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40岁前成功男人要具备的60个做人智慧
12877000000035

第35章 如何正确思考

积极思考是现代成功学非常强调的一种智慧力量,如果做一件事不经过思考就去做,那肯定是鲁莽的,也是会撞墙的。除非你特别地幸运,但幸运并不是时时光顾的,所以,最保险的办法是三思而后行。但“思”也并不是件简单的事,思考也有它的特点和方法。成大事者都有自己良好的思考方法。

思考习惯一旦形成,就会产生巨大的力量,19世纪美国著名诗人及文艺批评家洛威尔曾经说过:“真知灼见,首先来自多思善疑。”

正确的思考方法不是天生就有,它需要后天的训练和个人有意的培养。

下面介绍几种思考方法:

正确认识自己

西方有句话说:“性格即命运。”意思是命运是掌握在每个人自己手中的,因此各人的性格与心态就关系到各人的人生命运。

我们怎样对待生活,生活就怎样对待我们;我们怎样对待别人,别人就怎样对待我们。如果我们把自己的境况归咎于他人或环境,就等于把自己的命运交给了冥冥之主。如果我们始终对自己说:“我能行”,并积极行动,我们也许就无所不能。

下面仅以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为例,看看他是怎样一步步真正认识自己,最终成为一个最有力量的人的。

罗斯福小时候是一个十分脆弱胆小的人。当老师叫他起来背诵课文时,他就双腿打颤,呼吸急促,嘴唇颤动不已,回答得含糊而且不连贯,然后就在同学的讥笑中颓废地坐下来,然而,他后来却成了领导美国人抗击法西斯,为世界和平做出巨大贡献的和最得人心的美国总统。这是为什么呢?这主要是因为罗斯福认识到了自己的缺陷,但是,他从未向命运屈服,他不断地超越自己,也超越了他人,直奔总统宝座。

罗斯福并没有因自己的缺陷而自卑,也没有害怕同伴的嘲笑而退缩,反而很好地将残疾带来的压力与痛苦转化为不断地促进自己前进的极大动力。他的父母也从未把罗斯福看成是一个有缺陷的孩子。当别的孩子骑马,他也骑马;别的孩子参加童子军,步行几十英里,他也步行几十英里。背课文时,他坚强地咬紧牙床,使嘴唇不颤动,努力克服恐惧。到他成年时,他已成为非常强壮的男子汉,常去非洲猎狮,在山中猎熊,再也看不出丝毫脆弱胆小的痕迹。

罗斯福可以说是认识自己、挑战自己的典范。但是要注意,仅仅是认识自己还远远不够,你还需要为此塑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宝贵的心态。因为只有抱着积极的心态,才会主动就面临的问题去寻找解决的办法。

由此可见,客观地认识自我的基础是积极向上的心态,这二者都是成功者不可缺少的素质。

专注———“成功的第一要素”

思考,是一件需要聚精会神的事情,也就是“专注”。

《成功》杂志庆祝创刊100周年时,编辑们节录了一些早期杂志中的优秀文章,其中有一篇关于爱迪生的访谈给读者们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这篇访谈的作者奥多·瑞瑟在爱迪生的实验室外安营扎寨三周才获得了访问这位伟大发明家的机会。以下就是访谈的部分内容:

瑞瑟:“成功的第一要素是什么?”

爱迪生:“能够将你身体与心智的能量锲而不舍地运用在同一个问题上而不会厌倦的本领……可以说,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做了不少的事。假如你早上7点起床,晚上11点睡觉,你就能做整整16个小时的工作,惟一的问题是,他们能做很多很多事,而我只能做一件。假如你们将这些时间运用在一个方向、一个目的上,你就会成功。”

由此可见,只有选准目标,并且专注于其上,才可能获得成功。

盖茨在接受中央电视台专访时谈到他作为微软公司的总裁,再也没有编写软件的时间了。但是无论有多忙,他每周总会抽出一两天去宁静的地方呆一呆。为什么呢?他说,面对繁重的工作和激烈竞争的IT市场,他作为管理者,不能把精力浪费在烦琐的小事上,他必须在专门的时间里思考,以作出具有的具战略意义的决策。而我们从近代史上也能找山这样的例子来,曾国藩也有这一习惯。无论战事多么紧张或政务多么复杂,曾国藩每天都会挤出一个时辰在一间静室里静坐,有时是为了平静自己的情绪和心态,有时候是为了理清自己的思路。从上面两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成大事者没有专注的本领是不成的,因为专注就是集聚自身的力量、勇气、智慧等去攻克某一方面的难题,自然就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专注就是把意识集中在某个特定的欲望上的行为,并一直集中到找到办法并付诸实际行动为止。专注有两个重点:让你的头脑冷静下来;把握住现在。这也恰恰是一个成功者必备的素质之一。青年人要从这些成功人士的身上学习优秀的习惯与作风,从而为自己的事业增添成功的动力。

思考合作的力量

现代社会中要成就大事,依靠一个人或少数几个人的力量往往是不够的,因此就十分需要“合作”。一群人为了达成某一特定目标,因而联合在一起。现代社会已是一个专业化又高度复杂的社会,合作不单是一种精神,而且是生存需要。但是,在生活中,有许多才华出众的青年却不懂得合作的重要性,他们不明白如果他们在一个组织或集体中和其他人合作会创造单个人无法创造的奇迹。凡是与人合作或寻求与人合作的第一点就是让对方觉得他很重要,因此就会十分自愿,而且又充满信心地表达出他需要寻求合作的愿望。

当某一个重要职位出缺时,他会召集各个政党的政治领袖,让他们来推荐其心目中的合适人选。罗斯福说:“他们也许会提议一个很差劲的党棍,就是那种需要‘照顾’的人,我就告诉他们,大众也不会赞成。然后他们又把另一个党棍的名字提供给我,这一次是个老公务员,他只求一切平安,少有建树。我告诉他们,这个人无法达到大众的期望,接着我又请求他们,看看他们是否能达到一个显然很适合这个职位的人选。他们第三次建议的人选,差不多可以,但还不行。接着,我谢谢他们,请求他们再试一次,而他们第四次推举的人就可以接受。于是,他们提名了一个我自己挑选出的最佳人选。我对他们的协助表示感谢,接着就任命那人———我还是把这项任命的功劳归于他们……我告诉他们,我这样做是为了使他们感到高兴,现在该他们来使我高兴了。而他们真的使我高兴了。他们以支持像‘文职法案’和‘特别税法案’这类全面性的改革方案,来使我高兴。”

就这样我们可以看出:罗斯福其实是用与其他领袖合作的方法来实现自己的政治路线及抱负的。而他所做的就是尽可能向其他人请教,尊重他们的忠告。反过来,这些政治领袖就主动和罗斯福合作了。

一个人若思考合作的力量,并能引导其他人进行合作,以及从事有效的团队合作,就会使他人也更积极、更主动,从而利用了多人的智慧与力量来达到既定的目标,那么,这个人的活动本领并不亚于用直接方式提供有效服务的人。

如果从思考中得到办法,并把这办法用于解决问题,这样的人,一定是一个可成大事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