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音刚落,底下一片哄然。许多人跃跃欲试,但却没有一个人能够把椭圆形的鸡蛋立在桌子上。
终于,有人生气地发话了:“别再愚弄我们了!大家立不起来,你也不能!”
这时,只见哥伦布拿起鸡蛋向桌子上轻轻一磕,鸡蛋的大头就凹了下去——哥伦布就这样从容地把鸡蛋立在了桌子上。
看到眼前的这一幕,所有人惊呆并沉默了两秒钟。继而引发了一阵更大的骚乱:“这也太简单了,谁不会呀!”大家嚷嚷道。
“是的,这方法的确很简单,可是我说过了,这仅仅只是一个小游戏而已。”哥伦布笑着说,“但问题是,在这之前,你们为什么都没有想到过这个方法呢?”
看起来简单的东西,其实,隐藏在其背后的却是锲而不舍的努力。很多人往往羡慕别人的成功,认为对方的成功是很简单的,是自己也可以做到的,但是事实却恰好相反,简单的背后却隐藏着我们所不知晓的大文章。
简单是一种生活,更是一种幸福,不要过于艳羡或是忌妒别人的成功,我们只有认真做好自己,才能让自己的成功变得更有韵味。我们不应该太过在意别人的看法,我们要相信,自己做的才是最好的,简简单单的东西未必会是错的,未必就是不好的。简单的话语往往会有直指人心的力量,而这样的力量则可以震慑住众人。
说话之道就在于此,如果我们早早说话,就会错过机会,也许一句简单干练的话语就会为我们赢得一次宝贵的机会。好好把握每一次说话的机会,不要拖泥带水,这样,成功才会离我们更近一步。
人生都道聪明好,难得糊涂方为真
人生中有太多的机遇,我们不懂得把握,但越是如此,就越需要我们学会圆滑处世。每天奔走辛劳,既要照顾到上级,又要体贴下属;既要对得起父母,又要照顾到孩子。不管到哪里,我们都要殚精竭虑,为的就是能够做到尽善尽美。
不管是生活还是工作,所有的事情都是属于我们自己的,多数时候,我们会因为事情过多而忙碌,这时,我们与其事事明察,不如糊涂一些,让自己少一些痛苦,多一些快乐。人生最重要的就是舍弃,一味地奔走,只会让我们错过人世间的美景。真正大智者往往选择用“装糊涂”替代“装聪明”。纷繁变幻中,透彻于世事人性,以四两之轻拨动千斤之重。
难得糊涂,就是放弃繁杂,淡然视之,这样,我们才能收集到人生更多快乐有益之事。不管我们和谁交流,做什么事,都应该抱着一种难得糊涂的心态,简化繁乱、淡化得失,那么自然就会心安神定、波澜不惊。
三国时期,魏国正始帝曹芳登基,司马懿和宗室曹爽同为顾命大臣,辅佐曹芳。曹芳年纪很小,经验阅历不多,因此许多事情都是交给经验丰富、智谋过人的司马懿去处理。
大学士何晏和曹爽想要夺回司马懿的兵权,就主动找幼主曹芳去游说。曹爽前去拜见曹芳,说司马懿劳苦功高,应该加封他为太傅。这么说表面上是加封司马懿,其实是要让司马懿交出兵权。曹芳年幼,没什么主见,就听了曹爽的话,封司马懿为太傅。
司马懿听说之后大吃一惊,只能等待曹爽犯错。没过多久,李胜升任为青州刺史,特地前来向曹爽辞行。曹爽计上心来,让他去太傅府辞行之时,趁机观察司马懿的情况。
司马懿问询后,深知李胜哪里是来辞行,分明是曹爽派他前来探听虚实。于是便佯装出一副病入膏肓的样子。等李胜来到司马府上,司马懿正形容枯槁地在床上躺着,要靠两个丫头搀扶着才勉强站立起来。李胜告诉他说:“我就要到青州上任了,特地来向您辞行!”
司马懿说话含混不清:“并州靠近匈奴,一定要好好防备啊!”
李胜纠正说:“是青州,不是并州!”
司马懿又说:“你从并州来?”
李胜再次纠正道:“是山东青州。”
司马懿依然装作愚钝,哈哈大笑道:“你刚刚从并州回来?”最后,李胜无奈之下只好取来纸笔,才跟他说明白了。
司马懿看了好大一会儿才说:“原来是青州,看我病得耳聋眼花了。请刺史一路保重!”说罢,司马懿用手指了指自己的嘴巴,丫头就立即端着汤水奉上。只见司马懿俯下身去想要喝汤,一不小心,汤水就洒了他一身。
司马懿不禁感伤,请求李胜道:“我年老体衰,怕是活不长了。我的两个儿子还要靠曹大将军多多照顾,请李刺史在曹将军面前替我多美言几句吧!”司马懿说完,指了指自己的两个儿子。
李胜刚一离开,司马懿马上披衣起身,和刚才判若两人。他告诉自己的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说:“李胜回去后,定会向曹爽报告我的情况。这样曹爽就不会再疑心我了,如果曹爽下次再出去打猎的话,我们就可以动手了。”
李胜回到曹爽府上,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汇报给了曹爽。曹爽听了非常高兴:“这个老家伙一死,我就再也没有后顾之忧了。”几天之后,他就带上魏主曹芳,率领御林军,借口祭祖出城打猎去了。
司马懿一看机会来了,马上带着两个儿子和一部分忠于他的士兵直闯宫中,逼迫郭太后下达懿旨,说曹爽奸佞乱国,要撤职查办。太后被逼无奈,只好屈从。
接着,司马懿一鼓作气攻占了城中的兵营,关闭了城门。曹爽接到郭太后懿旨之后,本来能以大将军的军印讨伐司马懿。但是他性格懦弱,全然不顾手下的劝说,反而听信了司马懿的劝降,将大将军印交了出去。
自此,司马氏便成了魏国真正意义上的执政者,为后来统一三国,建立西晋打下了基础。
糊涂是一时的假装,并不是指我们真正的糊涂,而是我们暂时示人以弱,为了将来的强势崛起积蓄力量。示人以愚是因为我们心中有更大的梦想,而选择的暂时求全策略,为的是谋图更大的发展。
人生在世,又岂能时时顺心、事事如意?如此,做人就不应处处斤斤计较,精明计算;该糊涂的时候就不要顾及自己的面子、学识、权势,而一定要糊涂。放下复杂的构思,拾起简单的方式,才可不为烦恼所扰,不为人事所累。而这样,我们才能在保全自己的基础上,取得更大的发展。
与人交往时,糊涂有时是润滑剂,适当的糊涂可以让我们产生一种亲和力,让我们说出的话语变得更有张力。
一位有大智慧的人自感年老体衰,决定从自己门下的两个得意弟子中选出一个衣钵传人。而师父对两个徒弟的考核也很简单:各自出门去捡一片最完美的树叶,谁找到了谁就可以继承遗志。
两个徒弟听到师父的题目后,没有多想就领命而去,各自奔走。
没过多久,大徒弟拿着一片非常普通的树叶回来了。这片叶子看上去没有任何特别之处,更谈不上所谓的完美。
而后,又过了很长时间,小徒弟才回来。他两手空空,非常沮丧地对师傅说:“我看到外面有许多的叶子,但是按照您的要求,我看到这片叶子不如那片叶子好看,那片叶子又不如下一个完美;挑来挑去,我怎么也找不出一片最完美的树叶。”
师父拿着大徒弟带回来的叶子,颇有深意地对他说:“这片树叶虽然并不完美,但是它已经是我看到最完美的树叶,因为我已经从你的身上看到了我所需要的东西。”
结果不言自明,大徒弟得到了师父的真传。对此,两个弟子的师父进一步向他们解释说:“其实,世界上本来就没有绝对的完美。如果事物都完美了,又哪里还有喜怒哀乐,又哪里会有百态万千?我们每天的修行也就没有意义了。修行的目的就是为了去除心中的杂念,让自己的心境尽量达到完美。”
人世间本来就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我们既然无法让所有人都满意,就应该在该糊涂的时候糊涂,不要总是钻牛角尖,钻牛角尖只会让我们走进死胡同。
人活一世,没有所谓的完美,而我们立世做人,也不可能时时拔高显精。对于那些不可能达到的程度,我们完全可以糊涂一下,退而求其次。只要心中不再自我纠缠,那么我们的人生就会变得相对“完美”,那些人生中不可避免的瑕疵,也会在糊涂的感觉中变得不再那么难以忍受。
王安石曾在《游褒禅山记》中说:“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宋代禅宗大师行思曾经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然是山,看水仍然是水。”
参禅悟道如此,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糊涂是一种生活艺术,更是一种境界,只有历尽沧桑,才能感受到糊涂的真正价值。
看破红尘便是仙,无为中道是有为。说话之道就是如此,暂避锋芒,迂回作战,示人以弱才能胜之以强。说话之道的精髓就在于此,收敛锋芒,低调处世,我们才能看得更透彻,看得透彻了,自然会说得透彻了。
打动人心的话语
我们一生中会遇到无数的人,有同路的,也有陌路的,这就需要我们学会分析,哪些人是我们所需要的,然后,把自己的心思放到这些人身上,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简化关系之后,让身边重要的朋友变得更加重要。
如果我们不去选择朋友,而是任由其“生长”的话,只会让朋友变得越多,多了之后就会变得杂乱。这就好比一棵正在生长的树,如果我们不经常给树修剪枝杈,只会导致树的生长激素无法分泌,这样一来,我们身边的人就会变得杂乱繁多。我们只有及时修整,才能简化身边的人,朋友关系简单了,我们的人生就会变得美好了。
一天,一个营长对值班军官说:“明晚大约8点钟左右,哈雷彗星将可能出现在这一地区,这种彗星每隔76年才会出现一次。命令所有士兵着野战服在操场上集合,我将向他们解释这一罕见的现象。如果下雨的话,就在礼堂里集合,我将为他们放映一部有关彗星的影片。”
于是,值班军官将命令传达给连长:根据营长命令,明晚8点哈雷彗星将在操场上空出现。如果下雨的话,就让士兵们穿着野战服前往礼堂,这个十分罕见的现象将在那里出现。
接着,连长传达给排长:根据营长命令,明晚8点,不同凡响的哈雷彗星将身穿野战服出现在礼堂,如果操场上下雨的话,营长会下达另一个命令,这种命令每隔76年才会出现一次。
排长传达给班长:明晚8点,营长将带着哈雷彗星在礼堂中出现,这是每隔76年才会有的事。如果下雨的话,营长将命令哈雷彗星穿上野战服到操场上去。
班长传达给士兵:在明晚8点下雨的时候,76岁的著名的哈雷将军将在营长的陪同下身穿野战服开着那辆“彗星”牌汽车经过操场然后前往礼堂。
不要以为这只是一个笑话,其实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经常会出现这种误会,而误会的起因就是中间的传话筒太多了。
在与人交往中,我们要分清主次,找到交往的侧重点,只有这样,才能让一切变得简单而明了,这样的朋友交往更能为我们的未来铺平道路。
职场中就更是如此了,在一个企业或团队中,人事的复杂是工作积极性降低的主要原因。即使对工作是热爱而充满动力的,但过于烦琐的人事关系也会冲淡员工的积极性。而对事不对人的管理,就是要避免诸如同事间的猜忌或排挤、上下级之间的摩擦与怀疑等现象的出现。在这样的氛围中,内部成员之间都可以进退自如,通力协作,进而以简明的往来创造出高效的团队。
换一个灯泡需要多少人?
这样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在一本《谁来买单——走进经济学聊天室》的畅销书中被明确地提出。进而,作者杜仲明分析道:如果灯泡坏了的时候,只有儿子一个人在家,那么问题自然很简单:他找一个灯泡换上就可以了;但如果这时妈妈和儿子同时在家,那么换一个灯泡就需要两个人:儿子在椅子上安灯泡,妈妈在下面扶椅子;如果灯泡坏了,恰好爸爸、妈妈和儿子同时在家,那么,儿子在上面安灯泡,妈妈在下面扶椅子,爸爸在边上给儿子递灯泡;如果灯泡坏了,爸爸、妈妈、儿子和女儿同时在家……这是一个没有止境的结果。
灯泡安好后,随之又产生了新的问题:由于灯泡是大家共用的,谁也不会像在乎私人物品一样去关心它的费用。家里常常出现长明灯现象,电费居高不下。
作为一家之主的爸爸,组织召开家庭会议,大家选大儿子负责灯泡的开关管理,当月的费用马上降了下来。但是大家纷纷对大儿子有意见,认为他不公平,他儿子写作业和他老婆上厕所的时候,他就允许开灯;别人有事的时候,他就百般找借口不许开灯。每次为了开灯,还要给他买烟、买糖……
为此,爸爸组织了无数次家庭会议,专门设置了监督员,负责监督开关管理人员。开关管理人员开始由18岁以上的家庭成员轮流担任,还选举了家庭电灯电费管理小组,同时根据家庭的实际情况,制定用灯管理制度,制定每月电费控制指标……这件事情总算是暂时消停下来。
换灯泡虽然是一件小事,但是如果我们不能分配好每个人的工作,也会把这件事搞砸。简化关系,不仅是对事情本身负责,更是对自己负责的一种表现。只有分清关系中的轻重,我们才能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
不要因为一些事就把一个人否定了,简化关系就是要求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找到和我们同行的人,然后用自己的真诚打动他们,这样,我们才能和同路人一起,创造出美好的明天。
舍弃复杂,是让我们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们一生中会遇到很多人,但是真正能跟我们有关系,能够走得长远的人却少之又少,这就需要我们简化关系。简化的关系,再配上简单的话语,才能打动人心,才能得到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