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大学全鉴
13019600000027

第27章 治国章:家事,国事,事事相通(1)

《大学》认为,一个人只有先把自己的家治好,才有资格和能力去治理国家。很多治家的理念,比如:孝敬父母、尊老爱幼、兄弟和睦、邻里融洽等,同样适用于治国。家事、国事,可以说事事相通。只要把这些理念灵活地运用到实践当中,那么治大国完全可以“若烹小鲜”。

【原典】

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

1治理不好家族就治理不好邦国

【译文】

要治理好国家,首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家族。不治理好自己的家族,却能治理好一个国家,这种事是没有的。

治家如同治国,也要讲究方式方法

古人云:不痴不聋,不做阿姑阿翁。意思是说,作为家中的父母或公婆,对儿子、媳妇,女儿、女婿的若干私事,应当少问少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经常装糊涂,家中自会少生许多矛盾,当长辈的也就减少许多烦恼。换位思考一下,做晚辈的也应该宽容大度一点,不能什么事情都较真,只有从心底里爱他们、敬他们,才能婆媳关系融洽。

先把家中的事处理好,治国也不会太难。这方面,唐代宗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唐代宗时,郭子仪在扫平安史之乱中战功显赫,成为复兴唐室的元勋。因此唐代宗十分敬重他,并且将女儿升平公主嫁给郭子仪的儿子郭暧为妻。这小两口都自恃有老爸做后台,互相不服软,因此免不了口角。

有一天,小两口因为一点小事拌起嘴来,郭暧看见妻子摆出一副臭架子,根本不把他这个丈夫放在眼里,愤懑不平地说:“你有什么了不起的,就仗着你老子是皇上!实话告诉你吧,你爸爸的江山是我父亲打败了安禄山才保全的,我父亲因为瞧不上皇帝的宝座,所以才没当这个皇帝。”

在封建社会,皇帝唯我独尊,任何人想当皇帝,都可能遭到满门抄斩的大祸。升平公主听到郭暧敢出此狂言,感到一下子找到了出气的机会和把柄,立刻奔回宫中,向唐代宗汇报了丈夫那番图谋造反的话。她满以为皇父会因此重惩郭暧,替她出口气。

唐代宗听完女儿的汇报,不动声色地说:“你是个孩子,有许多事你还不懂得。我告诉你吧,你丈夫说的都是实情。天下是你公公郭子仪保全下来的,如果你公公想当皇帝,早就当上了,天下也早就不是咱李家所有了。”并且对女儿劝慰一番,让女儿不要抓住丈夫的一句话,乱扣“谋反”的大帽子,小两口要和和气气的过日子。在皇父的耐心劝解下,公主消了气,回到了郭家。

这件事很快被郭子仪听到了,这可把他吓坏了。他觉得,小两口打架不要紧,儿子口出狂言,迹近谋反,这着实让他恼火万分。郭子仪即刻令人把郭暧捆绑起来,并迅速到宫中面见皇上,要求皇上严厉治罪。

可是,唐代宗却和颜悦色,一点也没有怪罪的意思,还劝慰说:“小两口吵嘴,话说得过分点,咱们当老人的不要认真了,不是有句俗话吗:‘不痴不聋,不为家翁’,儿女们在闺房里讲的话,怎好当起真来?咱们做老人的听了,就把自己当成聋子和傻子,装作没听见就行了。”

听到老亲家这番合情入理的话,郭子仪的心里就像一块石头落了地,顿时感到轻松,眼见得一场大祸化作小事。

小两口关起门来吵嘴,在气头上,可能什么激烈的言辞都会冒出来。如果句句较真,就将家无宁日。杀人不过头点地,自己又能得到什么好处?唐代宗用老人应当装聋作哑来对待小夫妻吵嘴,不因女婿讲了一句近似谋反的话而无限上纲、大动杀机,而是化灾祸为欢乐,使小两口重归于好。他的这笔利弊得失的账算得很明白。

如何处理好家庭关系,具体说处理好与后辈的关系,当是一个重要而敏感的问题。它不仅关系到家庭和睦,而且影响到很多人对自己的看法。当然,儿女应当孝顺、孝敬,尽量让长辈满意。不过,作为长辈一方,自己也应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态度,讲究点相处的方法和“艺术”也是十分重要的。在必要的时候不妨装聋作哑,这都是很明智的。

【原典】

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①于国。

【注释】

①成教:实行教化成功。教,指教化,即精神感化。

2君子不出家门也可治国

【译文】

所以有道德修养的君子,他就是不离开自己的家族,也能够收到治理邦国、教化人们的成效。

治理好家族就会受到人们的尊敬

治家如同治国,治国也如同治家。把家族的事处理好了,做到亲人和睦,相亲相爱,融洽相处,自然会得到家族以外的人的尊敬,从而达到《大学》所言的“感化”的目的。

亲戚之间,无论是自己的亲戚,还是爱人的亲戚,都应该平等对待、一视同仁,不宜在这方面注意“门楣”,分“亲”和“疏”。有的人对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好,对爱人的父母、兄弟姐妹就另眼相待。给自己的父母生活费每月几百元,给爱人的父母却几十元,甚至分文不给;自己的兄弟姐妹结婚办喜事出礼金几百元,甚至上千元;爱人的兄弟姐妹结婚只有一二百元。这是很不妥当的。当然,也不能搞绝对平均,但应说得过去。在亲属之间人为地搞“亲”和“疏”,就会造成家庭不和、亲属不满而闹出矛盾,出现纠纷。

明朝嘉靖时期,有一位大臣叫张居正,此人为官清廉,秉公办事,在朝中权力极大,连嘉靖皇帝也要敬他三分。张居正在家里也是一个好丈夫、好父亲,特别是在对待亲戚关系上,不分“亲”和“疏”,深得亲戚们的敬重。张居正的妻子来自一个贫苦的农家,世代务农。她聪明贤惠,在嫁给张居正后,操持家务颇有大家风范。张居正与妻子互敬互重,举案齐眉,对待亲戚一视同仁,并不因为他们是农民而不屑于与他们往来,或者分“亲”和“疏”。有一次,张居正的岳父病重身亡,尽管当时身为宰相的张居正公务繁忙,而且从礼法地位上说,张居正不必前往凭吊,但张居正却没有这样做,他向嘉靖皇帝请了假,带领全家人赶回去,尽了孝道。这个举动,深深感动了所有的亲戚,大家都称张居正不愧是个人人称颂的“好宰相”。

因此,不分“亲”和“疏”也是“门楣之见”不当中应注意的一个方面,注意到了,在处理亲戚关系问题上将会游刃有余;忽视了或处理不当,那将会造成亲戚之间的关系破裂或疏远,于己、于亲戚都不是一件好事情。

亲戚间交往,要平等相待、一视同仁。逢年过节,你来我往互相应酬,不可厚此薄彼,招待亲戚都要一样热情。婚丧嫁娶,众多亲戚聚会,让座敬茶,宴请吃饭,入席敬酒,先后顺序只能根据年龄辈分来办,而不能以贵贱贫富来定。能够毫不势利地善待穷亲戚的人,才能够在社会上真正长久地受到尊重,才是长久有所作为的人。

【原典】

孝者,所以事君也。

3孝顺父母的人具备侍奉国君的品德

【译文】

在家孝顺父母的品德,就是侍奉国君的品德。“孝”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敬”

孝的本义是指由父母对子女的爱而反射出子女对父母的敬爱。《大学》强调的“孝”应建立在“敬心”之上,孝顺父母要真心实意,如果只有物质奉养而无精神慰藉,则与牲畜无异。子女应该关心、体贴父母,一般来说,父母进入中老年以后,体力和精力都不及从前了,做子女的要多关心、体贴父母,尽可能为父母分担家务劳动,自己料理好个人生活,不让父母操心,减轻父母的负担。同时,当子女的,还应该经常关心父母的身体健康,嘘寒问暖。当父母生病时,更需要细心照料。父母遇到不称心的事,要体贴父母,热心地为他们分忧解愁。父母年老体弱、丧失劳动能力以后,理应得到子女更多的照顾。不但要在物质上给予充分的帮助,更要在精神上关心、体贴父母。

赵善应是南宋大臣赵汝愚的父亲,他是历史上有名的孝子。

一天,赵善应的母亲突然患了重病,他赶忙去请医生。医生看了老人病状后,留下两包草药就走了。

老人服药以后,病情不但不好转,反而一天比一天加重了。赵善应非常着急,再次去请那位医生,医生说:“你母亲的病,我看不明白,还是另请高明吧。”

赵善应听了,心情更加悲痛,眼泪立刻夺眶而出。

于是,赵善应到处打听名医,名医请了十多个,可母亲的病情还是不见好转。

赵善应一时没了主意,不知是谁提醒说:“还是想办法请御医来看一看吧。”赵善应如梦方醒,于是他靠着皇室宗族的关系,很快请来了御医。

御医诊视以后,开了个方子,交给赵善应说:“照这个方子服用,三服药以后,病情就会好转,但需用人血和药,方为有效。”

赵善应接过方子,二话没说,马上买了三服药,然后取刀刺破自己的手臂,用自己的鲜血和药,给母亲服用了。赵善应连续几次刺破手臂取血和药,弟弟看不过去了,不让赵善应再刺臂了,请求自己刺臂取血,赵善应坚决不答应。

说也奇怪,赵善应的母亲服用了几服鲜血和的药以后,病就好了。赵善应十分高兴。

母亲的病虽然好了,但落下个心悸的病根,一听打雷或什么响动,就害怕。

一天夜晚,阴云密布,一道闪电,响起一个炸雷,母亲突然惊叫一声,晕了过去。正在熟睡的赵善应,被母亲的惊叫声惊醒,赶忙跑过去叫醒母亲,陪伴母亲直到天明。此后,一有雷雨,赵善应都披衣而起,走入母亲房间,陪伴母亲。

一次,赵善应要出远门,临行前特别嘱咐妻子好好照看婆婆,雷雨天一定要陪婆婆一起睡觉。见妻子高兴地答应了,赵善应这才放心地走了。

赵善应回来时,正值一个寒冷冬天的夜晚,随从看见赵家大门,十分高兴,上前就要敲门,赵善应马上制止说:“不要敲门,恐怕惊吓了我的母亲。”随从赶紧把伸出去的手缩回来,说:“现在深更半夜的,天气又这么冷,不敲门,我们上哪儿去住呀?”赵善应说:“没有地方住,也不能敲门。我们就是坐在房檐下挨冷受冻,也不能让我母亲受到惊吓。”随从听了,很受感动,同意和赵善应一起坐到天明。

天明以后,仆人打开大门,才看到房檐下坐着两个冻得浑身发抖的人,仔细一看,原来是“老爷”回来了。

身教胜于言教,在赵善应的带动下,全家人都十分友孝,儿子赵汝愚等人也都孝敬他们的父母。

孝原本就是没有什么表层道理可讲,因为这是出于人的至诚天性,是一种至情至性、无怨无悔的感情。“孝”字是“子”承“老”下,这说明它包含了相当深厚的感情。所谓“情到深处无怨尤”,任何情感皆是如此,这岂是太过聪明、巧于心计的人所能做到的。

《大学》在这里强调了“孝”必须是对父母发自内心的“敬”,是一种自觉的伦理意识和道德情感,而不仅仅止于“供养”上。否则就不是真正的“孝”。今天,许多自以为“孝”的人,实际上却把孝行完全形式化、浅薄化了,每月寄上点钱,就算完成“任务”了。更有甚者,不仅不把父母放在心上,而且把他们看作是一种负担,却对自己的宠物呵护备至,常常挂在心上,这种行为实际上早已背离孝道了。

【原典】

弟①者,所以事长②也。

【注释】

①弟:封建社会道德之一,指弟弟应绝对敬爱兄长。弟,同“悌”。

②长:兄长。引申为上司、长官。

4尊敬兄长就如尊敬领导

【译文】

在家能做到尊敬兄长,在外就能做一个让上司满意的好下属。

兄友弟恭,家道兴昌

古人说“兄弟如手足”,如此亲爱的固多,但彼此反目甚至为仇相杀的亦不少,尤其是帝王之家,为争夺权力或继位,往往血肉相残,至今仍留下如“萁豆相煎”、“斧声烛影”之类的悲惨传说。

在清代雍正时,兄弟之间为争帝位斗争也很激烈。雍正即位后,监禁、处死争夺帝位的诸兄弟。在他生前,小民曾静就敢于指责他有十大罪恶,其中有他毒死父亲,逼死母亲,屠杀兄长和弟弟,诛戮功臣,等等。及其子乾隆继位,也许乾隆接受了这互相残杀的不幸教训,一方面对诸兄弟时加训诫,不许他们干预政事,以保护他们的名誉;另一方面在生活上关心,对冒犯自己者也加以宽恕。

据《清史稿·诸王六》记载:乾隆弟和恭王弘昼为人傲慢任性,乾隆每多优容,曾命他监试八旗子弟于正大光明殿,日已西斜,乾隆还不退朝,弘昼请其退朝用膳,乾隆因八旗子弟“积习疲玩”,没有答应。弘昼质问说:“上疑吾买嘱士子心耶?”乾隆也不怪他,怡然退朝。有人责和恭王不应对皇上如此说话,次日他免冠请罪,乾隆说:“昨朕答一言,汝身粉齑矣。”待之如初。乾隆在生活上对他倍加照顾,故他富于他王。又据史载:和恭王因失职,加上交结外吏事发,乾隆只惩处他的宾客,降其职为贝勒,不深加追究,以保全之。和恭王感到惭愧而病发,乾隆亲往探视,执其手伤心地说:“朕以汝年少,故稍加拭拂以格汝性,何期汝愧恧之若此?”即日复其王爵,慰谕再三,对他厚待如此。由于乾隆视兄弟如手足,百般优待和爱护,兄弟之间较和睦,诸兄弟对乾隆也竭诚拥护,这对于清政权的巩固起了相当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