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较量:中国历史上36场以弱胜强的战争
12877500000002

第2章 牧野之战——开创以少胜多战役之先河

时代背景

第一次读牧野之战时,笔者还在读小学,由于年纪小,没有弄明白到底是讲什么,而且当时课文的名称也不叫“牧野之战”,好像叫“武王伐商”。印象最深的就是文中的一幅插图,画面上一群衣衫褴褛的人举着兵器正在和着装整齐的士兵在作战。长大以后,才明白那是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一场战争。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叫“周”的小国王。公元前11世纪是周崛起的世纪。在此之前,一个叫“商”的王朝统治中国已有600多年了。600年间,他们创造了足以为荣的辉煌,铸造精美青铜器,改进文字,创新制度,似乎一切还会照旧,一切都会按部就班的进行下去。但是,一个女人改变了一切,她就是妲己。在她的迷惑下,商王朝最后一个王帝辛,开始走上一条祸国殃民的不归路。他设酒池、肉林供自己享用,搜刮民财建豪华宫殿,以酷刑诛杀忠臣,这些做法引起了天下人的强烈不满,一场即将席卷商王朝的革命风暴正在酝酿。此时,处于商王朝西北边陲的小诸侯国“周”,经过周文王50年的励精图治,国力逐渐强大,天下归心,到周文王逝世时,周朝的实际控制面积已达当时天下的三分之二,因此,“周”成为了推翻商朝统治的最主要的一支力量。周武王姬发继位后,对内重用贤良,对外结交盟友。他以吕望为军师,弟弟姬旦为国相,又把召公、毕公、康叔、丹季等贤才招入自己的队伍,一时间,周王朝的权力中心出现了人才荟萃,蒸蒸日上的政治局面,他们采取了联合诸侯国,孤立商王朝的策略。也就这一时期,商王帝辛更加荒淫残暴,穷奢极欲,以致众叛亲离,民怨四起。周武王迅速抓住这个有利时机,把都城由丰迁至镐(hào)(今陕西西安),并以此为根据地,准备发动对殷商的全面进攻。

人物评析

姬发,周文王姬昌次子,西周第一代帝王。他继承父亲遗志,于公元前11世纪消灭殷商王朝,夺取全国政权,建立了西周,期间,他卓越的军事和政治才能,使其成为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君主。周朝是中国历史上存在时间最长的一个朝代,自周武王建立西周到公元前256年东周为秦国所灭,周朝共经历了37代天子,800多年的统治。需要说明的是,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将都城迁至洛邑(今河南洛阳)。史称“东周”,所以,人们习惯性地称公元前770年以前的周朝为“西周”,以后称为“东周”。

吕望,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姜子牙,名望,字子牙,号飞熊,也称吕尚。关于他的生辰年月史学界众说纷纭,一种说法是他出生在殷朝庚丁八年(前1211);于周康王六年(前1072)卒于国都镐京,享年139岁。相传他是炎帝神农氏54世孙,伯夷36世孙。其始祖四岳伯夷因辅佐大禹治水有功而被封于吕地,因此得“吕”姓。姜子牙出世时,家境已经败落了,所以,姜子牙年轻时当过屠夫,开过酒店,以此来补贴家用。但他人穷志不短,始终勤奋刻苦学习天文地理、军事谋略,研究治国安邦之道,期望能为国施展才华。有周一朝他是历经了周文王、武王、成王、康王的四朝元老,同时,他还是古代的一位影响久远的杰出的韬略家、军事家与政治家。历代典籍都公认他的历史地位,儒、道、法、兵、纵横诸家皆追他为本家人物,被尊为“百家宗师”,他的著作《太公兵法》被誉为奇书,对后世兵法家影响极大。

商纣王,名受,年号帝辛,商王乙的小儿子,后世人称“殷纣王”。“纣王”并不是他正式的帝号,是后人强加在他头上的恶谥,纣是一种侮辱性称呼。按《说文解字》的解释:“残忍捐义曰纣”。用一句现代话来说,就是凶恶的坏蛋。据正史记载,商纣王博闻广见、思维敏捷、身材高大、膂(lǚ)力过人。他有两个主要的敌手,就是西部的周国和东部的夷人部族(甲骨文里被称作“人方”)。帝辛继位后,重视农桑,发展社会生产力,国力强盛。后来,对东夷用兵,打退了东夷向中原扩张,把商朝势力扩展到江淮一带,国土扩大到今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沿海。在其统治后期,居功自傲,刚愎自用,不听大臣劝告,使用炮烙等酷刑,镇压人民,杀比干,囚箕子,年年征战,失去人心。帝辛于公元前1075年即位,公元前1046去世,在位近30年。

交战过程

公元前1046年一月二十六日,周武王亲率战车三百乘,精锐武士三千人,步兵数万人,出兵东征。同年二月二十一日,这支部队抵达黄河岸边一个叫孟津的地方,开始与事先商量好的庸、卢、彭、濮、蜀、羌、微、髳(máo)等部族会合,组成了一支总数达4.5万人的联合部队。联军于二月二十六日冒雨继续东进,从汜地(今河南省荥阳市汜水镇)渡河水(黄河,一说由孟津渡河)后,兼程北上,至百泉(今河南省辉县西北)折而东行。二十七日清晨,在距离商王朝的国都朝歌不远的地方,周武王下令部队停止前进,他要在这里做最后一次战前总动员,周武王庄严誓师,他历数商王帝辛的种种暴行,号召全军战士同仇敌忾,消灭商纣王,为天下除害。在现存的典籍《尚书》中,这篇誓词被记录了下来,文中写道:

时甲子昧爽,王朝至于商郊牧野,乃誓。王左杖黄钺,右秉白旄(máo)以麾,曰:“逖矣,西土之人!”王曰:“嗟!我友邦冢君御事,司徒、司马、司空,亚旅、师氏,千夫长、百夫长,及庸,蜀、羌、髳、微、卢、彭、濮人。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予其誓。”王曰:“古人有言曰:‘牝(pìn)鸡无晨;牝鸡之晨,惟家之索。’今商王受惟妇言是用,昏弃厥肆祀弗答,昏弃厥遗王父母弟不迪,乃惟四方之多罪逋(bū)逃,是崇是长,是信是使,是以为大夫卿士。俾暴虐于百姓,以奸宄(guǐ)于商邑。今予发惟恭行天之罚。今日之事,不愆(qiān)于六步、七步,乃止齐焉。勖哉夫子!不愆于四伐、五伐、六伐、七伐,乃止齐焉。勖哉夫子!尚桓桓如虎、如貔(pí)、如熊、如罴(pí),于商郊弗迓克奔,以役西土,勖哉夫子!尔所弗勖,其于尔躬有戮!”

翻译成现代文就是:恰逢甲子日时的黎明,周武王率领军队来到商国都城郊的牧野,举行誓师。武王左手拿着金色大斧,右手挥舞着白旄,说:“辛苦了,跟随我伐纣的各部将士们!”武王说:“啊!为伐商大业而聚集在这里的国君和大臣,司徒、司马、司空,亚旅、师氏,千夫长、百夫长们,以及庸、蜀、羌、髳、微、卢、彭、濮等友国的同志们,举起你们的戈,排开你们的盾,竖起你们的矛,我们正式宣誓!”武王说:“古人说:‘母鸡不报晓;若母鸡报晓,说明这户人家就要会衰落了。’现在商纣王只是听信妇人的话,轻蔑地抛弃了其祭祀之职,对祭祀的大礼不闻不问,轻蔑地抛弃他同族的从兄弟,不加任用;对于那些犯了重罪逃犯,又是推崇尊敬,又是信任使用,让他们作大夫、卿士。这些人施残暴于百姓,违法作乱于商邑。现在,我姬发奉天命进行惩讨。今天决战,我们的阵列前后距离,不得超过六步、七步,要保持整齐,不得拖拉。将士们,要努力啊!我们阵列左右距离,不要超过四伐、五伐、六伐、七伐,要保持整齐,不得畏缩不前。努力吧,将士们!希望你们威武雄壮,如虎如貔、如熊如罴,前进吧,向商都的郊外前进。在战斗中,不要阻止来投降的人,要用他们来加强我们自己。努力吧,将士们!你们如果不努力,那你们自身将受到敌人的刑戮。”

誓师完毕后,联军继续前进。二十八日拂晓,联军到达牧野。《诗经》记载:“牧野洋洋,时维鹰扬。凉彼武王,肆伐大商,会期清明。”商王帝辛惊闻周军来袭,一下子没了主意,因为,此时商军主力远在东南地区平叛,无法即时征调,他只好把大批奴隶、战俘连同守卫国都的军队一同集中起来,开赴牧野迎战。《逸周书·克殷》对当时的情况是这样记载的:周军先由吕尚率数百名精兵上前挑战,震慑商军并冲乱其阵脚,然后,由周武王亲率主力跟进冲杀,将对方的阵形彻底打乱。商军中的奴隶和战俘全无斗志,纷纷倒戈,商军迅速崩溃。子辛见大势己去,返回朝歌,登上鹿台,“蒙衣其珠玉,自燔于火而死”,商朝正式灭亡。周武王赶到鹿台时,用“轻吕”击刺子辛的尸体,并亲自斩其头颅悬旗示众。

战争影响

牧野之战是我国早期历史朝代更替过程中最大的战役之一;也是中国战争史上第一次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先发制人的著名战例。还是我国古代车战初期的著名战例;牧野之战推翻了腐朽没落的商王朝,建立了西周,推动了历史的前进。为西周奴隶制礼乐文明的全面兴盛开辟了道路,对我国后世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策略分析

牧野一战,周军大获全胜,迅速占领了殷商的国都朝歌。然而从现代的观点来看,这场胜利并不是一种偶然,显然是长期准备和筹划的结果。商汤所建立的商朝,历经初兴、中衰、复振、全盛、衰弱等诸阶段后,到帝辛即位时,已步入了全面危机的深渊。在帝辛的统治下,殷商王朝政治腐败、刑罚酷虐,连年对外用兵,民众负担沉重,痛苦不堪;贵族内部矛盾重重,分崩离析,从而导致了整个社会动荡不安的混乱局面。与商王朝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的属国——“周”的迅速崛起。在处理商周关系上,文王表面上恭顺事商,以麻痹纣王。在各方面准备工作基本就绪之后,文王在吕尚的辅佐下,制定了正确的伐纣军事战略方针。接着,东渡黄河,先后灭掉黎、邘、崇等商的属国,打开了通往朝歌的道路。伐纣灭商只不过是一个时间问题了。

商王朝之所以迅速败亡,根本的原因自然是因为殷商统治集团政治腐朽,横行暴敛,严刑酷法,导致丧尽民心,众叛亲离。其次是对东方进行长期的掠夺战争,削弱了力量,且造成军事部署的失衡。再有殷商统治者对周人的战略意图缺乏警惕,放松戒备,自食恶果;最后是作战指挥上消极被动,无所作为。加上军中那些临时仓促征发的奴隶阵上起义,反戈一击,其一败涂地的结局也就不可避免了。

战争小档案

战役名称:牧野之战

发生时间:公元前1046年一月二十六日

交战双方:周朝VS商朝

交战地点:牧野(今河南省鹤壁市淇县南)

实力对比:4.5万人VS 70万人(一种说法)

战争结果:击毙商军18万,生俘33万人

战争性质:进攻战

智慧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