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能力第一 学历第二
12875400000040

第40章 扫除心灵的垃圾

唐代著名的慧宗禅师因讲经而云游各地。有一回,他临行前吩咐弟子看护好寺院的数十盆兰花。

弟子们深知禅师酷爱兰花,因此侍弄兰花非常殷勤。但一天深夜,狂风大作,暴雨如注。偏偏当晚弟子们一时疏忽,将兰花遗忘在了户外。第二天清晨,弟子们后悔不迭:眼前是倾倒的花架、破碎的花盆,棵棵兰花憔悴不堪,狼藉遍地。

几天后,慧宗禅师返回寺院。众弟子忐忑不安地上前迎候,准备领受责罚。得知原委后,慧宗禅师泰然自若,神态依然是那样平静安详。他宽慰弟子们说:“当初,我不是为了生气而种兰花的。”

就是这么一句平淡无奇的话,在场的弟子们听后,肃然起敬之余,更是如醍醐灌顶,顿时大彻大悟。

“我不是为了生气而种兰花的”,看似平淡的偈语里,暗示了多少佛门玄机,又蕴含了多少人生智慧啊!现实生活中,无限制增长的欲望、不满足现状的心态,还有那诸多数不清的烦恼与磨难,常常使人患得患失。因此,很多人抱怨命运,抱怨时运不济,抱怨人生多“苦”。

有一位心理学家曾在一艘开往檀香山的轮船上做了一次心理改造实验。他建议一些心烦气躁的人到船尾去,设想把所有烦恼的事情全都丢进海中,并且想象自己的烦恼事正淹没在白浪滔滔的海里。

后来,有一位乘客来告诉他说:“我照着你所建议的方法做后,我发觉心里真是舒畅无比。我打算以后每天晚上都要到船尾去,然后把我烦恼的事一件一件地往下丢,直到不再有烦恼为止。”

这是一个微妙的提醒,凡事不论好或坏、愉快或痛苦、赞成或反对、成就或过错、荣誉或耻辱,都会来来去去。凡事都有起点,也有终点,人生本如此。

六祖慧能曾作一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心如明镜,纤毫毕现,洞若观火,那身无疑就是“菩提”了。但前提是“时时勤拂拭”,否则,尘埃厚厚,似茧封裹,心定不会澄碧,眼定不会明亮了。

一个人,在尘世间走得太久了,心灵不可避免地会沾染上尘埃,使原来洁净的心灵受到污染和蒙蔽。心理学家曾说过:“人是最会制造垃圾、污染自己的动物之一。”的确,清洁工每天早上都要清理人们制造的成堆的垃圾,这些有形的垃圾容易清理,而人们内心诸如烦恼、欲望、忧愁、痛苦等无形的垃圾却不那么容易清理了。因为,这些真正的垃圾常被人们忽视,或者,出于种种的担心与阻碍不愿去扫——譬如,太忙,太累;或者担心扫完之后,必须面对一个未知的开始,而你又不确定哪些是你想要的。万一现在丢掉的,将来想要时却又捡不回来,怎么办呢?

的确,清扫心灵不像日常生活中扫地那样简单,它充满着心灵的挣扎与奋斗。不过,你可以告诉自己:每天扫一点,每一次的清扫,并不表示这就是最后一次。而且,没有人规定你一次必须扫完。但你至少要经常清扫,及时丢弃或扫掉拖累你心灵的东西。

常言道: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其实,只要你严肃冷静地分析人生,痛苦与欢乐几乎是与生俱来的。造物主让你来到人世,享受世界的无限欢乐,但同时也要给你困苦、不幸的负重。人生就是一次爬山的旅行,辛苦是自然的,摔跤有时也难免,磨难就是这次旅行的代价。将苦难与烦恼抛到脑后,让它随风飘去,不再萦绕心头;对心灵进行一次清理,将痛苦与不快统统丢进垃圾桶,还心灵一片清净与宁静。快乐地享受生活,演绎精彩的人生,又有什么不好呢?

智慧点醒

将苦难与烦恼抛却脑后,让它随风飘去,不再萦绕心头;对心灵进行一次清理,将痛苦与不快统统丢进垃圾桶,还心灵一片清净与宁静。

第十一章 调适心态的能力

我们不能够改变这个世界,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态。一个强者,无论面对多大的挫折,都能够以最短的时间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向下一个目标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