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十三经开讲:孟子开讲
12937600000004

第4章 前言(2)

孟子还有君权天授的思想。他认为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不是天子的私有财产,所以不能由天子授给人,而应由上天根据百姓的意愿来授给人。舜能够继承尧的天子之位,是由于舜深得民心。天从民意,因此上天把天下授给舜。同时,他还提出了“正命”之说。如他在《尽心上》第二章说:“莫非命也,顺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非正命也。”孟子的“正命”,是指宇宙的永恒法则,这些法则即是封建仁义礼智的抽象,又称“天道”。人能自觉认知天命,遵守道德规范,就算是知道“正命”。此外,他还指出,国君能否称王于天下,除了实行仁政以外,还得看天意如何。在孟子看来,人做事应尽自己的力量,至于是否成功,那还是由天来决定的,人是作不得主的。因此,他还在《公孙丑下》中说:“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认为王者的兴起都是由“天命”决定的。

又次,孟子作为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最著名的一位大师,他严于律己,最重气节,有一套自己的处世理论。他处世理论也是以“性善论”作为根据的。主要表现在“出处去就”和“辞让取与”两个方面。

孟子曾谈论了贤者在盛世和乱世中应该持有的处世态度。他说:“禹、稷当平世,三过其门而不入,孔子贤之。颜子当乱世,居于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颜子不改其乐,孔子贤之。”(《离娄下》第二十九章)孟子认为,禹、稷和颜回处世的态度虽有所不同,但道理却是一样。不管处于盛世还是乱世,圣贤所持的态度都是积极的。

孟子还指出,君子急于做官,但应该坚持走正道去做官。他在《滕文公下》中用父母为儿子找妻室,为女儿找婆家这样一个生动而有趣的比喻,说明君子急于做官而又不轻易去做官,做官必须走正道的道理。君子是不肯同流合污的。他在《尽心下》中引用了孔子师徒在陈、蔡之间受困的故事,认为孔子受困,并不是孔子本人有什么过失引起的,而是因为陈、蔡两国的君臣不贤,孔子不愿与他们结交的缘故。因此,孟子主张严格按礼法办事,决不屈从权贵。

孟子还谈及能成大事业的君主应当尊贤敬士,有德有才的贤臣应当守道自重。他曾引用曾子的话说:“晋、楚之富,不可及也。彼以其富,我以吾仁;彼以其爵,我以吾义;吾何慊乎哉?”(《公孙丑下》)孟子认为国君应该礼贤下士,不能依靠财富和爵位去轻视行仁守义的贤臣。而行仁守义的贤臣也不要在拥有财富和爵位的君主面前轻贱自己,应该守道自重。他曾在《离娄下》“齐人有一妻一妾章”(第三十三章)中设一个寓言来讽刺那些以阿谀来取得富贵的小人,认为这种小人是最可耻的。总之,孟子在“出处去就”问题上都是以仁义为标准的。

在“辞让取与”问题上,孟子说:“可以取,可以无取,取伤廉;可以与,可以无与,与伤惠。”(《离娄下》第二十三章)这是他正确对待取与的态度。他还认为圣人必须先洁身正己而后才能正天下。他引用了伊尹的故事,说他在有莘国的郊野耕田,十分喜爱尧舜之道。如果不合符义和道,即使把整个天下的财富作为俸禄给他,他也不会理睬;如果不合符义和道,他不给别人一根小草,也不向别人要一根小草(《万章上》)。孟子认为,君子受人财物必须根据礼义,凡是合符礼义的财物,虽少但不辞;凡是不合礼义的财物,虽多但不受。他还说同贤人结交必须以礼相待,礼的内容不仅在于礼物,而且要注意礼义(《告子下》)。

孟子还主张“舍生取义”,认为义比生命珍贵。他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告子上》第十章)生命和义都是孟子所喜欢的,如果两者不能并有,便舍去生命,而要义。

最后,谈谈孟子对许行、杨朱、墨翟三家学说的批判。孟子以儒家的仁义为依据,对春秋战国以来各种学派展开批判。许行是战国农家学派的代表。他晚年到滕国游说,鼓吹“贤者与民并耕而食”,自理炊事,不烦他人代劳。其中心要旨是在肯定分工互助的基础上,提倡人人平等劳动、物物等量交换,以实现其改革的理想。许行的主张遭到孟子强烈反对(见《滕文公上》)。

在孟子时代,能够与儒家抗衡的就算杨朱、墨翟两个学派。因此,孟子对这两个学派展开了激烈的抨击。他曾在《滕文公下》(第九章)中说:“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认为,杨氏主张为我,这是目无君主,否定对君上的尽忠;墨氏主张兼爱,这是目无父母,否定对父亲的尽孝。目无君主,目无父母,就是如同禽兽。孟子批判许行、杨朱、墨翟等异派学说,适应了战国中期封建大一统形势的要求。随着封建制度的确立和发展,地主阶级思想家都在为统一思想舆论而斗争。孟子与其他学派的“邪说”、“诐行”、“淫辞”的斗争,使后来封建社会中的法家、墨家等学派,几乎都被作为异端来对待了。

孟轲及其《孟子》一书,在经学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这不仅在于承继孔学、发展孔学,力拒异说,使儒家思想显扬于天下;更主要的,还在于他对后世的思想史,对中国人的传统文化心理结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孟子》不只在经学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也是占有重要位置的。孟子为了坚持和宣传自己的观点和主张,不能不经常展开激烈的辩论。他在辩论中,气势磅礴,感情充沛,富有说服力,而且用辞精辟、比喻精当,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如《梁惠王上》“齐桓晋文之事章”一文,就是一篇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很好地结合的语录体说理文。其次,《孟子》散文的描写技巧,不仅以简约含蓄取胜,而且还有一些较精细的刻画。如《滕文公下》“陈仲子岂不诚廉士章”,就塑造了一个具有怪僻性格的廉士形象。《孟子》还善于运用篇幅较长的议论文字,如《告子下》“舜发于畎亩之中章”,就论述了人要担当大任必须先经受艰苦的磨炼,国要长治久安必须有忧患观念。此外,《孟子》中寓言故事很多,含意丰富,说理巧妙,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提高了作品的文学性。

《孟子》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影响是深远的。唐宋古文家韩愈、欧阳修、苏洵、王安石、苏轼等,不独在思想方面受它的影响,在文章方面也是努力学它的。

关于《孟子》的研究,可以追溯到汉代,较著名的有赵岐、高诱、程曾、刘熙、郑玄诸家。唐宋时期,《孟子》的地位提高了,孟学被尊为儒学的正统,成为十三经之一。因此,孟学家辈出,较著名的有唐陆善经、张镒、丁公著,宋代孙奭、苏辙、游酢、张九成、朱熹、张栻、蔡模、金履祥等。东汉赵岐的《孟子章句》和宋孙奭的《孟子正义》最为著名,合称为《孟子注疏》,明刻《十三经注疏》即选此本。到了清代,《孟子》研究进入了复兴阶段,其中焦循的《孟子正义》三十卷,宋翔凤的《孟子赵注补正》六卷,戴震的《孟子字义疏证》三卷等,都是重要的孟学研究成果。

本书共八章:第一章“孟子传略”,第二章“《孟子》的作者及其成书经过”,第三章“《孟子》的主要内容”,第四章“《孟子》的经学地位”,第五章“《孟子》的哲学思想”,第六章“《孟子》的文学成就及其对后世的影响”,第七章“《孟子》研究说略”,第八章“《孟子》的研究方法”。在撰写本书的过程中,我们注意并反映了学术界的许多研究成果。但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未尽如人意之处肯定不少,敬请专家与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马重奇

1995年12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