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一次完全读懂道德经的人生智慧
12873500000020

第20章 众人熙熙,我独昏昏

“引语”

在本章里,老子从辩证法的原理认为,贵贱善恶、是非美丑种种价值判断都是相对形成的,而且随环境的差异而变动。老子将世俗之人的心态与自己的心态作了对比描述。它揭露社会上层追逐物欲的贪婪之态,并以相反的形象夸张地描述自己。文中的“我”不仅仅是指老子本人,而是指一种有抱负、有期望的人。“众人”、“俗人”指社会上层。这些人对是非、善恶、美丑的判断,并无严格标准,甚至是混淆的、任意而行。他说“我”是“愚人之心”,这当然是正话反说。世俗之人纵情于声色货利,而“我”却甘守淡泊朴素,以求精神的升华,而不愿随波逐流。

“原文”

唯之与阿①,相去几何?

善之与恶②,相去何若?

人之所畏③,不可不畏。

荒兮④,其未央⑤哉!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⑥。

我⑦独泊⑧兮,其未兆⑨,沌沌兮⑩,如婴儿之未孩?,乘乘兮?,若无所归。

众人皆有馀?,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

俗人昭昭?,我独若昏;

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忽兮若海,漂兮若无所止。

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

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注解”

①唯之与阿:唯,恭敬地答应,这是晚辈回答长辈的声音;阿,怠慢地答应,这是长辈回答晚辈的声音。唯的声音低,阿的声音高,这是区别尊贵与卑贱的用语。

②美之与恶:美,一本作善,恶作丑解。即美丑、善恶。

③畏:惧怕、畏惧。

④荒兮:广漠、遥远的样子。

⑤未央:未尽、未完。

⑥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众人都熙熙攘攘、兴高采烈,如同去参加盛大的宴席,如同春天里登台眺望美景。熙熙:熙,和乐,用以形容纵情奔欲、兴高采烈的情状。享太牢:太牢是古代人把准备宴席用的牛、羊、猪事先放在牢里养着。此句为参加丰盛的宴席。如春登台:好似在春天里登台眺望。

⑦我:可以将此“我”理解为老子自称,也可理解为所谓“体道之士”。

⑧泊:淡泊、恬静。

⑨未兆:没有征兆、没有预感和迹象,形容无动于衷、不炫耀自己。

⑩沌沌兮:混沌,不清楚。

?孩:同“咳”,形容婴儿的笑声。

?乘乘兮:疲倦闲散的样子。

?有馀:有丰盛的财货。

?遗:不足的意思。

?愚人:纯朴、直率的状态。

?昭昭:智巧光耀的样子。

?察察:严厉苛刻的样子。

?闷闷:纯朴诚实的样子。

?顽似鄙:形容愚陋、笨拙。

?贵食母:母用以比喻“道”,道是生育天地万物之母。此名意为以守道为贵。

“译文”

应诺和呵斥,相距有多远?

美好和丑恶,又相差多少?

人们所畏惧的,不能不畏惧。

这风气从远古以来就是如此,好像没有尽头的样子。

众人都熙熙攘攘、兴高采烈,如同去参加盛大的宴席,如同春天里登台眺望美景。

而我却独自淡泊宁静,无动于衷。混混沌沌啊,如同婴儿还不会发出嘻笑声。疲倦闲散啊,好像浪子还没有归宿。

众人都有所剩余,而我却像什么也不足。我真是只有一颗愚人的心啊!

众人光辉自炫,唯独我迷迷糊糊;

众人都那么严厉苛刻,唯独我这样淳厚宽宏。

恍惚啊,像大海汹涌;恍惚啊,像飘泊无处停留。

世人都精明灵巧有本领,唯独我愚昧而笨拙。

我唯独与人不同的,关键在于得到了“道”。

“深度剖析”

这一章是《道德经》一书的重点,有很多被后人传颂的名言警句。这些警句作为一种思想,每一句话都对后来的世道人心产生了重要影响;如果作为一种理论,则对中国的政治也产生了无与伦比的影响力。虽然老子叙述的是自己的行为方式,但也未尝不是为天下人提供了一个生存之道,那就是保护自己生命和委曲求全。

在老子看来,善恶美丑贵贱是非,都是相对形成的,人们对于价值判断,经常随着时代的不同而变换,随着环境的差异而更改。世俗的价值判断极为混淆,众人所戒忌的,也正是自己不必触犯的。在这里,老子也说了一些牢骚话,使人感到愤世疾俗的意味,其中不乏深入的哲理。

接着,老子说明他在生活态度上,和世俗价值取向的不同:世俗的人,熙熙攘攘,纵情于声色货利;老子则甘守淡泊,但求精神的提升。在这里,老子还显示出和人群的疏离感。

宁愿栖守道德而寂寞一时,宁愿遵从大义而舍生一死,从古至今的例子很多,如文天祥就称得上是代表。

《十八史略》载:张弘范让文天祥写信招降张世杰,否则只有一死,文天祥书《过零丁洋诗》与之,其末句就是现在人们经常引用的千古名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就是“宁受一时之寂寞,毋取万古之凄凉”的具体表现。达人所以能“观物外之外,思身后之身,”完全在于“仁义”二字,因此文天样在他的“衣带赞”中又说:“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这是古代的舍身取义。有了这样的追求,生活上也就甘于淡泊了。

从本章我们可以总结出来这样的人生哲理,如“委曲求全”、“好死不如赖活”等等,积极和消极的意义同时并存。至于有一些人真的去寻找老子所食的“母”,以成就神仙之身,恐怕就与老子的本意相去甚远了。

“案例一”

在春秋战国时期,孤竹国的国君有两个儿子伯夷、叔齐,国君让叔齐继位,叔齐谦让伯夷。伯夷认为父命难违,先逃走;叔齐不久也随之逃去。

二人听说周文王招贤纳士,便前往投奔。还没等他们到,文王就过世了,武王用车装着周文王的牌位东进伐纣。伯夷、叔齐上前拦马劝谏:“父死不葬,乃动干戈,可谓孝吗?以臣弑君,可谓仁吗?”旁边的人想杀他们。姜太公说:“此乃义人。”让手下扶持二人离去。武王灭商以后,天下归周。伯夷、叔齐认为武王以臣犯君可耻,就立志不食周粟,到首阳山隐居起来,靠采薇为食维持生命。他们耻食周粟,最后饿死首阳山。

“饿死不食周粟”的故事由此而来。他们恪守道德,甘于清贫,尽管贫穷潦倒,寂寞一时,但身后千百年来受到后人的敬仰,成为一段佳话。反之,如魏忠贤、严嵩、和珅等人,几乎个个都是依仗权势的佞幸奸臣,他们最后都落得身首异处,凄凉万古的悲惨下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处世原则,正直的人则有正直的原则。一个有操守,讲气节的人,宁可穷困也不依附权贵,因为那种阿谀奉承达官贵人的言行,和正直的人格水火不容。一个正直的人同样不会去违背公德,触犯国法,他的操守决定了他不会那样去做。正因为不依附权贵,又奉公守法,他就会安贫乐道,保持清白的人格。

“案例二”

清兵入关后,清朝的官员由两部分人员组成,一是明朝降臣,二是满族大臣,前者蓄发盘髻,后者则是剃发梳辫。每次入朝时,官员门各分两班站立,彼此相安无事,但不久,这一格局即被拍马者打破。

某日,明朝降臣孙之懈一改常貌,剃发梳辫上朝,本想跻身于满族大臣之列,以此来邀宠献媚,却因是他汉人而未被满族大臣们接纳;汉族大臣们又以他形貌装束一如满人,认为他不应位列汉族大臣之中。

孙之懈左右不讨好,恼羞成怒之余,就给顺治皇帝上了奏章,认为清朝允许明朝遗民保留原有的装束,只会损害清朝清帝的威仪。

顺治皇帝见奏,大为赞赏,遂发布了“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严厉的剃发令。

天下欲反清复明的志士见此闻此,无人不对孙之懈恨之入骨,不久,山东的一支义兵攻入淄川,杀了孙之懈全家,当时听到这个消息的人,都拍手称快。

如果我们再换一个角度理解老子这番话的含意,也会受益匪浅。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何若?”意思是说,顺从与违背相差多远?美善与丑恶相差多远?按照老子的观点来说,应该相差不远。那么,我们很可能一不小心就从顺从走向违背,从美善走向丑恶了。所以在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是“不可不畏”。

因此,只有做到对待嬉乐、美食、美景淡然处之;对于欲望所得,怅然若失、毫不动心;对于别人会自我炫耀的事情昏沉迷糊;在别人斤斤计较的时候一声不响;在别人都有所作为时冥顽不化。这才可以说是注重生命的根本,也就是道的情操,也才能真正做到保持自我,不入流俗。这正如孟子所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