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菜根谭全鉴
13020100000028

第28章 功业成败:勉励现前之业,图谋未来之功(2)

不久,康熙从各王公显贵府中挑选了一百余名身强力壮的贵族子弟,以陪伴皇帝习武消遣为名入宫,鳌拜没有发觉其中有什么异常。一来是满族具有让自己的子弟从小习武的习惯,二来是他把康熙看成一个年幼无知、只图玩乐的纨绔之辈,乐得他少过问政事,所以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不到一年,这班少年侍卫一个个学得拳术精通、武艺高强,连康熙本人也学到不少本领。康熙看在眼里,喜在心头,认为擒拿鳌拜的时机成熟了。于是便以下棋为名,召索额图入宫,商量除掉鳌拜等人的计划。

一天,正值鳌拜入朝,康熙已事先把少年侍卫召来,对他们说:“你们常在我身边,好像我的手足一样,你们是听从我的命令,还是听鳌拜的命令?”这些人对鳌拜的专横跋扈愤愤不满,又朝夕与皇帝相处,早已成为效忠于康熙的心腹,因此齐声高呼:“听从皇帝的命令!”接着康熙布置擒捉之法,只等这个权奸来投罗网。

不多时,鳌拜入朝,康熙传令要单独召见他。鳌拜不疑,欣然前往。到了内廷,只见康熙端坐在宝座上,两旁站立的全是一班少年侍卫。鳌拜一向把这些人看成是一群孩子,成不了什么气候,心里毫无戒备,仍旧摆出一副傲慢的架势来到康熙面前。康熙见时机已到,便果断地做出擒拿的手势。少年侍卫们一拥而上,把鳌拜团团围住。看到此情,鳌拜大吃一惊,起先还以为是皇帝教一群孩子来与他戏耍,后来感觉不对劲,便全力挣扎,与这班少年打成一团。鳌拜也不是等闲之辈,他不仅生得熊腰虎背,有一股蛮力,而且精通武艺,曾经驰骋疆场几十年,立过不少大功,是清朝的一代骁将。讲近身交手,他并不外行。他仗着自己体大力强,拳脚并用,竟一连打倒了好几个人,差一点脱身。可是,这些少年侍卫毕竟是训练了一年的武将,不仅血气方刚、武艺超群,而且都有除奸报君的决心,岂容奸雄逃脱!

他们你一拳,我一脚,轮番向他攻击,直打得鳌拜气喘吁吁,汗流浃背,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最后不得不束手就擒。

为人应该有自知之明,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应摆正自己的位置,保持自谦上进的品质。即使是为国家建设立下大功,成为天下崇拜的英雄、伟人,假如产生自夸功勋的念头,并沉浸在荣誉的花环中,那他的大功不但会在自傲中丧失,说不定还会招来意外的祸患。

居功自傲不仅是有功之臣的大敌,也是平常之辈应该戒除的不良习惯。一个有道德的人,应该在功劳和成功面前保持常人的心态,保持自谦上进的品质,做到无为淡泊,这样才能获得更大的功绩和进步。反之,曾经犯下滔天大罪的人,只要能真心悔过,那么他心中的邪念就会逐渐消失,就能重新做人。俗话说,“浪子回头金不换”,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原典】

事事留个有余不尽的意思,便造物不能忌我,鬼神不能损我。若业必求满,功必求盈者,不生内变,必召外忧。

【译释】

不论做任何事都要留有余地,不要把事情做得太绝,这样即使是造物主也不会嫉妒我,鬼神也不会伤害我。假如一切事物都要求尽善尽美的地步,一切功劳都希望登峰造极的境界,即使不为此而发生内乱,也必为此而招致外患。

功盈招忌,业满招损

做人不要做绝,说话不要说尽

为人处世就应处处讲究恰当的分寸。过犹不及,不及是大错,太过是大恶,恰到好处的是不偏不倚的中和。

保留一点空间,这样既不会得罪人,也不会使自己陷入困境。凡事都能留有余地,方可避免走向极端。

商鞅是战国时期的卫国人,姓公孙,所以叫卫鞅或公孙鞅。他原本在魏国宰相公叔座手下任中庶子,帮助公叔座掌管公族事务。

公叔座很欣赏商鞅的才华,曾建议魏惠王用商鞅为相,但魏惠王瞧不起商鞅,便没有答应;公叔座死前又向魏王建议,魏王仍没有起用商鞅。

公叔座死后,失去了靠山的商鞅便投奔到了秦国。通过宠臣景监的荐举,秦孝公多次同商鞅长谈,发现商鞅是个难得的治国奇才,便“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秦孝公之所以看重商鞅,是因为当时新兴地主阶级认为封建生产关系已经登上政治舞台,社会正处于新兴的封建制取代奴隶制的社会大变革时期,商鞅变法正好适应了社会变革的需要。同时秦孝公也是一位奋发有为的君主,商鞅提出的一整套富国强兵的办法,也正好符合他的愿望。

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是:废除井田制,从法律上确认封建土地所有制,“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商鞅特别重视农业生产,鼓励垦荒以扩大耕地面积;建立按农、按战功授予官爵的新体制,以确立封建等级制度;废除奴隶制的分封制,普遍实行法治,主张刑无等级。

商鞅变法的基本内容都是促使社会发展的进步措施,当然会受到许多守旧“巨室”大家的反对。变法之初,专程赶到国都来“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甚至太子还带头犯法。为了使变法顺利实施,商鞅毫不留情,“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真正做到了“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结果,新法实行十年,秦国便国富兵强,乡邑大治,最后使秦孝公成为战国霸主。

然而,正当商鞅在秦国功勋卓著的时候,他的心情却反而感到孤寂和迷惘。为什么会这样呢?他自己也弄不懂。于是,商鞅便去请教一个名叫赵良的隐士。他对赵良说,秦国原本和戎狄相似,我通过移风易俗加以改除,让人们父子有序,男女有别。这咸阳都城,也由我一手建造,如今冀阙高耸,宫室成区。我的功劳能不能赶上从前的百里奚呢?百里奚是秦穆公时的名臣,现在商鞅和百里奚比,当然颇有一点委屈的情绪。谁知赵良却直率地说:“百里奚一得到信任,就劝秦穆公请蹇叔出来做国相,自己甘当副手;你却大权独揽,从来没有推荐过贤人。百里奚在位六七年,三次平定了晋国的内乱,又帮他们立了新君,天下人无不折服,老百姓安居乐业;而你呢,犯了轻罪,反而要用重罚,简直把人民当成了奴隶。”

“百里奚出门从不乘车,热天连个伞盖也不打,很随便地和大家交谈,根本不要大队警卫保护;而你每次出外都是车马几十辆,卫兵一大群,前呼后拥,老百姓吓得唯恐躲闪不及。你的身边还得跟着无数的贴身保镖,没有这些,你敢挪动半步吗?百里奚死后,全国百姓无不落泪,就好像死了亲生父亲一样,小孩子不再歌唱,舂米的也不再喊着号子干活,这是人们自觉自愿地敬重他;你却一味杀伐,就连太子的老师都被你割了鼻子。一旦主公去世,我担心有不少人要起来收拾你,你还指望做秦国的第二个百里奚,岂非可笑?为你着想,不如及早交出商、於之地,退隐山野,说不定还能终老林泉。不然的话,你的败亡将指日可待。”

后来的事实不幸被赵良所言中,商鞅变法之所以能够成功,主要是他能够抑制上层保守派的反抗,如刑及太子的老师。试想,太子犯法尚且不容宽恕,老百姓当然只有遵照执行了。

但这同时,也就给商鞅埋下了致命的败因。“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恨者。公子虔杜门不出已八年矣”,一旦有机可乘,上层保守派肯定会合而攻之。

秦孝公死后,太子继位,是为秦惠王,公子虔等人立即诬告“商君欲反”,并派人去逮捕商鞅。商鞅走投无路,最后只好回到自己的封地商邑。秦发兵攻打,商鞅被杀于渑池。秦惠王连死后的商鞅也不放过,除了把商鞅五马分尸外,还诛灭其整个家族。

事事留有余地,从多方面考虑事物发展的大势,无论为文还是从政、经商都有大益。俗话说,做日短,看日长。要考虑到将来的前程,设身处地地想,人生的福分就像银行里的存款,不能一下子就透支,应当好好珍惜,精打细算,方能细水长流。不因一时贪心毁坏将来的名声。抱着平常心,乃是得乐的大法。

【原典】

进步处便思退步,庶免触藩之祸;着手时先图放手,才脱骑虎之危。

【译释】

在平步青云、通达高升时就要做好隐退的准备,这样也许可以避免进退两难的灾祸;在得手时要考虑怎么罢手,这样才能避免骑虎难下的危险。

进时思退,得手思放

见好就收,安然无欺

善于做事的人都会考虑进退之道,这是从容行事的必备思路。原文中的“触藩”,典出《易经》。羊是一种相对较愚的兽类,走路时不顾前后,很容易触到篱笆上,被夹住后进退不得。“进步处便思退步,庶免触藩之祸”,这句话就是比喻人做任何事都要胸中有数,春风得意时也要考虑自己的后路,这样才会避免遭到不测。

郭德成,元末明初人,性格豁达,十分机敏,特别喜爱喝酒。在元末动乱的时代里,他和哥哥郭兴一起,随朱元璋转战沙场,立了不少战功。

朱元璋做了明朝开国皇帝后,原先的将领纷纷加官晋爵,待遇优厚,成为朝中达官贵人。郭德成仅仅做了骁骑舍人这样一个普通的官员。

郭德成的妹妹宁妃,当时在宫中深得朱元璋的宠爱。朱元璋因此感到有些过意不去,准备提拔郭德成。

一次,朱元璋召见郭德成,说道:“德成啊,你的功劳不小,我让你做个大官吧。”郭德成连忙推辞说:“感谢皇上对我的厚爱,但是我脑袋瓜不灵,整天不问政事,只知道喝酒,一旦做大官,那不是害了国家又害了自己吗?”朱元璋见他辞官坚决,内心赞叹。于是将大量好酒和钱财赏给郭德成,还经常邀请郭德成去皇家后花园喝酒。

一次,郭德成兴冲冲赶到皇家后花园,陪朱元璋喝酒。花园内景色优美,桌上美酒香味四溢,他忍不住酒性大发,连声说道:“好酒,好酒!”随即杯来盏去地大喝起来。渐渐地,郭德成脸色变红,醉眼蒙眬,但他依然一杯接一杯地喝个不停。眼看郭德成已烂醉如泥,踉踉跄跄走到朱元璋面前,弯下身子,低头辞谢,结结巴巴地说道:“谢谢皇上赏酒!”朱元璋见他醉态十足,衣冠不整,头发纷乱,笑着说道:“看你头发披散,语无伦次,真是个醉鬼疯汉。”郭德成摸了摸散乱的头发,脱口而出:“皇上我最恨这乱糟糟的头发,要是剃成光头,那才痛快呢。”朱元璋一听此话,脸涨得通红,心想,这小子怎么敢这样大胆侮辱自己。他正要发怒,看见郭德成仍然傻乎乎地笑着,便沉默下来,转而一想:“也许是郭德成酒后失言,不妨冷静观察,以后再整治他不迟。”想到这里,朱元璋虽然闷闷不乐,还是高抬贵手,让郭德成回了家。

郭德成酒醉醒来,一想到自己在皇上面前失言,恐惧万分,冷汗直流。原来,朱元璋年少时,在皇觉寺做过和尚,最忌讳的就是“光”“僧”等字眼。郭德成怎么也想不到,今天这样糊涂,这样大胆,竟然戳了皇上的痛处。

郭德成知道朱元璋对这件事不会轻易放过,自己以后难免有杀身之祸。怎么办呢?郭德成深深思考着:向皇上解释,不行,更会增加皇上的忌恨;不解释,自己已铸成大错,难道真的为这事赔上身家性命不成。郭德成左右为难,苦苦地为保全自身寻找妙计。

过了几天,郭德成继续喝酒,狂放不羁,和过去一样。只是进寺庙剃了光头,真的做了和尚。整日身披袈裟,念着佛经。

朱元璋看见郭德成真做了和尚,心中的疑虑、忌恨全消,还向宁妃赞叹说:“德成真是个奇男子,原先我以为他讨厌头发是假,想不到真是个醉鬼和尚。”说完,哈哈大笑。

以后,朱元璋猜忌有功之臣,原先的许多大将纷纷被他找借口杀掉了,而郭德成却保全了性命。

原文提示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要贪得妄念,而应见好就收。倘若一根筋地往前走,等到进退两难之时再想退就为时晚矣。

懂得进退之道,方能从容行事。否则就容易陷入骑虎难下、进退维谷的境地。

【原典】

忧勤是美德,太苦则无以适性怡情;淡泊是高风,太枯则无以济人利物。

【译释】

尽心尽力去做事本来是一种很好的美德,但是过于认真心力交瘁,使精神得不到调剂就会丧失生活乐趣;把功名利禄看淡本是一种高尚的情操,但是过分清心寡欲而冷漠,对社会大众也就不会有什么贡献了。

忧勤勿过,淡泊勿枯

凡事不可走极端

中庸这种道德,是最高的境界。为人处世,不要过分,也不要不及,过分与不及,都是偏离目标,不能中的。

《礼记·中庸》说:国家天下可使达到人人均平富裕(智与能),高官厚禄可以断然辞让(仁),锋利的刀刃可以毅然相向(勇),智仁勇俱全,但要做到中庸,还是“不可能”。中庸是儒家心目中的妙境,是艺术,是至高至美的理想,是需要人时时警醒,不懈努力去追求的。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采菊东篱,种豆南山,精神上是够幸福的。但他作为理智的性情中人,也会考虑自己的物质需求。

陶渊明几次出仕,当的都是小官吏。以他的个性来说,绝不可能巧取豪夺。既然打算要隐退,总得要为日后的衣食作打算,做些物质的准备才行。因此,陶渊明费尽周折谋取到了离家不远的彭泽令的职务。这次做官的目的就是“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他还打算将公田全部种上粳米,用来酿酒备饮。但是,他的妻子反对全部田地种上粳米,劝他也要种些粮食,陶渊明才决定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米,以实现他“吾尝醉于酒足矣”的美好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