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昌晶
参加广东援疆工作近三年了。
哈密地区辖一市两县,面积却相当于山东省,人口仅有50多万,真正的辽阔而人稀。地区行署所在地哈密市在天山以南,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和伊吾县在天山以北。到山北出差,就必须翻越东天山。而我每一次翻越,东天山都以不同的装扮让我惊叹。
哈密市有东、西两个出口上312国道。312国道是亚欧大陆桥的一部分,其东起我国连云港,西可通至荷兰的鹿特丹。在312国道上的哈密东、西两出口之间,有一条向北拐入由山南通向山北的公路。据说这条道路是当年苏联红军第八团修建的。
由312国道拐入后,首先穿越约四十公里两边一望无际的戈壁滩。这片平坦的戈壁滩是最好的练车场。据说过去常有人在此开车追打黄羊,时速可达80公里以上。有时不用枪打,开足了马力追。黄羊是动物界中的速跑明星,但在每小时近80公里的极限速度下奔跑,最多十几分钟便会扑倒立毙。现在不仅黄羊,就连狼也成了保护动物。
由于当地近年来实施严格的枪支管理,使得山上山下的野生动物多了起来。路上有两座明代的烽火台,残缺的台墩耸立在高高的土堆上,向过往行人诉说着历史的变迁。由312国道拐入北行直道后,我曾多次问来访的客人,由此到天山脚下有多远?大部分客人望着近在眼前的天山,都答曰:不超过10公里。当我告诉他们有40公里时,他们无不瞪大眼睛感叹这里空气的明净及道路的平坦、笔直。我常开玩笑说,在新疆开车很轻松,从路边捡块砖头把油门压着,便可倒头大睡,睡醒把砖头一扔,脚踩刹车,目的地便到了。到了柏油路尽头,可沿着蜿蜒曲折的山道翻越天山。天山与河西走廊之祁连山相连,向西延伸至哈萨克斯坦境内。巍峨的天山是一道屏障,将北冰洋吹来的湿气流挡在山北。
因此,天山北坡相对多雨、雪,有茂密的森林以及辽阔的草原,而山南则干旱少雨,多为戈壁、沙漠。山南山北气候风貌差异较大,故而天山成了南、北疆的分界线。在海拔超过3500米的天山上有终年不化的冰川、积雪,这是天山脚下人民生活的水源。所以,新疆人常自称天山儿女。
由于天山海拔较高,山体宽,气候变幻莫测,翻越天山能真切感受到“一天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开始爬山了,这时路边一块刻着“焕彩沟”的巨石会跳入你的眼帘。据说这是当年樊梨花西征路过时更衣之处。这块巨石位于天山的南坡,周围的山坡上草木极少,尽是黑色的石头。
哈密人幽默而富于想象,说当年樊梨花在石后更衣,当地老百姓觉得稀奇,纷纷爬上山坡观看,这下惹恼了樊梨花的丈夫薛大将军,于是放了一把火烧山,留下了漫山遍野烧黑的石头。接近山顶的时候,高高的山坡上开始出现一片片的原始松林。若在春、夏两季,草便如绿色的地毯,铺满了整个山峦。牧民的毡房像白色的花朵,东一朵、西一朵点缀其间;羊群则如片片云朵,慢慢地在山间飘荡。有时真正的云会掩盖过来,把所有的风景变得朦胧而神秘。冬天翻越天山是很危险的,漫山遍野都是积雪,路上的雪经过车轧之后再结成冰,很滑。大汽车不挂铁链是上不去的。
但此时的天山,却是地道的银装素裹,分外妖娆。即使在夏季的
七、八月,天山顶上偶尔也会飞落雪花。这时,绿色的松林和开满野花的草原就如披上了洁白的婚纱,会令所有的到访者心灵震颤。山垭的顶端有一座200多年历史的天山庙。这里的海拔高度为2800米,比临近的喀尔里克峰低2000千米。庙旁耸立着东汉戍边大将班超的塑像。班超在哈密时正值年少,他凭卓越的战功和出色的外交才能一直晋升到新疆的最高统帅——西域都护。其次子班勇秉承父业,为维护新疆的稳定和统一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班超父子的光辉业绩彪炳青史。而哈密正是班超崛起之福地。至今,哈密生产有一种好酒叫“班超”酒。
广东援疆干部对此酒无不怀有敬畏之心。
哈密的汉子大都豪饮,喝白酒常用硕大的啤酒杯。端上的酒喝毕,常大声吆喝:老板,再上一件!“一件”乃六瓶也!车到天山庙一般都会停下。由此向北眺望,每一位初到者都会由衷地发出赞叹:太美了!脚下绵延不绝的是大片原始松林。公路盘山而下,犹如一条缎带,在松林间舞动。山根飘落着几间房子,有时房子顶上会升起袅袅炊烟。这里叫口门子。经过天山的一些车辆常在口门子休息,乡民们聚集在这里出卖山里采下的和自家制作的一些土特产,如雪莲、蘑菇、奶疙瘩等。雪莲一般生长在海拔3500米以上的雪线上,花朵大而美,不仅冷傲高贵,还具有滋阴补身的显著功效。蘑菇会在雨后的山间、草原上到处冒出来。采蘑菇是一件很惬意的事,在美丽的草原上每发现一朵蘑菇,你都会情不自禁地发出一声快乐的欢呼。你既陶冶了性情,又锻炼了身体,还会品尝到纯天然蘑菇的鲜美味道。从口门子往北,便是著名的巴里坤大草原。所有对草原的赞美,你都可以在此充分体验。这里有散发着奶香、酒香的一顶顶毡房,有策马扬鞭的哈萨克牧民,有数不尽的牛、羊、马群……若在春、夏两季,草原上还开满了五颜六色的野花。在靠近口门子的地方,有人工种植的大片油菜花,从天山庙往下看,犹如巨大的金黄色的绸缎飘落在绿毯之上。由口门子往北约20公里,有一片面积约50平方公里的沙丘,这便是以其奇、美、响而列于我国四大鸣沙山之一的哈密鸣沙山。说它奇则因为它四周都是草原,这沙丘从何而来?且无论人如何攀爬踩踏,它的高度始终如一。说它美,是因为它既有美丽草原拥抱,又有远处雪山相映,且沙海间偶尔还长着一些植物,且在沙丘之中还有一湾湖水;说它响,是因为它沙质好,从山上往下滑,贴耳于沙面,有时会听到如喷气式飞机发出的轰鸣声。从山顶天山庙上看鸣沙山,犹如草原中摆的一个盆景,想象不出它的远和大。从口门子往东,是被誉为“瑞士风光东方版”的白石头风景区。森林、草原、山坡、溪流,被上天之手安排得无比和谐,你可以花十元钱向维吾尔族巴郎子租一匹马,然后信马由缰,去感受这里一景一物带给你心灵的激动、舒畅、恬静……哈密地区在白石头进行了旅游开发,在这里建了一个度假村,在森林边、草原上立起了一顶顶别具特色的毡房,还修了一些漂亮的红顶小木屋。在天山庙饱览了山北壮美的景色后,你会产生一种抑制不住的冲动,快快下山,去细细探访每一处景点。
于是,徐徐而下的车,便载满了欢乐、激动的心情……哈密是全新疆唯一同时具有南北疆风貌的地区,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只可惜宣传不够,外界知之甚少。若笔者这篇文章能勾起你对哈密的向往,那么东天山一定会以绝美的容姿欢迎你的到来!
(选自《情洒瓜乡》,作者系广东援疆干部,援疆期间任中共哈密地委组织部副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