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道路运输业节能减排的研究与实践
13103000000016

第16章 道路运输业节能减排评价体系确定

运用道路运输业节能减排评价指标体系,对道路运输业的现状进行综合分析、评价,能够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优化服务与经营模式,为管理决策提供依据。通过评价与比较,找出差距和薄弱环节,并分析原因,从而采取对策,贯彻有关政策意图,督促、引导企业完成节能减排目标。

6.1构建节能减排体系应考虑的因素

道路运输业节能减排的评价是道路运输业实现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经营方式转变至关重要的环节,如果没有道路运输业节能减排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和控制措施,道路运输业集约经营的思想只能停留在定义上,既无法给出科学的界定,也无法指导实际操作。另一方面,道路运输业节能减排评价必然涉及方案的提出、制定、论证、评估等问题。尤其是对方案能否满足道路运输业集约经营的要求做出判断,显得尤为重要。对一个企业而言,其当前的运营状况满足集约经营要求的程度如何,也要做出评估和判断,以便确定下一步工作的重点和方向。从系统分析的角度来看,道路运输业节能减排评价是道路运输业集约经营、管理、控制和决策的基础工作。

道路运输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是一个由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下的复杂混合体。为了对道路运输业节能减排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要综合考虑政府及企业层面的因素,对道路运输业涉及的各个子行业(客运业、货运业、维修业以及机动车驾驶员培训)进行综合评价。科学建立节能减排指标体系并制订节能减排指标体系的管理控制措施,以最终实现节能减排的约束性目标。

6.2体系的构建与筛选

从系统分析的观点看,节能减排评价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

为了实现节能减排评价任务,就需要制订该系统的评价目标,并确定这些目标的衡量尺度即指标,作为衡量企业节能减排的标准。

企业节能减排系统的总目标是实现企业节能减排系统各级分目标的总结果,为此,要进行总目标的分解,分解成各级分目标。在分解过程中要注意使分解的各级分目标与总目标之间相互联系并保持一致性,分目标的集合一定要保证总目标的实现,组成一个目标体系。

6.2.1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基于道路运输业节能减排内容的繁杂性及其系统的复杂性,构建道路运输业节能减排评价指标体系应遵循如下原则:

1.科学性原则

指标体系应建立在科学基础上,指标概念必须明确,指标与目标必须一致,各指标应协调一致并保持相对独立性,体现道路运输业节能减排评价的内涵,突出道路运输业节能减排评价的系统目标。

2.系统性原则

应将道路运输业节能减排生产系统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整体,置身于社会经济大系统中,并从这个大系统中研究道路运输业节能减排生产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因素之间的关系。不能孤立地研究节能减排生产目标,而应通过所设计的指标体系,系统全面地反映现象内在的本质。

3.简明性原则

选择的指标应尽可能简单明了,并具有代表性,能够准确清楚全面地反映整体要求,不可偏废,重要指标不能遗漏。指标的设置要围绕评价目的有针对性地加以选择,在满足全面性和独立性的前提下,指标体系应尽可能简洁明晰富有代表性,避免给评价、分析比较造成困难和混乱。

4.可比性原则

评价指标设置应尽可能采用通用的名称、概念和计算方法,使各相关指标具有可比性;同时,也要考虑历史资料的可比性问题,以利于进行横向、纵向的对比分析。

5.适用性原则

设置指标的目的,是为分析评价服务,因此所选的指标不仅要有明确的含意,而且要有一定的外在表达形式,能够直接计算测量或观察得到,这样才能在工作中应用,具有可操作性。同时应考虑涉及指标的信息容易获取,尽可能利用已有的或常用的统计数据和调查方法加以确定,以保证指标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6.2.2道路运输业节能减排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

根据道路运输业节能减排评价的系统分析理论,运用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思路和原则,根据道路运输业节能减排的现状,可建立如下的道路运输业节能减排评价指标体系结构。

6.2.3评价指标的分析与选取方法

评价指标的选取是否合适,直接影响到综合评价的结论。评价指标并不是越多越好,太多了,重复性的指标会相互干扰;太少了,选取的指标可能缺乏足够的代表性,会产生片面性。每一项指标都是从一个方面反映评价对象的某些信息,如何正确、科学地使用这种信息,就是综合评价要解决的问题。道路运输业节能减排评价指标体系涉及的指标众多,各个指标之间难免相关,因此,在实际应用时,有必要根据节能减排评价理论及指标的特性,采取合适的指标选取原则和方法对指标进行选取,以获得道路运输业节能减排评价指标体系。

1.评价指标选取程序

在由初选指标获得综合评价指标的过程中,根据评价指标的特性和有关选取原则,本文采用专家咨询法和理论分析法进行指标的筛选。专家咨询法是在初步提出评价指标的基础上,进一步咨询有关专家意见,对指标进行调整。理论分析法主要是对道路运输业节能减排评价的内涵、特征、基本要素及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比较、综合,选择那些重要的影响因素和针对性强的指标;对定量评价指标,可采用极大不相关的选取方法。

2.评价指标的选取方法(极大不相关法)

评价指标的选取应尽可能全面反映道路运输业节能减排生产状况的全貌和满足节能减排评价的需要。而评价指标的选取方法直接影响到评价指标的确定,进而影响到评价结果,因此,有必要对评价指标选取方法进行研究。我们知道,评价指标分为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两大类,对定性指标,可以根据道路运输业节能减排12 2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根据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运用理论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比较来确定;对定量评价指标,则采用数理统计中极大不相关原理来进行筛选。

6.3评价体系的评述与无量纲化

道路运输业节能减排评价属于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该方法是把多个描述事物不同方面且量纲不同的统计指标,转化成无量纲的相对评价值,并综合这些评价值得出对该事物一个整体评价的方法系统。国内外关于多指标综合评价的方法很多,按大类可分为常规多指标综合评价法,模糊综合评判法和多元统计综合评判法等。虽然方法各异,但其评价原理和步骤基本一致。

6.3.1道路运输业节能减排评价方法选取的思路

遵循多层次、多指标综合评价的思路,建立道路运输业节能减排评价模型。模型重点要体现与道路运输业节能减排生产直接相关的政府层面与企业层面等。评价的思路和步骤可概括如下:

1.选择评价指标,按照道路运输业节能减排评价的目的分类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2.收集指标数据并进行标准化(无量纲化)处理。

3.按所选择的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对道路运输业节能减排生产系统中的政府层面及企业层面进行评价。

4.综合上述评价结果,做出对道路运输业整体节能减排状况的总体评价结果。

6.3.2评价指标属性值的无量纲化研究

评价指标根据其性质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定量指标,可根据基础统计资料查出或计算出指标值;另一类是定性指标,这类指标较难量化,在评价工作中克服主观因素是一大难题。为实现定性指标的定量化,通常的作法是:首先给定性指标以明确定义,再根据指标定义和实际情况给指标评分,对不同等级规定评分值,并作为该指标的标值。即对于定性指标,可结合具体技术参数等情况,人为定量化,定量化的标准使各评价指标之间具有可比性。下面探讨评价指标属性值的无量纲化方法。

1.定量评价指标的无量纲化

评价指标确定后,首先应根据各指标的性能,以及评价范围的实际情况,确定评价指标的属性值。但由于各指标的含义不同,指标值的计算方法也不同,造成各指标的量纲各异。因此,即使各指标都定量化了,也不能直接进行计算。必须先对指标进行标准化(无量纲化)处理,统一变到[0,1]区间范围。标准化方法可分为直线型、折线型和曲线型三种。直线型标准化方法是在将指标实际值转化为不受量纲影响的指标评价值时,假定二者之间呈线性关系,指标实际值的变化引起指标评价值一个相应比例的变化。本文考虑采用直线型。

2.定性评价指标的量化方法

对某些不能明确可测,只能进行定性评价的指标,如何定量化的问题,国内外进行了许多研究。定性指标定量化的方法很多,如Delphi法、模糊信息优化技术、灰色信息及处理方法、AHP法等,但由于问题的复杂性,至今仍没有一个完善地使定性指标定量化的方法,没有一个公认的量化模式,而在实际应用中常综合使用多种方法。从实用的角度出发,本文采用评价等级(好、较好、一般、较差、差)隶属度的方法来确定。其方法为:设ui为评价指标,ui相对于评价指标集A=(好、较好、一般、较差、差)的隶属度向量ri为(ri1,ri2,ri3,ri4,ri5)。

6.3.3评价指标权重确定方法的比较

1.主观赋权法

(1)特征值法

要将m个评价指标对某个评价目标的重要程度作两两比较判断获得矩阵A,再求A与特征值m相对应的特征向量ω=(ω1,ω2,ωm)T,并将其归一化记为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然后进行一致性检验。若不符合,就认为初步建立的判断矩阵是不能令人满意的,需要重新赋值或运用修正法对判断矩阵进行修正,直到一致性检验通过为止。

通过分析,特征值法存在以下问题需要改进:

(1)特征值法的理想结论及其计算方法,都是建立在判断矩阵是一致矩阵的基础上,而在实际应用中所建立的判断矩阵往往都不是一致矩阵(当m≥ 3时)。这就造成了结论与实际应用之间存在“距离”,从而不同程度地导致评价指标间权重系数排序关系的错乱。

(2)应用AHP法解决问题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就是判断矩阵的随机一致性比率。然而,这唯一的检验标准在遇到下面的情况时就显得无能为力了。

(3)特征值法的计算量很大,当m较大时,仅建立判断矩阵就要进行m(m-1)/2次的两两比较判断。

(4)心理学实验表明,当被比较的元素超过9个时,判断就不明确了,也就是说不能再应用特征值法了。

各种赋权方法都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复相关系数法等是根据指标值(标准化后)直接求得的,层次分析法是以指标间重要度的两两比较为基础的,还有的方法是直接排序给出权重的。

主观赋权法给予评价者的主观偏好信息,可以反映评价者的经验和直觉,但容易受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夸大或降低某些指标的作用,使评价结果可能产生较大的主观随意性,不能完全真实地反映客观事物之间的现实关系。客观赋权法可以克服主观因素的不利影响,同时减轻工作量,但是这样的权重多属于信息量权重,没有充分考虑指标本身的相对重要程度,更容易忽视评价者的主观信息,因此,不论数学理论如何完善,对于有大量人为因素存在的复杂系统评价,客观赋值方法同样有其缺陷。因此,应用中有时需要对主、客观赋权方法进行集成。

3.主客观综合集成赋权方法

关于主、客观信息相结合的赋权方法近年来已引起了普遍重视,并取得了一些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