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慢下来,把日子过成诗
13033300000056

第56章 随风随缘,顺其自然

鸟来挥衣自语,客至汲泉烹茶——慢下来,把琐事酿成诗“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我们很容易在纷繁的琐事中迷失了方向,找不到幸福究竟藏在迷宫的哪条路上。其实,只要多一点欣赏,少一点忧虑;多一点平淡,少一点纠结,就能够在生活中寻找到“鸟来挥衣自语,客至汲泉烹茶”的幸福和美好。

若能一切随他去,

便是世间自在人。

有一位很有名望的禅师住在远离闹市的寺院里,很多人慕名前来拜访,想要聆听他充满智慧的言语,其中不乏当朝的权贵人物。一日,几个大臣相约拜见禅师,一行人在山中泉水旁谈天,有位大臣向禅师请教万事万物的道理。

当时正是初秋,山里的树木半黄不黄,禅师指着一棵树问:“你们说,这树是枯萎的好,还是繁茂的好?”

“当然是繁茂的好!”有人说。禅师却说:“繁茂的东西免不了枯萎。”

“我觉得枯萎的好。”又有人说。禅师说:“枯萎的也会成为过去。”

“到底什么才是最好的?请大师指点。”几位大臣同时作揖。禅师说:“繁茂的就让它繁茂,枯萎的就随它枯萎,这就是最好的。”

繁茂也好,枯萎也罢,大自然的一切均遵循四季规律,对于树木来说,春天抽枝,夏天繁茂,秋日结果落叶,冬日休养生息以待来年,这种轮回型的一生一息是最合理、最自然,也是最好的生存方式。如果放进暖棚里春冬不息地茂密着,恐怕树木也会觉得疲惫,观者也会觉得太过刻意。唯有自然的,才是最好的。

人生也是如此。人的悲欢离合就像月的阴晴圆缺,非人力所能改变。生老病死伴随着一个人的生命,所有人都会为它们苦恼,所有人都逃不过它们的束缚,这就是生命的本质。一个遵循自然规律的人,幼时嬉戏,壮时立业,老来颐养天年,这就是生命的最佳状态。唯有遵循这种自然规律,才能让身心达到和谐,领略每个年龄段的乐趣,这样的生命才能称为享受。

与人相处也应自然,人与人之间有冥冥中的缘分,否则如何解释茫茫人海你遇到的是这一个人、这一些人?当缘分来了,纵然相隔千山万水也躲不掉;缘分去了,纵然只有一街之隔也会老死不相往来。在拥有的时候珍惜,在远去的时候珍重,领会到这种自然,不强求改变,这就是豁达。豁达的人不强求,他们知道万物的缘起,也知道生命的归宿,比起无尽的宇宙,人的存在太过渺小,如沧海一粟。世界上的一切都应顺其自然,每个人也要效法自然,这就是禅心。

山里有一户贫苦人家。这一天,母亲给儿子一个碗,吩咐他去山那边的集市买一碗油。儿子装了满满一碗,小心翼翼地往家里端,可惜他越是小心,越是容易出错。在村口,他被脚下的石头绊了一跤,不但油洒了,碗也摔碎了。

孩子被母亲骂了一顿,母亲又给他一个碗说:“再去打一碗,这一次别再打碎了!”孩子刚要走,母亲又说,“打半碗就行,回来的时候不用太小心,该玩就玩,该说话就说话。”

孩子按照母亲的吩咐打了半碗油。回来的时候,他像往常一样左看看、右看看,没有留意手中的碗。这一次,他平平安安地回到家。母亲说:“越是过分在意,越容易出错,保持平常状态,才是最好的状态。”

一碗油洒了出去,就算再可惜、再抱怨也不能让它回来,与其白白生气,不如下次更加小心,用更好的方法;凡事太过小心翼翼,难免因为太过精细而产生疏漏,只有保持最平常的状态,错误才能最少。所以要保持一份轻松平和的心态,这就是顺其自然。

为人处世也应顺其自然。一时有了不如意,不必垂头丧气,因为人生都有低谷,耐得住就能走到高潮;一时遭人怨恨,也不必非要解释,日久见人心,他人总会知道你的真诚。有些人的一生都在追求不属于自己的东西,直到老死才明白什么也不属于自己,能够掌握的只有生命本身。可那些与年龄、感情、兴趣有关的欢乐早就被他们抛弃,再想追回已是无能为力,徒留感叹和悔恨,倒不如一开始就知道什么最重要,在该珍惜的时候珍惜,好过日后后悔。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自然的法则残酷却真实,你愿意接受它,它便不会亏待你,你总是违逆它,便是在为难自己。人如果能够顺其自然地生活,就不会在意那些终将成为过眼烟云的东西;若是想得开、看得透,就会知道与人争斗只会白白惹来烦恼。豁达的人不会为虚名所累,他们总能在纷扰的世事中享受属于自己的那一份感悟,自得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