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超级财富课
12875800000082

第82章 索罗斯:敢做敢为,不怕冒险

索罗斯的行动非常迅速,也非常果断。财富没有生命,但是,它却能够自由流动,自动流到索罗斯的口袋里。

索罗斯喜欢冒险,但是在冒险之前,总是会估算风险的系数。他懂得:一个明智的投资家必须是冷静的。他冒险并不是不顾安全考量,财资虽大却不是他的全部家当。他虽然时常豪赌,但也会先以小资金试一下市场,绝不会到处拿巨资作战。同时他也是一个说做就做,行事果断的人。

当他作出某一重大决策的时候,他觉得没必要同其他任何人商量,全部的决定过程就发生在通话那一刻。当索罗斯出了乱子的时候,他会而且也能够摆脱困境。他并不说“我是对的,他们错了”,而是说:“我错了”,然后走出来。

在索罗斯看来,如果持有一种倒霉的股份,那么它会慢慢地把自己吃掉。而自己所能做的就是仔细思考一晚上,在自己家里将它慢慢消化,完全远离那种股票。

1974 年的一天,索罗斯正和一个朋友打网球,突然他接到一个东京经纪人打来的电话,经纪人告诉索罗斯:理查德·尼克松总统陷入到水门丑闻之中的事件,可能会迫使他下台,日本人对尼克松的丑闻反应很糟糕。

当时索罗斯在日本股市上购买了很大的股份,他问索罗斯保持现状,还是退出。他的朋友注意到,在比赛中索罗斯没有出汗,而此时,在他的前额却布满了豆大的汗珠。索罗斯没有丝毫的犹豫,他决定抛售在日本的股票。

这种职业是一种需要韧性的工作,并不简单,它遵循许多不同寻常的规则,需要自信,需要勇敢,但是不能感情用事。在另一方面,对于某项投资,如果索罗斯认为是正确的,那么就没什么东西可以阻止住他,不管投入多大的股份也不会嫌多,退缩是软弱无能的表现。

1992 年 9 月,索罗斯采取了他有生以来最大的一次行动,这次行动使他一举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投资商。他的这次著名的行动他选择了英国两个很有权威的目标。

一个是曾经具有极高权威的英镑,在 200 年间成为世界主要的货币,采取金本位制,曾与英国海军一样是英国力量的象征。另一个目标是英格兰银行。多少年以来,英格兰银行代表了繁荣和力量,是英国金融的坚强后盾,从来没有东西能够动摇它作为国家对付市场混乱坚强堡垒的地位。但是索罗斯却要试一试英镑和英格兰银行到底会有多大的权威和力量,而以前任何人连想都不敢想。

但索罗斯并不是一个容易冲动的人,他不会拿投资人的钱去做无谓的冒险,他在不断地寻找机会。1990 年索罗斯观察到英国采取了加入新的西欧货币体系——即汇兑机制的决定性一步。

这种联系,有利有弊,而英国将完全依赖德国。作为这个区域中的经济强国,德国将有权决定何种经济措施对其他西欧国家有利。索罗斯认为,此举最终将证明对英国来说是致命的危险。因为英国可能想要在其货币政策上向前迈进一步,而它又没有这种能力。于是,将不得不使其政策同占主导地位的德国的货币政策相联系。

在英国加入欧洲汇率体系之前,英镑与德国马克的汇率已稳定在1 英镑兑换 2.95 马克的汇率水平。但英国当时经济衰退,以维持如此高的汇率作为条件加入欧洲汇率体系,英国已经付出了极高的代价。

1992年 2月 7日,欧盟 12个成员国签订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而这一条约使英镑、意大利里拉等被高估,这些国家的中央银行将面临巨大的降息或贬值压力,它们能和经济实力雄厚的德国在有关经济政策方面保持协调一致值得怀疑,如果这些国家市场发生动荡,无力抵御时,德国是否会牺牲自己的国家利益来帮助这些国家还未可知。

索罗斯的天才就在于比别人更快地预见到未来的发展趋势,他认为各国的经济实力以及各自的国家利益而很难保持协调一致。一旦构成欧洲汇率体系的一些“链条”出现松动,像他这样的投机者便会乘虚而入,对这些松动的“链条”发起进攻,直到整个体系被摧毁。恰如索罗斯所料,在《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签订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一些欧洲国家便很难协调各自的经济政策。英国经济长期不景气,陷于重重的困难。

随着形势的发展,英国政府维持高利率的经济政策受到越来越大的压力,它请求德国联邦银行降低利率,但德国联邦银行却担心降息会导致国内的通货膨胀进而引发经济崩溃,于是拒绝了英国降息的请求。

英国经济日益衰退,英国政府需要贬值英镑,刺激出口,但英国政府却受到欧洲汇率体系的限制,必须勉力维持英镑对马克的汇价,英国政府为了防止投机者使英镑对马克的比价低于欧洲汇率体系中所规定的下限,下令英格兰银行购入 33 亿英镑来干预市场。

但是政府的干预并未产生好的效应,这使得索罗斯更加坚信自己以前的判断,他决定在危机时出手。1992 年 9 月,投机者开始进攻欧洲汇率体系中那些疲软的货币,其中包括英镑、意大利里拉等。索罗斯及一些长期进行套汇经营的共同基金和跨国公司在市场上抛售疲软的欧洲货币,使得这些国家的中央银行不得不斥巨资来支持各自的货币价值。

索罗斯一人在这场与英国政府的较量中动用了 100 亿美元。他抛售了 70 亿美元的英镑,购入 60 亿美元坚挺的货币——马克,同时,又购入价值 5 亿美元的英国股票,并卖出巨额的德国股票。

1992 年 9 月中旬,危机终于爆发。谣言四起,意大利人要让里拉贬值,于是纽约的经纪人蜂拥着抛售手中的里拉。

9 月 15 日,索罗斯决定大量放空英镑。英镑对马克的比价一路下跌至 2.80,尽管英格兰银行购入 30 亿英镑,但仍未能挡住英镑的跌势,英镑已处于退出欧洲汇率体系的边缘。随后,意大利和西班牙纷纷宣布退出欧洲汇率体系,意大利里拉和西班牙比赛塔开始大幅度贬值。

在这场危机中,索罗斯赚了近 10 亿美元。在这场惊心动魄的战斗中,索罗斯凭借他超人的智慧和钢铁般的意志,处之泰然,好像置身于事外,索罗斯成为这场“赌局”的最大赢家。当然,这种投资是有巨大风险的,但是,索罗斯敢于冒险,敢于做出别人不敢做的事情。

90 年代初,国际金融市场危机四伏。经济学家们认为国际金融市场周围游荡着一只看不见、摸不着但又十分明显地感觉得到的“巨手”,一只可怕的魔鬼般的巨掌。

1997 年 2 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布尔曼发出了警告,在墨西哥金融危机发生仅两年之后,大量的资金正在以创纪录的步伐注入亚洲等新兴市场,“不理性的热烈情绪”正在这些市场广泛出现,这种现象可能会导致令人痛苦不堪的大幅震荡。

但是,布尔曼的声音并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这就使得索罗斯最后下定决心,要在东南亚以一个人的力量对抗国家集团的力量。看准时机的索罗斯又准备出手了。此次索罗斯显得非常小心、谨慎。

索罗斯选准了从 80 年代末已成为地区通货的泰铢下手。因为泰国在东南亚各国中金融市场中开放程度最高,资本进出自由,除利率较高之外,泰铢长期紧盯美元,汇率相当稳定,风险最小,同时,泰国经济“虚假’繁荣景气最旺,低迷的房地产市场正在拖垮原来腰包鼓鼓的金融业,因此在东南亚,泰铢市值实际上是最不稳定,最易攻破的币值。

1997 年 3 月,索罗斯抛售泰国银行和财务公司的股票,储户在泰国所有财务及证券公司大量提款。与此同时,以索罗斯为首的手持大量东南亚货币的西方冲击基金联合大举抛售泰铢。5 月份泰铢最低跃至 1 美元兑 26.70 铢。泰国中央银行倾全国主力,动用约 120 亿美元的巨资吸纳泰铢,并用行政命令严禁本地银行借泰铢给索罗斯,同时大幅调高利率,由于银根骤然抽紧,利息成本大增,致使索罗斯措手不及,损失了 3 亿美元。

但是索罗斯认为泰国中央银行所能使出的全盘招术也就莫过于此,泰国政府在使出浑身解数之后,并没有使自己陷入绝境,他更不想善罢甘休。1997 年 6 月,索罗斯再度出击,瞬间只有 300 亿美元外汇储备的泰国中央银行历经短暂的战斗,便宣告“弹尽粮绝”,要想泰铢保持固定汇率已经力不从心。7 月 24 日,泰铢兑美元降至 32.5∶1,再创历史新低,泰国政府已经无计可施。继在泰国得手之后,索罗斯很快又扫荡到了印度尼西亚这个东南亚最大的国家。

索罗斯操纵扫荡东南亚的飓风,一举刮去了百亿美元巨额财富,使这些国家几十年的经济增长化为灰烬。索罗斯的行动非常迅速,也非常果断。财富没有生命,但是,它却能够自由流动,自动流到索罗斯的口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