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初二的时候我们班换了一位新的语文老师,是一位年纪很大很慈祥的老师,她来到班上对我们说的第一话是“咱们班谁最不爱学习,并且最爱捣乱的请站起来”。这时班里几个喜欢起哄的人开始闹起来,他们互相呼喊着对方的名字,但唯独没有人喊出那个最爱捣乱并且不爱学习的W的名字。在乱得不可开交的时候,老师用板擦“啪”地一下拍在讲台上,制止了这场混乱。这时W站了起来,一副很不在乎的样子瞅着老师。此时大家都在想,这位老师会对W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呢?让他以后不用听课?还是会……只见老师从他的头发一直瞅到了他的脚面,然后也以满不在乎的语气对他说:“以后你就是我的语文课代表了。”说完,转身走回讲台。全班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这其中也包括W自己。之后发生的事真的让我很佩服这位语文老师,自从初二开始的每节语文课W都会很认真地听讲并作笔记,而且语文课上的班级纪律也是格外的好,W时不时还会主动起来背上几段课文。
任何奖励能够奏效的关键是将要强化的行为和学生的需求联结在一起。和动物基于本能反应的强化不同,每个人的需求都是不一样的,有的学生需要教师的鼓励,有的学生需要父母的认可,有的学生需要同学的羡慕,有的学生需要学习中的乐趣。有些学生喜欢老师当众表扬他们,而有的学生就比较反感这个,因为他们会觉得“不好意思”、“不自在”、会被同伴嘲笑。上面的案例中,班主任对W的奖励——让他当语文课代表——是否对别人也有效?我想答案往往是否定的,因为每个学生的需求是不一样的。
因此,教师一方面要注意观察、体会不同学生的需求,另一方面也要多尝试一些包括眼神、肢体动作、表情等个体化的强化行为。如学生某道题做得好,体现了与众不同的想法,教师看到后给予一个欢喜和鼓励的眼神,这看起来只是发生在一瞬间,却可能给学生带来巨大的鼓励,有明显的奖励效应。
有时教师的一些无意识行为也会对学生产生奖励作用。比如当老师回答学生问题的时候特别耐心,学生很“享受”这个时刻,这有可能成为一种强化的过程。再比如教师讲课生动有趣、深入浅出,这也可能成为学生积极投入学习的强化因素,虽然教师这么做的时候并未有意识地要强化学生的某些行为。
2.正确实施惩罚的原则和策略
和奖励相对应的就是惩罚。奖励的目的是为了使待强化的行为更频繁、更牢固地出现,而惩罚的目的则是抑制、消除学生的某些行为。惩罚包括两类:给予性惩罚和剥夺性惩罚。学生在课堂上喧哗被教师罚站属于给予性惩罚,学生没有写完作业则不让其参加课外活动属于剥夺性惩罚。
学生某些行为的减少或抑制是其健康发展的一部分,如扰乱课堂纪律、打架、欺负同学等行为需要被抑制或消除,因此惩罚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不可避免地存在于教育教学之中。但我的建议是,能不用惩罚尽量不用,因为无论是给予性还是剥夺性惩罚,都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学生情绪上的痛苦,如恐惧、耻辱感、愤怒、沮丧等。千万不能将惩罚当“法宝”,即使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用惩罚,也要怀着教育学生、成就学生的目的。
“虎妈”,本名蔡美儿(Amy Lyrm Chua),1962年生,祖籍福建。蔡美儿幼年随父母移民美国,获哈佛大学文学学士、法学博士,现任耶鲁大学法学院终身教授。她的两个女儿在学业、音乐上都取得了令人艳羡的成就,大女儿2007年在卡内基音乐厅进行了钢琴独奏。她把教养女儿的经验写成一本书——《虎妈战歌》(BatdeHymnoftheTigerMother),此书一出版,引爆了全世界对东西方教育方式的大讨论。Battle是战斗的意思,某种意义上她教养女儿是一个战斗的过程。这本书中有很多她如何惩戒女儿的案例,下面是她管教女儿弹钢琴的一个例子。
我的二女儿露露7岁了,仍然在学习两种乐器,经常弹奏法国作曲家雅克·伊贝尔的一支名为“可爱小白驴”的曲子。露露做不来,我们给她做工作,演练她那太僵硬的手指,一次又一次。但每次我们把她的手指合在一起时,另一指又变形了,所有的都是分开的。终于,在决定给她教训之前,露露恼怒地表示她将放弃练琴,还不停地躁脚。
“现在回到钢琴旁!”我命令道。
“你不能管我!”
“我能!”
回到钢琴旁后,露露很不情愿地乱按着琴键,又突然抢去乐谱,把它撕得粉碎。我把乐谱粘回了原来的样子,并把它放在一个塑料夹里,这样她就永远也不会再毁坏它了。我拉着露露的玩具屋到了汽车旁,告诉她:如果明天不能把“小白驴”弹好,我就把你的玩具一件一件的都捐给救世军。而露露却说:“你早应该把它们弄走了。”我没有退缩,我警告她,不弹琴的话不准吃午饭,不准吃晚饭,没有圣诞节礼物,没有光明节礼物,不准办生日聚会,两年,三年,甚至四年。这时露露屈服了。当她仍旧弹错时,我对她说:你这样做只会使自己更狂躁,因为你内心告诉自己你弹不好。
整个房间变成了战场。我挽起袖子,走到露露身边,对她使用了各种武器和策略。我们一直练习到了吃晚饭的时间,这时,我仍旧没有让她停下,不准喝水,不准去洗手间。我不再大喊大叫,但我仍然在那里看着她消极地练习着。我也曾一度怀疑过我的做法。
终于,那种令人沮丧的气氛消失了,露露做到了。她的手能够协调在一起弹奏了——左手和右手各自泰然自若地弹着。
露露和我同时觉察到了成功的来临。我深出了一口气。露露又毫不犹豫地弹了一遍。这次更加自信,更快,更能抓住节奏了。过了一会,她开始变得笑盈盈的了。
“妈妈,看,这太简单了!”她想再多弹几遍,舍不得离开钢琴。那天晚上,我让她和我睡在了一起。我们依偎着拥抱着,彼此之间再没有隔阂。当她在几个星期后的独奏会上弹奏那首“小白驴”时,家长们都跑过来对我说:“露露表现得多么棒啊!她太厉害了!”
在这个案例中,“虎妈”用了各种方法“对付”她的二女儿露露,其中当然包括各种惩罚,如言语指责、威胁捐掉玩具、延长练习时间、不许吃饭喝水上厕所等。这个案例中的场景在很多家庭都会“上演”,不幸的是,多数并不像案例中的结局这么美好。那么家长和教师在运用惩罚时要注意什么,有哪些原则呢?
(1)要清楚孩子的承受力
在上面的案例中,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恐怕是这个“虎妈”的坚韧。她是耶鲁大学的法学教授,能有这样的成就和职业背景我们可以想象她是多么地坚强、能吃苦、勇于接受挑战。因此,有一种重要的可能性——她的女儿继承了她的基因,因而也能够承受巨大的压力。露露能够面对并承受各种惩罚,最终突破了自我,说明露露本身也是一个相当坚强的孩子。换句话说,你可以惩罚孩子,但要清楚孩子的特点和承受力,并不是每个孩子都像露露一样能承受这样的压力,虎妈的做法对她的女儿合适,但对另一个孩子来说就有可能是灾难!
(2)要对孩子的发展有利
从露露后面的表现和发展来看,她是喜欢弹琴的,也是适合弹琴的,因此所付出的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如果不顾孩子的特点,一味利用惩罚逼迫孩子达成自己的意愿,如强迫让一个喜欢跳舞唱歌的孩子去画画,也许最后的结果是孩子屈服了,但这样做有什么意义呢?惩罚者和被惩罚者在这个过程中都将付出巨大的代价,通过惩罚反而压制了孩子的优势和特长,这个损失实在太惨重了。
(3)与孩子建立爱的纽带
当露露能够顺畅地弹奏“小白驴”时,妈妈立刻给予赞扬,并且在晚上和露露依偎、拥抱。这种及时而又热情的回馈太重要了,这使得刚刚经历的艰难的时刻更显珍贵,就像历尽千辛万苦终于登到山顶欣赏到美丽的风景一样。妈妈的这个举动清楚无疑地向露露表示:我和你在同一个立场,我们共同面对困难和压力,我对你很严厉,但这是因为我爱你。
(4)引导孩子主动改变
对动物来说,惩罚能够引发厌恶、痛苦或恐惧等消极情绪,动物因为要避免这样的刺激而抑制被惩罚的行为。因此,动物面对惩罚而改变其行为是本能的、被外力所迫的、被动的。而学生在面对惩罚时改变其行为却有两种状态——被动和主动。被动状态同样因外力所迫,学生是在恐惧或“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屈服”于家长和教师的惩罚,其行为的改变不是自愿的,是被强迫的。而主动改变是在学生理解、认可惩罚行为的基础上,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为自己的不当行为感到羞愧、后悔,自己愿意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