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寒山寺佛学(第五辑)
12931900000072

第72章 佛教散论(30)

如前所述,人生解脱的问题,是佛教的中心问题,也就是“缘起性空”论的出发点和归宿。佛教探讨宇宙万物的目的,是要揭示出人们脱离尘世的生存状态,达到超越生死痛苦的人生境界的途径。既然世间万物都是在无限的宇宙中“缘起性空”的,那么,人的身体也是由因缘和合而成,肉身的每一层次,都没有本质的规定性,都是“缘起性空”之物。人的精神也是如此,佛教认为,人的精神由受、想、行、识四蕴组成,其中没有一种可以称作本质,离开任何一种,都没有完整的精神现象,这就是“诸法无我”,就是事物或现象的“自性空”。同样,众生的生命都在“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里匆匆度过。“过去”的时间已经消逝,永远不回头;“现在”的时间像箭一般的飞走,转眼就失去踪影;“未来”在碌碌中走近,忽然之间又擦身而过。佛教常用时间空间的无限广袤久远、无穷无尽这些数学上的极大量或无穷大量,来说明时空的无限,用“刹那”这种极小量,来比对人生的短暂和倏忽即逝,这样,人生的微小、短暂和虚幻,已被阐发得淋漓尽致。这种空花般旋开旋落,似水月般如幻如影的人生,还充满了种种烦恼和痛苦,如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等苦。人们要想脱离苦海,必须窥破红尘,意识到我、法皆空。世人追境逐欢,求名为利,自寻烦恼,是清净本性的迷失,是自我的失落。因为在无限的时空面前,人间的钱财、是非、名利,人的一生都显得这样渺小和微不足道。正如洪应明在《菜根谭》中所言:“山河大地已属微尘,而况尘中之尘;血肉身躯且归泡影,而况影外之影;非上上智,无了了心。”[[7[]即山河大地与浩瀚无边的宇宙空间相比,只是一粒小小的微尘,而人不过是微尘之中的微尘;血肉之躯的在世相对无限的时间来说,只是一个泡影,何况功名利禄不过是泡影之外的泡影。若没有很高的智慧,便无法了了分明地认清万事万物的空幻本质。反过来说,只要弄清了这些道理,也就不难领会“我空”与“法空”了。佛教以清净本性为自我,即感悟到“性空”;大乘佛法主张当色即空,以断灭空、离色空为理论,劝人“勤修戒定慧,熄灭贪瞋痴”,就是要人们通过戒定慧的自我修养,了悟“性空”,去除贪欲心、瞋怒心和愚痴心,从而净化自己的心灵,实现人生的解脱,离却苦海,登上乐土。

由此,佛教认为现实世界是苦、空、无常、无我的世界,而佛教理想的世界,是一种常、乐、我、净的世界。所以,佛教劝人们脱离我执、假象,舍弃生死无常的种种苦恼,进而离苦得乐。正如普贤菩萨的“警众偈”说的那样:“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当勤精进,如救头燃;但念无常,慎勿放逸!”

趋吉避凶,离苦得乐,脱离生死,追求永恒和美好,是人的本性。佛教给人们提供了很多离苦得乐、脱离生死的修炼方法。其中之一就是影响最大、修炼人数最多的方法———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五、数学与佛教往生的意境

《佛说阿弥陀经》云:“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6[][[(2])“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祇劫,故名阿弥陀。舍利弗,阿弥陀佛成佛以来,于今十劫。又,舍利弗,彼佛有无量无边声闻弟子,皆阿罗汉,非是算数之所能知。”[6 ](3)也就是说,极乐世界离我们有“十万亿佛土”之遥,其距离远远超过我们今天所能观测到的宇宙星系。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是阿弥陀佛,其国人民的寿命无穷、数量无穷。阿弥陀佛成佛已有“十劫”,据《无量寿经》里所说,这里的“劫”至少指的是水坏劫以上的大劫,所以,阿弥陀佛成佛至少有上千亿年了。在佛教中,阿弥陀佛就是无量光、无量寿的意思,无量光即空间无边,无量寿即时间无限。能使时空无限无边,也就是具有超越时空的佛法,能接引人们了生脱死,转迷成悟,跳出生死轮回的苦海,超脱森罗万象的迷障,而进入光明自在的涅槃净海、极乐净土之中。

佛祖在《佛说阿弥陀经》[]6]](4])和《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6]](5])中描绘,西方极乐世界是一个无比美妙的世界,极乐世界的大地都是黄金铺成,灿烂光明,到处皆有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等合成的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周匝围绕,七宝莲池、八功德水充满其中,池底铺的是金沙。池中五色莲花闪闪发光,微妙香洁。四周的街道以及地上和空中的楼阁,也都是由金、银、琉璃、玻璃、赤珠、砗磲、玛瑙等建筑和装饰的。各种奇妙无比色彩斑斓的鸟,时时刻刻都在啼唱着和平优雅的声音。七宝形成的高大花树和宝网发出光明,耀眼夺目,在微风中发出悠扬微妙的音乐之声。天空中下雨般飘洒着五颜六色的妙花,落地后自然消失。

极乐世界里的人,身皆莲花化生,心皆清净无染,没有贪、瞋、痴的念头,身心俱净,内外如一,没有任何的烦恼、痛苦和是非,一尘不染;人们都是善人好人,大家聚在一起,求悟真理,求悟佛法,整天念佛念法念僧,没有争权夺利,没有钩心斗角,没有人我是非,彼此和睦相处。极乐世界的人,有飞行神通,到十万亿佛土去来自如;思衣得衣,思食得食,生活极其逍遥自在,并且可得永生。

在《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中,佛这样劝人们:要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须称名念佛,积累善业。虽然这一世精进修行十分勤苦,但这一生之苦,较之一个人的生生世世,不过瞬间而已。此生之苦,使后世得以往生极乐世界,脱离生死,寿命长达千万时劫,享受无穷无尽的快乐,神通自在而诸事随心所欲。[[6[][(7])

据《佛说观无量寿佛经》[]6]](6])所说,往生极乐世界里的人依个人在世时的修习和表现不同,往生的品位也不同,在极乐世界里修行时间的长短和成道的品位也不一样。往生的品位共有九种:

①上品上生的人往生的时候,见到西方三圣以及无数的化佛,百千的比丘、声闻大众和无量诸天的天人,带着金刚宝的莲花台,将他迎接而去。顷刻往生到极乐世界后,顿时花开见佛,闻佛说法;立即就证得了无生法忍,得到大神通;随即能够飞行游历十方诸佛国土;所见之佛都给他授成佛之记。

②上品中生的人往生的时候,乘坐紫金莲花台顷刻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七宝莲花池中。经过一夜,花开见佛。经七天后得阿惟越致果位,再过一小劫(即1680万年)得佛授记为未来佛。

③上品下生的人往生七宝莲花池中。经过一日一夜,莲花才开。莲花开后,还不能见到佛,须要在七日之中,用功精进,才能见到佛。经过三小劫(即5040万年)后得到菩萨于初地所得的智慧法门。

④中品上生的人往生的时候,坐在莲花台上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往生之后,莲花就开了,听到说法的妙音,即时得到阿罗汉果位。

⑤中品中生的人往生的时候,乘坐七宝莲花顷刻生到西方的宝池中。经过七天莲花开放,得于听闻佛法,得初入圣道的须陀洹果位。经半小劫(840万年)得到阿罗汉果位。

⑥中品下生的人往生到极乐世界七天以后,莲花才开;见到观世音和大势至两位菩萨给他说法,得须陀洹初果。经一小劫得到阿罗汉果位。

⑦下品上生的人往生以后,要在七宝池中,经过四十九天,莲花才开;见到观世音和大势至两位菩萨为他说法。经十小劫(即1亿6千800万年)得到初地菩萨的智慧。

⑧下品中生的人往生以后,要经过六劫(即80亿6千4百万年)的时间,莲花才开,见到观世音和大势至两位菩萨为他说法。

⑨下品下生的人往生以后,要在莲花中经过十二个大劫后(即161.28亿年),莲花才开;莲花开后,见到观世音、大势至两位菩萨为他说法。

由此,我们看到佛教对立志往生的人们在世修行所积的功德大小的区分,也即往生的品位的差别,也是通过他们在极乐世界中修成正果所需的时间来标示的。往生品格与时间数量的这种对应关系,进一步说明佛教的致思活动对数学概念的倚重。

综上所述,佛教应用数学的知识所描述的宇宙无限性,一方面作为“缘起性空”说的基础,论证了尘世人生的微小、短暂和虚幻;另一方面,又据此描绘出一个无限无边的极乐世界图景,展示了迥然不同于尘世的佛国净土,也即超越相对世界的绝对世界。这一绝对世界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必须借助数学才能把握的时空的无限性。另外,佛教还用时间的数量差异,标示人们修行的功德品位,进而创制了往生的教义。因此,可以说佛教的核心内容,是借助数学工具才得以形成的。

作为一种人文学说,佛教应用数学知识来建构其核心的教义,这一特点是具有当代意义的。佛教之所以能够把自然科学知识中的事实判断,转化为人文关怀中的价值判断,其原因就在于它的宇宙人生观的致思路向。也就是说,佛教立足于人类的生存状态来探究宇宙万物,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始终不脱离人的生活世界,因而能够用对自然的认识来服务于人的终极关怀,服务于对人生意义的追寻。而“实证科学正是在原则上排斥了一个在我们的不幸的时代中,人面对命运攸关的根本变革所必须立即作出回答的问题:探问整个人生有无意义”[[8[]。所以,当代科学技术是否应从古老的佛教那里获得某种启迪?

参考文献:

[1]方立天:《中国佛教哲学要义》(下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610—614页。

[2]果怀注释:《楞严经今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98页。

[3]《大方广佛华严经》,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年,(1)第788~791页,(2)第801页。

[4]《长阿含经》,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年。

[5]圆晖:《俱舍论颂疏》,网络下载图书

[6]瞿平等注释:《净土诸经今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1)18页,(2)1页,(3)3页,(4)1—3页,(5)35~45页,(6)116~123页,(7)65页。

[7]洪应明:《菜根谭》,黄山书社,2002年,第117页

[8]胡塞尔:《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张庆熊译),译文出版社,2005年,第7页。

[9]丁福保:《佛学精要辞典》,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年。

汉传佛教形成时间新论

吴海萍

一、对“汉传佛教”的概念阐释及论证的理论框架

“汉传佛教”这一概念的形成在近现代佛学史上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1932年,太虚大师曾在闽南佛学院做过题为《佛教的教史教法和今后的建设》的著名演讲。他在这次演讲中将世界佛教的现状概括为:“第一系是以锡兰为中心,有锡兰而流于缅甸、暹罗及以前的马来半岛等处;第二系是以中国为中心,由中国而流传于高丽、日本、安南等处;第三系是以西藏为中心(西藏亦属于中国范围,因其语言、文字、风尚习惯等等皆有异于汉族聚居地区,故另成为一系),由西藏流传于蒙古与西北、东北及尼泊尔等处。”[1]太虚于此实现的重大理论进展是,认为中国佛教包括汉族聚居地区的第二系和以西藏为中心的第三系两大部分。1956年,赵朴初先生在《中国的佛教》一文中,又把中国佛教的内涵具体规定为汉语系佛教+藏语系佛教+巴利语系佛教=中国佛教。[2]后来,他又进一步指出,中国佛教=汉地佛教+藏传佛教+云南地区上座部佛教。[3]我的老师李尚全先生则认为:“用汉传佛教的概念,相对来说,比较规范,意谓师承汉语系佛教的意思。”他认为,汉传佛教具体地说有以下三个内涵:(1)经典以汉字书写;(2)信仰的民族以汉族为主;(3)传入的时间以汉朝为主。[4](P.283)

师承李尚全先生的概念,笔者认为汉传佛教是中国佛教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是佛教传入中国后日渐本土化的重要成果。而佛教自传入中国,直到完全形成汉民族的本土佛教即汉传佛教,是一个历史演变的过程。佛教在中国大致在何时开始完全按照本土特征发展呢?这是本文要探讨的主要问题。

汉传佛教的形成是佛教自西域传入中国后不断汉化的结果。正如李尚全先生所说:“汉传佛教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形成的一种社会意识、生活方式和社会组织。”“这种三位一体的佛教,只局限于汉文化圈内,所以叫汉传佛教。”[4]8](P.283)需要指出的是,李尚全先生此处所指的汉文化圈已经比汉传佛教形成之初的地理范围宽泛得多。他认为“随着资本主义全球化扩张,汉文化圈已扩充到全球华人世界”[4]](P.306)。而适应汉民族文化特征的本土化色彩则是其在形成初期的突出特征。

既然汉传佛教的出现是一种不断本土化发展的过程性文化现象,而并非突发性事件,那么它的形成时间就不可能是发生某一具体事件的时间点,而应是一条由一系列时间点组成的时间链。这条时间链包含汉传佛教主要特征出现的诸多时间点。

那么汉传佛教的主要特征究竟有哪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