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希利尔讲艺术史
13061200000071

第71章 黑暗中的光亮

盛极必衰,一度辉煌至极的罗马帝国,差不多征服了整个欧洲,并创立了伟大的欧洲文明。而后,罗马人缔造的这个巨大帝国就分崩离析了。

罗马帝国的衰亡开始于东西部之间的分裂。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成了东西两个帝国,君士坦丁堡成了东罗马帝国的首都,而罗马则成为西罗马帝国的首都,随之也出现了两个帝王。

但这种局面也并没有持续很久,北部的日耳曼民族开始南侵,这些北方民族比较原始,从没学过读书写字。日耳曼人先后占领了现在的法国、西班牙和意大利,最终攻陷了罗马城,结束了欧洲历史上古罗马帝国的辉煌时期。真难以想象日耳曼人进入罗马城时,看着那些雄伟的宫殿、剧院、庙宇和纪念碑时,是如何地眼花缭乱。

日耳曼人文化比较落后,但是作战却十分勇猛。他们最终也成了基督教徒,并学会了他们各个定居地的语言。罗马帝国时期各个地区曾经都讲同一种语言——拉丁语。进入日耳曼人统治时期,欧洲各地的语言开始变得各自为政。法国人、西班牙人、意大利人都开始讲自己民族的语言。没多久,各地区之间的语言就不再互通了。

当时的西班牙、法国和意大利还没有成为独立的国家。战争一直在继续,各个部落、各个城市之间相互残杀,把古老的文明全部破坏了,与文明有关的事物也都陷入了黑暗的深渊,古罗马人的生活方式也完全被抛弃了。

战火不断,人们当然没有时间和精力来修造建筑,甚至几乎都忘记了建筑是怎么一回事,人们只是使用以前建好的矩形会堂,几乎没有新建任何建筑。公元500年至1000年间,局势非常恶劣,所以人们将这一时期称为“黑暗时代”。

尽管整个欧洲都陷入黑暗之中,但从黑暗中,人们还是看见了一丝光亮。其中第一个给欧洲带来光明希望的就是查理曼大帝。查理曼大帝是日耳曼人,从来没受过教育,但是查理曼大帝十分聪明好学,后来,查理曼成为法国国王,但他并不满足,直到先后把德国和意大利也纳入了自己的版图。

查理曼大帝鼓励修造建筑。他招贤纳士,把有才华的人都招揽到自己的朝廷。在查理曼的支持下,自古罗马帝国灭亡以来惨淡的建筑业再次出现生机。公元800年,查理曼成为新罗马帝国大帝。

黑暗中另一道希望之光,是基督教的修道士们保持的。修道士们认为,只要他们辛勤劳作,远离外界的战火,就能过上好日子。

于是,这些修道士们就在修道院里辛勤劳作,种粱种菜、修造教堂、开办学校、绘画、编写史册,还帮助那些上门求助的贫困者和病人。今天对于我们来说,他们最大的贡献就是保存研究古罗马著作。正是因为这些修士们的付出,当今的人们才能对古罗马人的文化文明知道这么多。

修道院一般都建在教堂附近的地方,人们把这种教堂称为“僧院”。僧院的一边有个庭院,从僧院出来穿过庭院就到了餐厅。

庭院各端各有一条通道,连接僧院和餐厅,它们之间有一排石柱矗立在庭院的一边。每一条通道就如一条长廊,我们把这种通道称为回廊。

回廊中的石柱与古希腊或古罗马时期的石柱不同,既不是多立克式立柱、爱奥尼亚式或科林斯式立柱,又不是托斯卡纳式立柱和复合式立柱,而是各式各样,千姿百态,就算是同一个回廊中的柱子也不尽相同。

有的柱式像螺丝钉的螺纹,有的柱身上布满横竖交错的线条。许多回廊中的石柱都是成双成对、一组一组的,因此叫作“组合柱”。这种石柱跟我们前面提到的石柱很不相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