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中国古代伪币研究
13101100000003

第3章 中国古代货币作伪的历史(2)

3.魏晋南北朝时期币制混乱下私铸的纷起

三国时期,魏、蜀、吴国先后都发行过货币。曹魏始终沿用五铢钱,一度又以谷帛等实物货币补充五铢钱的不足。文帝黄初二年(221)和明帝太和三年(229)先后两次发行五铢钱,虽然铸行的数量不多,但没有贬值、减重,其货币制度是三国中最稳定的。蜀汉先铸蜀五铢,建安十九年(214)又发行“直百五铢”。直百五铢重量不过是蜀五铢的三倍,作价则达百倍,而且在军事和经济力量逐渐衰弱的同时,其重量还在不断减轻。后来铸造的蜀五铢和直百、值一钱的重量都较轻,并且随着经济形势的恶化,都在日益减重,贬值更甚。孙吴曾于嘉禾五年(236)发行“大泉五百”,径一寸三分,重十二铢,两年后的赤乌元年又发行了“大泉当千”,径一寸四分,重十八铢。另外,传世还有“大泉二千”和“大泉五千”。这些大钱的形制和名称显然都是模仿王莽的大泉,但面值却增加了十倍到一百倍。因此吕蒙正平定荆州后,孙权一次就赐钱一亿!可见这种虚值大钱已“但有空名”了。接踵而至的数种贬值大钱压得人民透不过气来,“人间患之”,老百姓都不愿接受使用。而且这种面额巨大的大泉甫一面市,民间因贪其巨额利润,很快便通行起私铸减重钱,除大泉当千之外,民间仿制私铸的大泉二千、大泉五千也屡见不鲜。私铸泛滥,“违科犯禁,刑不能止”,流通中充斥了各种私钱和两汉的五铢、环、剪边、无字钱等杂钱,币制相当混乱。

两晋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货币制度极其混乱的一个时期。由于各个地区分裂割据,各自为政,而朝代的更迭又很频繁,因此铜钱的形制、大小、轻重、文字等杂乱无章,五花八门。另一方面,各割据势力统治的区域范围都比较小,财力物力有限,导致铸钱的数量不足,不能满足流通领域的需要,只好允许新钱、旧钱、本地铸币和外来铜钱混合使用,因此各种轻重大小的钱币交错混杂,相互之间的比价也没有统一的规定,“贵贱之差,自依乡价”。而官炉的铸钱技术又相对低下,基本上没有形成统一的钱制,造成官铸钱本身外观上差别就很大,不像汉代五铢钱那样整齐划一。

南朝各代先后多次改铸铜钱,梁时还曾铸行铁钱,因而流通中货币名目繁杂,币制非常紊乱。在刘宋和萧梁两朝,因受战争影响较大,政府还曾采取货币贬损政策,造成私钱盛行、物价腾涌的现象。

钱制屡变,低劣恶钱肆行无阻,严重破坏了货币流通的稳定,往往是某种官铸新币刚出炉,很快就出现了仿制的私钱。又由于官铸钱本身质量低劣,因此在粗恶的官炉钱与私铸钱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限,大小样的钱币都可以混合使用。当时还流行剪凿铜钱,一些人将标准的五铢钱用专门工具剪去外廓或凿去内廓,于是出现了剪边钱、环钱等劣质钱币。还有的将铜料或剪凿下来的铜钱碎屑回炉,铸造小钱。这种小钱形状和文字与剪边五铢相同,但背面无内廓,并出现“五金”、“五工”等不同的钱文,甚至有不铸文字的。如传为吴兴人沈充所铸的沈郎钱,钱色青白,隐有外廓,其上文“五朱”,既轻且小。但在流通中这些私铸钱与官铸钱共同行用,不受任何限制。

南朝刘宋立国,文帝元嘉七年(430)铸四铢钱。最初的四铢钱轮廓形制仿汉五铢,铸造较精整而厚重,但钱仅重四铢,其法定重量比足重的五铢钱轻,而朝廷却规定新旧钱同价使用,于是不少投机者便“多剪凿古钱以取铜”,改铸新钱,致使大量薄劣钱币充斥于市场。武帝孝建元年(454),铸“孝建四铢”钱。这种钱版类很多,质量低劣,易于模仿,因此盗铸盛行,虽重制严刑,但无济于事,盗铸之风不息。轻钱盛行,钱轻物重,物价飞涨,社会经济陷入困顿之中。可是到了这种地步,还有人建议进一步减轻钱的重量,以解决原料的困难,于是武帝又令改铸一种更轻的孝建钱,除去“四铢”二字,只留“孝建”的年号,形式薄小,轮廓不成。前废帝永光元年(465),又加铸比孝建钱更小的“永光”、“景和”二铢钱,这两种二铢钱形制甚劣,无轮廓,不磨,像被剪凿的钱,人称为“莱子”(或作“耒子”)、“荇叶”,但政府仍强制与先前的大钱等价使用,因而民间盗铸者云起,“官钱每出,民间即模效之,而大小厚薄,皆不及也”。同时,政府在铸行景和二铢时,还允许民间私铸,由是“千钱长不盈三寸大小,称此谓之鹅眼钱,劣于此者谓之环钱,贯之以缕,入水不沉,随手破碎,市井不复料数,十万钱不盈一掬,斗米一万,商货不行”,给人民生活带来了很大的灾难。明帝即位后,先是禁止鹅眼和环钱,继则禁民铸钱,而官府的钱署亦废。次年,又完全“断新钱,专用古钱”,才逐渐改变了货币滥恶的混乱局面。

南齐一朝,仅在武帝永明八年(490)曾短暂铸行过铜钱,且数量也很少,因此私铸也掀不起太大的风浪。

梁初仅京师和三吴、荆、郢、江、湘、梁、益等少数地区用钱,其余州郡都是杂用谷帛等进行交易。到武帝时才开始大量铸钱,除铜钱外,还大量铸行铁钱,铸钱数量之多,种类之繁,堪称南朝历代之冠,因而货币流通也最为混乱。梁武帝即位初,即开铸五铢钱和一种无轮廓,径比五铢稍小,重量为五铢一半的“女钱”。当时民间还大量使用各种古钱,有“值百五铢”、“五铢女钱”、“太平百钱”、“定平一百”、“五铢稚钱”(又作“五铢雉钱”)、“五铢对文”等,或为小样钱,或为汉五铢的剪凿钱或剪凿钱的仿制品,重量一般为汉五铢的一半甚至更低,轻重不一,作价混乱,流通也非常不便。天监末年,由于官铸新钱短缺,政府采取“听民间放铸,以一万三千易取上库古钱一万”的方法,以缓解“钱荒”问题。但失控的私铸之风必然导致货币过度减重,钱质恶劣,很快遭到市场的拒绝,“百姓或私以古钱交易”,只有“趋利之徒,私用转甚”。因此到了普通四年(523),乃“尽罢铜钱,更铸铁钱”,以期币制的统一。铁源丰富,铁价低廉,以之铸钱十分方便,可是铁钱的比价定得过高,和铜钱的比值是二比一,况且铁比铜更易得,因此人们群起私铸,十来年间,铁钱堆积如山。公私铁钱遂充斥流通界,而铁钱的购买力却不断下跌,物价腾贵,甚至出现了“交易者以车载,不复计数而唯论贯”的现象。除此以外,敬帝太平二年(557)又铸四柱钱,“一准二十(小钱)”,后改为“一准十”。不久又铸两柱钱,与私铸的鹅眼钱同价并行流通,但鹅眼比两柱轻,因此民间多熔两柱,私铸鹅眼钱。终梁之世,货币流通异常紊乱,尤甚于刘宋后期。

陈初继承了梁的乱局,百姓有的用梁末两柱、鹅眼钱,有些地方则倒退到以实物交易。直至文帝天嘉三年(562)改铸五铢钱。这次铸造的五铢钱有内外廓,文字制作也很精整,规定以一枚当鹅眼钱十。经过这次整顿,五铢钱得到比较广泛的使用,民间私铸现象也有所收敛。宣帝太建十一年(579),又铸“大货六铢”钱,以一个当十个五铢,与五铢并行。六铢钱仅比五铢稍重,却要以一比十的比价使用,自然不能长久,因此不久就改为一比一同价使用,后来即随着宣帝的去世而被废。

北魏建国初,由于北方社会经济受到战乱的严重破坏,生产和商业衰败,倒退到完全用实物货币作为交换手段的状态。由于流通中较少用到铜钱,因此私铸现象尚不严重。至孝文帝时,于太和十九年(495)发行太和五铢,但由于国家财力所限,没有力量发行足够的铜钱,故允许民间私人按照官钱的样式和大小轻重铸造铜钱。孝明帝熙平二年(517),政府采取了广开铜矿铸钱以收“冶利”的政策,仍继续允许民间铸钱。但此后恶钱日多,到孝庄帝永安初年(528),又步入南朝鹅眼、环的后尘,“鸡眼”、“镮凿”等劣钱,屡禁不止,人多私铸恶钱,“风飘水浮,米斗几值一千”,史言“利之所在,盗铸弥众,巧伪既多,轻重不一,四方州镇,用各不同”。永安二年铸“永安五铢”,由官府统一铸造。但永安五铢铸造的时间非常短,从当年九月开始,至次年正月即止,先后开铸才几个月时间。由于政府发行的新钱数量实在太少,特别是足重的五铢钱时铸时停,因此各地使用的铜钱主要是古钱和各种减重的小钱。新钱和古钱、小钱的规格不同,大小不一,但政府却规定除质量实在太劣的鸡眼、镮凿钱禁止使用外,其余的钱不论新旧、不限大小,一律并行。至于其间的“贵贱之差”,则“各依乡价”,公开承认了大小钱共用的现象。此后用钱,“轻滥尤多”,“奸侥之徒,越法趋利”,钱文日益轻小细薄。私铸恶钱的问题,一直存在于北魏的后半期。

东魏迁邺后,沿用永安五铢钱,但当时各地私铸盛行,钱之名目也因地而异,有“雍州青赤”,“梁州生厚”、“紧钱”、“吉钱”,“河阳生涩”、“天柱”、“赤牵”等不同的称呼。鉴于流通中货币过于劣质的情况,静帝乃于武定初年(543)诏收全国各地的铜和各种恶钱,全部用来改铸新钱,企图对货币流通的混乱状况加以整顿。但不久钱又“渐复细薄”了,于是武定六年只得再次下诏,规定钱必须重五铢才许流通,可是在全国轻劣小钱充斥的情况下,这样的诏令注定只是一纸空文。

北齐建立后,废除了永安五铢,宣帝天保四年(553),始铸新钱,名“常平五铢”,重如其文,制作精细,币值也较高。但其流通仍不畅,“未行而私铸已兴,一二年间,即有滥恶,虽杀戮不能止”。当时采用了提高铜价的方法,意在使私铸者无利可图,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可是到乾明、皇建时(560),私铸又趋转盛,各地币制不一,皆根据习惯行使地方自铸之钱,“邺中用钱,有赤熟、青熟、细眉、赤生之异。河南所用,有、铜锡之别。青、齐、徐、兖、梁、豫州,辈类各殊”。到武平(570-575)时,私铸之风更盛,人们甚至“以生铁和铜”铸造钱币,币制滥恶之至。

北周虽只有二十五年,但频繁改铸钱币。北周初年用西魏的五铢钱,后来又发行了三种贬值的大钱。武帝保定元年(561)铸造“布泉”,与五铢并行,一当五枚五铢钱。建德三年(574)又铸行“五行大布”,一当“布泉”十。到宣帝大象元年(579),再铸“永通万国”,一当“五行大布”十。先后发行的这三种大钱虽然制作精整,但面值一次比一次高十倍,自然也引起私铸的进一步泛滥。

隋初铜钱使用的情况也非常混乱,汉魏以来历代政府发行的各种轻重大小均不相同的钱混杂使用,再加上本朝的私铸小钱掺杂其中,货币种类繁多,各种钱之间的换算相当复杂。文帝得位后,于开皇元年(581)九月发行开皇五铢。新铸的五铢制造比较精致,“背面肉好皆有周郭,文曰五铢而重如其文,每钱一千重四斤二两”。但新钱才发行,民间就开始“私有熔铸”,私钱又开始泛滥。为了肃清货币流通杂乱无章的局面,提高新铸五铢钱的地位,开皇三年四月,隋廷下令在京师和全国各地的邸肆各放置一百枚新钱样品,携带铜钱过关入境的人都要经过检查,凡不合样的钱币一律没收,入官化铜,旧钱一律停止流通。次年,又宣布如各地仍然有沿用旧钱不作禁止的,则该地方官罚没半年的官俸。第三年正月,复又下诏严禁使用各种杂钱。由此,币制经一系列整顿后才逐渐稳定下来,开皇五铢开始成为国内流通中的统一货币。

但新铸的五铢钱含铅锡成分较高,成色比较低,而且重量仍然偏低,虽然其法定标准重量是每贯四斤二两,但实际每枚重量仅1.584铢,与“五铢”之称名实不符,铸钱利润偏高。于是私铸者见利竞起,采铜和锡铸钱,甚至磨刮钱边获取铜屑,用来铸造轻薄铜钱,史载“是时见用之钱皆须和以锡、铅,锡、铅既贱,求利者多,私铸之钱不可禁约”。

开皇年间对各王子有赐炉铸钱之法。开皇十年(590),许晋王杨广在扬州设五炉铸钱,十八年让汉王杨谅在并州设五炉。后来杨广又借口江南民间钱少,请在鄂州白纻山有铜矿处铸钱,遂又被许十炉。另外,蜀王杨秀也在益州设五炉铸钱。由于朝廷放弃了中央统一的铸币权,钱制又逐渐衰败,私铸之风日益猖獗。这些私铸者互相仿效,铸钱质量日低一日,变得越来越轻薄。面对钱质日益滥恶的状况,朝廷只得重祭旧招,又在京城和地方各州的市场上立榜置样钱,凡不合样的钱均不得入市交易,结果私铸稍有收敛。可是数年以后,私钱又卷土而来,流通用钱更加滥恶。于是政府又下诏私铸钱一律销毁化铜,作为官铸的铜材。当时京城中一旦发现有用私铸恶钱交易的,即送官府治罪,甚至有因此而丧命的。在这样严苛的刑律之下,私铸之风才逐渐平息。

炀帝上台后,政令弛乱,而“天下盗起”,私铸更甚,钱质也变得更加低劣,每千钱仅重二斤,后来又减到一斤,民间甚至剪铁片、裁皮糊纸以为钱,混杂在铜钱中使用。轻钱盛行,物价高涨,一斗米甚至卖到数百钱、千钱、三千钱,以至于亡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