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氏知道月满则亏的道理,时时懂得谦让之礼。不让自己处在风口浪尖,给自己留下余地。这样就不会招致祸害,更不会在关键时刻进退维谷,无法抽身。同时,长孙氏不仅严格要求自己,对哥哥也是修律甚严。这样不仅保全了自己,更赢得了天下人的尊重,体现了长孙氏深富智慧的为人处世之道。
想要自保,想要说服别人,就要学会迂回战术,只有这样,我们说出的话语才会有力度,才会直指人心。
一次,在费城举行宪法会议,会议中分为赞成派和反对派,讨论非常激烈。
就在会议谈判即将破裂的时候,持赞成意见的富兰克林适时地站了出来,他不慌不忙地对人们说:“事实上,我对这个宪法也并非完全赞成。”富兰克林此话一出,会议纷乱的场面立即停止了,反对派人士都用怀疑的眼光看着富兰克林。富兰克林停了一会儿,继续说道: “对这个宪法,我并没有信心,出席本会议的各位代表,也许对于细则还有些异议,不瞒各位,我此时也和你们一样,对这个宪法是否正确抱有怀疑的态度,我就是在这种心境下来签署宪法的……”经他这么一说,反对派激动和不信任的态度终于平静下来,他们反而想让时间来验证一下它是否正确。这样,美国的宪法最后终于顺利通过了。
对同一件事情,如果你一味地强调好的一面,那对方就会对你所说的话,存有不信任的潜在心理。此时不妨采用人类潜在心理的“别扭心态”,采取以退为进的方法来获得对方的信任。上面讲到的富兰克林就是利用了这个技巧,先说了一些对自己不利的话,反而使对方产生了信任感,再顺势达到自己的目的。
除了在劝说别人的时候我们可以使用以退为进的语言策略,我们在与人合作时也可以使用这一手段。在与他人合作时,为了达到目的,最好的办法就是退一步,先在心理上满足对方。以退为进,巧获他人赞同,这样会比较容易达到办事的效果。
生活中,我们常常见到这样一种人:他们在与人商谈时,一上来就攻势凌厉、咄咄逼人,拿出一副压倒一切的气概。这样,对方一般不会买账,即使口头上说“服”,心里还是不服气,所以,以退为进的办法还是比较可用的。“退”是策略,“进”才是目的。
凡事退一步,生命不退步。“处世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根本。”凡事均有长有短、有阴有阳、有圆有缺、有利有弊、有胜有败,更何况是千变万化的人生!成功通常皆是成于最有耐心、耐力、耐烦者,即最能忍耐、最有耐心的人,是比较容易成功的人。
以退为进,是最高超的说话艺术。一个人会做事,不如会做人。当然,最好是又懂做事,又懂做人,那好事通常都自做了;而要是只会做人,不会做事,那往往就是干不好事。办一件事,往往要通过许多人,不通过人便不能成事,人事是所有事情中最难办的事。有时候,想办成一件事,得要迂回曲折,得要以退为进。做人同做事一样,有时候也是要以退为进的,退却是为了更好地前进。
随机应变,化尴尬为精彩
古话说得好:“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人生没有什么事是一帆风顺的,随时都有突发事件光临。人生每时每刻都是现场直播,我们要做的就是学会调整心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随时保持警觉性,当问题发生时,我们才能尽全力去解决。
人生不是一成不变的,这就需要我们每时每刻都要有危机意识,只有这样,当危机发生的时候,我们才能全力做好自己,不让自己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如果我们没有准备,只会满头大汗,手足无措,这样我们只会被突发事件所左右,无法展现自己口才的魅力。
尤其是一些演讲者,在演讲过程中,每时每刻都要面对突然而来的意外情况,这就要求演讲者一定要有心理准备,做到处变不惊、应变自如,用这种方法使自己摆脱困境,避免尴尬的场面出现。例如,当遇到“撞车”现象时,你就应当及时调整演讲稿,使自己的观点略加变化,更加新颖。如果有人引用同样的名言或事例,或如前面提到的相同的语句,就应尽快换一个或是舍弃不用,以避免雷同,影响听众对自己的看法。
小丁是一名中文系大学生,参加了学校举办的演讲大赛。这次演讲,主题是歌颂祖国大好河山。小丁讲稿的开篇第一句话,引用了歌曲《大中国》中的一句“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
然而,等比赛开始时,小丁却被突发状况打得措手不及。原来,在他前面的一位演讲者,竟然也用了同样的语言!
一下子,在后台的小丁满头是汗,不知怎样是好。如果临时改词,和下面的内容衔接不上,时间又很短,一时间又难以想出什么别的词来,这可怎么办呢?
容不得小丁多想,已经轮到他上台了。这时,他灵机一动,想出了对策。他从容地走上台,开始了自己的演讲:“前面的那位同学刚才提到了一首歌,歌中唱道,‘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
接下来的演讲内容,小丁发挥得非常出色,赢得了阵阵掌声,最后取得了演讲比赛的冠军!而评委们在点评时,也做出了这样的评论:“与其他同学相比,丁同学没有照本宣科,不是一味地依照演讲稿,而是加入了临场发挥的成分。就这一点来看,他的演讲是非常成功的!”
小丁听完点评,畅快地吐了口气。他很庆幸,自己的随机应变,帮了自己很大的忙!
小丁的方法,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保持冷静,巧妙利用上一位演讲者的语句,这就能让你摆脱尴尬。演讲不同于平常聊天,我们调整的速度一定要快,尽量做到一句话解决问题,否则,“吭哧吭哧”地解释,只会让听众感到反感。观众的冷漠与不满,就预示着你演讲的失败。
不仅是“撞车”,演讲中的突发事件还有很多,例如忘词,这是不少初次登演讲台的人经常犯的错误。的确,演讲者要面对成百上千的听众,紧张在所难免,一看到台下的听众就开始冒汗,说起话来声音发颤。紧张造成的一个常见的结果就是忘词,讲着讲着,就把下面的词给忘了,感觉词儿好像就在嘴边儿上,却说什么也想不起来。
面对这样的情形,很多演讲者往往都表现出了“短路”,愣在原地不知如何是好,更有甚者抓耳挠腮、不知所措。
其实,忘词是演讲中非常正常的事情,即使那些演讲专家,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但是,他们却懂得如何巧妙应对。首先不要太急,稳住心神,更不能有抓耳挠腮等有损风度的小动作。
接下来,你就要开动脑筋,继续讲述自己的话题,说得通俗一点儿就是往下“编词儿”。一般说来,忘了台词在台上很难想起来,所以只能另择词汇,顺着你的意思把它接下去,直到你记起下面的词来。例如,当你要讲述见习工作经验时,你却忘了要说什么,这时候就不妨“编造”:“实习期间,我获得了很多收获,这不仅有工作上的,更有‘人情’上的。”这样一句过渡,你就能想起原本的演讲内容,远比呆呆地愣在台上要好许多。
演讲台上的突发情况还有很多,这都要求我们沉着冷静,用一句话摆脱尴尬。对于一些大会场,例如学校礼堂、全市表彰大会,由于听众较多,所以很有可能出现混乱的局面。这个时候,演讲者一定要善于以特殊的方式吸引听众的注意力,使会场平静下来。
北京某大学正在举行演讲比赛,但是头几位上场的同学,却都有这样或那样的失误,结果让听众听得很乏味,打不起兴致,在台下交头接耳地议论。甚至,一些同学还起身离开,一时间场面十分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