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蔡元培卷(中国现代美学名家文丛)
13103100000031

第31章 民族学上之进化观

这个民族学上的进化问题是我平日最感兴趣的,记得上次国立中央大学罗校长约我讲演,曾提出来说了一说。兹再从详叙述之。

我向来是研究哲学的,后来到德国留学,觉得哲学的范围太广,想把研究的范围缩小一点,乃专攻实验心理学。当时有一位德国教授,他于研究实验心理学之外,同时更研究实验的美学,我看看那些德国人所着的美学书,也非常喜欢,因此我就研究美学。但是美学的理论,人各一说,尚无定论,欲于美学得一彻底的了解,还须从美术史的研究下手。要研究美术史,须从未开化的民族的美术考察起。适值美洲原始民族学会在荷兰、瑞典开会,教育部命我去参加,从此我对于民族学更发生兴趣,最近几年常在这方面从事研究。

民族学,英美人即以属于人类学Anthro pology之中,与体质的人类学Physical Anthro pology对待,而称为文化的人类学Cultural Anthro pology。所以人类学是半属理科,半属文科。我向来说文理分科的不便,这也是一证。

在民族学上我觉得人类进化的公例,有由近及远的一条,即人类的目光与手段,都是自近处而逐渐及于远处的。

(一)就美术言 人类爱美的装饰,先表示于自己身上,然后及于所用的器物,再及于建筑,最后则进化为都市设计。例如未开化的民族,最初都有纹身的习惯,有人说纹身是一种图腾的标记;有人说纹身是纯为装饰。然即使前说可信,亦必兼合装饰的动机。

纹身之法,或在身体各部涂上颜色,或先用针刺然后用色。此外,或将耳朵或下唇凿孔,放入木块,使积渐张大。后来中国的裹足,欧洲的束腰,亦是此类。稍后,在身体上加上一件东西,如耳环是,其大小颇不一致。现在海南岛的黎人,耳环系以许多很大的圈子做成,多至八九个,平时把它攒在顶上,盛装时把它放下,也不顾什么痛苦。中国旧有穿耳带环,亦是此意;汉唐时之去眉而重画,及涂脂抹粉,再如理发装髻以至于现代的烫发,皆属于此阶段。再进一步,则有戒指、手镯、冠巾、衣服之类。再进一步所用的器具也装饰起来了。如旧石器时代所用的石斧是很粗的,至新石器时代已将它磨光,且有时刻上花纹,又如装柄者,柄上也或刻花纹,或涂颜色。后来开化的民族,于日用器物上,求种种美观,也属于此阶段。再进一步,乃注意于建筑,最初人类的居住,上者为巢,下者营窟,当然简单之至。后来由水上杙屋之制而进为楼阁,由游牧帐幕之式而进为圆穹。于是崇闳之宫殿,清雅之别墅,优美之园亭,亦为人类必需之品;而应用之建筑,如学校、剧场、图书馆、博物院之类,无不求其美观,建筑遂为美术学校之一科。至于雕刻、图画,本建筑上之装饰品,而其后始成为独立之美术也。最后的阶段为都市美观的设计,如衢路之布置,广场之规划,公园之整理,花木喷泉之点缀,公共建筑之伟大,市民住宅之新式,无不通盘计划,成一系统,较之专就身体较量美丑者,其广狭之相去何如?

(二)就交通言 人类最初代步之器具如轿,与独轮车,以人力推动之,进一步乃用畜类,如北方使鹿使犬等部,及马车、骡车、牛车,再后乃用火车、汽车,则利用无机物矣。最初之船亦用人力,最近乃用汽力或电力。

(三)就饮食言 初民最初谋食的方法全持渔猎。渔猎的对象都是动物。

也许最古时代曾有过人吃人的事实,后来才改吃其他动物。据说新加坡附近现仍有吃人的民族。改吃动物时,最初是生食的,其后才知熟食。再进一步,才就野草中选出稻、麦、菽等为食料。于是人类一方面利用动物,使其繁殖,即畜牧;一方面实行耕稼、栽种植物,即农耕。考图案最早是几何形,即用线来表现最容易记忆之物,或圆,或方,或三角形,随所见之物而不同。后来才采用动物,或绘或刻。及至采用植物,已是很文明的时代了。例如中国古时钟鼎上都刻饕餮等动物,直至汉朝始于镜背上刻葡萄等植物。为什么先用动物而后用植物呢?此固由于动物是动的,在人的眼光中容易与背景脱离,植物是不移的,不容易与背景分别;但动物与人比较相近,植物较远,也是原因之一。即如衣服,先用动物的毛皮,而后知纺织麻,棉等,这也由于动植物与人有比较远近之别。

(四)就算术言 最初人类计数,多用手指。多数初民只知五数,所以五的读法多与手同。又有种民族五用一手表示,十用两手,十五为两手加一足,二十则为两手两足,即以人名之,至于四十,八十,则即用二人,四人目之。后来渐有用石子,或木枝者。海南岛的黎人现仍用石子计数,他们常有几个筐篮,筐篮中有许多石子,即为记牲畜之数。石子之进步为珠算,木枝之进步为筹算。降至近代,始有笔算、机算等。

(五)就币制言 人类最早用实物,如刀、布、帛是。进一步知用公共媒介品,乃用贝壳,是利用动物;再进一步,改用金属的钱币,如铜铁金银之类,乃利用矿物;其后更利用钞票。

(六)就语言文字言 最早人类本无所谓语言,以面容或手势作种种姿态表示意思,如言大小长短即用手势作若干大若干长的式样。其后知利用声音,则以声音为主,以手容为辅,如来往等语,一面口说,一方面又可以手招之或挥之;及语言进步,有一定的意义与句法,则独立的可以了解,所以电话与留声机均可传达也。语言得文字之助,万里以外,千载而后,均可传达,较之利用面容手势者岂可同日语耶?中国的文字都说始于结绳,《易经》所谓“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是也。亚洲之琉球,美洲之秘鲁,都曾有结绳法。

现今则海南岛黎人、广西的瑶民、台湾的番人尚用之。至于书契,则我闻山东大学刘咸教授所说,亦于黎人中见之。有长短二种,短者以人指之长为标准,长者以人肘为准,与中国古书中所谓布指知寸,布肘知尺相近,可见最初的度量也是以人身为标准矣。

(七)就音乐言 最初之音乐利用人声,即唱歌是已。其后借助于物,如管弦之类。弦乐中之胡琴,始于弓,用两弓之弦相磨,而使成声;口啮一端,即以奏者之头为扩音具。其后以所杀之人头代之,最后始代以竹筒;正犹古时殉葬用人,后来以木人代之,最后以陶人代之,是亦由生物而改为矿物也。

(八)就宗教感情言 幼稚的宗教,多有以人为牺牲者,如《春秋左氏传》屡有用人于社之记载;而墨西哥旧民族之祭司,亦有杀人祀神之仪式。进化的宗教,如基督教,即有博爱人类之义;如佛教则又提倡戒杀,爱及众生。爱之由近而远,亦显而易见。

从以上八事观察,人类的眼光与手段,由近及远,逐渐推广的,无可疑义。

但尚有不可忘记的一点,即此种进化的结果,并非以新物全代旧物,易言之,即旧物并不因新物产生而全归消灭。例如生物的进化过程,系先由无脊椎动物而进化为鱼,而水陆两栖动物,而鸟,而兽,而猴,而类人猿,而人;但当人类进化至鸟时,并非鱼即全灭。直到现在,最下等的动物,仍然存在,在民族上亦然。如美术,虽进至都市美化,而最幼稚之纹身,尚可在中国、日本及欧洲人中见之;数学虽已成独立之科学,而以指计数之习惯,尚时见之。汽船、电车,流行已久,而独轮车、独木船尚未被淘汰。且文明民族,已进至机器制造时代,未开化之民族,在亚、非、美、澳诸州均尚有保持其旧习惯者。世界之复杂,诚不可思议也。惟此种公例,我尚在研究中,现今不过略举所想到者,拉杂言之罢了。

(1934年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