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法律你其实不懂法律纠纷课
12876000000006

第6章 第六步:一审不满意,如何申请上诉?

打官司时输赢都很常见,我们既然依托法律渠道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就应当理性接受其给予我们的最终结果。如果最终的判决对我们不利,或是不能令我们满意,我们可以通过进一步的上诉来解决,继续维护我们的自身权利。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进行上诉,上诉又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一场官司最多有几审?

我国实行的是“二审终审制”。所谓二审终审制,简单来说,就是第二次审理的结果即为最终结果,官司不可以无休止地进行下去。那么关于二次审理,法律是怎样规定的呢?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一个未经审判过的案件从起诉书递交到任何一级地方法院开始到法院最终宣判的过程,称之为第一审。除了法院裁定不允许上诉的案件以外,其他的案件在作出第一审判决之后,并不会立即发生法律效力。如果当事人对第一审的判决不服,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上一级法院在接到当事人的上诉之后,可以对第一审的案件进行重新审理,如发现第一审案件中有事实错误或是判决错误等情况,可以重新判决,这个过程就被称为第二审。第二审时人民法院作出的判决和裁定称为终审判决和裁定,至此一场官司就此审结,同时第二审判决和裁定将被执行。如果当事人对第二审判决仍然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或是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但不能再上诉。申诉进行的同时,第二审的判决和裁定依然具有法律效力。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二审终审制的存在,并不意味着任何官司都需要两次审结。在一审结束之后,如果在上诉有效期内当事人没有提出上诉,或是提出上诉之后,上级人民法院认定第一审判决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无须再进行第二审的,也可以驳回当事人的上诉。

上诉需要些什么?

当事人如果对法院的第一审判决不满,可以在有效的上诉期内进行上诉。当事人在上诉期内没有上诉的,则第一审判决将作为最终判决予以执行。案件性质不同,上诉期也有所不同。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民事和行政案件的当事人不服一审判决的,可以在判决书送达15天之内提出上诉;不服裁定的,可以在裁定书送达10天之内提出上诉。刑事案件的当事人不服一审判决的,可以在10天之内提出上诉;不服裁定的,可以在5天之内提出上诉。当事人上诉必须在有效的上诉期内,如果遇到不可抗力或是其他理由耽误上诉的,可以在障碍消除后10天之内向法院申请顺延上诉期限,如法院同意后则可以上诉。

当事人在上诉时,需要携带上诉状、上诉状副本和相关的证据材料到法院提出上诉。上诉法院可以是第一审法院,也可以是第一审法院的上级人民法院。上诉状要写明上诉人的基本个人信息资料,或是法人和其他组织的信息资料,以及第一审法院的名称、案件编号和案由、上诉的原因和理由、上诉受理法院的全称,并且注明日期,签名盖章。

上诉人提出上诉后想要撤诉的,应当以书面或口头形式提出申请,并由法院记录。如果撤诉请求发生在上诉期限内,法院将以上诉期满之时上诉人的态度认定其是否上诉。如果撤诉请求发生在二审法院受理案件之后、判决之前,则由二审法院决定是否允许撤诉。不允许撤诉的,二审程序将继续进行;同意撤诉的,则以一审的判决为最终判决,产生法律效力。

二审与一审有什么区别?

一审和二审虽然都是对同一案件作出的审理,在诉讼的程序和形式上大同小异,但是在实际的审理过程中,二者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区别。

二审的主要目的,是针对上诉人对一审当中的全部或部分审理结果存有疑义而展开的案件续审,因此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对于上诉人对一审判决中无疑义的部分,无须再进行审理。同时,二审的判决和裁定结果会成为案件的最终审理结果,二审的判决结果生效之后,一审的判决和裁定结果则不具有法律效力。

在实际的诉讼程序和形式中,二者也有一些细微的差别。比如:一审的某些案件,可以由法官进行独立审理,而二审的案件则需要依法组成合议庭来进行审理;一审案件必须开庭审理,而二审的部分案件可以不通过公开审理直接作出判决。

在二审的过程中,诉讼双方也可以通过私下和解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或是经过法院的调解达成协议,最终由二审法院结案。一审提供的判决和裁定,不能作为最终的判决和裁定结果赋予法律效力,而是要等待二审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