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王朝时期,对北匈奴共有两次大规模战役,对南匈奴也有三次规模较大的战役。
东汉征北匈奴的第一次战役发生于汉明帝永平十六年(公元73年)二月,止于同年四月。汉王朝出动四路大军,共约4.5万骑兵,进击北匈奴,三路无所获,只有奉车都尉窦固所率之军,获得胜利。
东汉征北匈奴的第二次战役发生于汉和帝永元元年(公元89年)六月,止于汉和帝永元三年(公元91年)二月。汉军统帅窦宪统率汉与南匈奴联军,经三个阶段作战,终于彻底打败了北匈奴。
东汉征南匈奴的满夷谷战役发生于汉和帝永元六年(公元94年)冬,十一月,止于永元七年(公元95年)正月。汉王朝以邓鸿为行车骑将军,统率汉、乌桓、鲜卑共4万人,与南匈奴叛军逢侯军交战于大城塞、满夷谷地区,逢侯军被歼1.7万多人。
东汉征南匈奴单于檀虎泽战役发生于汉安帝永初三年(公元109年)九月,止于汉安帝永初四年)公元110年)三月。汉王朝以大司农何熙行车骑将军,统率缘边十郡兵马及鲜卑骑兵共约3万人,进击叛汉的南匈奴单于檀,南匈奴军战败,单于檀于虎泽降于汉朝。
东汉征南匈奴叛军的马邑战役这次战役的作战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作战,在汉顺帝永和五年(公元140年)夏,汉度辽将军马续,统率缘边郡兵及乌桓、鲜卑、羌胡等军共3万多人,进击南匈奴左部句龙王吾斯、车纽军,当年冬天,匈奴军战败,车纽率其部众降于汉。第二阶段作战发生于汉顺帝永和六年(公元141年)夏,汉军干通天山地区将吾斯击败,羌胡、乌桓等70力人降于汉朝。
§§§第一节 东汉征北匈奴的第一次战役
一、东汉征北匈奴第一决战役前的汉匈基本形势
汉光武帝刘秀于建武十二年(公元36年)冬,平定了蜀地的割势力公孙述。建武十六年(公元40年),称帝于五原地区的卢芳残余势力彻底灭亡,中国除匈奴和西域地区之外,已全部为刘秀统一于东汉政权之下。
刘秀在建立东汉政权之初,由于四面受割据势力所包围,因而,首先扫平各方的割据势力便成了他最重要的战略任务,对于一些兄弟民族统治者的进袭则无力顾及。到建武九年(公元33年),才首次派大司马吴汉率军迎击匈奴舆单于和卢芳的入袭。作战一年,未获任何战果,匈奴舆单于更加骄横,日益频繁地袭略汉北部边疆地区。刘秀为了避其锋芒,将幽州、并州一带沿边郡县吏民内迁至常关(今河北涞源北)、居庸关<;今河北昌平西北)以东地区,并撤除了一些郡县。匈奴奴隶主得寸进尺,将东汉王朝的暂时退守,视为软弱可欺,遂命其左部部落进占塞内一些地区。建武二十年(公元44年),匈奴军进袭上党(今山西长子西南),扶风(今陕西兴平境)、天水(今甘肃天水)。建武二十一年(公元45年),匈奴军再次进袭上登(今河北怀来)、中山(今河北定县)。东汉王朝在此时期,无力回击匈奴的入袭,只能少量增加边疆郡县的兵力,修筑亭侯,完善烽火报警设施,进行消极单纯防御,北部边疆的战略形势,显得极为被动。
西汉时的呼韩邪单于死去后,于新莽天凤五年(公元18年),传至第六位单于舆,称呼都而尸道皋若千单于。他雄心勃勃,自比英武一世的冒顿单于,乘新莽末年的战乱时机,逐渐脱离了汉王朝。东汉初年,渔阳太守彭宠叛变时,舆单干与彭宠连兵。后来,又支持割据势力卢芳称帝,多次向汉边境郡县进袭,给汉造成巨大的威胁,战略上摆出一付咄咄逼人的进攻态势。舆单于当政30年,于建武二十二年(公元46年)死去后,匈奴统治集团内部出现了互争单于位的斗争,匈奴奴隶主也就无心南犯,暂时停止了对汉边境的袭掠。
二、南匈奴单于的崛起和附汉
建武二十四年(公元48年)春,匈奴日逐王比被其所部八大人立为呼韩邪单于后,由于兵强马壮,北匈奴蒲奴单于不敢进击比单子,比单于为壮大自己的势力,遂决心臣服于汉。
建武二十五年(公元49)春,南单于派其弟左贤王莫率领万余骑兵进攻北单于弟奠鞑左贤王,将左贤王生擒,进而击破北单于之军,俘获1万多人,马7000匹,牛羊1万多头。北单于震恐,退却1000多里。不久,北匈奴之薁鞬骨都侯与右骨都侯率部众3万多人归降南单干。南单于接着再次派使者入汉,奉藩称臣,献国珍宝,求汉派使者监护。建武二十六年(公元50年),刘秀命中郎将段郴、副校尉王郁出使南匈奴。当年冬天,南单于入居西河,命韩氏骨都侯屯北地,右贤王屯朔方,当于骨都侯屯五原,呼衍骨都侯屯云中,郎氏骨都侯屯定襄,左南将军屯雁门,栗籍骨都侯屯代郡,汉遂又全部恢复了缘边八郡。南匈奴由于有了东汉王朝的护卫,力量不断增强,其统治集团内部也比较稳固。汉明帝永平五年(公元62年)冬,北匈奴出动6000~7000骑兵,进攻五原,随后又进袭云中,均为南匈奴击退。
三、东汉征北匈奴第一决战役前北匈奴的节节进逼
汉光武刘秀在位33年,于建武中元二年(公元57年)病故,汉明帝刘庄继立。刘秀在位期间,匈奴虽有时也派出使者向汉请和,但大部时间却是不断进袭汉北部边疆。刘秀死后,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发展。汉明帝永平七年(公元74年),也即胡邪尸逐侯鞑单于长即位的第二年,北匈奴依仗其日益增强的实力,数度袭掠汉边境地区,同时南匈奴部分贵族也有叛离汉王朝的迹象,东汉王朝甚感忧虑。不久,北匈奴欲与汉互通关市,派遣使者要求与汉和亲,汉明帝为避北匈奴的锋芒,只好答应了北匈奴的要求。东汉王朝为了防止南匈奴与北匈奴合势,开始设置度辽营,以中郎将吴棠为度辽将军,副校尉来苗、左校尉阎章、右校尉张国率黎阳虎矛营屯驻于五原曼柏(今内蒙古五原),骑都尉秦彭率兵屯驻于美稷(今内蒙古准格尔旗北)。当年秋天,北匈奴果然派遣2000骑兵至朔方,制作马皮船,准备南渡黄河,以接应南匈奴之部落。后来,因汉军已有戒备,北匈奴不得不引军而还。但不久北匈奴又数次派兵侵掠汉边境郡县,杀掠甚众,边境城邑四门紧闭,人心惶惶不安,朝中为之震动。
东汉王朝,为了缓和与匈奴的紧张局势,不得不再次派遣越骑司马郑众出使北匈奴。但这一出使北匈奴的行动,并未起到安抚北匈奴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更加助长其侵掠气焰,继续向汉边境进犯。至汉明帝永平十五年(公元72年),谒者仆射耿秉鉴于北匈奴日益加剧的侵袭行动,奏清汉明帝出兵征讨北匈奴。汉统治集团也深感大势所逼,不得不战。
此时,东汉王朝,经过光武中兴,再经汉明帝的16年经营,社会经济得到较好的恢复,百姓殷富,府库充实,有了相当雄厚的战争潜力。因而,东汉王朝决心遏制北匈奴的南犯,打通西城诸国,恢复汉武帝时期的强盛局面。
四、东汉北匈奴两军作战序列
将领谒者仆射祭彤
度辽将军吴棠
奉车都尉窦固
骑都尉耿忠
驸马都尉耿秉
骑都尉秦彭
骑都尉来苗
护乌桓校尉文穆
南匈奴左贤王信
总兵力骑兵4.4万人
北匈奴军
将领南呼衍王
匈林王
五、汉北匈奴双方作战策划
东汉王朝此次作战目的明确,作战策划颇为详尽。汉王朝按决定先向天山一带进击,首先夺取伊吾(今新疆哈密以西地区),接着“破车师,通使乌孙诸国以断其右臂;伊吾亦有匈奴南呼衍一部,破此,复为折其左角,然后匈奴可击也。”同时判定,汉如若出兵天山,匈奴必并其大军前往相助,为分散其兵力,决计以部分骑兵向北匈奴东部地区进击,以阻止其在天山一带集中主力的行动。于是,东汉王朝于汉明帝永乎十五年十二月。以耿秉为驸马都尉,窦固为奉车都尉,以骑都尉秦彭为耿秉之副,耿忠为窦固之副,率兵出屯凉州(今甘肃武威地区),准备向北匈奴进击。
匈奴统治集团对汉军大举进攻,似仍采取退让逃避的对策。
六、东汉征北匈奴第一次战役作战经过
汉明帝十六年(公元73年)春二月,汉军完成作战准备后,即开始向北匈奴进军。谒者仆射祭彤与度辽将军吴棠、南匈奴左贤王信率河东、西河羌、胡及南匈奴1.1万骑兵出高阙塞(今内蒙古杭锦后旗境),向涿邪山(今阿尔泰山东部)进袭北匈奴皋林温禺犊王部。奉车都尉窦固与其副将耿忠统率酒泉、敦煌、张掖甲卒及庐水羌,胡1.2万骑兵出酒泉塞(今甘肃酒泉地区),向白山(今新疆天山北麓)进袭。驸马都尉耿秉与其副将骑都尉秦彭,率武威、陇西,天水募士及羌、胡1万骑兵出居廷塞,向三木楼山(似为涿邪山西部)方向进攻。骑都尉来苗与护乌桓校尉文穆,率太原,雁门、代郡、上谷、渔阳、右北平、定襄等郡兵及乌桓、鲜卑1.1万骑兵出乎城塞(今山西大同地区),向匈奴水(今蒙古翕金河)方向进击。
东汉四路大军进入匈奴境内后,进展均较顺利,但战果却廖廖无几,只有窦固一路战绩较大。窦固、耿忠军进至天山地区,击败匈奴呼衍王,斩首千余人,追至蒲类海(今新疆巴里坤湖),占领了伊吾卢城(今新疆哈密地区伊吾),设置宜乐都尉,留驻吏卒屯田伊吾卢城地区,实现了断匈奴右臂的作战目的。耿秉,秦彭军击败了匈林王部,深入大沙漠600多里,至三木楼山,再未遇敌人抵抗,率军而归。骑都尉来苗与护乌桓校尉文穆军,进抵匈河水附近,由于匈奴部众早已撤走,而未获任何战果。祭彤与南匈奴左贤王信之军他未获战果,当其出高阙塞900里,遇见一小山时,左贤王信妄称此小山即涿邪山,故祭彤到达此山后,即引军而还。至此,东汉明帝征北匈奴之第一次作战,遂告结束。
§§§第二节 东汉征北匈奴的第二次战役
一、东汉第二次征北匈奴战役前汉匈战和形势的变化
东汉明帝永平十六年(公元73年)春,奉车都尉窦固,谒者仆射祭彤、驸马都尉耿秉、骑都尉来苗等四路大军进击北匈奴后,当年北匈奴派兵入袭云中,兵至渔阳,太守廉范击退敌军。汉明帝随即遣使者高弘发三郡之兵追击匈奴军,未获战果而归。
东汉夺占伊吾卢地区之后不久,便派假司马班超出使西域,略定西域诸国,以驱除匈奴在西域的势力。
汉明帝永平十七年(公元74年)十一月,东汉王朝命奉车都尉窦固率驸马都尉耿秉、骑都尉刘张共1.4万骑,出敦煌昆仑塞,向西域地区的匈奴势力进攻。首先击败了白山一带的匈奴部族于蒲类海上,接着便向车师诸国进击。窦固当时因车师后王国路途较远,山高谷深,便想先攻取车师王国,但耿秉却认为攻取了车师后王国,前王则不战自降。于是,汉军按照耿秉的主张,攻取了车师后王国,车师前王闻讯而降。东汉王朝按照西汉时期的政策,设置了西域都护和戊己校尉,以陈睦为都护,司马耿恭为戊校尉,谒者关宠为己校尉。
汉明帝永平十八年(公元75年)春,二月,窦固率军回京后,北匈奴便命左鹿蠡王率领骑兵2万进攻车师,车师后王安得被匈奴军斩杀,后来在耿恭的奋力抵抗之下,匈奴兵被迫撤走。七月,匈奴军又来攻打耿恭军,仍未奏效,撤军而退。当年八月,汉明帝病故,由太子刘俎即位,称汉章帝。此时,匈奴又乘机向西域都护进攻。十一月,北匈奴围攻已校尉关宠,车师诸国又叛离汉朝,归降匈奴,并与匈奴共同进围戊校尉耿恭。耿恭率吏卒苦战数月,兵疲食尽,只好煮铠甲和弩弓上的皮革为食,已处于极度困苦之中。但耿恭与士卒精诚团结,抱定决战到底的决心,城中已只剩数十人,仍顽强坚持作战。单于料耿恭已处绝境,必然降服,便派人劝耿恭投降,许诺赐以白屋王。耿恭怒杀匈奴来使,单于更加震怒,加紧围攻汉军,仍不能取胜。
关宠上书天子求救,汉章帝命公卿议定对策,大司空第五伦认为不应发兵救援。司徒鲍昱怒斥了第五伦的观点,认为耿恭等忠勇抗击匈奴的众兵,已处危难之地,如若不救,外长蛮夷的威风,内伤忠勇将士之志,以后边疆再有战事,将无人拼死而战。章帝遂命耿秉为征西将军屯兵酒泉,行太守事。命酒泉太守段彭与谒者王蒙,皇甫援发张掖、酒泉,敦煌三郡及鄯善兵共7000人前往救援耿恭等军。段彭军击破车师,斩首3800人,俘敌3000余,北匈奴之军惊退。车师又降于汉。接着派兵2000解救被围困之耿恭军,乘夜入城。耿恭军仅剩24人,在返回汉边境的途中,由于匈奴军紧紧追赶,汉军且战且走,耿恭的士卒体力极度虚弱,又死去13人。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在此时期之内,东汉与匈奴战争的残酷景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