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之要
人每天都要生活,生活不是有的吃、有的穿就算,也不是有钱赚、有人爱就好。生活不是那么简单,当吾人生到世间来,本能的第一个要求,就是平安,之后就要饮食。婴儿在摇篮里,或在母亲的怀抱中,感到无比安全,但他还是需要牛奶。及至长大后,要求赞美,要求鼓励。一旦入学读书之后,所要求的就更多了。
人在世间生活,要求很多,但最基本的莫如:
一、要过得欢喜。人间生活里最宝贵的东西,就是欢喜。假如一个人住在洋房别墅里,但是住得不欢喜;家中拥有万贯家财、千百亿存款,但生活过得不欢喜,人生有什么意义呢?有的人,遇到吃的,不欢喜,见到别人,也不欢喜,听人讲话,更不欢喜。这里不欢喜,那里也不欢喜,生活里没有欢喜,人间还有什么乐趣可言呢?反之,有一些人生活简朴、物质贫乏,但他生活得很欢喜。偶尔三五好友,相约海边山上,踏青郊游,无比惬意。平日生活里,饭食以外,一杯茶、一份报纸,无比满足。因为满足而产生的快乐、欢喜,胜过百万富翁。
二、要行得正派。人的生活范围,不是只在家中,也不能躲在象牙塔里,而要走上社会,交朋友、求职业,要和人际互动往来,建立许多关系。这时候,一个人的行为正派,就非常重要了。有的人只凭口才好,能言善道,但是花言巧语,没有正派的行为,日久也会被人拆穿,不容易获得他人的信赖。甚至,有的人为了利益,总想沾别人的光、占别人的便宜。能占则占、能骗则骗,如此纵使别人上当,也只有一次。一个行为不正派的人,在社会上往往被人讥为地痞流氓、无赖汉、伪君子;行骗欺人,到最后一个知心朋友都没有,岂不悲惨!所以,人生在世,宁可无钱无势,但不能不做一个正派的人。
三、要忍得自在。人在生活中,不可能样样顺利。身体上的病痛、气候上的寒热、物质上的缺乏、人情上的冷暖,在在都让自己的心湖不平,这就得靠自己的修养忍耐了。世间本来就没有十全十美,所谓“十全十美”,是要我们自己建设有力的世界,要靠忍的功夫来降伏一切。忍不是只有忍穷忍贫、忍饥忍苦,甚至还要忍气。忍气也还容易,更重要的是,要能忍名誉、福报、赞美、恭维,一切都能堪忍,才能自在。忍之一字,在我们的生活里,有巨大的功用,尽管世事变化,人间有善恶好坏,在我们“能忍”之下,也能到处没有风波,如果不起风波,还怕不能自在吗?
四、要活得平安。人生第四要,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要能活得平安。一个人即使享受荣华富贵,但是觉得不平安,生活也不会快乐。就如同金毗罗王子出家后,在享受解脱放下的自在快乐时,忍不住回忆起过去住在王宫里,吃的是珍馐美味,穿的是绫罗绸缎,住的是高墙皇宫,但是每天都怕别人陷害,吃饭睡觉都觉得不快乐。
人,生活得不平安,活着有什么意义呢?所谓“平日不做亏心事,夜半敲门心不惊”,只要我们不犯法,守着国家的法律,守着做人的道理,每日做好事、说好话、存好心,“三好”会带给我们平安,那就是人生最大的意义了。
生活之道
在人间不能没有生活,说到生活,人人都离不开柴米油盐酱醋茶等民生物需。除了基本的物质生活以外,有的人向往爱情,有的人重视名利,有的人追求权位,有的人爱好艺术,有的人虔心信仰等,不一而足。如何才是生活之道呢?试论如下:
一、物质的生活要淡泊。人在世间生活,首先要解决的就是物质生活,因为人要穿衣、吃饭、居住。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如果衣食不足,还谈什么道德仁义呢?但是物质生活也不能奢侈浪费,应该简朴节约为好。唐太宗得天下后,为了养民生息,不愿意浪费金钱,所住的宫殿乃是隋朝的旧居,正因为他的简朴爱民,才有后来的“贞观之治”。
二、精神的生活要升华。有了物质生活当然还不能满足,还需要精神生活,例如,要爱情,男婚女嫁;要读书,充实学问;要精神愉快,甚至要修养道德人格,要培养忍耐毅力等。物质生活解决了,精神生活升华了,人生基本的生活架构就算完成了。
三、艺术的生活要丰富。一般人有了物质与精神生活以后,进而还会追求艺术生活。所谓“艺术生活”,就是要美感、要气氛,例如绘画、雕刻、美术、音乐等,甚至自己的仪容、姿态,都要有美感。确实不错,艺术的生活能提升人的品质,能增进社会的文明,人间能多一些艺术,就增多一些真善美。
四、信仰的生活要超越。当物质、精神、艺术生活都拥有的时候,人不一定就都能满足,因为不管怎么样还是在人间。世间的有为法都是对待的,有善恶、美丑、苦乐、生死等,所以都在烦恼里流转。这时候,每个人都会想到,生命应该要超越时空、超越生死、超越一切的对待。因为觉得人生的价值应该要超越、要把生命安住在一个不生不灭的境界,所以进而会需要有信仰的生活。
五、独处的生活要用功。不管什么样的生活,人在世间常常会有独居的生活,例如晨起大家都还在睡觉,这时候做什么呢?又如夜晚睡觉前,一个人独处一室,又如何消磨时间呢?一个人独处时要会用功,例如禅坐、诵经、止观、念佛、礼拜等。如果独居的时候会用功,就会感到生活很丰富,内心很充实,自然觉得世出、世间都非常美好。
六、群居的生活要无我。人当然不能离群而独居,必定要过群体的生活。人的一生当中,除了父母、夫妻、子女以外,还有亲戚、朋友、同事、同胞等,必定时时会参与很多的群体活动,诸如宴客、开会、共事等。和群体共同生活时,最重要的是要能以“无我”之心来处众。能以无我来面对大众、以无念来对治妄念、以空见来包容一切,则生活何乐如之!
生活七巧
做人不能太过刻板、执著,不可以不知圆融、变通,否则在做人处事上会增加很多的困难、障碍,所以生活里要有智慧、巧妙。兹举“生活七巧”如下:
一、说话要有技巧。一句话能给人欢喜,一句话也能让人生气,就看说话者的技巧如何。有时候困难的事,经他一说,易如反掌;有时候容易的事,被他一讲,增加困难,所以说话要讲究技巧。不过,技巧也不是学得来的,技巧存乎一心,端看个人的运用之妙了。
二、做事要懂善巧。做事情,有时要一个人独力承担,有时候要众人共成,不管个人、众人,总要有善巧。某一个村庄,挑一担水都要经过“五里路”,大众嫌远,向国王陈情。国王即刻下令,把“五里路”改名“三里路”。大家一听,欣喜若狂,今后不需要再走“五里路”了,只需要“三里路”即可。可见领导者之善巧。
三、反应要能敏巧。反应要灵敏、快速,反应要像电光石火一般,刹那之间不容犹豫,如果反应迟钝、犹豫,接不上节拍,就会失去时机,就无法精准。属下跟随主管做事,如果反应敏巧,比较容易获得赏识。
四、思想要达智巧。人的思想要像活水泉源,要有智巧,才能通畅无阻。一件好事、一个好的策略,经过你的思考,反而引生诸多障碍、诸多困难,不能用智慧解决,反用愚痴阻止,这种做事方法非常不智。诸葛亮以草船向曹营借箭、张飞义释严颜,都是思想上的智巧。
五、读书要用心巧。读书要能活用,首先心要巧,读的道理才会活起来,心不巧,读死书、死背教条,不能活用,也是枉读诗书。
六、做人要够灵巧。做人先学做个优秀的秘书、助理、帮手,只要灵巧,受主管赏识,将来自己身为主管,在做人方面的经验丰富,应对又很灵巧,则前途发展,不为难也。
七、凡事要会活巧。一切事是死的,法也是死的,但人是活的,所以活人做事,不管用什么方法,要让方法能活用,所谓“智人做难事,难事也好做;愚人做易事,易事也变难”。所以事没有难易,端看人是否能灵活应用。
上述“生活七巧”,所谓“巧”者,其实就是能随机应变、识得大体,如《大乘起信论》说:“不变随缘。”做人做事,如果能有不变的原则,又有随缘的方便,就是一个懂得灵巧的人了。
四和
二〇〇八年佛光山春节平安灯法会,以“子德芬芳,众缘和谐”为主题,希望从人们心灵的净化与提升,进而带来世界和平、社会和谐、人民和好、心灵和悦。
所谓“以和为贵”,能有和平、和谐、和好、和悦等四和,那么世间就会更加富贵了。但是“和”并不是要大家“和稀泥”地混杂在一起,真正的“和”是和而不流、和而尊重、和而分工、和而融洽。
例如,一桌饭菜,不管酸甜苦辣,各种味道只要调和得宜就很好吃;一件衣服,管它红黄蓝白,各种颜色只要搭配协调就会好看;一个乐队,不管中西各种乐器合奏,只要音阶和谐就很动听;一支舞蹈,参与的舞者有的用手、有的用脚,尽管肢体语言不同,只要能表现一个主题,就是美丽。
释迦牟尼佛创立佛教僧团,僧侣称为“和合众”,所谓“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戒和同遵、见和同解、利和同均”,因为“和”,才有僧团的存在。
六和当中,有的重视“理和”,有的重视“事和”,不管“理和”或“事和”,总之,“和”才能同体共生、才能共同存在。“和”的重要,仅就“四和”略述如下:
一、世界要和平。世界上,国与国战争、种族与种族战争,甚至宗教、经济都有宗教、经济的战争。战争不但摧毁建设、破坏文明、斩断历史,尤其生灵涂炭,更是人类的浩劫。世界就因为有不少野心家,不顾生命的宝贵、文化的重要,发动一场场战争,大伤世界的元气,这些损伤世界的刽子手,就是和平的破坏者。
二、社会要和谐。因为中国众多的人口,不断产生纷争,让社会各阶层饱受苦难。假如现在能倡导社会和谐,这就是中国人的觉醒。唯有社会和谐,士农工商才能相互尊重、相互帮助、相互提携、相互动员,尤其各种族、各宗教,不分男女老少,所有中国人民一致起来,才能向欢喜快乐的世界挺进、向五湖四海迈进。过去孙中山先生倡导“以平等待我之民族”,今后我们要以“和谐”来和世界交流。
三、人民要和好。每一个国家,都是“以民立国”,人民和好,社会才能和谐,国家才能强盛。人民不和好,都是由于教育不够。人民要和好,必得加强道德教育,提升宗教信仰。人与人之间,对同胞朋友要尊重,对社会国家要有贡献,大家友爱、互信,好像一个大家庭,所有成员要共创美好的和乐家庭。
四、心灵要和悦。讲到世界和平、社会和谐、人民和好,最重要的,需要心灵和悦。人是世界的主人,心是人的主宰,我们心灵的主人要能清净、真诚、坦白,什么东西都能与大家分享。世界不是一个人的,世界是共有的,我们心灵里能拥有他人、拥有社会、拥有佛法,如《法华经》说:“佛法在恭敬中求。”我们心存恭敬,心灵和悦,还怕世界不能和平、不能得救吗?
不要复杂
世间万事,有的“单纯”,有的复杂,单纯的比较容易处理,复杂的处理起来就棘手多了。所谓复杂的,例如,风雨交加就是自然界的复杂,冷热无常就是气候的复杂。当然,复杂不是完全不好,色彩缤纷就是复杂,多种语言也是复杂,但是有时候多种色彩,更加美丽;会讲多种语言,更加方便。只是一般讲,凡事还是简单化,不要太复杂为好。例如:
一、感情不要复杂。家庭里的成员,虽然讲究感情和睦,但仍注重男女有别、长幼有序的伦理。时下的社会,两性的交往太过复杂,处理起来备感困难,不如愈单纯愈好。
二、工作不要复杂。古代工人建房屋,从砌砖盖瓦、木工油漆、门窗地板,一概都由一人负责。现在的社会,讲究分工,板模工人、扎铁工人、土木工人、水电工人,甚至管线安装、室内装潢等,各有所司、各有专业,不会复杂,因为愈是单纯的工作,愈能精细。现代人不时兴“样样皆通,样样稀松”,而是重视专业,每个人只要配合大家,把自己负责的一件事做好,就是完成任务。
三、程序不要复杂。现代人做事,很讲究程序,开会有开会的程序,教学有教学的程序,工程有工程的程序,宴会有宴会的程序,甚至写一篇文章,组织、架构、论述都要讲究程序。做一道菜,油盐作料,哪样先、哪样后,也有程序。你不依程序,或者没有程序、乱了程序,凡事都会复杂,事情一旦复杂化,就难以有圆满的结果。
四、人事不要复杂。世间无论什么事,都以人为主,人事布局,资源不能重复,否则就是浪费。不过,也不能分工不清,工作分配不清,就会混乱。在人间,管钱、管事,都算容易,因为金钱和事物都不会讲话,但是管人很难,因为人有自己的意见、看法,只要他稍感不平,就会有反应。因此,人事的升迁、赏罚,彼此间的关联,都不要太复杂,才能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