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对于人们的思维来说,从抽象上升到具体逻辑方法的重要意义就在于它为知识的系统化,为揭示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关系提供了正确的途径。列宁说:“单个的存在(对象、现象等等)(仅仅)是观念(真理)的一个方面。真理还需要现实的其他方面,这些方面也只是好像独立的和单个的……真理只是在他们的总和……中以及它们的关系……中才会实现。”为了在它们的总和中和它们的关系中掌握真理,人们必须掌握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
五、逻辑行程与心理顺序:关于学科表述问题的进一步研究
从抽象上升到具体是建立学科理论体系的逻辑方法,它要求从最抽象、最简单的范畴出发,用概念之间的关系来复演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关系。那么,一门学科的理论体系能否从对这门学科的认识出发呢?从目前出版的各门学科的教材来看,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从阐述本学科的作用与意义开篇的。有人可能会提出,这难道不是一种表述这门学科的合理途径吗?为了研究这一问题,我们感到有必要再对所谓“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的问题作一些分析。
所谓“逻辑顺序”就是用概念复演对象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客观内在关系的顺序,前面我们讨论的都是这一问题。“心理顺序”与此不同,它指按照人们认识过程的心理机制而编排内容的顺序。就从简单到复杂发展的关系而言,事物的发展与人的认识的心理规律无疑是一致的,因此,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不相矛盾。但是,人的认识还遵循某些特殊的机制,比如人的认识产生于认识的需要。因此,为了激发人的认识动机,我们就要设法提高人的认识需要。基于这些特殊的考虑,教材的编著者在不改变或者说不影响内容之间逻辑关系的情况下,为了充分地照顾读者的认识特点,可以作一些特殊的安排。举个例子来说,众所周知,推理小说一般都是从犯罪作案的结果开始的,继而阐述破案的活动,最后再揭露罪犯作案的过程和动机。这就是从人的心理特点考虑的一种特殊安排。事实上就事物的客观顺序来说,罪犯作案的结果只能在作案过程之后,而不是在罪犯作案之前。因此,推理小说的安排不是客观的顺序。在文学中,这被称为倒叙,其作用在于引起人们的悬念,以激发人们阅读的兴趣和阅读的动机。这种叙述的方法可以重复,即以犯罪结果两次描述为代价。
从心理学我们知道,就认识动机而言可以有两种:其一是外部动机;其二是内部动机。外部动机基于对客体作用的认识,基于对未来生活意义的理解。在教材中,从意义与作用的阐述开始,从本质上说,作用就在于引起这种外部动机。当然,这并非是引起动机的唯一手段,引起动机的另一手段是激发人的内部动机。内部动机来源于人们的好奇、疑问,有疑而发,基于寻根究底。在教学论的教材中,以案例、问题开篇就属于这种类型。
第二节 知识图谱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与要求
一、知识图谱的本质
知识图谱,在中小学有时也被称作“知识树”或知识地图,它是学科自身逻辑与学生认知发展客观规律的反映,是教师教学的指南,是安排学习行程的依据。
美国教育学家布卢姆等人在1956年出版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中,把教育目标分成了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大领域,并对认知、情感目标作了具体的研究,先后发表了《教育目标分类学认知领域》(第一分册)与《教育目标分类学情感领域》(第二分册)两本专著。在他们之后,1965年与1972年辛普森与哈罗又分别发表了动作技能领域的研究成果。此外,美国其他心理学家、教育学家也从心理发展的角度对教学目标作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不同于布卢姆的分类理论。由于在这些分类的理论中,布卢姆等人的理论是“最容易为教师所接受的分类”,为此,这里略作介绍。
在布卢姆等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中,认知目标包括对学生知识和智慧技能发展的要求。布卢姆等认为,认知目标由下列6个类别组成:
1.知识。这类目标的行为特点是回忆与再认先前遇到过的信息等,比如,根据记忆来定义通货膨胀这一概念。
2.领会。这类目标的行为特点是解释与阐述概念与原理,而不是根据记忆进行背诵。比如,阐述通货膨胀对经济影响的途径与方式。
3.运用。这类目标的行为特点是将抽象的概念用于特殊的情景。比如,将经济学中关于通货膨胀的抽象概念用于解释当代美国的经济。
4.分析。这类目标的行为特点是将对象分解成组成部分,并指出它们之间的联系。比如,在三种不同的降低通货膨胀的方案中,鉴别出它们的共同之处。
5.综合。这类目标的行为特点是将各个部分或元素整合成一个新的整体。比如,在分析原有方案的基础上,形成新的降低通货膨胀的方案。
6.评价。这类目标的行为特点是对他人的工作、结论以及得出结论的方法进行比较,并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进行评论、批判等。
希尔(Hill P.W.)总结了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的特点,其中,层次性与累积性的特点具有特别重要的启示。
层次性是说,认知目标并不是处在同一层级上的,而是有一个由低到高的层次关系。
这就是说,领会、运用、分析、综合与评价这些被称为“智慧技能”的因素都是建立在知识基础之上的,而且,就“智慧技能”而言,每高一级层次的能力都以前面的能力为基础,包含着前面的能力,并且是在前面能力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理解这些关系对我们把握知识图谱的编制非常重要。
当然,布卢姆等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也是在不断发展之中。安德森(Lorin Anderson)等人在对布卢姆认知教育目标分类体系进行修改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分类体系。这一新的分类体系的主要特征是将认知目标分为两个维度:一个是“知识”,另一个是“认知过程”。在布卢姆的分类体系中,“知识”是最低的认知水平;与其不同的是,安德森将“知识”分为四类:事实、概念、程序和元认知。
同时,他将认知过程从低到高分为六个水平: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不管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关于认知目标的分类,还是安德森对于认知目标的两维分类体系,事实上,实践告诉我们,它们层次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界线截然分明的,而是一种边界模糊的连续体。
下面我们试以前述各类知识与能力的关系,对此作进一步的说明。在各类知识的基础上,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大体可以用二维图表示。
当我们在完成这一关系图后,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学生在知识与能力发展方面一般并没有如此鲜明的层次。抑或,人们用知识与能力的连续体,更能说明它们的关系。
用一最简单的函数式表示:
y=ax2
其中x表明了知识的连续体,各门学科不同,它们所包含的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与元认知知识也就各不一样;y表明在知识基础上,学生能力发展的连续性。
式中a(a≥0)则是教育与环境的影响系数,在不同的教育与环境下,即使人们掌握的知识大体相同,他们的能力也可能处在相当不同的水平上。因此,可以恰当地把它称为“知识—能力连续体”。
在这一图谱中,有人被称为“识记性人才”:他们博览群书,然而只是一个知识的容器。
另一种人被称为“应用性人才”:他们善于将知识用于实际的情景,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
最高层次的,被称为“创造性人才”:他们能够创新知识,引领发展。
把全球70亿人划分为三种类型,显然是过于粗糙的。70亿人就有70亿种知识—能力类型,只是为方便说明问题而采用的简单化的表述。a的无限可能性就决定了知识与能力之间关系的无限可能性。
这一“知识—能力连续体”指明了知识与知识之间、知识与能力之间的关系,指明了人们应当从哪里出发,经过什么途径,最终达到认知的理想水平。
二、知识图谱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
“循序渐进”是学校教育的最基本原则。“循序渐进”就是讲人的学习要按照一定的“次序”与“程序”,违反了这一“次序”与“程序”,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一学习一定是事倍而功半,甚至是要失败的。
经过多年的发展,可汗学院也充分地认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为此,该院为学习者建立了“知识地图”以帮助他们确定学习的起点。与此同时,他们还开发了为确定学习起点必要的“前置测验”。在学习一个知识点之前,学生需要先做几个作业题,对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进行前测。如果学生遇到了问题,可以看视频讲解,也可以看解答的提示。这样,学生看视频的知识讲解时,就是带着问题来看的,是在进行积极学习,便于学生知识的掌握。这里以“三角形的类型”这个知识点为例来说明。学生点击“知识地图”上“三角形类型”的对应点,在网页突出位置呈现的是约10个前测的作业题目。如:
1.在下列三角形ABC中,如果∠B=∠C,则该三角形是______。
A.等边三角形
B.等腰三角形
C.斜边三角形
如果选择B,系统会提示:“回答对了,点击做第2题”。
2.下面的三角形是______。
A.等边三角形
B.等腰三角形
C.斜边三角形
这里就有可能出现两种情况了。
第一种情况:如果第2题也答对了,则可点击做第3题。
做对1个或者2个题目,系统会奖励一个“徽章”给你。需要指出,并不是做对一个题目,就得一个“徽章”,有可能做对了两个题目,才能得一个“徽章”。如果做错了一个题目,也有可能减掉一个已经获得的“徽章”。直到学生得到了5个“徽章”,就算是掌握了该知识点。
对于很快就能掌握该知识点的学生,系统会给出更高级的学习内容。
第二种情况:如果第2题没有回答正确,则说明学生还没有掌握这一知识点。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有三种选择:第一,学生可以直接查看答案。第二,学生也可以选择看“答案提示”,“答案提示”会一步一步地帮你找到该问题的答案。第三,学生可以进一步选择观看相关的教学视频。这样能提升学生视频学习的针对性,提升视频学习的成效。
由此可见,学习是必须先“循序”而后“渐进”的。知识图谱就是按照学科的逻辑与“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指导教师循序教学的地图,也是指导学生学习从简单走向复杂,认识随之不断深化的指南。
在慕课中,这一知识图谱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它是安排学习行程的依据。对于学生而言,在没有掌握这门学科体系的情况下,他们对什么应该先学,什么应该后学,并不清楚。在慕课以微视频呈现的情况下,更难把握住学习所必须遵循的“序”,这就会给他们的学习带来极大的困难,尤其在学科以“碎片化”方式出现的情况下,更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