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这样的员工最抢手
12874800000004

第4章 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知识就是力量。”这是英国思想家培根的名言。几百年来,这句名言在世界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人们读书治学的精神支柱。但是,与之相应的疑问也始终相随着。知识真的就是力量吗?它是否需要一种合理的转换,才会变成力量?

在职场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种情况,一个人在我们面前口若悬河地无所不谈,并且还持有个人的不少独特见解,这个时候,我们就会由衷地感叹,他太有知识了;还有一种情况是,当一个人告诉我们,他毕业名牌大学,是硕士或者是博士学历的时候,我们会在内心发出感慨,这个人真厉害,学历很高!

这些现象在我们当今的社会中随处可见,我们在头脑里也已经固化了这么一种思维模式,总是觉得这样的人是有知识的,同时也会在思维中自然地进入另一个逻辑 ———有知识的人就是有才华的人,有才华的人等于有才能或有技能(技能是指专业性解决问题的技术性能力,而才能就是指能有效运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人,初看这样的逻辑似乎没什么问题,但事实上我们的思维已经出现了错误,有知识的人可以是有才华(知识的表达能力)的人,但未必就是有才能或者技能的人,如果你把知识等同于才能和技能,那么你很可悲,因为你太容易被忽悠,很难识别真正的人才,因为有的人知识丰富却无法转化为能力,有的人知识不多,但运用知识的能力很强。

职场中,老板需要的始终是真正的人才,而真正的人才就是既具备渊博的知识,同时又能有效将知识转化为才能或技能的人!那么如何才能将知识转化为有效的能力呢?

第一步,“知道”。这是我们接触新事物的第一步,也是学习的开始。它是一个简单、感性的认知基础。如学外语单词,你首先得了解它的基本词义是什么,读音如何,等等。但这远远不够,只是知道了冰山一角、九牛一毛的功夫,还须往下深入到下一阶段。谓之 “知然”。

第二步,“悟道”。正如世人经常肤浅地只看到那些成功者的外在成就,并羡慕他们所拥有的鲜花与掌声、名利与荣耀。我们以为他们只是财运亨通、长袖善舞或投机取巧、善假于物的结果,殊不知在他们光环的背后,还凝聚着昔日打拼基业时付出的超出常人能负荷的心理压力、劳苦辛酸,甚至是泪水血痕!了解了这些,对那些成功者的评价的态度会大大改变,学习了他人成功创业的艰辛努力,增添了一分对人的敬仰、尊重、认同,少了许些冷漠、伤害、讽刺!这即是 “悟道”。是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 “认知 ”过程。谓之 “知所以然”。

第三步,“做道”。做是一个实践与体验的过程。如果说,前两个步骤是大部分运用左脑理性思考的过程的话,那么这一步骤即是发挥右脑潜意识能量的绝佳时机。需要你能完全地 Nomind———“放下”理性的思考与判断,百分百地参与其中,充分地感受一切,感受你的身体、情绪、感觉、理性的互动体验式学习的每个刹那。你将收获前所未有的最大的资讯及成长,掌握生命中更多的可能性。此过程是 “行动 ”的过程。谓之 “行然”。

第四步,“教道”。你将成为一名 “专业教练”,把前三个步骤习得的经验、感受及成果扩大传播。也许,你觉得自己学得可以了,有些得意洋洋第一了,一副志满意得的神情。请暂缓翘尾,可否去分享、教授其他的团队成章员,让他们也和你一样共享共荣。也使得你的 “丰硕成果 ”由一人倍增至数抢手十人或是数百人的团队。既倍增了效能,倍增了效益,也倍增了生命价值!员工在这一过程里,你会发现当一名 “名将 ”和“名帅”需要截然不同的 “用心 ”与 拥有“才华”!更让你有机会透过“教学相长”的过程来进一步提升自己。这是一好技个“认知 ”与“行动 ”高度整合的过程。谓之 “授然”。能第五步,“得道”。在经历上面四个步骤的锤炼之后,终于可进入“智慧的殿堂”。这是实实在在地到达了圆融、自由的境地。我们将不会再被外界的万千变化的 “色相 ”所迷惑,生命的品质拥有 “如来 ”般的自由、流动、优雅、生动、变化。这是最高品质的 “学习 ”与“修为”。将充分享受个人成功和团队成功的喜悦相逢,怀抱展现个人与团队终极使命及价值的舞台。这是回归 “生命之泉 ”的过程。谓之 “道然”。

以上个人学习与成长的 “五步法则”,前两步是 “知”,第三步是 “行”,第四步是 “合”,最后一步则是 “一”,总起来即为 “知行合一”。这是一个人生命的最高层次的智慧。

学习的目的是 “致用”,表现在学习的结果上与学习的过程里。只有当 “知识 ”转化成 “能力 ”和“智慧 ”的时候,才能真正彰显 “知识 ”的力量或价值。职场中,一个员工只有真正做到 “学以致用”,将自己的知识充分运用于实际工作,为企业带来实际效益,才能真正地使自己完成从 “人才 ”到 “人财 ”的蜕变,成为企业里最抢手的精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