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典】
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上律天时,下袭水土。辟如天地之无不持载,无不覆帱,辟如四时之错行,如日月之代明。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
【译释】
孔子承袭尧舜,效法文王、武王,上遵循天时变化,下与水土相协调。就像天地那样没有什么不承载,没有什么不覆盖。又好像四季的交错运行,日月的交替光明。万物一起生存而互不妨害,道路同时并行而互不冲突。小德使百川流动浸润,大德使万物敦厚纯朴。这就是天地的伟大之处啊!
1孔子祖述尧舜的脉络
孔子的思想是在继承总结前人的有关观念尤其是尧舜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本章一开始就说,孔子是尊尧舜之法,守文﹙王﹚武﹙王﹚之章的,是尧舜之道的继承者和发挥者。
帝尧,也称唐尧,姓伊祁,一称伊耆,号陶唐氏,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继“人文初祖”——黄帝之后的一位杰出的政治领袖。帝尧生活在距今四千三百多年的平阳,他以此为基地,统一华夏诸族,推进社会文明,建立了华夏文明古国,被公认为一代圣帝明君。
据《史记》记载,帝尧是帝喾的儿子,帝喾是黄帝的曾孙,帝尧应为黄帝的玄孙,属于黄帝的嫡系子孙,即五世孙。尧的父帝喾在位七十年,“日月所照,风雨所至,莫不从服”,帝喾去世后,因尧的同父异母兄长挚的年龄最长,便由他接替父位,由尧辅佐政务。帝挚先选任尧为陶正,在尧十三岁时续封于陶,即今襄汾县陶寺,十五岁时又被封于唐,即崇山之东南麓今翼城县唐城村。由于尧是生于唐地而受封于陶,因而史称为“复封于唐”。传说帝挚担任部落联盟领袖时,政绩平平,因而尧在十八岁时被各部族首推举为联盟首领,“代兄挚为天子,以火德王,都平阳”,国号陶唐。帝尧定都的“平阳”即今襄汾陶寺。
帝尧处于原始社会崩溃、阶级社会私有制形成的初期,在历史大转折的时期,尧顺应了潮流,集帝王之权,推动了生产发展,加速了社会的进步,建立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国家。郑樵《通志》中说:“伏羲但称氏,神农始称帝,尧舜始称国。”
尧的功绩浩大,他修订历法、治理水患、开启民主,还普及水井、推行农耕,首创教育、教化百姓,谱写了我国教育史的首要篇章。特别是对内以法治国,取得“克明俊德、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的好政绩;对外则注意协调各个邦族之间的关系,“协和万邦”,成为“和”、“合”文化首创者。
在个人品德方面,尧更是公仆的典范。帝尧崇尚节俭,以朴实为美,虽位居帝王,却能节俭克制,茅屋苫盖不加修剪,大车素木不施画彩,炕席边缘不加花边,做羹汤不加面粉,粗舂粟米不细加工。衣食住行十分简朴,与一般平民无异。帝尧作有座右铭《尧戒》:“战战栗栗,日谨一日,人莫踬于山,而踬于垤。”他认为人不一定会在高山上跌倒,而可能会跌倒在小土堆前。从这里可以看出帝尧从政的严谨态度。正是由于这样,帝尧治理天下,井井有条,从而深受百姓拥戴。正如当时《康衢谣》唱的那样:“立我丞民,莫匪尔极,不识不知,顺帝之则。”意思是说,帝尧让百姓过上丰衣足食的好日子,即使我们什么也不知道、不明白,只要遵循帝尧的教诲和规则行事就够了。
尧的传说最为人们称道的,是他不传子而传贤,禅位于舜,不以天子之位为私有。
尧帝年老的时候,想找一个继承人,于是召集各地部落首领来商议。在尧帝之前,帝位一直是父子兄弟相传的,他本人便是继承了异母兄长挚的帝位。这天,尧帝召集群臣议事后,叹道:“我在位已经七十年了,眼看老了,但却后继无人,真的不知该如何是好啊!”
尧的弟弟放齐连忙说:“您这样说就不对了,现在不是有贤侄丹朱,开明礼让,怎能说后继乏人呢?”尧帝苦笑道:“‘知子莫若父’,丹朱是什么人,我还不清楚吗?顽劣、凶蛮、不学无术。他要是即位,百姓可就遭殃了。”
沉寂片刻之后,尧帝笑着说:“天下是所有人的天下,谁最有德才就应该由谁来治理天下。为天下推贤举能,也是大家分内之事嘛。”奸臣獾兜见有机可乘,就说:“我以为共工是合适的人选。”尧帝凛然道:“共工能言善辩,表面看起来恭敬谨慎,其实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这样的小人没资格接替我的职位。你们举贤任能,并非仅限于我们身边的人!”
“我听说民间有一位贤士,名叫虞舜。”四岳说道。尧帝经过调查后,便请来虞舜,委以重任,又将两个女儿都嫁给了他。当然,尧帝也想借助女儿暗中考察他的品行。虞舜始终平静地面对种种变化,行事深谋远虑,仁义礼让;讲话诚实守信,和蔼可亲。尧帝对他很满意,三年后便结束了对他的考察,正式让位给虞舜,不料虞舜却总以德薄为由谦让推辞。不过最后,虞舜还是做了帝位的继承人,完成了名垂后世的“禅让”。
对于帝尧的功德,孔子在《论语》中说:“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惟天为大,惟尧则之;荡荡之,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意思是说,尧之功大于天而无所不至。司马迁则在《史记·五帝本纪》中称赞:“尧之为君也,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毛主席在他的诗词中也有“六亿神州尽舜尧”之赞颂。已故著名尧文化专家石青柏认为,帝尧是华夏文明的奠基者,万世明君的楷模,公而忘私的典范。著名作家乔忠延先生对帝尧的评价则是“民师帝范”——民众的导师,帝王的典范。总之,帝尧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位杰出的领袖,是中国古代一个圣明的帝王,他为后世树立了一个伟大而光辉的圣君形象。
在《论语》第二十专门是一章《尧曰》,来点出尧之德政,“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在《孟子序说》里,朱熹更说得明白:“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清楚地指明了其祖述脉络。
2孔子祖述尧舜的内容
那么,孔子祖述尧舜什么呢?让我们在尧典里寻找一下就明白了。
“克明俊德,以亲九族”是说以德治天下,使九族和睦。
“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是说使九族团结和睦,互相为善,建成和睦友好的大团结的国家。
“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是说给人们以安定生产和生活的规律和规矩,让人们科学有序地生产生活,求得社会的和谐安定。
“敷奏以言,命试以功”是说善于倾听群众的意见,以考察实践为实。
“鞭作官刑,扑作教刑,金作赎刑,眚(过失)灾肆赦,怙终贼刑”,是说建立严格的以仁政和教育为主的以人为本的法律制度,使人们自觉遵守,使社会得到安定,生产得以发展。
……
孔子将这些精髓消化吸收,融入自己的“大道”,用以教化,可谓用心良苦,孔子是尧舜大道的真正继承者和发扬者,即宗于尧舜者。
孔子远则推崇尧舜时期的政治,近则遵守西周初期文王、武王时的法度,包括礼法、政治制度、社会礼仪、文化精神等——这些都在文王、武王时代确立了牢固的基础。也正是在这一基础上,孔子提出了自己的中庸思想和全部学说。如孔子自己认为,根据他对夏商周三代的礼的考察,周礼是最好的,作为孔子思想核心的仁与礼是标志伦理与政治内在关涉的范畴,作为伦理与政治理论运思的背景,夏商周三朝的政治运作,构成了最佳的思想资源与历史前提。而仁礼及其统一恰恰是表现和表征中庸的。
孔子十分重视尧舜禹三圣相传的“允执其中”的思想。在《尚书·大禹谟》中“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唯一,允执厥中”四句话,称为“十六字心传”,朱熹认为:“其见于经,则‘允执厥中’者,尧之所以授舜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唯一,允执厥中’者,舜之所以授禹也。”正如柳诒征先生所言:“尧舜以来,以中为立国之道,孔子祖述其说。”
与佛道有自己的“法统”、“祖统”一样,儒学也有自己的“道统”,儒家一以贯之的道统,正是中庸,“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也。”至宋,有周程张出焉,以接其传。可以说,尧、舜、禹三王的“允执其中”之道是中庸思想最早、也最直接的思想渊源。
孔子之大道,是把三王之道加以改造,同时融入当时的时代精神,打造出他推行的儒家思想的精髓,即三纲五常,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妇纲和仁义礼智信,简单说就八个字:忠孝仁爱礼义廉耻。这就是儒家以仁为核心的尊卑等级分明的哲学思想体系。
尧舜、文武历来就是孔门最崇敬的伟大楷模,其贤德仁义历来为人们所称道,也是奠基中华文明的不朽代表,他们也因此而成为一代圣王。虽然我们不敢奢望像他们那样伟大,但作为他们的子孙后代,其贤德仁义的精神我们永远也不能忘。我们要以他们为榜样,修正品德。孔子那样伟大,尚且一生见善即学,更何况是我们呢。
3小德川流,大德敦化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这是中国古代中庸思想的绝佳境界,探讨了人类如何使相互之间——包括我们与自然之间,如何在平行的辩证关系中实现和谐。
和谐的前提应该是“各正性命”,“和而不同”,即每个人都是独立之主体,而独立精神才是生命的真正灵魂。这符合自然界生命的多样性特点。《易传》:“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和太和,乃利贞。”这是人伦秩序的基本原则。
汉代的董仲舒,提出了“平行而不止”的论断。董仲舒从阴阳历时替代关系,阴阳共时两侧关系,阴阳同体异象关系,阴阳盛衰转换关系等不同角度,探讨了阴阳平行的多种形式和辩证内涵。“阴阳之气在上天亦在人,在人者为好恶喜怒,在天者为暖清寒暑,出入上下左右前后,平行而不止……”(《春秋繁露》)董仲舒将人与天都纳入阴阳之间永恒的平行互动过程中,是天人合一和万物生息的伟大原因。
人的世界与天地的世界不是两个不同的世界,在最初和最终的意义上,它们是同一个世界,但只有通过这样一种伟大的德行,这两个世界的内在一体性才能在人的生命中呈现出来。
从中庸的视角看,只要我们还将自己的生命放置在互为区域、不相往来、相互拒绝的那些人为的封畛中,那么,生命所能打开的世界就还未曾超出生命自身所封闭的世界,而科学、哲学与神学等,在某些时候,恰恰是这样一些封畛,它们阻止了世界向着我们的原初呈现。在这个意义上,对于世界的更大广度、更高深度上的接纳,需要有一种超越由于人类的文化形式(科学、哲学、神学、法学、伦理学等)所设立的一切人为封畛的襟怀。也只有在向着这种襟怀的开放中,世界的每一个部分才作为它自身,也同时作为世界的整体而存在。每一个存在个体,也才将自身放置在世界的一个有限的位置与区域上,不以世界的某一部分替代其他,狭隘才会瓦解;同时,这个个体也才得以以它自身的特殊方式表达他对世界的关切。由此,世界显示了它的不同区域、不同个体,见山是山,见水是水,但山水又同时作为这个世界的山水而存在。区域与位置使得事物有了间距,而间距本身又向被间距分隔的存在物之彼此通达开放自身。
尊重、顺从自然,肯定与包容并存,是很高明的生存智慧。这需要宽裕温柔的度量,发强刚毅的精神,斋庄中正的虔敬心态。中国著名学者、社会活动家、中国民主同盟卓越的前辈领导人费孝通有一段名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中国传统哲学的最高理想就是“和”,即本章所说的“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多元文明共存共荣、互补互动,人类社会才能丰富多彩,也才能具有持续发展的源泉与动力。
正是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圣人的伟大德行,这一伟大德行的根源不仅仅在人性自身,在人类文化最为深刻的基础之中;而且,还植根在以大自然的方式出现的天地之中,在原发的意义上,“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也正是伟大的天地德行。或者说,正是这一德行本身,展示了天人之间内在的一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