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幸福女人密码:从九型人格看爱情婚姻
12874600000013

第13章 学会接受给予

一些给予型的女人希求自己做的每件事都天衣无缝,不希望被别人非议。她们总是自认“我很好,不需要帮忙”,因为害怕让人发现自己有要求及被拒绝,会尽力掩饰。一旦心情不好,她们不会哭丧着脸四处求救,相反,会表现出紧绷式的情绪高涨,可能笑声比平常更大,或者动作更夸张,同时,更想要获得别人的好感。这一切只为了安抚自己内心的焦虑。

在她们的观念中,接受他人的帮助似乎是很没面子的事,或者是一种无能的表现。她们压抑自己需要被满足的安全感,甚至因此能忍受很多难以想象的艰苦,除非生命受到威胁,绝不寻求外界的帮助。

诚然,作为个人,应该有独立自主能力,不能什么事都要求救于人,而且品质高贵的人也必须拥有自尊、自立和自强。但无论是谁,都有需要帮助的时候。当你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需要有人指点迷津;当你跌倒了,需要有人搀扶;当你陷入苦恼之中,需要有人安慰;当你误入歧途,需要有人提醒……给予型的女人要明白,自己活着并不是随时为了满足别人所需要的,自己也有需要,适当地向外界提出自己的需要并非耻辱。

告诉别人你的需要,并学会接受别人的给予(切忌贪得无厌),你会感受到其间的快乐。而且别人并不都像你那样懂得别人需要什么,如果自己有需要,就得向别人讲明。

有一位给予型的女人原来总是乐于助人,却很少接受别人的帮助。但是有一次经历却改变了她的观念。

我在装修新房时,先住进小区一年的对门的大姐来参观,说是“欣赏欣赏”,我们谈了很多装修的体会。有一天,我把装地板的师傅送走,已到了晚上七点半,还想打扫一下卫生再回家吃饭,那位大姐敲门进来了,手里拿着一包点心,微笑着说:“先吃点东西再忙吧,我当时也是忙得顾不上吃饭呢。”我心里很感动,虽然有点饿了,但还是几番推辞,送她出门时,硬是让她把点心带回家去了。

后来再见面,我发现我们之间多了一些拘谨和客气。搬进新家后的一天中午,我下班回家,正遇上大姐的先生风风火火地下楼,我一问才知道,菜放进锅里了,才发现没了盐,要去超市。我说:“我家有,先用着吧。”我转身去拿盐……他边说感谢边接过我递过的半袋食盐,匆匆转身回家。

送出那微不足道的半袋盐,让我心里舒服了好几天。我发现,别人接受我的帮助,其实是成全了我的快乐啊。我又想,如果那次我能大方地接受那包点心,大姐会不会就直接向我家要点盐了呢?

我又想起很久前读过的一个故事:新搬来的一户人家的妈妈故意向邻居借了10个鸡蛋,第二天,让孩子把换过的10个鸡蛋连同做好的蛋糕送给邻居,后来两家的孩子成了非常好的朋友。原来,主动地请求别人的帮助,大方地接受别人的举手之劳,其实是帮助别人收获快乐啊!

在我们的身边,需要别人帮助的情况其实比比皆是:上班路上,同事主动邀你搭个便车;购物回家,同路者要帮你提点东西;迷路了,向别人问问路……而互相帮助,会给我们彼此带来方便,也给人际关系带来和谐与温馨。打开电视,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一组镜头:

在飞机上,一位年轻人帮助他人把行李放入上方的行李架,被谢之后,以明亮的微笑作答;在街头垃圾箱旁边,一位女士双手拿着垃圾,无法开箱,旁边一位男士帮她打开垃圾箱盖,她以微笑点头致谢,那位先生同样报以微笑接受道谢;在餐厅,一位客人的衣服从椅背上滑落,一位素不相识者主动帮助拾起衣服交给主人,主人连连道谢,不相识者表示不必客气……

帮助者和被帮助者用微笑营造了一个和谐的氛围,帮助者的善意和风度得到了回报。

好多情况下,给予型的女人因为爱面子,若非很好的朋友,就会对他人的帮助婉言谢绝。其实,在谢绝帮助的同时,也谢绝了友情,这样怎能交到更多的朋友呢?

帮助人是一种美德。帮助人需要能力,更需要心地善良,有时也需要勇气。帮助人不求回报,只求自己心灵安慰,得到一个好心情,这是乐于助人者的原则和追求。但是接受帮助不是每个人都乐意的,因为帮助里可能有同情、怜悯的因素。人都有自尊,要面子,愿意自力更生,所以接受帮助需要勇气,更需要聪明。

接受帮助,可以使我们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可以使人与人之间传递温馨的友情,可以使我们交到更多的朋友。就像一个寓言故事里描述的,天堂和地狱的区别在哪里?——在地狱里,每个人自己拿勺子吃自己的饭菜;在天堂里,人们互相用勺子喂对方饭菜。这比喻天堂里人和人互相帮助,充满了爱。

有的给予型女人不愿意接受给予和帮助,她们认为无功不受禄。这并非正确的做法。你的拒绝或许会在无意间伤害了一颗关爱你的心,至少你在无意间剥夺了别人给予的权利。你应该很优雅的接受这种给予,并在适当的时机以你的给予作为回报,尽管别人在给予的时候并没有期望你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