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一次完全读懂道德经的人生智慧
12873500000003

第3章 无知无欲,不敢为也

“引语”

治世,道家的目标是建立一个人人身心健康的社会。美好的东西实在数不胜数,我们总是希望得到尽可能多的东西,其实欲望太多,反而会成了累赘,还有什么比拥有淡泊的心胸,更能让自己充实满足呢?选择淡泊,抛弃贪婪吧。

“原文”

不尚贤①,使民不争②;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不见可欲③,使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④,实其腹,弱其志⑤,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注解”

①尚贤:标榜贤才。

②不争:指不争功名。

③可欲:多欲之意。

④虚其心:使人的心灵开阔。

⑤弱其志:使人的意志柔韧。按此处“虚”、“弱”,为老学特有用词,都是正面的、肯定的意义。

“译文”

不崇尚、器重贤能的能力,会使人民没有争当贤能的欲望;

不以难得稀有的财货为贵,会使人民不产生偷盗和抢劫的欲望;

不用能够引起冲动的事引诱人民,人民的心就不会乱。

因此,圣人治理政事所采取的方法是:

使人民清心寡欲,满足民众的温饱,人人都不强化自己的意志,人人都练就一副强壮的体魄。

永远使人民的意识保持在无知识、无欲望的状态,即使有少数有才智的人明白如何去争名夺利、满足私欲,他们也不敢真的去做了。

如果能够这样“无为”地去实践,那么天下也就没有不长治久安的了。

“深度剖析”

本章是接续上章“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的论述,是对上章余意的进一步发挥。在上一章里,老子提出了“无为”的概念,认为要顺应自然规律,做到“无为”。本章里,老子进一步阐述了他的社会政治思想。

老子所说的无为,并非不为,而是不妄为,不非为。老子认为,体现“道”的“圣人”,要治理百姓,就应当不尊尚贤才,才能使人民不要争夺权位功名利禄。不过,老子不是说贬低人才,否定人才的意思。而是说,统治者不要给贤才过分优越的地位、权势和功名,以免使“贤才”成为一种诱惑,引起人们纷纷争权夺利。

在这一章里,老子透露出他的人生哲学的出发点,他既不讲人性善,也不讲人性恶,而是说人性本来是纯洁素朴的,犹如一张白纸。如果社会出现尚贤的风气,人们对此当然不会视而不见,肯定会挑动起人们的追逐欲和占有欲,从而导致天下大乱。如果不使人们看到可以贪图的东西,那么人们就可以保持“无知无欲”的纯洁本性。

老子坚持去伪存真,保留人性善美而契合自然之道的东西。摒弃所有引起人的贪欲的东西,尤其是当时流行的推崇贤能的风尚,更被他认为是最易产生罪恶的根源。老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纯真的。而人类种种丑恶行为,则应当是不合理不完善的社会制度造成人性扭曲的不正常现象。

老子说的不使人们贪欲,并不是要剥夺人们的生存权利,而是要尽可能地“实其腹”、“强其骨”,使老百姓的生活得到温饱,身体健壮可以自保自养;此外要“虚其心”、“弱其志”,使百姓们没有盗取利禄之心,没有争强好胜之志,只有这样做,也才能顺应自然规律,也就做到了无为而治。这一章与前章相呼应,从社会的角度,使人人都回归纯洁的、无知无欲的自然本性。这样以自然规律治理人事,天下自然可以得到治理了。

在此对统治者老子主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这是老子提出的安民政策,接着又给统治者提出了具体的办法:“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许多人认为老子“常使民无知无欲”的主张是愚民思想,其实不然,事实上老子并不主张去除人的正常欲望,他目的是使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他实际是主张“少私欲,视素保朴”。这一主张对我们的立身处世也有重大指导意义。

老子所强调的“无为”,即是顺应自然,其治理社会的效力,显然要比用法令、规章、制度、道德、知识来约束人的社会行为要合理得多,有力得多。这就是“无为而无不为”的基础涵义。而老子的这种社会理想,又是同他的“道”论密切相关的。老子认为,高明的当政者和领导者应懂得自然之道,顺应人的天性,让下属和百姓各尽其能,各守其职,各得其所,相安无事,而切忌用过多的条规制度来进行强制性约束,否则会适得其反。也就是说,最好的政策应该是“清静无为”的政策,不要左一个运动,右一个政策,搞得民众无所适从。要让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安定大治,就像对待井水一样,如果搅动得越凶,残渣败叶就越是泛起,水就越是混浊,最好的办法不是去放什么漂白粉之类的,而是停止施加外力,让它自己慢慢平静下来,这样井水就会自然清静了。“无为而治乃大治”,这是老子“无为”论给后人的有益启示。

人都有欲望,这是无可非议的,但问题在于欲望和能力之间是必须成正比的。修身养性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寻求欲望与能力之间的和谐。在欲望和能力之间发生严重不协调时,或者抑制欲望的膨胀,或者增加自己的能力。美好的东西实在数不胜数,我们总是希望得到尽可能多的东西,其实欲望太多,反而会成了累赘,还有什么比拥有淡泊的心胸,更能让自己充实满足呢?选择淡泊,抛弃贪婪吧。

“案例”

清朝乾隆、嘉庆年间,辽阳城里出了一位才子,名叫王尔烈,他从小就很会诗文,书法也写得很好,非常聪明,才资出众,长大做官以后,清廉不贪,有双肩明月,两袖清风之誉。有一次,王尔烈从江南主考回来,恰逢嘉庆皇帝登基继位,皇帝召见他说:“老爱卿家境如何?”王尔烈回答:“几亩薄田,一望春风一望雨;数间草房,半仓农器半仓书。”嘉庆说:“老爱卿为官清廉,我是知道的,朕现在派你去安徽铜山铸钱,你去上几年,光景就会不错了。”王尔烈到了铜山铸钱,因为那里有座清朝御制通宝的铸钱炉。他在那里工作了三年,又奉诏回到京城,嘉庆召王尔烈上殿,问:“老爱卿,这一回可以安度余年了吧?”言外之意是,这一回从钱堆里爬出来,该有不少“收获”吧。王尔烈听了以后,笑了笑:“臣依然是两袖清风,一无所存。”嘉庆说:“不会吧,你再查查看!”王尔烈只好又回手一掏,从袖套里掏出三个铜钱来,只见一个个磨得溜光雪亮,原来是铸钱时用的模子。嘉庆皇帝见王尔烈如此清廉,十分感动地说:“卿真可谓老实!”

王尔烈并不富有而且可以说是清贫得很,可他过的充实满足。但生活中的许多人都并不如此,他们有太多的追求。著名作家林清玄曾在文章中讲过这样一个故事,自己一位朋友的亲戚的姑婆从来没穿过合脚的鞋子,她常穿着巨大的鞋子走来走去。晚辈如果问她,她就会说:“大鞋小鞋都是一样的价钱,为什么不买大的呢?”

许多人不断地追求巨大,其实只是被内在的贪欲推动着,就好像买了特大号的鞋子,忘了不合自己的脚一样。不管买什么鞋子,合脚最重要,不管追求什么,总要适可而止。

现在许多人似乎觉得只有钱财才能带给自己安全感,所以疯狂地聚敛钱财,这种人把钱财看得比性命还宝贵,为了钱什么事情都敢干,投机行险,贪赃枉法,徇私舞弊,玩忽职守,那么等待他的也将是法律的严惩。

对欲望这种东西,因为它经常与生命的本能需求密切相连,以致我们不但没有办法全然否定它的功用,甚至也经常没有办法正确分辨哪些是正常需求,哪些是脱离了生命范畴的不正常需要。欲望在正常需要范围内的追求,应该是地球上所有生物无不具有的生命形态,它们在维护生命方面所展现出的种种冲动表现和行为上的自私自利,无论在优胜劣败或弱肉强食行为上表现得如何残酷,都只能说是来自于自然的禀赋,很难予以人为的调和及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