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食品质量安全信息管理:理论与实证
13100100000029

第29章 企业实施HACCP 认证动因的实证分析(2)

(4)其他相关特征

企业的其他相关特征主要包括企业对HACCP 体系的了解程度和对其所可能取得效果的预期这两方面的内容。企业上下(既包括决策者,也包括员工)对HACCP 体系的原理和方法了解得愈深,对HACCP 体系所可能产生的效果愈认同,则企业愈有可能实施HACCP 体系。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所得出的结论代表的是当前我国食品生产企业的总体情况,但个别企业的情况可能并非如此,这主要与企业本身的个体性有关。从调查问卷中我们发现,个别私营企业尽管规模不大,技术力量也不强大,但企业建立和发展了HACCP 体系。这一事实表面上看与研究结论有所分歧,但对该类企业的进一步调查发现,该类企业的业务类型主要是外销型,企业行为决策时的关注点主要集中于产品的外销上,为符合目标国际市场的法规要求,建立和发展了HACCP 体系。因此,研究结论的有效性与企业分析的个性化并不违背。

另外,从相关性分析的结论,我们还可以看出,目前我国食品生产企业应用HACCP 体系的行为与决策者特征,如年龄、受教育程度、专业背景等相关性不显着,表明企业的HACCP 行为受企业决策者本身的客观因素影响较小;同时,企业对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的认知程度、企业经历食品安全风险和损失情况、企业从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食品安全需求所感受到的压力情况与企业行为的关联程度也较低,表明目前我国食品生产企业应用HACCP体系的行为受消费者影响的程度也较小,这与当前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导致消费者在市场上的影响力微弱、大多数企业对消费者重视程度低的现实相符合。

7.3.4影响企业应用HACCP 管理体系的动机分析

1.动机因素的提取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在对食品生产企业应用HACCP 体系行为分析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对促使行为产生的动力因素进行了提取和统计分析。动力因素的提取是在对部分已实施HACCP 体系和未实施HACCP 体系的食品生产企业进行访谈和查阅相关文献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同时参照英国学者Henson 和Holt对英国乳品工业应用HACCP 体系诱因进行研究的调查问卷,提取出了17个因素作为食品生产企业应用HACCP 体系的动力因素,并将其设计在调查问卷中,以量表的形式出现,让被调查企业判断每个动力因素对应用HACCP 体系的重要性程度,从“非常有关系(1)”到“毫无关系(5)”五量表中进行选择,对选择的结果,我们按次序将其编号进行统计分析。

2.动机因素的因子分析

为了更加深入理解食品生产企业应用HACCP 体系的影响因素,更好地对不同动机因素的作用进行研究,我们在问卷中各动机因素重要性得分的基础上,对动机因素进行了因子分析,分析结果如下:

显示了是否适宜作因子分析的KMO 测度和Bartlett 球形检验的结果。该表显示KMO 值为0.658,大于0.5,因此适宜作因子分析。

Bartlett 球形检验的卡方检验值的显着性概率是0.000,同样也说明是适宜作因子分析的。

根据旋转后的因子负载矩阵显示,因子分析后,原来的17个动机因素由5个因子代替,5个因子可代表原来17个动机因素的71%。因子1对吸引新顾客、维系老顾客、同行压力、开拓海外市场、目标市场的法律要求和领先同行的影响较大,反映的是企业作出实施HACCP 体系行为决策动力因素的市场竞争方面的影响情况,我们将这个因子命名为“竞争压力”。

因子2对企业行业协会推荐、道德准则要求和政府对HACCP 体系推广3个因素的影响较大,反映的是企业应用HACCP 体系动力因素的行业环境影响状况,故将其命名为“行业环境影响”。因子3对提高利润和降低产品风险的影响较大,在实际中反映的是企业对更高收益的要求,我们将其命名为“期望更高收益”。因子4对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和打造产品品牌的影响较大,反映的是企业实施HACCP 体系动力因素的内部效率需求,因此将其命名为“内部效率改善”。因子5对消费者需求的影响较大,反映的是企业在应用HACCP 体系决策时对目标市场的消费者的关注,因此仍将其命名为“满足消费者需求”。

3.旋转后的因子重要性程度分析

根据以上因子分析的结果,以及描述性统计分析中各动机因素的得分均值,我们进一步对旋转后各因子的得分情况进行计量,并对各因子的重要性程度进行分析。

4.主要结论

根据以上因子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目前我国食品生产企业应用HACCP 体系的行为动机主要来源于5个方面,即期望更高收益、内部效率改善、满足消费者需求、市场压力和行业环境影响。5个动机因素在对企业HACCP 行为的影响过程中并非是孤立存在的,相互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例如企业在对HACCP 体系进行决策时,出于对提高产品质量动机的考虑,实际上与考虑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动机也是一致的,同时还是应对竞争压力的表现。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企业在作相应决策时,往往会综合考虑这5个方面的因素,结合自身的关注点,最后作出自己的决策。此外,当前我国食品生产企业在作相应决策时对5类主要动机因素的关注程度也有所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对收益的关注程度最高,对行业环境影响行为的关注程度最低,然后依次为内部效率改善、满足消费者需求和竞争压力,这样的结果除考虑行业环境影响等因素,诸如行业协会推荐与道德责任的影响和国外企业情况大体一致外,其余动机因素的类型和重要性程度均与国外企业情况有所不同,这一状况是由我国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现状、目前食品消费市场的特点和食品生产企业自身情况等因素所决定的。总的来看,无论动机因素中的竞争压力、收益期望,还是改善内部效率、满足消费者需求,根本的因素还是落实在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上,企业在决策过程中更多考虑的是投入和收益,特别是收益的提高,一切以经济效益为中心,而对其他因素考虑都是围绕收益这个中心来进行的,这一情况符合我国改革发展阶段食品企业的现状。因此,5类动机因素中,期望更高收益是中心,竞争压力、内部效率改善、满足消费者需求和行业环境影响是对中心不同角度的表示。

7.4企业实施HACCP 认证的案例分析

7.4.1案例研究方法和资料收集

根据罗伯特.K.殷(2004)的观点,案例研究中最常见的证据包括6种:

文献、档案记录、访谈、直接观察、参与性观察和实物证据,他同时建议案例研究中要采用多种渠道进行数据收集以形成证据三角形或完整的证据链,从而增强证据之间的相互印证。Patton(1987)曾经探讨过评估中4种类型的证据三角形:一是不同证据来源构成的资料三角形;二是不同评估人员构成的研究者三角形;三是同一资料集合的不同维度构成的理论三角形;四是不同方法构成的方法论三角形。本案例研究侧重于形成资料证据三角形,所以采纳了4种证据来源,并使用了4种方法。

方法一:针对文献和档案记录的文献分析法

我们通过大量检索报纸和网页,查阅档案记录、文件以及浙江银河食品有限公司高层管理者的学位论文和有关会议的讲话记录来获取和案例分析相关的信息资料,并主要以此来印证访谈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方法二:运用访谈法收集数据信息

访谈法是本案例研究的主要信息数据收集方法。我们在案例资料的收集整理过程中,共访谈了50位浙江银河食品有限公司的管理人员,其中高层管理人员5人、中层管理人员30人、品质控制部管理人员5人、销售部人员5人。在访谈过程中,我们采用的是开放式的问答方式,并事先将访谈提纲发放给每个被访谈者进行准备,这样不仅有助于约束访谈主题范围,也有助于被访谈者表达的连续性和逻辑性,缩短访谈时间,提高访谈效率。此外,我们在访谈中进行连续的追问以更加深入地进行信息的挖掘,通过访谈我们掌握了较为丰富的一手资料。

方法三:使用直接观察了解实际状况

我们分两次对浙江银河食品有限公司的种植基地、生产场所进行了实地考察,一次考察了位于余杭区的原料种植基地,另一次考察了位于萧山区的生产场所。通过实地考察增强了对浙江银河食品有限公司实施HACCP体系状况的了解,从而从另一个角度对访谈资料进行验证。

方法四:通过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信息

2006年5月,我们组织了一次有关实施HACCP 体系的食品生产企业基本特征和行为动机因素的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了浙江银河食品有限公司的基本状况、食品安全管理意识以及实施HACCP 体系这一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行为的动因。这些数据进一步增强了我们结论的可靠性。

通过运用多种方法和多种证据来源可以有效消除研究过程中的“噪声”影响,减小作出结论的主观性和随意性,提高研究结论的信度和效度,以便更好地对以上调查得出的结论予以印证。

7.4.2浙江银河食品有限公司简介

浙江银河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于1984年,是专业生产速冻蔬菜、速冻调理食品的外向型食品加工企业。

公司总部位于风景秀丽的花木之乡——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新街镇。

公司占地83亩,建筑面积4.4万平方米,冷库容量为8000百万吨。现有5条现代化的速冻食品加工生产线,年生产能力达3万吨,年销售收入1亿元,年出口创汇1000万美元,是浙江省最大的速冻蔬菜出口企业之一,主要设备均从日本、瑞典等国进口。

浙江银河食品有限公司在20余年的发展过程中,进行了各项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工作,1991年获得了日本农林水产省注册“XSH”商标权,当年即成为浙江省允许肉制品出口日本的3家企业之一;1998 年10月,公司通过不懈努力,取得了欧洲食品安全认证委员会所颁发的EFSIS 安全认证;次年1月又通过中国认证监督委员会的ISO9002:1994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并于2003年2月进行了ISO9001:2000换版认证工作;值得一提的是,在2002年12月,该企业顺利通过了HACCP 体系认证,当年成为浙江,乃至全国范围内为数不多实施HACCP 体系的食品生产企业。一系列规范的管理体系的实施应用,使公司的质量管理水平得以大幅度提升,产品出口量激增,公司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呈不断增长的态势。历年来,公司曾多次荣获省、市级先进农业龙头企业称号,成为浙江食品行业名副其实的领军企业。

公司现拥有速冻蔬菜、速冻调理食品、保鲜蔬菜等3个系列50多个品种的产品,主要包括毛豆、茎椰菜、荷仁豆、马蹄、油菜花、青刀豆、菠菜、白花菜、莲藕、甜玉米、虾饺、粽子、小笼包、香菇塞肉、莲藕塞肉、叉烧肉、火腿等。

近几年来,在稳定生产原有产品的基础上,公司专门成立了新产品开发科,不断推出迎合国际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并致力于有机食品开发。产品主要出口日本、美国、英国、瑞典、加拿大、西班牙、澳大利亚、新加坡及我国台湾和香港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国际、国内市场具有良好的信誉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截至2003年,公司累计生产速冻食品10100吨,实现产值7900万元、出口创汇850万美元;仅2003年一年,公司共收购原料22000吨左右,收购金额达4000多万元,至2003年底,公司总资产达1.1亿元。

7.4.3影响银河食品有限公司实施HACCP 管理体系的因素研究浙江银河食品有限公司的前身是1984年成立的浙江省萧山市冷冻厂,属国有企业,1994至1995年间在兼并了杭州萧山区(当时为萧山市)的几家区属罐头和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基础上成立了浙江银河食品有限公司。随后公司进行了所有制改革,由一家香港公司出资入股,成为了合资企业,由港方公司进行管理,同年港方公司即委派汪中亭女士出任银河公司的董事长兼总经理,建立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企业制度,整个企业的思想观念焕然一新,浙江银河食品有限公司也走上了灵活经营、快速发展的道路。在对该企业的相关人员进行的访谈中,超过80%的员工认为,企业如今完善的食品安全管理意识和体系,特别是HACCP 体系的建立和发展与企业的股份制改革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引入密不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