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计算机中国网络传播研究2009(第三辑)
13106400000052

第52章 文献(7)

网络BBS论坛是本主题的一个热点领域。北京大学安珊珊、杨伯溆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对国内着名的四个BBS论坛〔“强国论坛”(深入讨论)、“猫眼看人”、“天涯杂谈”和“新浪杂谈”〕的帖子进行随机抽样考察,指出不同互联网论坛的舆论参与者具有不同参与特征,其所依存的论坛舆论也呈现出不同的议题类型偏好,这种差异性成就了不同论坛的特色;其中存在着为数不多的网络意见领袖,他们在论坛中能够积极发布议题,其所发布的议题能够成为该论坛热议题,并且能够保持较高的随机认同度,这些特征与大众媒介环境下的意见领袖特征相一致;这些意见领袖所关注的议题类型具有差异,较少存在某一专一议题类型的意见领袖,这也是网络舆论开放性和复杂性的表现;网络意见领袖个体的议题偏好与论坛议题整体生态或多或少存在差异,意见领袖议题关注类型的多样化,也是不同论坛议题生态复杂性的体现。我们认为以互联网BBS论坛意见领袖为代表的网络舆论个体参与行为,会对网络舆论整体生态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这种影响是有限的。

乐媛通过内容分析的方法,选取“强国论坛”和“猫眼看人”2008年1月份随机抽取的帖子内容作为分析对象,并引入“政治倾向”这一变量,对网络上的政治言论进行派别划分。结果显示,在左派声音占主流的“强国论坛”与右派声音占主流的“猫眼看人”论坛,二者在政治讨论的议程上具有显着差异。这表明,左右意识形态的角力与分化对于网络政治讨论中的公众议程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滕晓彦通过描述“天涯杂谈”和“猫眼看人”两个版面上的使用者性别分布与发帖状况,对不同性别的人群通过网络实现公民参与的程度进行比较,作者研究发现,男性用户在整体发帖数量和公共话题的发起数量上均占有绝对优势,而二者在公民参与能力上各有特点:女性更倾向于遵循主帖的原有话题、与他人进行互动,男性则更倾向于持续参与自己发起的讨论,发布的主帖也通常受到更多的关注。

自由不是没有限制的,网络自由也是如此。网络的管理与控制问题,一直是新媒体研究的热点,这在本次会议也得到了体现。中国人民大学匡文波教授探讨了Web2.0时代网络舆论的特点,研究认为,Web2.0鼓励用户创造内容给网络舆论管理带来了更大的挑战,网络舆论具有更大的互动性、复杂性,理性和非理性因素并存,多元化加剧。作者随后提出了Web2.0时代的网络舆论管理对策,包括法规管理、加强网络道德规范、技术控制,并且可以培养网络传播中的意见领袖。黑龙江大学郑亚楠教授探讨了网络传播与地方政府控制的问题,指出,网络传播所呈现的地方形象越来越成为人们认识地方政府的重要渠道,网络传播与地方政府的社会控制之间出现了深刻的变化。具体表现为网络的开放虚拟与精准信息把握、网络的无序冲动与对话减压寻求、网络的散淡疏离与互动制度建设等方面的矛盾。为此,地方政府要特别重视社会控制中的效用和规范问题。在现历史阶段,只有在社会控制的行为里,透露出“民本”的价值走向,地方政府的形象塑造才算有所完成。

网络本身是一把双刃剑,在网络带给我们各种自由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比如网络暴力、人肉搜索等。本次会议也有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南京大学胡翼青通过对受众历史的回顾,指出,如果认为我国目下互联网言语暴力的主体就是积极受众的一种表现,这未免过于乐观。在脱胎于臣民社会的中国社会,绝大多数受众还不了解作为一个公民的权利,而且他们更不了解作为一个公民的义务,他们通过自己的互联网使用行为不自觉地成为了臣民社会理念的传声筒。这种非理性的民粹主义有着深远的历史传统,它非但不能说是一种进步,而且还很有可能是一种处于隐在状态的阴暗心理的借尸还魂,必须充分警惕。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张跣指出,作为网民情感表达和价值判断的极端形式,“人肉搜索”借助于虚拟空间的广场特征,以道德狂欢的方式侵入现实。由于虚拟社区的区位化和同质化特点,对话的可能性被大大降低。“人肉搜索”是一个将异己的群体性的无意识幻象误认为自我的过程,道德的制高点使其表现出强烈的自恋性质。

除了这些重要的研究领域之外,本主题还有许多研究成果值得关注。东北师范大学金振邦教授对电脑游戏与人格心理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新颖的探讨,作者指出,电脑游戏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和前沿技术,具有典型的新媒介特征:时空被压缩为零、中心消解边缘化、信息无终极流动、人机互动性对话、化虚拟为现实手段等。它对人们人格心理具有巨大潜在影响。电脑游戏的立体式网络思维、特定情景亚实践体验、探索新领域基本能力、平等交互方式、多媒体新认知方式、超文本辐射的开放性、各种智力素质开发等因素,要远远超出其负面影响。

高等师范院校应尽快开设“电脑游戏”课程。

南京大学陈堂发教授提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关于公共决策理性的观点,指出,网络在充分、自由而真实地表达民众意见,并迅速形成社会性的舆论方面的确有着不可低估的能量,但公共决策的要旨并不全在机械式的吸纳可以彰显的民意方面,决策的价值理性追求使得网络言论只能作为决策的一种依赖程度不同的参考,而非支配性的意见。网民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中国更大的利益群体农民、民工在网络平台之外。政府不能仅以网上的舆论左右决策。由于网络的过度开放性与自我主体性,无论引发网络舆论的客观事件如何真实,网络舆论因为过多夹带了远离客观事件的网民个人发挥的意见,而使其带着一些偏激的情绪。而在目前社会阶层之间差距拉大的情况下,情绪搅动的“民意”非理性有可能表现得更加明显。网络民意必须通过代议的渠道作为缓冲,最终影响政府的政策。

北京大学许静教授从场域影响互动性质这一基本前提假设出发,分别探讨了新闻跟帖、社区论坛和私人博客三种最主要的网络社会互动、意见表达和舆论形成的特点。

南京大学袁光锋从麦克卢汉的研究方法、媒介论观点、人论观点三个方面来考察麦克卢汉的学术贡献,认为麦克卢汉的传播思想和研究方法都具有现象学的视野,并从现象学的层次来审视人类交流及媒介的本质。从现象学的角度来看,重新部落化、面对面的交流,是人类传播的隐秘憧憬,媒介技术的本质和发展趋势是“透明”的,是“自我遗忘”的和自由的,而媒介的自由则源于人的自由,源于人对自由传播的渴望。只有从现象学的这一立场,我们才能理解人类传播和媒介的本质,并发现传播异化现象的秘密。

四、新媒体技术进展及其影响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必然对受众的行为产生影响,祝建华、莫倩、陆亨从新浪博客网中随机抽取了10,000个作者,根据他们最初和最后发帖的日期,发现其中1/4左右较为活跃,其他人则经过一个短暂的“存活期”而已退出或无限期休眠。这些数据说明,博客(以及其他用户自创内容)虽非人人有份,但仍有数量可观的参与者。中国人民大学彭兰教授则指出了网络受众的行为与习惯发生变化的四个方向:其一,从被动接受信息向主动索取、选择与组合信息发展。其二,从“中心式”消费向“分布式”消费发展。其三,从独立性消费向社会性消费发展。其四,从网络媒体诉求向网络社会诉求发展。

澳门大学传播系吴玫教授和林海鋆结合运用三种理论——技术的社会塑造理论(social shaping of technology),提供理论(affordance theory)和驯化理论(domestication theory),通过对中国福建企业者的日常手机使用的采访和质化分析,来探讨中国企业者的手机使用与生意运作的关系,特别是他们在使用中所展现出来的手机的社会功能与角色。手机大大增强了福建企业者进取性商业文化特征。手机使24小时不间断的商业运作成为可能;手机带给了企业者不受地域限制的“移动办公室”;手机成为了一个演绎商业技巧与策略的平台;手机演变成了福建企业者生活的中心轴,手机成了生意人手中的“神杖”。

南京大学巢乃鹏教授和宋庆庆讨论了近年来飞速兴起的社会网络服务SNS(Social Network Service或Social Network Site)的使用者在使用SNS过程中,个体社会资本的获得问题,试图建构个体在SNS网站中社会资本的获得模式,考察什么样的人在SNS网络中更容易获得社会资本以及他们如何在SNS网站中获得社会资本,关注个体的使用行为及自身特征对获得社会资本的影响。

南京师范大学王少磊对2008年的报纸集体提价进行了分析,指出,报纸近来的“全城提价”,在本质上非关纸浆成本,若它在上升阶段,这根本构不成任何障碍。报纸可以用提价作为业务手段,但“纸价上涨”的说法,只能作为公关策略来争取读者的理解。而互联网的泡沫,不同于房地产的泡沫,后者是对虚假前景的夸张,或者是供需关系的误读,而前者的巨大“需要”是确定了的现实,它的挫折都是产业化进程中的技术问题。

此外,武汉大学肖珺以“腾讯·大楚网”新闻报料台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了网络报料的现状、问题和前景。华中科技大学郭小平分析了分享视频的“YouTube效应”与公众的政治参与,指出,当新媒体时代的媒介伦理从专业概念向公德概念转化,只有加强媒介素养教育、形塑批判性的“参与文化”,才能促进影像与网民的良性互动并建构健康的互联网媒体生态。

本次会议的创新之处还在于,在会议闭幕式前,举办了一场业界与学者的对话,对话内容涉及到业界和学界共同关注的重大议题,比如网络控制、网络法规等。长期以来,学界与业界互相之间比较隔膜,学界的研究成果难以为业界所采用,而业界的最新动态也一般会在长时间后才进入学界的视野。而本次会议的业界与学界的对话,则有助于打破这种隔膜的状态。

除了业界与学界的对话外,在学界内部,从参会人员、提交论文等来看,不同的研究领域、不同的研究方法、不同地区的学者也都能够自由地对话,形成多元的观点生态。因此,本次会议作为新媒体领域的制度性年会,本身就符合“网络”等新媒体的特点:多元、自由和对话。

《中国网络传播研究》征稿简则

《中国网络传播研究》(China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Studies,CCCS)由南京大学网络传播研究中心(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Re‐search Centre,CMCRC)、中国网络传播学会(China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CCCA)共同主办,主要刊登与中国互联网、新媒体传播领域有关的高水平学术性论文,计划每季度出版一期,目前每年出版一期。《中国网络传播研究》的创办旨在为研究中国网络传播的学者提供学术讨论的平台,倡导具有科学性和创新价值的传播研究,彰显网络传播研究对传播学的理论贡献,促进传播学者与其他学科的对话。

《中国网络传播研究》鼓励以经验性方法研究中国网络传播的基本问题,倡导多学科、全球化视野的传播学术研究,亦致力于为社会提供有价值的相关科学认知。

《中国网络传播研究》目前所开设的栏目包括:【专题】;【观点】;【论文】;【研究生专栏】;【关键词分析】;【媒介经验】;【文献】。计划开设的栏目为:【西方学术前沿】;【案例研究】;【研究综述】;【期刊文摘】;【随笔】;【新媒体年鉴】;【学者简介】;【学术机构与媒体简介】。欢迎学术界和业界不吝赐稿。

凡作者投稿《中国网络传播研究》之专业论文,一般以10000字至15000字为宜,其他文稿以5000字为限;有特殊学术价值的论文不限字数。来稿随到随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