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能力第一 学历第二
12875400000049

第49章 经历逆境的磨炼才能更坚强

现在有很多年轻人是独生子女,从小衣食无忧,而且人生道路也比较平坦,没有什么坎坷和曲折。这种生活环境从积极的方面来说,可以使他们开朗、乐观、天真烂漫,但也因此使他们承受外来压力和挫折的能力较差,使他们较难适应困难的环境,害怕吃苦,在遭受挫折时容易灰心丧气、一蹶不振。这就需要培养他们在逆境中求生存、求发展的能力。

下面我们来看一位作家妈妈的心声:

我家三个孩子都在农场出生,从小在农村长大,青少年时代的艰苦生活给他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当时我家老少三辈六口人挤住在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筒屋里,一铺炕就占去了全屋2/3的面积;一个小炕桌和一个放衣服用的帆布箱,就是我家的全部财产;做饭需自己去挑水,烧柴需自己去地里背苞米秸、麦秸,吃菜靠自己种,吃粮靠配给;下雨天房子漏雨,外面大下,屋里小下这样的生活条件,我们一住就是14年,直到改革开放后才有所改善。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记得老大六七岁时,就懂得为大人分忧了,她每天放学回家后,主动与五岁的妹妹(老二)抬着一个桶去井台打水,黑龙江的冬季,气温在零下二三十摄氏度,井管常被冻住,她俩就从家里端去热水化冻,当姐妹俩一步一滑地抬着一桶水到家时,只见小脸蛋冻得通红,小手冻得像胡萝卜,我看了真是又高兴又心痛。我家喂养的十几只鸡鸭,也主要靠孩子们帮忙喂。每天早晨,老大挎个篮子去地里采鸭食菜。当她提着满满一筐鸭食菜回家时,只见两个裤脚湿漉漉的,她从不叫苦,一直坚持干。平时家里如扫地、打酱油、生火做饭、洗衣服以及力所能及的一些劳动,孩子们都高高兴兴地去做,三姐妹各有分工,比着干,看谁干得好,定期由爸妈讲评,做得好的表扬,做得不好的也不批评训斥,而是通过讲道理、大人示范或孩子们互帮互学的办法去引导。通过劳动,孩子们不仅分享到“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快乐与幸福,体会到了劳动创造世界、劳动创造财富的伟大意义,而且也体验到了劳动的艰辛和父母含辛茹苦养育儿女所寄托的殷切期望,从而尊重和理解父母,在学习上奋发努力、天天向上。

是啊,“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一句话就说出了适应环境的重要性。穷人家的孩子一般从小就在条件比较艰苦的环境里成长,所以,他们已经体验了最艰难、最困苦的生活,所以,再到其他环境中时,就比较容易适应,即使条件再差,也能咬着牙坚持下去。从这个角度上说,恶劣的环境就成了他们的财富。但对于那些没有机会在艰苦环境中锻炼的人来说,就只能自己为自己创造机会,主动去体验各种生活了。

比如说大学生利用暑期打工。利用暑期打工在缓解经济压力、增加社会阅历方面都有显著作用,为以后事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有理由相信经历了心志与身体的磨炼,开学后他们定会以崭新的姿态在象牙塔中孜孜不倦地修完自己的学业。

有的人主动去边远的山区支教,还有的人心甘情愿地从最底层的工作做起,这些都是对自己的考验。无论干什么,只要是吃苦受累的,只要是需要有一定的毅力和恒心才能坚持下来的,对于我们难道不都是一种很好的锻炼吗?

智慧点醒

无论干什么,只要是吃苦受累的,只要是需要有一定的毅力和恒心才能坚持下来的,对于我们都是一种很好的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