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寒山寺佛学(第五辑)
12931900000016

第16章 因明学研究(2)

《滴论广释》的这一段话中间,一连用了好几个比喻:鸟齿,表示根本不存在;龙髻中去瘟珠作装饰,表示这没有可行性;娶母妇,表示与自己无关等等,还有其他的话,觉得比较啰嗦,本来是很简洁、明白的道理,反反复复地地啰嗦,我总觉得有些无谓。

【广释】能不虚假智者,即是正智。世间亦说与先前所显明义能相符时说为能不虚假。如是智若亦与所显明义能相符合者,说为能不虚假。能相符性,亦唯于所显明义能悟入为能相符性,而非其他。如是智者谓非由能生起、能与义相符,然由众生能于义悟入故,与义相符。能悟入亦由能显明所悟入境界,诸众生不能由强制其知而得悟入。

【记】“能不虚假者即是正智”,按通常的译法,是译成“不错乱”、“无迷乱”等,对正智的这个界定,是通于现、比二量的。在一般的日常生活里,能够使我们达到先前所显明的对象的话,也就是说我按照这话去作,果真得到了这话所说的结果,我们就说这话与事实相符,我们说这是不虚假。“如是智若亦与所显明义能相符合者,说为能不虚假”这一句话,是说“使人达到其自身所显示的对象的认识,是不虚假的”。这一个呢,我想是不是可以用这样的例子来说明:一个人他设定了一个理想、目标,并为此而努力,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比如说一个运动员,他努力地训练,想参加奥运会,因为训练得好,成绩好,所以就真的参加了奥运会。我们也可以用自给自足、自产自销来比喻,或者用修行来说,我在禅定的时候,给自己设定了一个目标,观想阿弥陀佛,在我观成功的时候,阿弥陀佛就真的显现了。《广释》里边的“能相符性”,只是指能够朝向所显示的对象,可并不是一定百分之百地与先前的目标一样。这一点很重要。我想参加奥运会,我努力地训练,这就是向着奥运会的方向了,也有可能我最后也没有参加成,但努力训练是顺向的。不努力训练,只是懈怠,则成参加奥运会的逆向了。这正智并不能把结果引到认识者这儿来,以使认识者得到结果,它只是有使认识者把方向指向结果,以便认识者得到结果。这里我就想到一个问题,前段时间泰国的和尚们游行示威,有人就问我该怎么看待,现在《广释》中的这几句话就给我们一个启示:认识只能给指示方向,并不是把结果拿到你的面前。

总之,“认识者”是有能动性的。《广释》中这儿的这一句话,“诸众生不能由强制其知而得悟入”!这句话很重要,它可以消解我们现在不少学佛人的所谓修行。

【广释】因此唯了知义是能量果,且于所了义中众生已悟入者,亦即与义符合。若如是者,由当了知义故,完成能量作用。因此,具有不隔离境界[11]是能量。若由彼智最初即了知义,即由此智众生已得悟入,亦与义已相符合。于真实义中绝无他智有余所为。因此,具有隔离境界非是能量。

【记】只有认清认识对象才是量果,在我们认识到认识对象的时候、知道了所要的结果的时候,我们就已经清楚了哪个方向才是应该的方向。在这个时候,量的作用就成就了。所以,能量就是以还不知道的境界为对象的,能够把境界认识清楚的才是能量,也就是说,能量就是具有认清认识对象的能力者、具有认清认识对象的可能性。人们最初是凭某个认识而了知认识对象的,那么这个认识就有使你指向、并达到该认识对象的能力,它是顺向的。在这个认识过程中,只有这个认识是顺向的,绝对没有其他的认识是顺向的,不能够起顺向认识的,不能够使你认清当下的认识对象,它就不是能量。

【广释】此中若知观见性之义[12]即说此为现量性所转起境界。何以故?若彼义中由分别随现量能作性而分别,即能显示此义之现前是为现量。因此,说为知不观见性者,即由现量所显示。比量亦依观见标志[13]能显示决定转起之境界[14]。是如此及现量亦能决定显示如[1 5 ]5显现之义,比量亦能决定显示与标志相属之义,是故若此二既能显示决定之义又决定者,则为能量。非是余识,显示有能力获证得,若依既是能证得,且亦能获得能量者,则由异于二能量之智所显示之义或有于阳焰极颠倒为如水,由此无有故,不能为符。或有如二意之义。二意者:谓如其义为有、或无、不决定,具有有及无有之义,有情亦非有,因此,与彼相似不能符合。由一切无标志之分别[16],不观见决定之悟入所显示之义者:谓唯不决定有及无等,此亦不能证得。因此,不能符合、极颠倒、无事体[17],能显示不决定义故,余识非是能量。

【记】某一个认识对象,它要是被认成“观见性之义”,那么它就应该是现量所对境。为啥呢?因为要是这个事物是因为随着现量而进行分别的,就是说前一刹那是现量性无分别的,是第二刹那随即起的分别,所以说我们就把被心识给分别地认成“观见性之义”的前一刹那,说成是现量。话是别扭了点儿,但实际上很简单:第二刹那分清了对象是观见性之义,所以第一刹那就一定是现量。

比量是什么呢?比量就是通过因来显示确定的结论。这样,现量是认识与认识对象一致,认识对象是啥样你就给确定地认成啥样,不能走样变形,而比量则是显示出与认识对象的标志———也就是因法,有确定的相联系。这一联系,就是共相了。

这里有一点儿闲话,关于“比量之真”!现量之真是不会有争议的,但比量之真、共相之真,则是很奇怪的。因明之所以是因明,而不是逻辑,就在于比量之真实性!因明与逻辑的区别,按现代的话说,实际上是在于其哲学前提的不同。要是承认了逻辑的前提,肯定得承认逻辑的结论,这其实是技术性的东西,这技术已经是十分成熟的。比如亚里斯多德的逻辑,从本质上来说,我觉得应该是经验主义,以此为前提的逻辑,即使在逻辑界,也有比他更高级的。而因明,陈那是新因明的创始人,他的哲学前提,是唯识,唯识与经验主义是不一样的,所以根本就不能把因明论证与亚氏逻辑来简单类比,说因明学是演绎、是归纳等,而且还不如逻辑严密,要知道二者的根本的不同点才最重要,而根本的不同点正是其哲学前提。因明是论证佛理的有效性的,把握不住这个根本目的,那就是入宝山而空归。另外我们要知道,现在人们都说因明是(佛教)逻辑,这是因为世间学者抓到了佛教话语权而已,他们不对还是不对,不过是错久了,我们把错的认成了对的,人们总有改错的时候,这我是乐观的。

还接着说《广释》里的这一段话。

现量也好,比量也罢,它们都能够显示确定的境,现量显示自相之真,比量显示共相之真,所以它们都是正量。正量只有这两种,再没有其他的正量了!我显示出来了证得境界的能力,由于这能力所以我叫证得了、得到了———注意,这按佛教义理,即是登地———这时候的认识才叫量!只要与这两种量不同的,通通都是非量,《广释》中举了一些情况:“异于二能量之智所显示之义”,就是不同于现量、比量,也就是不能正确显示自相之真、共相之真的;“于阳焰极颠倒为如水”,这是根本颠倒的,把阳焰认成了水,这水是根本不存在的,所以“不能相符”;“或有如二意之义。二意者:谓如其义为有、或无、不决定”,这一个是说,这东西可能存在、可能不存在,不确定,这就实际上就是疑惑[18],《门论》、《集量论》里头都说过的;无因法支持的分别念,它根本不管因法与认识对象的关系,它只能显示还不能确定对象是不是存在[19],这当然是瞎胡闹了。所以说,除了现量、比量,其他的认识因为与真相不符、因为它颠倒、因为(境界)不存在等,所以说余识都是非量。

【广释】诸营务[20]能作义者亦以于能作义获得功能之因由智体为所寻求[21],若由彼寻求,即此亦依论典为所伺察。因此,于能作义显示功能之事体即是正智。

若有由彼善显明性,即是由彼所证得。能证得彼性、能证得义了知性,已说为证得义之体性,此中依极显明不同处所、不同时间、不同行相,即异事体性,如是异事体性即依具有相违法[22],且不同处所、时间及行相亦具有相违反法。是故能具有异行相事体者,即是非能量具有异行相事体。喻如白螺壳执为黄色。能异行相事体者,谓非能量异行相事体。能安住异处所亦非亦非能量为安住异处所,如于门洞穴中间处安放有宝物光芒,执取宝物智非能量为室内安放宝物。能执取异时亦非能量为具有异时事体,如于半夜执为中午之梦智,亦非能量为半夜性。

【记】着力于实现自己的目标而精进努力的人,他们所寻求的对象,能够使自己的目标得以实现的因、能够使自己的行为合理、有效的因———智体、认识,而要想得到这样的认识,就要依法称论师的著作为阶梯。这些人所寻求的,实际上恰恰就是正智。

说,由正智所显示出来的,就是正智所能证得的,因为境界的证得,就是以得知境界为体性。在这里,要是真的有一个东西与认识所显示出来不同,就会有因处所不同而不同、因时间不同而不同、因行相不同而不同等。不同的东西,就是能够和相违法相依者,比如说杯弓蛇影的故事,实际上是一个弓影,但在我的认识里,显示的却是一条蛇,也就是说,内心里显示出来的蛇,不能与实际的弓影一致,这就是相违。能够和相违法结合、相依的,一定会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方、不同的行相表现出不同来,所以,凡是在时间、地点、行相上表现出不同的,就是不同的东西。所以说,在一个事物上,显示出了另外一个事物的认识,这认识就不是量,《广释》里头举例子说把白螺认成了黄的,这就不是量了。把这样一个东西认成了另外的东西,这不是量。还有,在这个地方认取其他地方的事物,说这也不是量,《广释》里头举了把门洞处的宝物的光芒认成宝物。这一个其实是这样的:屋里有宝物,门洞处有宝物光芒,我看见了门洞处的宝物光芒,就说那是与屋子里的宝物一样,都是夜明珠,这认识就不能是量。还有,把另外一个时间的东西认成其他时间的东西,这也不是量,举的例子是夜里作梦,梦见中午发生的事儿。我举的话,就举现在看见的牛就以为是十年前的那头牛。

【广释】此处所决定、及行相决定、虽能符合,然若彼诸时间若彼诸区分分位之时间非不能符合耶?若于彼时间为区分之时间,即此之时不说所符合。观见之时间既异,符合之时间亦异故。然而若于彼时区分之事体,即此,为所符合。由执著无有不同故,相续悟入时当见同一性。

【记】我们能够得到某个结果,在确定的处所、行相上得到一个确定的结果,或者说得到某个事物,但时间这个因素呢?我们不能把时间给确定下来。根据译文,这一个实际上是一个问句,是说是不是得到某个结果,只能处所、行相确定,但时间这个因素不能确定?就象我们证得圣果,有的人要三生,有的人则要七生,而有的一生成办,等等。这一个呢,比如成佛,处所就是确定的:一定是在自己的净土成佛!任何佛都是!释迦牟尼之所以在秽土,是因为那只是化身而已。在行相上,佛一定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但成佛的时间不确定,释迦牟尼与弥勒就是很明显的,释迦牟尼因为精进,所以就比弥勒早成佛。成罗汉果也是这样的。其中的行相这个因素,咱们现在看罗汉造像,一个罗汉一个样子,而且千奇百怪,最有名的罗汉是贯休画的《十六罗汉》,说实在的,只是艺术价值高,对于宗教价值来说,是极其糟糕的,罗汉是具足三千威仪的,怎么可能七扭八歪的?

回头还说《广释》。有了这个设问,接着就是回答:不是说限定在某个时间的事物就一定在那个时间确立、成就,另外,这有一个实践过程,《广释》里的这句话,“观见之时间既异,符合之时间亦异故”,这一话使我们想到一个情况:禅宗的见性成佛,有人把见性成佛理解成一个了,见性就是成佛了,这是不对的,见性是证见空性,这个实际上与成佛是两码事儿,真的证得空性了,这只是登初地!更何况根据禅宗书来看,有些禅师的开悟,实际上只是心有所动而已,差的实际上不是一星半点。现在这句话就是说:这个时候观见,另一个时候得到!

现在就是说,我们给出三个要素,处所、行相、时间,这个时间因素的限定实际上是指人们证得某个结果的时间,因为人们在见到时所见到的是一样的、认识是一样的,所以达到时也是一样的。这一句话其实我们可以给解读成“佛的境界是一样的。”

【广释】若于彼前、智行者,即于此时、作是说言:由果已于较前因中先往[23]。若说因声者,应知即是成就众生利益之因[24]4。先往[25]4之声者,当说仅于较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