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留学美国:我们的故事
12935700000002

第2章 前言(2)

现在,留学文学的数量和质量还处于起步阶段。也没有系统的资料显示,有多少人在专门研究当代中国的留学史,尤其是包括两岸四地(中国大陆、台湾、香港、澳门)的留学史。目前所能看到的仅仅是少而零碎的文献。留学史要系统地成为中国史学研究中的专题,还有一段路要走。这当然要涉及中国的留学政策及相关的研究。

当代中国的留学政策,总体上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开放。从公派到开放自费留学,从自费留学生出国只能在中国人民银行兑换数十美元到而今留学生有足够的外汇用来留学,其间走过了艰辛之路。而且留学生也对中国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起到了相当积极的作用。近年来,招聘人才、网罗新技术的中国各地代表团多不胜数,一批又一批。这对中国的留学潮的高涨更是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中国各地的高科技园区,有很多海归的留学生。也有很多留学生回国后,承担重要的政府工作。这些都将对中国乃至世界产生很大的影响。

研究中国的留学史,也要涉及美国的相关政策。美国对中国留学生往往采取比较功利的态度,早年更带有歧视的成分。这次获奖征文中的《走过苦难圆美梦》,描写早年台湾地区的留学生,在美国不准“陪读”政策的限制下,新婚夫妻一别十年,受尽不人道的相思之苦。——这是美国排华法的余波。我出国留学时,美国领事在签证上把关过严,很多留学生过不了这一关。而现在为了用留学生的学费弥补美国教育经费的不足,签证通过率变得空前之高。发展高科技需要大量的外国科技人才时,美国政府又推出H1B签证,一再扩大引进。一位北京大学校友会的负责人表示,保守估计,目前在硅谷,来自清华的留学生至少有4000多,有的几乎一个班级的同学都来了,来自北京大学的留学生至少有3000多。在硅谷的高科技公司,中国留学生成为工程师的主力之一。在美国硅谷发起“留学北美的故事”征文,有天时、地利、人和之便。

这次“留学北美的故事”征文是一次纪实文学的丰收、留学文学的丰收。《我的留学生涯》、《留学美国散记》、《忆南卡》、《食宿困难和警车伺候》等,都是写艰辛的留学生活。《墓地小工“博士后”》、《一条红绳子的故事》、《一个吃货的留学生涯》、《我的那辆车》和《我的那只船》、《堕入美国学校的“粉色陷阱”》则从不同的角度撰写留学生活中的一个方面或一件事。《走过苦难圆美梦》、《美国,我不想打官司》、《边境八日搏命游》、《我的创业情结》、《屋影人踪》、《闯荡千里学推销》等,都写的是在美国的创业历程。《忆猴哥》则写了一位留学生不幸遇难的悲剧。《“小不点”的旋律》、《航行,驰向更远、更远……》、《难解之题》是写第二代的留学生(“留二代”)。还有一些征文以丰富的内容,多方位展示了中国留学生的故事。这些故事都在令人感动之际,使人有所深思,有所收获,为中国留学史留下可贵的实例。

感人的是,很多参加征文活动的留学生或家属,对征文改了又改,颇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态度。《走过苦难圆美梦》的作者谭吴保仁女士改的次数最多,在征文定稿前,至少改了五稿。《“小不点”的旋律》的作者单基荣也三易其稿。《食宿困难和警车伺候》的作者杨继良,也对文章作了很多补充,两次投稿。《我的世界——我们母女的美国魂》的作者韦薇,在截稿前两次寄来补充文稿。很多征文和奖状其实都是作者心血的结晶。

更感人的是,征文评奖后,哪怕没有拿到获金,甚至没有获奖,为了把留学北美的故事结集出版,作者们对征文的修改又掀起新一波的高潮。徐秋月先后两次寄来她修改的《何乐而不为》。苏东波、蔡老师、李树人、徐晓图、黄美惠都把他们的征文作了大量的改动,态度之认真,不亚于修史书。韦薇更把修改完稿的时间拖至2012年2月底。郑泓“越挫越勇”,不但修改原稿,还把标题改为《美国,我不想打官司》,更是道出作为新移民的留学生之人生和苦痛。是他们提升自我,也提升了这本书的品质。还有很多幕后的故事尚未被发掘,还有很多为征文和出书的故事难以一一枚举。

留学,中国还处于“起始”的阶段

目前,在中国大陆,很多人尚缺乏留学的常识,需要形形色色的留学中介机构提供服务,这种“盛况”远远不是日本、中国台湾等地所能相比的,更是欧美等发达国家感到不可思议的。应该公平地说,很多出国留学的中介机构,提供了很好的出国留学服务,为推动中国的留学发展功不可没。但也有些留学中介,混水摸鱼,借机牟利。2011年10月20日美国华文《世界日报》头版头条的报道,醒目的大标题是“美校勾结经纪,骗招中国学生”。一些中国学生被骗到偏远的教学品质欠佳的私立学校,大学、中学都有,甚至荒唐到了一个班级中的大多数是中国学生。这种在中国学生堆中的“留学”,不但英语难以进步,对美国文化更是难以了解和学习。

有些出国留学中介公司通过过分的“包妆”(包装+化妆),为留学生“画皮”的做法,已经被越来越多的美国名校识穿,出现了美国高校“两难”的局面。《世界日报》2011年11月4日的A4版头条,以“中国留学生涌至,美国大学两难”为题的报道,副标题是:“中产阶级学费无虞,留学生三年增加两倍,财源滚滚但造假频频”。报道中的小标题更能突出问题的重点:“论文捉刀,托福枪手代考”,“英语有限,很难跟上课程”,“中介舞弊,提供配套服务”。一批“山寨版”的留学生就这样出现了,花了很大的代价量身打造,素质却没有提高,结果是花钱到美国“留级”、“流学”,而不是“留学”。

2011年11月3日的美国《高等教育纪事报》(The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上发表了中国北京大学附中校长助理的文章,指出,许多SAT考分很高的留学生,到美国后,就龟缩在图书馆或教室后排,只交中国朋友,不参加体育运动或派对,成天想念中国,对美国毫无兴趣,留学只是为了得到美国学位,而美国大学也想要他们的钱。结果双方都受伤。文章呼吁,美国大学招收中国学生时,不能只用硬数据(标准化考试分数)来衡量而在“软技能”(Soft Skills)上打折扣。硬数据或许可以判断他们在中国是否是好学生,而“软技能”却将决定他们能否在美国校园获得成功。

不知这份美国报纸是为了凸显中国学生“软技能”欠缺的问题,还是暗讽这位校长助理的无知。因为,美国名牌大学招生,像常春藤盟校从早年起就必看“软技能”,很看重领导和活动能力及团队精神,很重视学生的课外活动、特长、社会活动、工作经历、做义工等资历和表现。一位征文作者的儿子在证券公司工作几年,业务表现出色,又去名牌商学院深造。他还未毕业,著名证券公司已来“挖角”,中国农业银行在美国上市的大案子都交给他来做。公司发给他的年终奖金数以百万计。问题是:目前的中国很难弄清有多少学生有“软技能”可看。一些中介公司让留学生演“软技能”的“真假猴王”,美国名校又怎么能知道有多少中国留学生被“包妆”?

因此,本次征文也是顺应中国留学潮高涨的需求,为越来越多的留学新人,提供一点实实在在的借鉴。这种经验分两个方面:一种是纪实的留学故事;另一种是留学指南式的描述和举例。《留学可以改变人生——献给准备留学的中国青年》、《准备、创新、回馈——我的留学感悟》、《我在留学美国期间所得到的启示》等等获奖征文,叙述留学美国的方法和重要性。《进入美国名校的“直通车”》和《“富二代”留学美国》等更是热腾腾现炒现卖的新鲜资讯,是我采访了二十多位留学生及家长和相关人士后撰写的。这可以让本书从更新、更多角度反映当今留学北美的状况,增加参考价值和可读性。如果这本书对中国留学生有所启示,有一些良好的借鉴作用,那样的功德无量,正是本书的目的之一!

留学,经历“脱胎换骨”的成长

我留学的那个年代流行一句话:“如果你爱他,送他到美国去留学;如果你恨他,也送他到美国去留学。”因为留学是在异国文化、陌生环境中,独立奋斗和挣扎的“水深火热”的考验。早年的留学,全靠自己,如同不管水深水浅就跳下去。

现在,后半句不见了,至少绝大部分留学生的留学费用有了保障。出国留学都是为了寻找更好的前程,如唐三藏西天取经般,把经历了语言、学业、文化、生活上的种种磨难,看作成长的过程,多多少少带有“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意味。征文中这样的描述不少。这成长中的“共性”是:身在异乡他国的中国游子,望着比中国圆的美国月亮,产生的思乡之苦及对中国的种种深情。可能来自台湾地区的留学生的那份乡情更重。那是双重的乡情,不但对台湾,还有对祖国大陆祖籍地的思念。

征文铜奖获得者谢明诚先生在给征文办公室的电邮中写道:“我们的父母在1949年从大陆迁徙到台湾。我们在台湾出生,成为在台湾的内地人。然后我们再由台湾迁徙到北美洲落户、繁衍。我们只知道在大陆定有亲戚,但因为父母早逝而无从着手。我们的孩子们就是我们的亲戚,但我们的孩子们与我们只是同种而不同文。异乡已成家乡,故乡在水一方;儿孙融入北美,乡情日久天长。”道出台湾“内地”留学生在颠簸人生中的乡情,那决非“一枚小小的邮票”能传递。

谢先生电邮中还写道:“谢谢(征文活动)提供平台,记录下个人从未告诉过子女们(都是华裔美人)的关于我自己的故事。待退休后,将会再把用中文写下的故事翻译成英文,传给后人。旅美数十年,是身为中国人的孩子,美国人的父母和祖父母及外祖父母,但又往往不知该从何向孩子们说起我们自己的故事。留学时期,只是大时代里的一小部分,但是最有希望的一部分。”像谢先生这样,怀着浓浓的深情,憋了一肚子留学故事的人不少。而这次征文只是抛砖引玉,只是开头,就像中国的留学大潮,还只是刚开始涌现高潮。

这些征文中还有意无意提出了一个留学心理建设的问题,须在留学前培养,要在留学中加强。这是目前非常需要的。可是,很多留学生都缺乏这方面的准备,因此留学的适应过程比较长,留学中的磨难增加。这些,我将在专门的文章中加以阐述。

两个情结,两次征文。谢谢所有为征文和这本书的出版作出奉献的人。特别感谢在全美和加拿大发行的《世界周刊》再次接连刊出“征文启事”,并于2012年1月1日起,在“岁月忆往”栏目连续刊登部分获奖作品,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事隔十多年,这次我在邀请评审委员的时候,很遗憾的是罗孚老已离我们而去,严歌苓的作品被张艺谋拍成《金陵十三钗》,她在中国也无法拨冗为我们助阵。

感谢中国大陆旅美诗人王性初、台湾地区旅美作家喻丽清,依然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参加评审。感谢王性初依然担任本书的特邀主编。感谢香港旅美作家吴瑞卿,虽然她受美国一家由国务院赞助的基金会委托,必须在评审时期两次前往中国做翻译,却硬是挤时间为征文一一写了评语,令人感动。感谢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的李振潼教授(现退休旅居美国)和长城电视的CEO林志强,他们为本次评审带来了新的气象。除了由衷的感谢,我对评委们专业、认真、公正而没有受到“污染”的“史家风范”深表敬佩!这本征文集不仅是文学作品,也是中国留学史的一部分。

在此,我把电邮留给读者:cashfa.dai@gmail.com。希望得到大家的指教和支持,一起来推动留学文学的发展。我和我的伙伴还有一个“目标”,希望以此为起点,引起有识之士的共鸣,拍一批关于海外留学生的纪录片和电视剧,更多、更广地记录中国当代的留学史。

2012年元旦初稿

2012年春节修改于美国硅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