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生物制药学
13105800000039

第39章 生物药物的质量控制(3)

质量保证(Quality Assurance,QA)是使人确信某产品或服务能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所必需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全部活动。质量保证要求首先制订和执行质量管理的各项制度,如质量责任制、产品清场管理制、留样观察制等;其次是建立健全的质量体系。质量管理活动必须贯穿于整个生产过程(原辅料、包装材料的采购、接收、留验、评价、生产、包装、成品留验、评价和销售等)药品的生产过程包括,必须在上述的每一个环节把好质量关,才能保证产品的质量,得到符合规定质量的产品。此外,还必须重视辅助生产过程的质量管理工作,如工程维修等的质量,它们都是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产品质量不合格常常是由这些辅助部门的问题所造成。

质量控制(Quality Control,QC)即质量检验,是为达到质量要求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就是按规定的方法检测原料、中间产品及产品的质量特性,与规定的质量标准进行比较,从而对产品作出合格与不合格的判定过程,通过对检验结果的综合分析,可以提供质量信息,作为质量改进的依据。

质量检验为质量保证提供信息,质量保证则为质量检验提供保证措施。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不可忽视任何一方。质量保证要求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采用一切有效的措施,把影响产品的质量因素,消除在生产过程之中,以最大努力做到事前预防。而质量检验是事后把关,对产品作出合格与不合格的判定过程。在质量管理过程中既要抓好事前预防,也不可忽视事后把关。

19.2.8产品销售与收回

每批成品均应有销售记录。根据销售记录能追查每批药品的售出情况,必要时应能及时全部追回。销售记录应保存至药品有效期后一年。未规定有效期的药品,其销售记录应保存三年。

产品一经售出,无正当理由,一律不准退货。非质量原因的退货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批,销售人员无权批准退货。企业已经发现或有证据表明市场销售的产品有质量问题时,就迅速采取退货或换货的措施,收回已售出的产品。因质量原因的退货和收回的药品制剂,应分析是否会涉及其他批号,若可能涉及其他批号时,所涉及批号的产品应同时收回和退货处理。药品生产企业应建立药品退货和收回的书面程序,并有记录。

非质量原因退回的产品,经检验内在质量符合质量标准的,可再销售。因质量原因退货和收回的药品制剂,应在质量管理部门监督下销毁,涉及其他批号时,应同时处理。

19.2.9投诉与不良反应报告

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为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主要包括副作用、毒性作用、后遗效应、变态反应、继发反应、特异质反应、药物依赖性、致癌、致突变、致畸作用等。

依照《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实行逐级、定期报告制度,必要时可以越级报告。基层单位(包括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卫生机构)发生、发现的可疑不良反应病例应向省级ADR监测中心报告,省级ADR监测中心核实后上报国家ADR监测中心,国家ADR监测中心按规定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卫生部报告。个人发现药品引起的新的或严重的ADR,可直接向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ADR监测中心或(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报告。

一般病例逐级、定期报告,应在发现之日起三个月内完成上报工作。发现新的或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应于发现之日起15日内报告,其中死亡病例须及时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ADR监测中心报告,必要时可以越级报告。

19.2.10 自检

自检是药品生产企业按照《药品GMP》对本企业的生产和质量管理进行全面检查,它是药品生产企业自主性开展的质量管理活动,是企业提高自身质量管理和保证能力,保证产品质量稳定控制的重要手段,企业通过开展自检活动,可以及时掌握生产各环节的实施和质量控制情况,为企业产品改进提供有价值的质量信息。

药品生产企业应制定自检工作程序和自检周期,设立自检工作小组,制订自检计划,并定期组织自检,自检结束后应形成自检报告,并提出自检结论和改进措施。

19.3生物药物分析

19.3.1常用的分析方法

19.3.1.1化学分析法

化学分析法是以药物的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分析方法。根据反应的现象和特征进行药物组分的定性分析;根据反应中试样和试剂的用量,进行药物组分的定量分析。化学定量分析又分为重量分析与滴定分析(或容量分析),二者都是比较经典的分析方法。

(1)重量分析

一般是用适当的方法先将试样中的待测组分与其他组分分离,然后用称重的方法测定该组分的含量。重量分析直接用分析天平称重获得分析结果,不需要标准溶液或基准物质,若操作小心,而称量的误差较小,对于常量组分分析其准确度较高。但该方法操作繁琐,对于低含量组分误差较大。

(2)滴定分析

滴定分析又称容量分析,是将标准溶液由滴定管滴加到被测物质的试液中,直到所加溶液与被测物质按化学计量反应完全为止,由标准溶液的浓度和体积,计算被测物质的量。

根据反应类型的不同,分为酸碱滴定法、络合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和沉淀滴定法。滴定分析法中最常利用指示剂颜色的突变来确定滴定终点;也有用仪器来确定终点的,如电位滴定法、电导滴定法、电流滴定法、光度滴定法等。滴定分析法适用于常量组分分析,也可用于微量组分分析。它具有操作简便、快速、准确的特点。

化学分析法所用仪器简单、结果准确,因而应用范围广泛,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对于试样中痕量或微量杂质的定性或定量分析往往不够灵敏,常常不能满足快速分析的要求,而需用仪器分析法来解决。

19.3.1.2仪器分析法

根据被测药物本身的或在化学变化中的某种物理性质(如相对密度、相对温度、折射率、旋光度及光谱特征等)与组分的关系,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的方法,叫仪器分析法。仪器分析法主要包括电化学分析、光学分析、质谱分析、色谱分析、电泳分析等,具有灵敏、快速、准确的特点。

(1)电化学分析

电化学分析法可分为电导法、电位分析及电解分析三类方法。电位分析及电解分析是利用被测物质在溶液中进行电化学反应,检测所产生的电位或电量变化,进行定量、定性分析,属于物理化学分析方法。电导分析法则是测量溶液的导电性能进行定量分析的,并未发生电化学反应,纯属物理分析方法。

(2)光学分析

光学分析方法是利用物质的光学性质进行化学分析的方法,可分为非光谱法及光谱法。非光谱法(或称一般光学分析法)是通过检测被测物质的某种物理光学性质,进行定量、定性分析的方法,如折射法、旋光法及浊度法等。光谱法是利用物质的光谱特征,进行定性、定量及结构分析的方法,如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红外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核磁共振波谱法等。

(3)色谱分析

色谱分析法是基于混合物各组分在体系中两相的物理化学性能差异(如吸附、分配差异等)而进行分离和分析的方法。色谱分析法的分类比较复杂,根据流动相和固定相的不同,色谱法分为气相色谱法和液相色谱法。按吸附剂及其使用形式可分为柱色谱、纸色谱和薄层色谱。按吸附力可分为吸附色谱(吸附层析)、离子交换色谱(离子交换层析)、分配色谱和凝胶渗透色谱(凝胶层析)。

(4)质谱分析

质谱分析的基本原理是使试样中各组分在离子源中发生电离,生成不同荷质比的带正电荷的离子,然后利用不同离子在电场或磁场的运动行为的不同,把离子按荷质比分开,形成离子束,进入质量分析器。在质量分析器中,利用电场和磁场使其发生相反的速度色散,将它们分别聚焦而得到质谱图,从而确定其质量。质谱法的主要作用是:准确测定物质的分子量;根据碎片特征进行化合物的结构分析。目前,有机质谱仪主要有两大类: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5)电泳分析

电泳是指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向与自身带相反电荷的电极移动的现象。不同的带电颗粒在同一电场中泳动的速度不同。常用的电泳主要有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凝胶电泳、等电聚焦电泳技术、双向电泳法等。

19.3.1.3生物学活性测定法

生物学活性测定法是利用药物对生物体(整体动物、离体组织、微生物等)的作用以测定其效价或生物活性的一种方法。生物学活性测定法可用于多种生物药物的效价测定,如神经介质、激素等药物,很难用理化方法测定或单独的物化方法不能完全反映其特性。此外,还可用于某些有害杂质的限度检查,如内毒素、降压物质等。生物活性可分为体外测定法和体内测定法。

(1)体内测定法

体内测定法就是利用动物体内某些指标的变化,定出产品的单位。如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活性测定,在小鼠体内注射EPO后,计算小鼠网织红细胞增加的数量与标准品比较,确定其活性单位。骨形成蛋白(BMP)活性测定,采用给小鼠身体局部植入药物,一定时间后,根据局部产生骨组织结节的大小用血清钙试剂盒测定钙的浓度,以植入区生成1μg钙为1个生物学单位(BU)来判定活性单位。

(2)体外测定法

体外测定法就是利用体外培养细胞的某些指标(细胞数量的增加或减少、生长状况等)的变化,定出产品的单位。如利用Balb/C3T3细胞的生长状况判断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生物学活性,依据小鼠骨髓白血病细胞(NFS60细胞)的生长状况判断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生物学活性,依据保护人羊膜细胞免受水泡性口炎病毒破坏的作用情况判断干扰素的生物学活性。

生物学活性测定变异范围大,同样制品在不同实验室测定结果差异很大。标准品的使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实验室之间和各种影响测定因素的干扰。如NGF的生物学活性测定采用鸡胚神经节生长突起的半定量计量方法,实验误差大很难用于常规生物学活性评价。

采用标准品同时测定,经过标准品校正可使误差控制在一定范围,使NGF的生物学活性定量测定成为可能。

【知识拓展】

生物标准

在用生物学方法检定某药品时,用一已知效力的制品作对照,由对照结果校正检定试验结果。用作对照的制品即为生物标准,也称为标准品或参考品。

国际标准是由世界卫生组织审定发出,国家标准是由国家检定机构批准发出。

19.3.1.4生化酶促反应测定法

这类测定方法不依赖于活的生物系统,主要基于产品与某种物质的结合或以产品本身的化学反应为原理设计,这类生物化学测定方法具有便于操作、精确、稳定等特点。如重组链激酶生物学活性测定,链激酶和纤溶酶原(h‐plg)首先形成复合物激活游离的h‐plg为有活性的纤溶酶,纤溶酶能降解人纤维蛋白为可溶性的纤维蛋白片段,在不溶性纤维蛋白琼脂平板中形成溶圈,根据不同剂量产生的溶圈大小的量—效关系,计算样品效价单位。

19.3.1.5免疫学活性测定法

基因工程产品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对于异种动物有相应的免疫原性,利用此特点,将不同的制品,制作相应的单克隆抗体或多克隆抗体,采取ELISA法测定其含量。蛋白质的生物学活性与其免疫学活性不一定相平行,如果蛋白质肽键的抗原决定簇和生物活性中心相一致时,ELISA法测定结果和生物学活性测定结果一致;如果不一致时,两者的结果也不平行。很多细胞因子虽然有商品化的ELISA检测药盒,如EPO等,但由于两种测定法所代表的意义不同,所以免疫学活性测定法不能替代生物学活性的检测。

19.3.2样品分析过程

药品检验的基本程序:取样→检验(性状、鉴别、检查、含量测定)→记录、报告。

19.3.2.1药物的取样

药品检验结果能否真实反映药品质量,不仅需要科学的鉴别、检查及含量测定的方法,药品取样的合理性直接影响药品检验结果的真实性。欲从大量的药品中取出少量的样品进行分析,必须全面考虑取样的科学性、真实性与代表性。

(1)液体样品取样

若液体样品分装于小容器中,应从各容器内取样;若装在大容器中应从容器的不同部位取样;若容器底部有沉渣,应彻底混匀,再从不同部位取样;若样品为悬浊液或黏度较大的液体,可用玻璃吸管分层取样;将以上所取样品分别混匀后,作供试品。

(2)固体原辅料的取样

为采集到有代表性的样品,用取样器在容器或包装的上、中、下三层及周围间隔相等部位取样若干,将所得的样品混匀,然后按“四分法”从中取出所需的供试量(为一次全检量的3倍,每次取2份,一份用于检验,一份用于留样)。从同批原辅料中采集供试品的原则:当n(原辅料总件数)≤3时,每件取样;当n≤300时,按n+1取样;当n>300时,按n/2+1取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