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道路运输业节能减排的研究与实践
13103000000021

第21章 附录1交通部门节能减排典型示范项目推广材料之一

湖州市客运出租汽车“双燃料”改装技术的推广应用

一、实施背景

在当今全球性能源紧张、环境容量不断降低的背景下,交通运输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行业面临着能源和环境的巨大挑战。交通运输能耗以燃油为主,据国家权威部门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交通用能量增长较快,2006年公路水路运输能耗约占全国总能耗的7.6%,石油及制品消耗约占全国石油消费总量的31.5%。

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与能源供需短缺的矛盾日益加剧,如果不能从根本上缓解这个矛盾,不仅无法应对未来的挑战,既定的交通发展目标也难以实现。

现代科技的发展给交通节能降耗带来的无限的可能,其中一项通过改造汽车发动机,使其既可使用传统汽油又可使用压缩天然气的“双燃料”汽车动力技术,因该项技术成熟稳定、节能降耗显着、环保经济等备受业内外关注。在近年来,国际燃油紧张,国内成品油价格屡次上涨的情况下,高昂的油价给道路运输行业带来越来越大的成本压力,而出租车作为公路旅客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受油价高涨的影响最为明显,逐渐成为道路运输行业实施节能降耗的切入点和关键点。2005年,湖州市出租行业试点推行了“双燃料”改装技术。

二、基本做法

1.开展市场调研,确定改装方案。2005年,为进一步考证出租车使用天然气的可行性,由市府办、市交通局组织市运管处、市公交公司、湖州新奥燃气有限公司等相磁单位,于2005年8月中旬专门走访了实施出租车“双燃料”改装工作较早的河北省廊坊市。同年11月中旬,我处组织了长运、国谊、中大(现国运)、众联等主要出租车负责人,再次赴河北省廊坊市进行了实地考察。期间分别走访了廊坊新奥集团总部、廊坊市天然气加气门站、廊坊通轩出租车公司等单位,实地察看了加气站加气操作流程,详细了解压缩天然气汽车运行成本、尾气排放等相关情况。通过实地考察,了解到压缩天然气汽车具有安全性、环保性、经济性。12月,市政府再次召集了相关部门、出租车企业负责人以及部分驾驶员代表召开座谈会,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确定了“双燃料”改装工作方案,明确了改装整体工作方针:即“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支持、行业受益”,同时,确定了“先试点、后推广”改装工作思路。

2.强化组织领导,明确部门职责。为扎实有效地推进压缩天然气汽车改装工作,湖州市政府高度重视,专门成立由政府牵头,财政、安监、交通、环保、建设、公安、物价、技术监督等八个部门参与的出租车“双燃料”改装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实施宏观管理,协调各部门关系。各部门在改装工作实施方案的总体框架内,统一思想,明确职责。运管部门负责对实行改装的厂家进行督查,审查作业流程,确保改装工作保质保量完成;财政部门负责专项补助资金的安排落实和使用监管工作,明确拨款渠道、方式和程序,确保专项补助资金及时拨付到位;安监、技术监督部门强化技术监测、监督力度,并适时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指导,负责出租车改装后技术验收工作;公安交警部门依据技术监督部门出具的验收合格证明办理车辆年审手续;建议部门加强对加气网点建设的规划指导和督促,确保加气网点合理分布,同步推进;物价部门依法强化监督,确保车辆改装、天然气供应价格的合理与稳定。各部门分工负责而又通力合作,有力促进了我市出租车“双燃料”改装工作的顺利开展。

3.明确资金来源,确保改装到位。出租车“双燃料”改装价格在5000元至6000元不等,因此整体出租车改造涉及费用较大。

2005年,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支持、行业受益”的改装工作思路,在改装资金的筹集上,我们采取以“政府补贴一点、燃气公司赞助一点、经营者免费享受”的模式,积极、有序、稳妥的推进出租车“双燃料”试点改装工作。具体操作上,由燃气公司先行垫付改装所有费用,政府财政部门依据物价部门审定的改装费用补贴给燃气公司,经营者不掏一分钱。为鼓励引导出租车经营者积极开展“双燃料”改装工作,2007年5月,政府下发了抄告单,明确了补助事项。目前湖州新奥燃气有限公司已经投入了120余万元改装费用。

4.部门共负其责,保证质量安全。一部“双燃料”改装出租车,从进改装厂改装到正常行驶,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紧密协调配合。改装前,必须经公安车管部门和运管部门共同审核批准;改装质量须经技术监督部门和运管部门共同认定;改装价格也由燃气公司报物价部门同意后执行,同时明确了“油改气”装置实行二年保修期,保修期满后“油改气”装置的维护、保养及售后服务的价格(包括配件价格)和工时费用由物价部门审定,报运管部门备案;“双燃料”装置的安全检测次数及收费标准则由安监、技术监督和物价部门共同核定。

5.实施以点带面,稳步有序推进。在出租车试点改装取得明显成效的前提下,有计划安排出租车改装计划。改装工作期间,我处派人驻厂督查,审查作业流程,及时处理各类问题。改装成功后,组织人员每星期进行一次回访,了解改装效果。通过了解,出租车改装后,安全性、环保性取得明显成效。在细致认真的改装工作的推动下,改装面越来越广,截至目前,全市范围内的共有780辆出租车已完成改装,改装面达到52.6%。尤其是所辖长兴县所有345辆出租车已于07年底全部改装到位。另外,该县的113辆驾培教练车也已改装完毕。

目前,改装趋势已转向行政事业单位公务用车及部分私家车。

据统计到2008年底,长兴行政事业单位公务车改装数约为296辆,占总车辆的50%左右,鼓励社会车辆加装燃气装置,年内计划完成社会车辆改装任务200辆。

6.建议意见:随着湖州市“双燃料”汽车的推广使用,天然气加气站的规划建设需提上城市建设规划发展议程,以满足越来越多的加气需求。

三、预期效益

出租车“双燃料”技术的推广应用,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节能效益和环保效益,具体体现在:

1.经济效益。

通过理论计算,使用天然气的出租车,与使用汽油相比,每年可节省经营成本近27451.2元。

通过向出租车驾驶员调查,使用“双燃料”的出租车,实际每天可以节省近100元经营成本。

2.节能效益。

(1)通过测算比对,“双燃料”出租车单车年汽油消耗仅为单燃料(汽油)出租车的十分之一,这对于当前国内燃油紧张,而天然气储备尚且充盈而言,无疑有利于重要能源的节约。据测算,我市780辆“双燃料”出租车每年可少消耗燃油1000万升。

(2)通过“双燃料”与单燃料(汽油)出租车经营成本测算比对,使用“双燃料”可使单车年节约经营成本近27451.2元,按照93号汽油价6元计算,单车可年折算节约燃油4575升。全市780辆出租车年节约燃油达到2589吨。

3.社会效益。

出租车使用天然气,经环保部门检测,尾气一氧化碳含量减少80%,尾气中的粉尘、含铅物质、噪音等污染都有明显的下降,尾气排放合格率100%。经初步测算,湖州市780辆双燃料出租车,一年将少排放25.56万立方,能有效净化城市空气环境。

四、推广前景

随着湖州市“双燃料”出租车的成功推行,具备低能耗、高环保、经济等优势的“双燃料”汽车发动机改装技术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与青睐。本项技术预期推广范围包括驾驶培训教练车、公交车、政府部门公车以及数量庞大的私家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