,建立多种形式的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对教学实践、专业实习、军政训练所需经费,要在学校教学经费中支出,确保人人参加;对“三下乡”和“四进社区”活动,学校应保障落实经费,并实施项目化管理,建立项目申报制度,可以学院、专业、团支部、社团为单位进行立项申报,学校团委根据申报情况对各个项目进行审批,确定立项项目并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对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和社会服务、科技发明、勤工助学、“红色之旅”,要大力提倡和引导大学生自愿参加,学校、学院予以一定的经费支持,积极争取社会经费支持。

18.建立相对稳定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学校相关部门及各学院要主动与城市社区、农村乡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企事业单位、部队、社会服务机构等联系,本着合作共建、双向受益的原则,从地方建设发展的实际需求和大学生锻炼成长的需要出发,建立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基地,确保每个院系、每个专业都有相对固定的基地,长期坚持,使学生受锻炼,当地见效益。每年评选大学生社会实践示范基地和优秀基地并进行表彰。

19.加强社会实践的安全教育。对社会实践活动要制定安全预案,要为参加由学校统一组织的寒暑期社会实践的师生购买相应的外出保险,落实安全责任制,开展专门的安全教育,确保师生安全。

四、切实加强对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领导

20.健全机构,形成工作合力。成立由校党委、行政领导牵头,党办、校办、组织部、宣传部、团委、学工部、研工部、人事处、教务处、就业指导中心、人武部等部门分管负责人组成的大学生社会实践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学校社会实践活动的规划和具体计划,及时研究、解决社会实践活动中的重要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校团委。各学院要成立大学生社会实践领导小组,并报学校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21.动员社会各方面支持大学生社会实践。学校各部门、学院、广大教师要加强与校外各单位的联系,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为大学生社会实践创造有利条件。

22.加强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宣传。校团委、各学院要主动将社会实践的相关信息报道反馈给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新闻媒体,深入宣传报道大学生社会实践,为大学生社会实践营造良好氛围。建立浙江大学社会实践网,利用网络进行社会实践工作的信息反馈和总结,构建社会实践网上工作平台。要将各学院和参加社会实践的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信息宣传情况作为评优的主要依据之一。

23.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理论研究。思政工作人员及专业教师要大力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理论研究,对社会实践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总结和提升,进一步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深入发展。将社会实践理论研究纳入校级课题研究系列,鼓励思政工作人员及专业教师积极开展社会实践理论研究。

第二节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运作流程

以浙江大学为例,校团委在学校社会实践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下,对浙江大学社会实践工作进行总体的部署和详细的策划,确定社会实践的主题及工作原则,明确有关部门及各学院(系)的任务,形成工作合力,全面保障浙江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工作的有效展开。

一、策划准备环节

各学院(系)高度重视做好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各项工作,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学院(系)大学生社会实践领导小组。通过早发动、早准备,制定落实好本学院(系)暑期社会实践的工作方案、推进计划;开展系列专场培训,切实加强师生参加社会实践的安全教育培训;积极发动并安排教师带队指导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加大对本学院(系)社会实践活动的经费支持力度,设立大学生社会实践专项资金,对学院(系)师生组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给予激励和保障;在暑期实践活动组织实施阶段,各学院(系)党政领导要深入学生实践场地,指导检查工作。各学院(系)、各部门从实际出发,努力研究活动中可能出现的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在开展活动的载体、途径、方法、领域等方面探索创新,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落实具体措施。

每年4月初,浙江大学团委都会下发《关于加强组织开展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工作的预通知》,对活动主题、小分队组建规模、活动内容形式、指导老师配备、开展活动时间、活动应达到的效果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说明,并要求各学院(系),在原有社会实践基地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开拓新的活动载体、途径、方法和区域,争取相应的社会资源,精心准备和策划,为当年暑期社会实践工作的有力开展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同时,为了能争取广泛的社会支持,学校团委积极发挥共青团系统优势以及与浙江省青联的联系,为学校与地方牵线搭桥,对接浙江省优秀企业家,为学校社会实践工作的开展争取了更多的社会支持。

近年来,在社会实践的主题选择方面,浙江大学以“面向农村、面向基层、面向西部、面向海外”为四大方向,引导青年学生与祖国共奋进,与时代同发展。组织全校大学生广泛开展形势政策宣讲、红色教育、社会调研、科技支农、挂职锻炼、环境保护、农村支教扶贫、文化下乡、农民信箱应用与推广、法律援助、医疗服务、回访母校、走访校友、勤工助学、就业实习、出国交流等活动,成功创建了“求是强鹰实践成长计划”、“深入浙江百县千村”新农村服务计划、“走进西部、服务西部”志愿服务计划、青春建功第二故乡行动计划和情系灾区志愿服务计划等社会实践精品活动,建立了教学实践基地、就业实习见习基地和勤工助学实践基地、大学生挂职锻炼实践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基地、海外交流实践基地等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

二、实施评比环节

每年六月初,浙江大学都会隆重举行规模宏大的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启动仪式,学校党委、行政主要领导及学校相关部门负责人出席启动仪式,并作重要讲话。随后各学院(系)还将召开本单位社会实践启动仪式,并对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安全培训和教育工作,有效落实安全责任制。同时,校团委制定暑期社会实践安全预案,为学校、学院统一组织的暑期社会实践的师生购买保险。学院(系)掌握本单位实践团队的出发和结束时间及团队成员的安全情况,确保师生参加社会实践安全有效。

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蓬勃开展的过程中,为及时充分展示当代大学生的实践风采,学校要求各学院(系)加强信息工作,及时反馈有关实践进展过程中的各项工作信息。校团委社会实践指导中心在暑期不定期编印《浙江大学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信息简报》,供学校领导和上级团委及校外团组织、部门学院(系)参考阅读。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全部结束以后,为了及时总结工作,交流经验,鼓励先进,把社会实践活动引向深入,进一步推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向长期化、项目化、阵地化、规范化方向发展,浙江大学会在每年11月,依照《浙江大学学生社会实践工作考核评比细则》进行暑期社会实践各项总结评比工作,12月初会召开全校表彰大会,对暑期社会实践中表现突出的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

社会实践的总结工作基于对暑期社会实践的整体情况进行梳理,结合各学院(系)申报材料,进行总结,交流经验,鼓励先进。重点开展以“六个一”为中心的总结工作:完成一篇高质量社会实践的工作总结,制作一本反映暑期社会实践成果的宣传画册,举办一场反映暑期社会实践成果的主题图片展,组建一支宣扬时代主旋律的社会实践报告团,开展一系列提升大学生社会实践意识的先进事迹报告交流会,举办一场别开生面的暑期社会实践表彰大会。

参考阅读2

中共浙江大学委员会办公室浙江大学校长办公室

关于2009年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安排的通知

(2009年6月5日)

纪委,各院级党委、直属党总支、直属党支部,党委各部门,各党工委,工会,团委,各学部、学院(系),行政各部门,各校区管委会,直属各单位: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大学生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把深入实践作为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和温总理给浙大学生回信中“无论将来从事什么工作,了解农村都是不可或缺的一课”的指示精神,经学校研究,决定在今年暑期继续深入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实践成才,青春报国。要紧紧围绕这一主题,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扎扎实实地把今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安排好、落实好。

二、活动内容

2009年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坚持面向农村、面向企业、面向西部、面向海外。要组织全校大学生广泛开展社会考察、形势政策宣讲、灾区重建、红色教育、社会调研、专业实习、农村支教、军营体验、社区服务、企业帮扶、挂职锻炼、科技支农、文艺演出、法律援助、医疗服务、环境保护、关爱空巢老人、关爱弱势群体、农民信箱应用与推广、回访母校、走访校友、勤工助学、就业实习、出国交流等活动,引领广大青年学生与祖国共奋进、与时代同发展。重点组织策划开展以“七个结合”为核心的社会实践活动。

1.结合继续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五情”教育,深入开展科学发展观学习创意实践行动。

2.结合重大事件纪念活动,大力开展以建国60周年、五四爱国运动90周年为主题的系列特色实践活动。开展“爱在祖国大地”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和“我的祖国我的农村行”主题征文比赛,深刻认识党带领人民走过的60年艰苦创业征程,切身体会改革开放30年来的巨大变迁,激发大学生参与祖国建设热情。深刻认识五四爱国运动在新世纪的重要意义与时代精神,弘扬大学生以祖国为荣、为祖国服务的爱国主义精神。

3.结合继续深入贯彻落实温家宝总理回信精神,鼓励支持大学生深入农村、了解国情,上好“不可或缺的一课”。实施“深入浙江百县千村”新农村服务计划,组织大学生在与学校有长期合作关系的湖州、杭州、舟山、绍兴、丽水、嘉兴等地开展实践服务活动,推动大学生到村任职工作和“三农”志愿服务,倡导大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深入广大农村开展赴贫困地区“三支一扶”、农村环保科普行等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大学生树立与祖国共奋进、与时代齐进步、与农村共发展的价值观。

4.结合服务西部开发与建设,实施“走进西部、服务西部”志愿服务计划、“青春建功第二故乡”行动计划和“情系灾区”志愿服务计划。积极参与四川地震灾区的重建工作,鼓励大学生赴灾区开展以援建为目的的各项社会实践活动;加强与浙大西迁办学点的合作,重点面向浙江龙泉、江西泰和、贵州湄潭、广西宜州等浙大西迁点,完善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并大力开展“青春建功第二故乡行动”;结合我校研究生支教团工作和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鼓励大学生暑期赴西部开展“三支一扶”实践活动。组织走进西部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活动,深入了解西部基层状况,服务西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